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增产胺浸种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DCPTA浸种处理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了增产胺(DCPTA)对玉米种子发芽成苗及其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CPTA浸种处理能显著增加玉米幼苗的高度,使2叶期幼苗的株高增加了7.41%~40.10%,使根冠比、地下部分干重增加,增长率分别达到13.36%~29.77%和2.47%~113.58%。玉米幼苗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在0.67 mL/L,0.4 mL/L,0.29 mL/L浓度下低于对照,2 mL/L浓度下高于对照;发芽种子呼吸速率在0.67 mL/L,0.4 mL/L,0.29 mL/L浓度下高于对照,2 mL/L浓度下低于对照;玉米幼苗丙二醛含量在0.67 mL/L,0.4 mL/L,0.29 mL/L浓度下高于对照,2 mL/L浓度下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复合钛剂浸种玉米种子对玉米生育特性及产量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用复合钛 5 ml加水 2 .5 kg配成溶液浸种处理的玉米种子较对照发芽率提高了 9.0个百分点 ,幼苗根数增加 1.5根、根干重增加 0 .12 g,茎叶干重减少 1.5 7g;穗行数增加 2 .4行 ,穗粒数增加 5 7.2粒 ;玉米产量增加 12 0 0 kg/hm2 ,增产率为 13.7% ;生育期缩短 3d。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骆驼蓬总碱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作用机理,为此类生物碱作为新型植物杀虫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骆驼蓬成熟种子中提取骆驼蓬总碱,采用MTT法测定0,1,5,10和20μg/mL骆驼蓬总碱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细胞系(Sf9)的毒性;测定5μg/mL骆驼蓬总碱在处理10,30,50,70和90min时对Sf9细胞Na~+和K~+吸收的影响,并测定5μg/mL骆驼蓬总碱在处理1,2,3,4,5d后对葡萄糖吸收的影响;最后采用叶碟法(叶碟在20μg/mL骆驼蓬总碱中浸3s)和注射法(2μg/头)分别测定处理1,8,16,24和48h时骆驼蓬总碱对草地贪夜蛾4龄幼虫血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10和20μg/mL骆驼蓬总碱处理草地贪夜蛾Sf9细胞24h后,对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62.04%和83.25%;骆驼蓬总碱处理后8,16,24和48h,其对草地贪夜蛾Sf9细胞的LC50分别为35.32,23.21,14.87和8.98μg/mL,骆驼蓬总碱对Sf9细胞的毒性有时间滞后效应。5μg/mL骆驼蓬总碱处理Sf9细胞后10min,Sf9细胞对Na~+、K~+的吸收速率明显增加,处理后30min Sf9细胞对Na~+、K~+的吸收逐渐减弱;处理后3dSf9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迅速增加,处理后4dSf9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趋于停止。以叶碟法和注射法处理草地贪夜蛾4龄幼虫,8h后幼虫血细胞数量显著降低,但随时间延长幼虫血细胞数量又逐渐增加。【结论】骆驼蓬总碱对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系Sf9有明显的毒杀活性,且对Sf9细胞中Na~+、K~+和葡萄糖的吸收具有抑制作用;对草地贪夜蛾4龄幼虫血细胞数量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4种杀菌剂对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消毒效果及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为我国珍稀树种胡杨和灰叶胡杨的人工育苗造林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DA平板法,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选择10.0μg/mL的6%戊唑醇为代表,筛选杀菌剂浸种处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安全有效时间;采用平皿法检测了0.1,0.5,1.0,5.0,10.0,50.0,100.0μg/mL福美双、嘧菌脂、腈菌唑、戊唑醇对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消毒效果;采用滤纸法进行发芽试验,测算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株高和畸形率,观测上述不同质量浓度杀菌剂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杀菌剂浸种处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安全有效时间为12h,供试杀菌剂浸种处理12h均能明显降低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带菌率,其中质量浓度≥50.0μg/mL的福美双、10.0μg/mL的戊唑醇的消毒效果可达90%以上。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经100.0μg/mL福美双浸种处理后,发芽率分别为88.5%和30%,经10.0μg/mL戊唑醇浸种处理后发芽率分别为95%和60%以上。100.0μg/mL福美双浸种处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幼苗株高分别为6.04和2.32mm;10.0μg/mL戊唑醇浸种处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幼苗株高分别为8.68和4.21mm。用4种杀菌剂浸种均会导致种子非正常萌发,产生畸形种苗,其中100.0μg/mL福美双浸种对胡杨和灰叶胡杨种苗的致畸率分别为7%和19%;10.0μg/mL戊唑醇浸种的致畸率分别为2.5%和11%;嘧菌酯和腈菌唑对种子的致畸作用较强,种苗畸形率最高可达20%~45%。【结论】100.0μg/mL福美双浸种处理胡杨种子、10.0μg/mL戊唑醇浸种处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是消毒效果显著并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安全的最适剂量,浸种12h为最适浸种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5.
