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了薄荷收割时气象因子的变化对原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荷收割时降雨使原油产量下降20%-40%,连续降雨甚至下降70%左右,雨后连续3-5个晴天,原油产量即可基本恢复到雨前水平,温度、日照与薄荷原油产量间呈显著的下相关。两年观察,复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8859(n=13)和0.8456(n=10)其中尤以温度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浙中红壤有效硼水平及油菜硼素营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晓男  毛东明 《土壤肥料》2000,(1):30-31,34
18个供试土壤平均有效硼含量为0.53mg/kg。油菜NPKB处理平均产量为1872.3kg/hm^2,NPK区(无硼)相对产量为66.1%,施硼油菜平均增产611.4kg/hm^2,增产率达48.5%,生产百千克油菜籽需硼量为5.07g,土壤供硼率为62.7%。硼肥的当季平均利用率为4.3%,土壤有效硼含量与无硼区油菜籽相对产量呈极显著相关,r=0.5991,n=18;与油菜施硼增产量之间达极显  相似文献   

3.
连续九年施用有机肥料,紫色水稻土壤及<0.002mm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无定形铁,铝和铬合态铁,铝的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铬合态铁和铝间具拮抗作用(r=0.7998n=7);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轻组有机质含量增加,而有机无机复合度下降,土壤重组腐殖质的含量为0.25-0.01mm><0.002mm>1-0.25mm>0.01-0.002mm;有机无机复合度及重组腐殖质中松结态与紧结态的比值  相似文献   

4.
以柑桔品种[Cleopatramandarin(CM)和Swinglecitrumelo(SC)]的小苗为试验材料,应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不同pH值(pH4.5~7.5)范围内和不同铜离子浓度(0.1~20.0μmolL-1)条件下,柑桔小苗的营养吸收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试验pH值条件下,随着营养液中铜离子浓度的增加,两个品种柑桔体内积累的铜亦呈线性增加(r=0.86~0.96),而小苗对常量元素(磷、钾、钙、镁)的吸收以及小苗的生长量却大大地下降,其相关性达P=0.01的显著水平(r=0.77~0.99)。当营养液中铜离子浓度≥0.1μmolL-1就对柑桔小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干扰小苗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降雨侵蚀力指标R值   总被引:109,自引:8,他引:109  
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降雨侵蚀力指标可以采用简便算式R=12∑i=1(-1.5527+0.1792P)计算,并指出,福建省降雨侵蚀力指标R值,具有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区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且年际间R值的分布很不均匀,年内R值主要集中分布于3~9月份,尤其是5~6月份,其R值占全年总R值的34.1%。  相似文献   

6.
朱永官  罗家贤 《土壤》1994,26(4):200-203
本文研究了供试土壤的钾素电超滤特性及其矿物学性质的关系。根据EUF-K曲线可将供试土壤中钾区分成矿物学性质不同的三组。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EUF-K累积解吸总量与交换性呈极显著相关(r=0.814,n=12),由EUF-K曲线得到的固钾指数与土壤固钾量呈显著正相关(r=0.788,n=10),土壤EUF-K商可以用来判断土壤对K选择性的高低。  相似文献   

7.
李蜀萍  陈灵因 《土壤肥料》1995,(2):47-48,F003
介绍了磷钼杂多酸修饰电极,用于肥料中磷的测定方法。测定结果与光度法和重量法相符,以测定肥料中总磷为例,相对标准偏差(n=6)为2.06%,回收率分别为97.6%-102.0%。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磷(P)的浓度在0.05-30μg/ml范围内与第一氧化峰呈线性,检测线低于0.05μg/ml的P。  相似文献   

8.
矮化型八倍体小偃麦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矮化型八倍体小偃麦“TAI7044”是以天蓝偃麦草作父本,春小麦品种“晋春7号”作母本杂交,并采用冬小麦品种“21124”回交克服其属间杂种的不育性,经过连续9年选育而成。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它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56的植株占77.3%,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2n=28Ⅱ的细胞占59.95%,其染色体构型为1.43I+27.48Ⅱ+0.09Ⅲ+0.04Ⅳ。同工酶电泳结果表明,它的酯酶比双亲(  相似文献   

