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收获法对三江平原湿地毛果苔草种群地上生物量增长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样方法和抽样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样方法和抽样法的生物量增长的季节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皆呈单峰型曲线;对样方法和抽样法的地上生物量生长量(BI)和地上生物量累积生长量(ABI)的季节动态进行曲线拟合,规律性明显,抽样法比样方法更显出优越,更符合实际情况,表明地上生物量的增长和净积累集中于地上生物量的高峰期之前,只是最大积累速率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黄蒿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8~1999年在长岭种马场村对黄蒿的生物学特性、生长节律、地上生物量及地下根系季节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5.5%的生物量集中分布在地上,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14.5%,其中茎的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50%;地上总生物量、茎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季节动态呈指数生长,7~9月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93.8%;黄蒿相对生物速度(RGR)在5~6月最高;果实数量呈直线增长,果实数量高峰值在9月(可达11905个/株);黄蒿枯黄期在10月。  相似文献   

3.
羊草草原群落生物量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通过对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中部东南地区羊草草原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季节动态的研究表明,羊草群落和羊群地上生物量积累呈“S”型曲线,地下生物量积累呈“双峰型”曲线,地上、地下总生物量积累呈“S”型曲线。根据测定数据建立了地下生物量积累拟合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地上、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指数方程有地上生物量与水热因子关系的多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
对星星草群落的闰产结构,现存量季节动态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的研究结果表明:同化系统(AS)和非同化系统(UAS)的现在量分别集中分布于地上0-20cm和0-30cm的范围内,属典型的下繁型草地群落。其AS.UAS和地上总现存量(Y)在空间不同层次(x)的积累规律表现为变型双典线函数Y=a+b/x形式。星星草种群及其群落地上生物量增长规律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其地上现存量季节动态呈  相似文献   

5.
对环湖地区高寒草原进行围栏封育,采用样方法对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及其生长速率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探明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在牧草整个生长季,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呈单峰型,且峰值出现在8月上旬,为267.1g/m^2;群落的BI、ABI、AGR、RGR、AAGR和ARGR季节变化动态也呈单峰型,与地上生物量的季...  相似文献   

6.
对东北盐化草甸小獐茅群落地上生产结构和生物量形成规律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群落生产结构呈下繁型。地上生物量以Y=a+bx+cx^2形式增长,峰值出现在8月。相对增长速率(RGR)在抽穗前(5月上旬~6月上旬)最高,为0.1251g/g/天;绝对增长速率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抽穗前期和果后营养期(7月上旬~8月上旬)。  相似文献   

7.
艾蒿群落生物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陕北黄土高原森林区和森林草原地带分布面积广、在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具明显地位的茭蒿群落的生物量,测定了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季节和地带性变化。结果表明,茭蒿群落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8月中旬地下生物量达峰值(1388.57g/m^2),地上生物量峰值出现在9月中旬(234.05g/m^2)。  相似文献   

8.
春小麦、紫花苜蓿混播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麦 +紫花苜蓿混播当年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测定表明 :植物在生长季节 ,各类群的地上生物量有明显差异 ,地上生物量积累最多的是小麦 ,其次是杂草 ,混播当年紫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很小。小麦和杂草的地上生物量季节生长速率高峰期出现在 7月下旬 ,紫花苜蓿在 8月下旬。  相似文献   

9.
江河源区2龄和3龄混播草地(垂穗披碱草+星星草)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在两个放牧季内,不同处理组的地上生物量开始阶段逐渐增加。之后逐渐下降。且随放牧率的增加同一时期地上生物量减小;2003年从7月20日开始、2004年从8月5日开始至9月20日,不同放牧率下同一时期的地上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各放牧处理区2003年同一时期的地上生物量均高于2004年。且牧草生长季节地上平均生物量及其年度变化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此外,不同放牧率下同一时期各土壤层地下生物量及其百分比组成、相同放牧强度下不同时期各土壤层地下生物量及其百分比组成均没有明显的趋向性变化;牧草生长季节地上平均生物量与放牧强度之间呈线性回归关系。0~30cm的地下生物量(包括活根和死根)与放牧强度之间呈二次回归关系;牧草生长季节地上与地下平均生物量之间呈二次回归关系,说明轻度放牧和中度放牧能刺激牧草的生长,具有补偿或超补偿生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10月在模拟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的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啃食对草原植被生物量、植物补偿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植被生物量与布氏田鼠密度关系呈现了“低-高-低”的变化趋势;鼠密度每100 m2<5只时,植被生物量呈增加趋势。鼠密度每100 m2为5只时,其植被生物量增长达到最高值,随鼠密度的增加,植被生物量下降。2)植物补偿生长量与布氏田鼠密度相关呈单峰型曲线,鼠密度每100 m2为8只时植被的补偿生长量最高。3)植被生长可承受的鼠密度每100 m2 为4只(折合400只/hm2),鼠密度每100 m2≤4只时刺激植物生长,且可稳定植被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1.
羊草+杂类草群落生物量动态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黑龙江肇州县羊草+杂类草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地下生物量的分布以及地上生物量与降雨量、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群落地上生物量动态模式呈单峰型,符合四次多项式模型增长,最大地上生物量出现在8月5日,其值为197.3m2而后下降;群落地下生物量分布由上至下呈负幂函数变化,其模型为:Bu=Y·(D+10)-x.其中在0-30cm土层中,群落地下生物量占总地下生物量的77%~82%.  相似文献   