作者以不同浓度苦豆子种子水提物浸种处理小麦种子,研究其对小麦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α-淀粉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苦豆子种子水提物浸种后,小麦种子发芽率降低,幼苗的根长、株高和干重在浓度为0.05g/mL~0.10g/mL之间明显高于对照,而在浓度为0.20g/mL~0.50g/mL之间时低于对照;幼苗根冠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而α-淀粉酶活性总体增强,根系活力总体减弱,但在较低浓度条件下对根系活力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20种植物提取物对枸杞瘿螨的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0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枸杞瘿螨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骆驼蓬、苍耳提取物拒食活性较高,48h拒食效果分别达到75.55%和70%;狼毒、伏毛铁棒锤、骆驼蓬提取物表现出较强的毒杀活性,处理24h,枸杞瘿螨校正死亡率分别达97.71%、86.21%、83.91%,通过毒力回归分析得到其LC值分别为151.9889μg/mL、214.8324μg/mL、193.2444μg/mL。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低温(18℃)下不同品种和不同浓度的腐植酸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低温下适宜玉米生长的腐植酸及浓度。【方法】 以新玉64号(Zea mays L.)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50、200、500、1 500、3 000、5 000 μg/mL)下腐植酸钾(HA1)、硝基腐植酸(HA2)、黄腐酸钾(HA3)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情况,幼苗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 50 ~ 1 500 μg/mL腐植酸浸种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玉米种子萌发,有效的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提高幼苗脯氨酸含量及根系活力,增强种子淀粉酶活性。综合各项指标,HA1、HA2和HA3处理最佳的浸种浓度分别为200、500、50 μg/mL,其中又以HA3处理表现最优。【结论】 在早春低温时使用50 μg/mL HA3溶液处理种子的方法较优,可促进种子萌发,调节相关酶活性,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8.
作者以不同浓度苦豆子种子水提物浸种处理小麦种子,研究其对小麦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α-淀粉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苦豆子种子水提物浸种后,小麦种子发芽率降低,幼苗的根长、株高和干重在浓度为0.05g/mL~0.10g/mL之间明显高于对照,而在浓度为0.20g/mL~0.50g/mL之间时低于对照;幼苗根冠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而α-淀粉酶活性总体增强,根系活力总体减弱,但在较低浓度条件下对根系活力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
硒对玉米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德美亚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在抽雄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玉米籽粒硒含量、产量、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中硒含量随着外源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与不施硒肥相比,叶面喷施30 g/hm~2的硒肥时,产量可提高4.14%,喷施30 g/hm~2硒肥和45 g/hm~2硒肥处理的玉米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施硒利于作物对锰元素的吸收,提高了玉米籽粒的营养品质。随着硒肥浓度的增加,玉米籽粒中铅、镉和汞含量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为人参水稻轮作体系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及基质盆栽试验,以去离子水为对照(CK),研究低(10 g/mL)、中(20 g/mL)和高(40 g/mL)3种质量浓度的老参地土壤水提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物量、根系活力、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合成、电导率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后水稻种子萌发率、苗高及幼苗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随着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质量浓度的升高,水稻种子萌发率逐渐增加,中、高质量浓度处理与CK差异显著(P<0.05)。当老参地土壤提取液质量浓度为40 g/mL时,单株鲜、干质量最大,分别为14.22和1.66 mg。各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对苗高影响不显著,却明显抑制了水稻幼根的生长。中、高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均显著促进了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合成,低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明显促进了根系活力的增加,而高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则降低了根系活力;不同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绝对电导率;低、中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均有增加,而高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则表现出微弱的抑制作用。【结论】老参地土壤水提取液对水稻早期萌发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对部分生理指标(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表现为“低促高抑”的剂量相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NO-3的有效性对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了解玉米根系形态对硝酸盐浓度变化的应答,以自交系郑58为材料,分析了短时间内NO-3浓度的变化和局部NO-3处理对苗期根系性状、植株生物量、根冠比以及植株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短时间的高氮(10 mmol/L)处理能够促进主根伸长,抑制侧根萌发;低氮(0.04 mmol/L)处理促进侧根的生长和根系干物质累积,增加根冠比;而缺氮和局部供氮均抑制了侧根伸长。分析植株生物量及全氮含量对侧根生长的影响表明,植株干重与侧根长之间、植株全氮含量与侧根密度之间有相关性。根系性状表型数据和定量指标分析表明,环境中硝酸盐浓度的改变首先引起郑58侧根生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Zea mays L.)幼苗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甜菜碱对NaCl胁迫下玉米幼苗地上部、根系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不同浓度甜菜碱处理均能缓解NaCl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促进其生长,其中1.00 mmol/L甜菜碱处理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浓度处理,与NaCl胁迫对照相比,其幼苗的株高、地上鲜重、根鲜重、地上干重和根干重分别提高了16.59%、14.35%、26.41%、32.63%和69.43%,叶绿素含量增加了24.27%,幼苗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根体积、总分支数、总交叉数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118.70%、71.38%、28.25%、176.15%、169.15%和63.99%,根系直径降低了30.25%。说明外源甜菜碱可通过促进幼苗的生长、增强根的吸收能力来缓解NaCl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且以1.00 mmol/L甜菜碱处理的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48%莠去津可湿性粉剂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测定不同玉米品种对常用除草剂莠去津的安全性,对48%莠去津药液处理过的不同品系玉米的萌发率、根长、苗高、鲜重以及叶绿素含量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莠去津对金赛6850最安全,中科11、鲁单9002次之,当田间使用浓度超过常规使用浓度1.5 g/L时,就会对其生长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3个品种种芽的安全性大于种根.鲁单981、豫玉26、中单5384对莠去津敏感,浓度达到0.75 g/L时生长就已受到明显抑制,三者种根的安全性大于种芽.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根长、苗高、鲜重和叶绿素含量的抑制率与药液浓度的自然对数值呈直线相关,利用Finney机率分析法求出了各玉米品种的抑制率回归式和I_(50)值等.  相似文献   

14.