9.
最近研制的单喷头变雨强模拟侵蚀降雨器经过250余次性能检测,达到了如下技术指标:有效降雨面积20~40m2;降雨强度与供水压力的关系为I=13.017p1.456;降雨均为系数K≥0.80;雨滴动能E、尺度参数α和中数直径d50%与供水压力之间的关系为E=6.374p0.459;α=0.919p0.259,d50%=0.856p0.258。辽宁省柞蚕场模拟土壤侵蚀试验证明:该设备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安装操作方便、计算简单、性能可靠,是研究山区土壤侵蚀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天然降雨雨滴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福建省,Best的雨滴分布模型中的A,P只有在I≤0.6mm/min时是常数,当I>0.6mm/min时,不同地区应采用不同的A,P参数,n值在福建也不是常数,它随着雨强而变化,且不同地区n有不同的算法,闽东南地区n=5.19I^0.11,闽东南以外地区n=4.65×0.78^I。中数直径可以采用D50=3.12I^0.27计算,而雨滴动能采用E=34.32I^0.27来描述最适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了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牛体外受精胚胎存活率的影响。试验1测定第7,8d的囊胚分别在4℃,20℃和39℃下保存(或培养)4~6h,24h和48h后在体外培养的孵化率。在4℃下保存的胚胎的孵化率分别为71.2%,57.1%及27.0%,显著低于对照组(87.8%,P<0.01)。在20℃和39℃下保存(或培养)4~6h不影响胚胎孵化率(分别为84.9%,85.9%),但保存24h和48h后,孵化率均显著降低(P<0.01)。试验2用PRID阴道栓处理青年母牛,使其发情同期化,在发情开始后的第7d,用非手术法给每头母牛移植2枚在20℃下保存3~7h或18~24h的囊胚。移植保存3~7h的胚胎获得的妊娠率、双胎率分别为71.0%和50.0%;移植保存18~24h的胚胎的妊娠率显著降低(41.5%),但双胎率(41.2%)与保存3~7h者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将经过20~24h体外成熟培养后的牛卵母细胞在含5%CO2,95%空气,最大相对饱和湿度和温度分别为37℃(G1),38℃(G2)和39℃(G3)的培养条件下进行体外受精,以观察受精温度对牛体外受精及其随后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受精温度对牛卵母细胞体外精子入卵率(93.6%~100%)及受精卵裂率(78.5%~80.3%)无明显影响;而早期胚胎卵裂发育速度、体外囊胚发育速度及体外囊胚发育率和孵化率均随着受精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在IVF42~46h,G3发育到5细胞以上卵裂周期阶段的早期胚胎比率(40.3%)非常显著地高于G2(24.3%)和G1(18.8%,P<0.001);而相应处于2细胞阶段的胚胎比率(G3为14.6%)则十分显著地低于G2(25.2%)和G1(30.1%,P<0.01)。G3的囊胚体外孵化率(75.8%)也非常明显地高于G2(51.9%)和G1(47.9%,P<0.00)。结果表明,受精温度(37~39℃)主要影响早期胚胎的质量,从而影响到其随后的囊胚发育率、发育速度及其孵化率,而对卵母细胞的受精、卵裂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土壤碳水化合物总量的直接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学进展》1994,22(2):41-44,40
本文比较了碳水化合物总量的直接测定法和酸解后测定的传统分析法。这两种方法都是采用苯磺酸法进行测定的。直接测定法能够同时测定单糖、寡糖和多糖。而不需要预先对样品进行水解。该方法重现性好省时,且两种方法的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2=0.9843,n=11,p=0.05)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1—2005年连续5a在西安市长安区种植苏格兰型留兰香小区试验及收获期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了收获时的降雨和温度对其精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时的降雨量和温度对苏格兰型留兰香精油产量有明显的影响。降雨量越大,出油率越低,精油产量越低,大雨之后可下降50%左右,一般雨后有连续3~5d晴天,出油率和精油产量可基本恢复到雨前水平;收获时温度越高,出油率越高,精油产量越高,日均温20℃以上,出油率和精油产量高。因此,苏格兰型留兰香应在连续3d以上晴天、日均温20℃以上收获为宜。  相似文献   