12.
管理对华灰早熟禾生物量及株高分形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连芳  王培  殷甫辂 《草地学报》2001,9(2):106-109
在河北省围场县红松洼草原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研究管理条件对华灰早熟禾地上生物量与株高分形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华灰早熟禾生物量的积累规律具有自相似性特征.梯度生长是华灰早熟禾生物量积累的规律.在实验区,生物量与株高的分形关系在生长季节存在明显的差异,表明放牧压能增加华灰早熟禾生物量积累规律的复杂性.缓冲区每年割草1次对华灰早熟禾生物量和株高分形关系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星星草(Puccincelliatenuiflora)群落的生产结构、现存量季节动态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的研究结果表明:同化系统(AS)和非同化系统(UAS)的现存量分别集中分布于地上0~20cm和0~30cm的范围内,属典型的下繁型草地群落。其AS.UAS和地上总现存量(Y)在空间不同层次(x)的积累规律表现为变型双曲线函数Y=a+b/x形式。星星草种群及其群落地上生物量增长规律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其地上现存量季节动态呈二次抛物线方程Y=a+bx+cx2形式。该群落的ANPP为200.98/m2·a。  相似文献   

14.
羊草草原群落初级生产力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锡林郭勒盟南部羊草草原对群落初级生产力动态进行11年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群落地上生物量有着显著的波动,在11年中遇丰年3个、平年7个、欠年1个。群落地上生物量季节积累动态符合Compertz曲线Bt=Bmax·e-ea-kt,其高峰值出现在返青后的125.2~162.7天。制约群落地上生物量波动的限制因素是水分条件。建立了群落地上生物量与水热因子关系的数学模型。根据这些规律作者对畜牧业生产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其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三江平原毛果苔草-狭叶甜茅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及其季节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两类湿地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生物量总量、各组分生物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生物量时间的变化求出了两类湿地地直生物量的绝对增长速率与相对增长速率。结果表明,两类湿地绝对增长速率与相对增长率最大值分别为11.4711g/m^2.d、20.3733g./m^2.d和0.0635g./m^2.d、0.0725g./m^2.d。此外,对这两类湿地生物量总量及各组分生物量的季节动态进行了一元线性回归模拟,建立效果比较理想的三次抛物线模拟模型,相关系数均在0.97以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不同草地多年的定位监测。研究了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草甸及沙地植被主要类型的地上生物量年度、季节变化规律。各类草地地上生物量年度变化幅度以沙地植被最大,其次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及草甸变化幅度最小。各类草地地上生物量月动态为单峰型,峰期出现在8月到9月之间。月动态变化规律与降水和积温规律一致。但要滞后一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7.
放牧制度对短花针茅群落植物种群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桂林  卫智军等 《中国草地》2002,24(3):15-19,51
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进行了不同放牧制度对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碱韭三个主要植物种群地上生物量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禁牧能够提高群落种群的地上生物量,与自由放牧相比轮牧有利于种群地上生物量的恢复和提高;不同放牧制度下群落种群的地上生物量结构均呈金字塔型,其干鲜重比值差异不大,季节动态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1998~1999年在长岭种马场村对黄蒿的生物学特性、生长节律、地上生物量及地下根系季节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5.5%的生物量集中分布在地上,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14.5%,其中茎的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50%;地上总生物量、茎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季节动态呈指数生长,7~9月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93.8%;黄蒿相对生长速率(RGR)在5~6月最高;果实数量呈直线增长,果实数量高峰值在9月(可达11905个/株);黄蒿枯黄期在10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快速、准确和大范围地对天峻县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 )进行监测。【方法】利用天峻县 Landsat 8 OLI 遥感图像数据和同期 43 处样点实测生物量数据,分别建立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修改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odified Soil - Adjusted Vegetation - Index, MSAVI)、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与草地地上生物量的遥感统计模型,分析遥感植被指数与草地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天峻县遥感植被指数与草地地上生物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但不同的统计模型的拟合效果不同;由 4 个自变量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比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有更好的拟合效果;遥感植被指数与草地地上生物量建立的三次项回归模型在拟合精度上较一元线性和多元线性高,为 y=116. 12x3 –898. 48x2 +1 672. 1x–1 003. 4。【结论】 RVI 与草地地上生物量三次项模型适用于监测天峻县地区的草地地上生物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沼泽化草甸和温性草原4种西藏高原典型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定点观测数据,分析其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变化特征和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高寒沼泽化草甸地上生物量最高,其中围网草地年均地上生物量达384.45 g·m-2,比无围网草地地上生物量高73%,且是温性草原类草地生物量的6倍,是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类草地的12~14倍,与自由放牧相比,围栏禁牧措施可以明显提高草原地上生物量,是改良退化草地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温性草原草地生产力大于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城市附近山地草地生物量明显大于远离城市的地区,表明城市化进程降低了天然草地放牧强度,是恢复退化草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属半干旱气候类型的西藏高原中部,降水是制约草地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草地地上生物量的绝对增长速率和相对增长速率季节动态均在生物量达到高峰期前为正增长,之后为负增长。区域水热条件差异及其季节性变化导致了不同草地类型或同一类型不同区域的草地最快生长期出现的时间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