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蓖麻叶片内源激素变化对主花序开花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蓖麻叶片中的内源激素对其主花序开花结实的影响情况,以蓖麻良种湘蓖1号为试验材料,测定了蓖麻主花序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内源激素IAA、ABA、GA_3、ZR的含量,分析了主花序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主花序开花结实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IAA含量与雌花序长、雌花序比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ABA含量与雌花序长、果穗长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含油率间呈显著负相关;GA_3含量与果穗长呈正相关,ABA/IAA与雌花序长呈显著正相关,而ABA/(IAA+GA_3+ZR)与千粒质量和含油率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这一分析结果说明,内源激素ABA和IAA的含量及ABA/IAA的平衡状态对主花序花性分化均起重要作用,GA_3和ABA的含量及ABA/(IAA+GA_3+ZR)的平衡状态主要影响主花序的结实,文中建议,在蓖麻生产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不同种类内源激素和多胺化合物的含量和不同种类内源激素的比值对蓝莓花粉活力的影响情况,从而为蓝莓花粉育性、自交不亲和及花粉直感效应形成的生理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年生兔眼蓝莓品种‘芭尔德温’‘灿烂’‘蒂芙蓝’‘顶峰’‘粉蓝’‘杰兔’和‘园蓝’的花粉为试材,采用TTC法测定其花粉活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其花粉中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玉米素(ZT)等种激素和腐胺(Put)、精胺(Spm)、尸胺(Cad)等多胺化合物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内源激素的比值差异进行分析,同时分别对花粉活力与各种内源激素和多胺化合物的含量之间、花粉活力与各种内源激素比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杰兔’的花粉活力显著低于‘灿烂’‘粉蓝’‘园蓝’‘顶峰’‘芭尔德温’和‘蒂芙蓝’这6个品种的花粉活力。‘杰兔’花粉中IAA、GA_3、ZT和Put的含量均最低,且显著低于其他6个品种花粉中IAA、GA_3、ZT和Put的含量;而‘杰兔’花粉中ABA的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花粉中ABA的含量。‘杰兔’花粉中的IAA/GA_3和ZT/GA_3之值均显著低于其他6个品种花粉中的IAA/GA_3和ZT/GA_3之值,而‘杰兔’花粉中的ABA/IAA、ABA/GA_3、ABA/ZT及ABA/(IAA+GA_3+ZT)之值均显著高于其他6个品种花粉中的ABA/IAA、ABA/GA_3、ABA/ZT及ABA/(IAA+GA_3+ZT)之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兔眼蓝莓的花粉活力与花粉中IAA、GA_3、ZT和Cad的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ABA的含量及ABA/IAA、ABA/GA_3、ABA/ZT和ABA/(IAA+GA_3+ZT)之值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兔眼蓝莓的花粉活力与花粉中IAA、GA_3、ZT、ABA这4种内源激素和Put、Spm、Cad这3种多胺化合物的含量之间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温解除休眠处理后,山桐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及与种子萌发的关系,为明确山桐子种子萌发机制提供依据,也为其繁育与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济源种源山桐子种子进行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的测定。【结果】1)25℃恒温条件下,济源山桐子种子萌发率均低于10%;15℃/25℃变温条件下,没有经历低温处理的山桐子种子发芽率仅为33%~37%,随着5℃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发芽率逐渐升高,60天低温处理的济源山桐子种子发芽率可达98.0%。2)15℃/25℃变温条件下,济源山桐子种子内源激素IAA、GA_3、ZR含量均明显高于25℃恒温,而ABA含量正好相反,(IAA+GA_3+ZR)/ABA或GA_3/ABA比值变大。3)在变温条件下,没有低温处理的山桐子萌发过程中IAA与AB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GA_3与ZR含量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但经过5℃低温处理的山桐子种子只有ABA含量呈下降趋势,而IAA、GA_3、ZR含量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差别是峰值出现时间不同。