15.
降雨强度为61mm/h情况下,盖度分别为0%、25%、50%的透水覆盖物及不透水覆盖物小区的土壤入渗率两两差异显著(P<0.05),并且随着盖度增加,入渗率明显提高,透水覆盖物小区入渗率高于不透水覆盖物小区,覆盖物本身尺寸大小时入渗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题示方法中钾,阐述了方法原理,并研究了参比电极外盐桥对钾测定的影响。选用0.5mo./L BqaCl2溶液作外盐桥,对复合磷肥中钾含一进行测定,其SD(n=6)为1.92%,加标回收率为98.4%-102.4%。  相似文献   

17.
胚胎的冷冻是用二步降温法,将胚胎降至-25℃,并直接投入液氮。试验Ⅰ,将6~8日龄的牛胚胎置于显微镜下,按发育期把胚胎分成桑椹胚、早期囊胚、囊胚、扩展囊胚四个阶段,然后分别平衡在1.5mol/L甘油+0.25mol/L蔗糖PBS液中,20min后进行冷冻。解冻后,各阶段的胚胎孵化率分别为:29.0%,73.2%,74.6%,61.2%。桑椹胚的孵化率极显著(P<0.01)地低于其它三个阶段的胚胎,其它三个阶段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将7日龄的囊胚,在显微镜下鉴定质量并分为1~5级,仅1,2级胚胎用于冷冻。试验结果表明:每管装2枚胚胎时,有1枚胚胎以上孵化的细管数,1级的有93.8%(45/48),2级的有77.4%(24/31),它们之间差异显著(P<0.05)。每管装3枚胚胎时,有2枚胚胎以上孵化的细管数,1级的有87.5%(42/48),2级的有68.0%(17/25),二者间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阶段和质量的牛体外培养胚胎冷冻后对存活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高温夏季(1993年7月1日~9月30日,合肥地区,开放式鸡舍,舍温27.9~38.7℃,平均32.3℃),用6种不同配方的日粮饲喂处于相同生境的6组23~36周龄罗曼蛋鸡。按罗曼公司推荐的饲养标准配制第1组日粮;对第2~6组日粮养分浓度作适当调整。饲养结果表明:各组间罗曼蛋鸡产蛋率、饲料转化率和产蛋饲料成本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其中,第5组鸡产蛋率(83.93%)和饲料转化率(43.64%)均为最高(P<0.01),比第1组鸡产蛋率(78.91%)和饲料转化率(41.26%)分别提高6.36%(P<0.05)和5.77%(P<0.05);第5组鸡产蛋饲料成本(2.55元/kg)比第1组鸡产蛋饲料成本(2.92元/kg)降低14.51%(P<0.01)。第5组日粮配方(%)为:玉米61.0、小麦麸3.0、大豆粕17.0、鱼粉4.0、菜籽饼4.3、蛋氨酸0.14、赖氨酸0.05、骨粉0.8、石粉8.5、磷酸氢钙0.8、食盐0.31、禽用微量元素添加剂0.12、罗曼多维素0.018。  相似文献   

19.
在平方根肥效方程Y=a+bx^0.5+cx(C<0)基础上建立增产效应方程Y=bx^0.5+cx(c<0)。研究发现增产效应方程中存在Ri=20ω^0.5-ω等式关系。Ri=(Y/Ymax).100,称为最增产率。ω=(x/Xm).100,称最大配肥率,Xm为Ymax时的X值。由关等式关系的存在,从而提醒我们:运用平方根方程确定施肥量时,一要注意工作曲线范围内应当包含足够的实测值,二要注意该肥效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方法,该方法色谱条件为μBondpakC(18)柱;甲醇/水40/60(V/V)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采用荧光检测器(λ(Ex)=365nm,λ(Em)=425nm).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50%和95.82%,变异系数分别为0.37%和0.48%.该方法具有简单、省时、干扰小等优点,并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宽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