不同玉米品种盐胁迫条件下苗期性状与吸磷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不同盐浓度条件下4种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鲜重、根冠比、株高及植株吸磷量的差异,并探讨了苗期性状与吸磷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盐浓度及不同玉米品种间的植株鲜重、根冠比、株高、吸磷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鲜重、株高与玉米吸磷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748以上,而玉米植株的根冠比与吸磷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外源氨基葡萄糖在作物生长发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本文以玉米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无胁迫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氨基葡萄糖对玉米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根系、植株鲜重和根系鲜重各生长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CK)相比,在0.1~5 mg/L的氨基葡萄糖浓度条件下玉米的株高、茎粗、植株鲜重和根系鲜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2 mg/L氨基葡萄糖浓度条件下玉米的茎粗、植株鲜重和根系鲜重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1.30%、26.58%和19.32%。玉米总根长、根表面积、总分枝数等指标也均有显著增加,其中在2 mg/L浓度条件下增加最大;同时,氨基葡萄糖对玉米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也有提高,随着使用浓度的增加玉米幼苗叶绿素的含量呈增加趋势。综合各因素可以看出,在无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的外源氨基葡萄糖均可以促进玉米幼苗各指标的生长发育,其中在本实验条件下氨基葡萄糖的浓度在2 mg/L左右时促进玉米各指标发育的效果最佳。氨基葡萄糖是一种新型的天然增效物质,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利用草炭对葡萄根区进行改良,比较研究了传统混合和局部改土方式对葡萄根系形态、生物量、冠根比、根系活力和根系激素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炭可有效提高根系干物重、根系活力以及根系Zip、IAA和GA的含量,降低根系ABA含量。不同改土模式对葡萄根系的影响不同,局部改土一定程度提高根系干重和根系活力,并有效促进了地上和根系的平衡生长。  相似文献   

17.
银胶菊不同组织部位对黄瓜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室内培养皿生物测定法,对银胶菊化感作用研究,发现茎、叶、花水浸提液对黄瓜根长、芽长有抑制作用,抑制强度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加强,在浓度为200 g/L时,叶、花水浸提液的根长抑制率和芽长抑制率均达到100.0%,芽长抑制强度随根水浸提液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减弱。根、茎、叶、花水浸提液能降低黄瓜的根系活力,提高丙二醛含量,表明不同组织部位水浸提液对黄瓜造成了伤害。  相似文献   

18.
通过4种浓度氮素处理,对唐古特白刺的形态特性及生物量分配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施氮对唐古特白刺表型可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氮素有利于白刺生长,施用氮素后白刺的株高、基径、比叶面积、新枝数及生物量等指标均有所增加,但随施氮浓度的增加,部分指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当施氮浓度为36mmol·L^-1时,白刺叶片干重和比叶面积增加幅度最显著(P<0.05),分别达1.14g、196.17cm2·g^-1,较不施氮处理增加48.05%和49.93%;当氮添加浓度为60mmol·L^-1时,白刺根总干重已显著低于无氮添加处理(P<0.05),此时根总干重仅为不施氮处理的59.54%。3)白刺根茎叶分配比例虽施氮浓度变化有所调整,其叶片分配比例和茎分配比例增加,根系分配比例和根冠比降低,60mmol·L^-1的氮添加对根系分配比例和根冠比的抑制作用最严重。并非浓度越高的氮素对白刺生长越有利。  相似文献   

19.
车文实  盖红辉  黄春广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471-17472,17477
[目的]为了探究杂多酸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O、0.2、0.4、0.6、0.8g/L)的杂多酸处理玉米种子,研究杂多酸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低浓度的杂多酸可以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而高浓度的杂多酸可以抑制玉米种子的萌发,最适发芽浓度为0.6 g/L.但是,杂多酸对玉米种子幼苗的生长整体表现为抑制其根和苗的伸长生长,促进其干重和鲜重的积累.[结论]杂多酸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根长和苗长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