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进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伴随着生态问题的出现。近年来,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超过了三百六十万平方千米,是全球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国家对此加强了退耕还林举措。青海省作为中国省级行政区之一,也出现了水土流失现象,在进行退耕还林后,不但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会带来生态环境效益。本文对青海省退耕还林现状和效益进行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宁夏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夏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水土流失不但使生态环境恶化,也制约着宁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宁夏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对其成因作了概括,提出较为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对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为今后继续开展生态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试论陕西省水土流失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红莲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6):65-67,78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人为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日趋严重,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无论是南方抑或是北方的山区平原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水土流失。而陕西省又是中国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内陆省份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制约陕西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陕西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优先展开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生态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还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提出了几点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在客观因素气候变化、过量的畜牧产业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祁连山原本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水土流失现象也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同时,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之下,也加剧了祁连山地区的环境脆弱性。为了更好地落实我国可持续化发展的战略要求,当前祁连山最为关键的任务即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村水利工程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也造成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发生。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农村水利施工过程中,需重点研究几个方面:预测农村水土流失情况,防治农村水土流失分区,应用农村水土流失的工程及生物措施等,以保证能合理科学地设计水利工程方案和顺利进行农村水土保持施工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50年来黄土高原中部水土流失的时空演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50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水土流失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时空演化特征,该文选择了黄土高原中部4种典型地貌区域,以年径流深度和年侵蚀模数为水土流失过程参数,采用波谱分析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周期和演化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不同地貌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及近50年来各地貌区域水土流失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近50年来,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无明显变化,黄土残塬沟壑区和水土流失较轻的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总体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持续减弱,而水土流失较轻的黄土山区则表现出总体递增的趋势. 黄土高原各地貌区都存在20~21 a、6~7 a和2~4 a的变化周期. 周期外延和多元回归的混合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预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周期波动与总体递变相叠加的演化趋势,可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监测与预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2008年夏,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建成了一个新的全球土壤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将有助于评估土壤退化、特别是水土流失的风险;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现有和未来的土地生产力以及土壤碳固存潜力。  相似文献   

8.
以拉萨市曲水县为研究对象,使用ArcGIS 10.7、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分析曲水县水土流失现状,结果显示:曲水县土壤侵蚀弱,均为微度侵蚀;曲水县草地利用类型占比最高约占55.77%;曲水县土地覆盖类型主要是草地、人造地表和耕地。分析曲水县水土流失现状、探究曲水县水土流失主要成因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水土流失治理策略,以期达到防治青藏高原水土流失、保护净土生态环境、探讨经济与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协同发展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乌兰察布地区的地理特点决定了该地区水土保持的特点。水土保持应该与当地的地理特点、人文特点和未来发展相结合,以更好地推进当地水土保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乌兰察布地区属黄土丘陵地区,其河川地带较少,但也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需要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定量查清丹霞地区赤水市的水土流失现状及10年来的动态变化,也为该区快速准确地评价水土流失和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保护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等提供科学依据,基于ArcGIS空间叠加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影响水土流失的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率、土地利用类型和沟谷密度等主要因子,在遥感定量监测技术的支撑下对贵州省赤水市水土流失进行了分析,划分出流失强度等级,并得出其空间分异规律,最后与2000年数据对比,进行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水土流失区域面积占赤水市面积比例比较低,水土流失状况不甚严重,水土流失强度等级较低,无极强烈和剧烈流失区域。与2000年相比,赤水市2010年水土流失比例下降了2.09个百分点,轻度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22.34 km2,中度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13.12 km2,强烈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2.28 km2。  相似文献   

11.
山地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及其若干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山地生态系统的特征,并系统介绍山地水土流失对侵蚀区的直接危害和对周边环境的间接威胁,同时深入分析了地形因子、气候条件、植被覆盖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对山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度、坡长、降雨量、雨强、植被覆盖度、群落结构、人为经济社会活动和土壤性质是影响水土流失发生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各种影响因素可直接起到驱动作用,更多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起到推动与加剧的作用,其内在机理包括植被与地形,土壤与降雨,降雨与植被,气候与系统,生产与干扰等方面相互关系与作用程度。应进一步加强全球气候变化对水土流失产生新影响的研究,并辅以遥感等现代技术,旨在为土壤侵蚀预报和防控山地水土流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陇东黄土塬区是甘肃历史悠久的农业生产区域,也是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严重。在自然状态下,纯粹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地表、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人为水土流失。近年来随着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实施,人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其中又以取、弃土造成的水土流失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输变电建设水土流失特点与水土保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四川省境内的4个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分析表明在不同地形区域修建输变电工程所引起的水土流失程度不同,同个输变电项目中不同建设阶段水土流失程度也不同.根据输变电项目建设水土流失规律,针对水土流失特点设置水土保持监测点,最大程度地发挥水土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环境污染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公害和三大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水土流失现状的调查,阐明其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成因,并根据黑龙江省水土流失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合于黑龙江省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21世纪的兴起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美满,但是近些年却相继出现"环境恶化"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全球变暖,所以,我国政府应针对这些现象做出具体的改善方案。例如水土问题,国家目前实施的项目中,就包括了这类问题的详细解决政策,其宗旨就是利用了建设森林碳汇降低水土流失。基于此,本文就水土保持碳汇林建设发展作出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日趋加重,严重破坏了西部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对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现状作了概括,并对其成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日益严重,水土流失的范围也不再仅限于山区,而是向平原地区发展,如江苏盐城地区的平原在近几年其水土流失状况就在日趋加重中,因而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本文对水土治理中的林业技术应用进行了重点探讨,以期能够为减少水土流失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愈加受到重视,大力提倡林业种植,在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促进绿色生态的良好发展。本文对林业种植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总结调节碳含量、治理水土流失、吸附粉尘、缓解资源短缺和防治全球变暖五项作用,希望能为广大环保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水土流失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今后加强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依靠科技的发展造就了人类前所未有的繁荣,但也空前加大了对环境污染乃至毁灭自身的力量,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诸如毒雾、酸雨、空气污染、水土流失、荒漠化、资源枯竭、物种减少等.严峻的环境不仅严重危及到后人的生存条件,而且直接威胁到当代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据统计,三分之一的人类死亡与环境污染有关.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污染在多种外力作用下已遍及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