4)不同低温处理时间,(IAA+GA_3+ZR)/ABA与GA_3/ABA的比值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峰值分别达到3.8±0.2,2.0±0.1,但达到峰值的时间不同,0、20、40和60天的比值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20、12、12天或8天、8天。5)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山桐子种子发芽率虽与单一内源激素没有相关性,但与(IAA+GA_3+ZR)/ABA与GA_3/ABA比值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论】济源山桐子种子具有明显的冬休眠特征,在变温条件下经历不同时间5℃低温解除休眠后的济源山桐子在萌发过程中(IAA+GA_3+ZR)/ABA以及GA_3/ABA比值升高达到峰值的时间越早发芽率越高,当比值达到峰值的时间缩短到8天时,发芽率最大。低温解除休眠的作用是使山桐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及早达到内源激素的平衡态。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中国沙棘内源激素对平茬措施的响应规律,采用单因素回归设计,进行留桩高度为0cm、10cm、20cm 3个水平的平茬试验,以不平茬为对照,分析其内源激素含量、比值与平茬时间及平茬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平茬提高了萌蘖期的GA_3、ZR、IAA含量,以及整个萌蘖出生、生长过程中的GA_3/ABA、ZR/ABA、IAA/ABA比值,降低了ABA含量。而且,萌蘖出生、生长过程与GA_3/ABA、ZR/ABA、IAA/ABA比值的变化趋势一致,与ABA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萌蘖出生高峰及萌蘖第一次生长高峰与萌蘖初期GA_3、ZR、IAA含量的提高吻合。由此可知,萌蘖的出生、生长过程与平茬后的内源激素含量、比值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尤其是GA_3/ABA、ZR/ABA、IAA/ABA比值的提高具有更加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内源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探究油茶现蕾期至谢花期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的变化规律,为油茶的开花调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7年生陆川油茶为试材,在其现蕾期至谢花期(7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每隔15 d采集花蕾、叶芽、枝条、功能叶片样品各1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器官中吲哚-3-乙酸(IAA)、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的含量,分析4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花蕾中的IAA含量呈下降趋势,8月15日达到最高值(155.96 ng/g);叶芽中的IAA含量先升后降,9月15日达到最高值(72.07 ng/g);枝条、功能叶中的IAA含量相差不大,其变化均较平缓,分别于12月15日、10月30日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5.53、32.58 ng/g)。花蕾、枝条中的ABA含量均先升后降,均于10月15日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13.39、110.41 ng/g);叶芽中的ABA含量先降后升,1月15日达到最高值(113.15 ng/g);功能叶中的ABA含量呈"双峰"变化趋势,12月30日达到最高值(34.98 ng/g)。4个器官中的GA_3、ZR含量均相对较少,均极显著低于其IAA、ABA含量,且均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花蕾中的IAA、GA_3含量,在多数情况下,均高于其营养器官中的IAA、GA_3含量。各器官中不同内源激素的比值均无明显变化趋势。初花期,花蕾、枝条、功能叶的GA_3/IAA值均极显著上升,而叶芽的GA_3/IAA值却无明显变化趋势。花蕾定型前,花蕾的IAA/ABA值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器官的IAA/ABA值;花蕾定型后,其IAA/ABA值由2.92迅速下降至0.43。在多数情况下,功能叶的GA_3/ABA、ZR/ABA、ZR/IAA值均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器官的比值。【结论】陆川油茶器官生长和构建不是受单种内源激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内源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IAA/ABA之值高能够促进陆川油茶花蕾的形成和生长。花蕾中的IAA、GA_3对陆川油茶花蕾的形成及开花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各器官中的IAA和ABA均存在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
