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边磊 《中国茶叶》2022,(2):10-17
物理防治技术是茶树害虫综合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总结了茶园害虫防治中常见物理防治技术的种类和应用现状,分析了技术存在的缺陷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茶园害虫的物理防治技术研发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茶树害虫物理防治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有害生物的防治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不同途径。农业防治成本低对环境无影响,但效果通常不理想,而且效果发挥较慢。生物防治对环境安全,但由于技术上的问题,目前生物防治在生产上应用范围较小。化学防治收效快、效果好,但副作用大,使用不当会引起害虫再猖獗、抗药性、环境污染等现象。物理防治则是采用物理的方法消灭害虫或改变其物理环境,创造一种对害虫有害或阻隔其侵入的一种方法,其收效迅速,可直接把害虫消灭在大发生之前,或在某些情况下,作为大发生的急救措施,起到降低危害的作用。物理防治方法的有效应用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笔者就国内外茶园害虫物理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3.
频振式杀虫灯在山地茶园害虫防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连明 《茶叶》2007,33(2):110-111
明溪县地处闽西北山区,山地茶园害虫种类多,发生规律较为复杂,防治难度大。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夜蛾类、天牛类、叶甲类等害虫日趋严重,造成化学农药使用过度,导致这些害虫抗药性增强,给茶园的防治带来一定的难度。2002年起在山地果园上推广频振式杀虫灯,对害虫诱杀效果突出。为此,我们于2005年在城关茶场安装频振式杀虫灯5盏,定期观察,以掌握频振式杀虫灯在山地茶园的杀虫效果和使用技术,为明溪县茶叶生产提供先进的物理器械及防治方法,现将试验结果作个总结。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选择在茶树种植面积较大,管…  相似文献   

4.
针对害虫防治问题成为当前有机茶生产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从茶园害虫防治现状和有机茶园害虫持续控制的原理出发,探讨了有机茶园害虫持续控制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茶园小绿叶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园小绿叶蝉是我国大部分茶区都有发生的重要吸汁性害虫。本文综述了我国茶园小绿叶蝉的生物学特性、种名鉴定及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茶叶高产优质的关键,本文从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五个方面对茶园害虫的绿色防控进行相关论述和展望,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园生态环境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由于较长时期来对茶树害虫的防治过多地使用农药,导致了茶园生态平衡的破坏,造成农药残留,影响制茶品质.因此,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作为害虫综合防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而近几年在茶园生物防治工作中,又以昆虫病毒的试验应用引人注目.国内各主要产茶省区近几年来已在近20种茶树害虫  相似文献   

8.
海南白沙绿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由于海南常年气候温润,茶园受病虫害影响较大,本文基于对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五里路有机茶园和芳香村两地的绿茶茶园进行的绿色防控技术实验和应用,对海南白沙县主要的茶树害虫及其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物理防治、化学生态防治、生物防治进行综述及其绿色防控技术的探讨。总结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治的技术和意义,为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根据崂山茶区的生态环境和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本文提出一套适合本茶区应用的控制技术:在茶园间作紫花苜蓿、茶园周边种植防护林或留草等生态恢复技术,以改善茶园生态环境,蓄养天敌,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加强对害虫发生情况的监测,结合采茶等农艺活动,对害虫实施点片防治或人工防治;秋茶结束后喷施化学农药,以消灭在茶园越冬的害虫,或用纱网覆盖茶蓬,阻止绿盲蝽回迁茶园产卵越冬。  相似文献   

10.
茶尺蠖的天敌及其控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是苏、浙、皖三省相邻茶区发生危害历史较久的主要茶树害虫之一。由于长期依靠化学农药防治该虫,使茶园生态环境遭受污染,许多有效的天敌不能在茶园生态系中得到繁衍,导致一些次级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为了开展茶园害虫综合防治,笔者对茶尺蠖的天敌资源及其控制作用进行了连年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