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在巢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该研究选择叶绿素a(Chl-a)、TP、TN、CODMn、透明度(SD)5个监测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巢湖各监测点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在50~70,属于轻中度富营养级别,轻中度污染水质;巢湖西半湖比东半湖的富营养化程度更高;影响巢湖水质的主要因子是SD、TN和TP;巢湖水体富营养化随季节变化明显,总体上富营养化程度在夏季最高,秋冬季次之。  相似文献   

2.
郑剑锋  贾泽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4,(8):2436-2437,2444
[目的]研究天津滨海地区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特征及成因。[方法]根据2013年3~9月天津滨海地区典型景观水体——清净湖富营养化监测数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清净湖景观水体的营养状态及其成因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清净湖景观水体属中-重度富营养化水平,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随季节变化十分明显,呈春季低、夏秋季高,尤其是7、8月较为严重,为重度富营养状态;富营养化成因分析表明,雨水、再生水补水携带的污染物聚积及高氮磷底泥释放是清净湖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的主要原因。[结论]该研究为天津滨海地区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高邮湖轮虫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对水质进行生态学评价,2017年1-12月对高邮湖轮虫的群落结构以及水体理化因子进行了1年的调查研究,共鉴定出轮虫18属31种,优势种13种.不同季节轮虫群落结构差异明显,轮虫密度在秋季最高,冬季最低;生物量在夏季最高,春季最低.典型相关分析(CCA)结果表明,水温、溶解氧含量、叶绿素a含量、总氮含量、总磷含量等因子是影响轮虫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多样性指数以及轮虫污染指示种对高邮湖进行水质污染水平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2017年高邮湖水质处于中污染水平,营养状态为中度富营养.  相似文献   

4.
为调查芜湖奎湖的水质状况及富营养化情况,该研究于2017年3月采集芜湖奎湖周边的9个采样点表层水样,测定分析了相应的水质参数(SD透明度、pH、DO溶解氧、TN总氮、NH_3-N氨氮、TP总磷、Chla叶绿素a、CODCr重铬酸钾指数),然后运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奎湖属于中污染,为Ⅳ类水;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部分采样点达到了中度富营养化类别,其余采样点区域均为轻度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竺山湖主要入湖口为研究对象,评价其水质及富营养化状况。[方法]对3条入湖口水质开展了连续3年的监测,监测结果参照GB 3838—2002中IV类水质标准,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只有沙塘港入湖口BOD5单项污染指数大于1.00,3条入湖口水质NH4+-N和BOD5月均值超标范围分别为30.56%~41.67%和25.00%~52.78%,TP均未见超标。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3条入湖口水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均为0.70~1.00。殷村港入湖口和太滆运河入湖口水质优于沙塘港入河口水质。综合营养指数评价结果表明,3条入湖口水质营养状态指数为63.6~64.8,属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其中TN、TP和SD营养状态指数较高,Chl-a和CODMn营养状态指数较低。由于3条入湖河流汇集了大量的N、P,从而导致TN和TP的营养状态指数较高,对Chl-a和CODMn浓度控制得相对较好,从而在入湖口表现出这两项指标营养状态指数较低。[结论]造成竺山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外源贡献来自于入湖河流的TP和TN输入,应加大对入湖河流N、P污染物的削减治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腾格里湖水环境问题,利用改进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腾格里湖水质和富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简便易用,能全面反映水质状况,评价结果科学合理,适合在湖泊水质评价中推广使用。目前腾格里湖水质处于Ⅳ类水质,存在水体富营养化情况,需加强污染源的控制,防止水质的恶化。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邹城太平国家湿地公园水体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空间变化规律,并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其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公园水体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14、0.093、0.037 mg/L;尽管空间上各塌陷塘水体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含量存在差异,但三者在各塌陷塘之间的变化呈现出相似趋势,塘1、塘2、塘3和塘8的水体营养盐和叶绿素a含量较高,而塘4、塘5、塘6和塘7的含量较低。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湿地公园水体进行了综合评价,湿地公园水体总体上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从各塌陷塘来看,塘1、塘2和塘8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塘3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其他4个塘均处于中营养状态;综合分析表明,塌陷塘形成时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工矿污染、养殖等人为活动可能是导致湿地公园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星海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调查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于2011—2016年对星海湖北域常规监测点和2017年对星海湖整体水域及周边水系补充监测点的水环境进行采样检测分析,并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全面了解星海湖营养化状态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富营养化污染成因。结果表明:星海湖近年来的营养化状态有明显恶化趋势,常规监测点水质由2011—2014年的轻度富营养转变为2015—2016年的中度富营养;补充监测点数据显示,星海湖不同水域受污染程度不同,轻度、中度和重度富营养化现象并存。星海湖的主要污染源为渔业养殖、生活污水、黄河补水、山洪水、干湿沉降等,其中渔业养殖和水源输入造成污染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9.
于2004年4月-2005年4月对涌湖水质进行调查,分析了透明度、pH值、DO、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无机氮、总磷等水质参数年内变化规律。采用涌湖富营养状态指数评价其富营养化程度,并对比了20年来该湖富营养化状况。研究表明,涌湖水体夏季DO为3.98mg/L、生化需氧量年均值为4.98mg/L、高锰酸盐指数年均值为4.59mg/L、总无机氮年均值为1.37mg/L、总磷年均值为0.209mg/L;除南部部分水域属中-富营养后期外,大部水域营养状态处于富营养期,且富营养化程度由北向南逐渐减弱;氮磷物质含量明显上升是造成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上游来水水质恶化和网围养殖过密造成水质污染和湖泊环境功能破坏,从而导致氮磷累积。  相似文献   

10.
杏林湾水库是厦门市重要的中型水库之一,是兼具防洪、灌溉等功能的集美区重要水利枢纽工程。根据杏林湾水库“十一五”期间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杏林湾水库水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杏林湾水库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和总磷;综合污染指数法表明,杏林湾水库处于基本合格状态;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表明杏林湾水库基本处于中度富营养—重度富营养化状态;水库有机污染指数为一般状态。其中,上半年和丰水期是各类污染相对集中的时段,各类污染风险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11—2015年张公湖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可知张公湖总磷、总氮超标严重,水体呈现严重的富营养化。根据张公湖污染物类型分析,生活污水、小型畜禽养殖、垃圾乱扔河道以及部分小企业的污水排放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污染来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从源头上控制和降低污染物浓度,从而提高水体质量,改善张公湖的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主成分分析法在白洋淀污染评价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橙  王月锋  杨晶  田在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16-12618
以白洋淀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统计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白洋淀8个监测断面的pH、总氮、总磷、溶解氧等10个水质指标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导致白洋淀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其次为有机物污染.该研究为白洋淀水体污染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吕超  李卫平  于玲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56-14458,14575
以内蒙古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冰封过程中富营养化指标在冰体和水体中的浓度及分布特征及其在乌梁素海的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得出冰封期乌梁素海富营养化状况。其中,乌梁素海水体中的富营养化指标含量均大于对应的冰体中的含量,主要指标COD、总氮、总磷在水体中的含量均值分别是冰体中含量均值的1.65、1.61和1.78倍;水体中的营养盐变异性明显小于冰体中的。说明低温冷冻过程对水体中污染物有一定浓缩效应,并对此进行了解释,以期为乌梁素海富营养化治理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主导因子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用Carlson综合指数法、灰色聚类法和主成分分析法3种方法,分别评估鄱阳湖2006年水体富营养化变化规律,筛选比较科学、先进的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并结合鄱阳历年来水质监测结果,分析研究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导因子,为控制鄱阳湖水污染提供理论依据。3种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相似,鄱阳湖枯水季节,水体呈富营养状态,丰水季节,水体呈"中营养-中富营养-中营养"的变化趋势。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差异说明主成分分析法比Carlson综合指数法和灰色聚类法更优越。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是水体富营养的主导因子,总氮与总磷的比值与水体的富营养化相关性显著,因此,削减鄱阳湖水体中的氮、磷营养盐是控制水污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洪湖及其周边水域若干水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在洪湖大面积撤除围栏之际,在洪湖及周边水域采集15个水体样本,对其主要水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了洪湖水体的氮磷营养物浓度的状况,并且进行了主导因子分析,得出3组主成分。结果表明,围栏撤除前后水质有明显差异;洪湖属于中-富营养化水平,其中磷是影响因素之一;洪湖水质受到生物活动、离子属性、磷盐特性等主要因素的控制;人为干扰是洪湖水质下降的一大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王化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88-16789,16839
通过对(长)江(巢)湖水质相关关系的分析,定量判定巢湖、长江分月水质差别,确定了以改善巢湖水动力条件为主的生态引水改善巢湖水环境的方式,以及在该方式下的生态调水水利工程控制运用办法。该结论将作为生态调水方案的一部分,为改善巢湖东半湖水质及富营养化状况生态调水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与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通过对太湖“零点行动”前后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虽然水质得到改善但尚不能控制富营养化趋势,提示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紧迫性;进一步对环太湖流域重点农业面源污染源水肥流失和畜禽养殖业污染进行了研究与评价,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对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东平湖水体富营养化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利用实地调查和监测数据资料,建立了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动态预测模型,并对东平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发展变化态势进行了分析预测,为有效地控制和治理东平湖水体营养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三峡库区最大的库中湖——汉丰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汉丰湖来水区、湖区、出水区设置14个采样点,于2015年每月下旬在各点位采集水样并分析主要水质指标,综合运用多种统计评价方法,解析汉丰湖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主导因素。结果表明,汉丰湖水质空间变化可聚类为4个区域:南河来水区(区域1)、东河来水区(区域2)、汉丰湖上游(区域3)和汉丰湖中下游(区域4),其月份变化可聚类为2个时段:蓄水期(1-2月及9-12月)和泄水期(3-8月)。营养状态指数分析显示区域4中的调节坝(HF5)及调节坝下(XJ1)水质呈中营养状态,而其余点位及区域水质均为轻度富营养,各月份水质表现为1月、12月为中营养,10月为中度富营养,其他月份均为轻度富营养。汉丰湖水体中总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总磷(TP)、可溶性磷(DP)、正磷酸盐(PO43--P)、高锰酸盐指数(CODMn)浓度均表现为自上游向下游降低趋势。主成分分析揭示流域水土流失是汉丰湖水质恶化的主要诱因,而三峡库区水位调控也对湖区水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