库尔勒香梨花器官不同部位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库尔勒香梨果萼脱落与内源激素含量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工干预库尔勒香梨内源激素的分布,提高其脱萼率而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库尔勒香梨花、鸭梨花为试验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了库尔勒香梨脱萼花、宿萼花和鸭梨花器官不同部位(花柱、子房上部、子房下部)中IAA、ZR、GA_3及ABA的含量,并对其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第4花序位的脱萼率最高,第1花序位的宿萼率最高。子房中的IAA、ZR及GA_3含量过高均会导致库尔勒香梨果萼宿存,子房下部IAA及ZR的含量过高对果萼宿存均有显著的影响;花柱中ABA的积累增多会导致果萼宿存;子房中ABA的含量高有利于果萼脱落。库尔勒香梨不同序位花器官中IAA、ZR、GA_3和ABA的含量分布均不同,且其均在花期即参与果萼脱落的调控,库尔勒香梨脱、宿萼花的IAA、ZR、GA_3和ABA含量分布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黑果枸杞扦插中内源激素对插穗生根的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黑果枸杞硬枝插穗生根过程中韧皮部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及玉米素(ZR) 3种植物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生根初期,插穗有1个衰老过程,插穗生根部位的IAA、ZR和IAA/ABA比值均迅速降低,ABA变化不明显。IAA生根中的含量变化规律与ABA的大致相同,对生根不起主要作用,只是起到协同作用。与对照相比,萘乙酸(NAA)处理插穗对ABA影响不显著,但插穗生根部位IAA含量、IAA/ABA比值得到提高,同时ZR含量下降。低浓度的ZR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插穗内源激素的动态平衡,共同调控不定根的发生。IAA/ABA比值可以作为生根能力的判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核桃生长发育中内源激素与果实特性的关系,以‘香玲’和‘西林3号’核桃为试材,测定不同发育期果实中内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含量,分析果实生长和综合品质变化,并探讨激素含量与果个变化和核仁营养品质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两个核桃品种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均随果实发育进程呈波浪状变化,且趋势相似。其中ABA和IAA峰值出现在6月份,GA和ZT峰值出现在5月份。整个发育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ABA含量始终最高,GA含量最低。(2)随着果实生长发育,青果重、青果横纵径、坚果三径及均值呈上升趋势;核仁粗脂肪含量逐渐增加,‘香玲’和‘西林3号’的峰值分别为69.29%和69.13%。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整体呈升-降-升的趋势,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则呈连续“W”形变化。(3)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内源激素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不同,‘香玲’粗脂肪含量与IAA、GA极显著负相关,‘西林3号’则与ABA、ABA/IAA、ABA/GA极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核桃品种果实中各种激素含量不同,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各异,IAA、GA和ABA三种激素在果实生...  相似文献   

9.
以山银花良种‘金翠蕾’为试验材料,分析组培苗继代增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内源ZR、ABA和GA_3在组培苗继代增殖分化丛芽过程中起主要调控作用,内源ZR、GA_3含量较高和内源ABA含量较低有利于其继代增殖分化丛芽,内源IAA含量高也有助于组培苗继代增殖分化和生长;内源IPA含量较高可促进组培苗启动培养,但与增殖分化丛芽的关系不紧密。在一个培养周期中,组培苗GA_3/ZR值主导其增殖分化丛芽,GA_3/ZR值较高有利于组培苗增殖分化和生长,增殖分化盛期时则需要GA_3/ZR值保持较低的水平;虽然GA_3/ABA值也呈现了相似的效应,但作用没有GA_3/ZR值明显。在继代增殖培养的前4个周期中,保持较高水平的GA_3/ABA值和IPA/ABA值能促进外植体启动培养和组培苗增殖分化丛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双季板栗休眠至花期(雌花序出现)结果母枝混合芽和结果枝基部叶芽、纯雄花序、混合花序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值,为板栗花芽分化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双季板栗休眠期前期每隔30 d、休眠末期至芽体萌动每隔15 d采集结果母枝混合花芽,在萌动至花期每隔3~5 d采集结果枝基部叶芽、混合花序和纯雄花序,测定ZR、IAA、GA_3和ABA含量,分别以C(ZR)、C(IAA)、C(GA_3)和C(ABA)表示。【结果】各时期IAA和ABA含量均高于ZR和GA_3含量,C(GA_3)/C(ZR)和C(IAA)/C(ABA)值均显著高于C(GA_3)/C(IAA)、C(GA_3)/C(ABA)、C(ZR)/C(ABA)和C(ZR)/C(IAA)值。在休眠至萌动期,混合花芽IAA含量从11.810 ng/g上升至36.770 ng/g,ABA含量从148.312 ng/g下降至64.938 ng/g,IAA含量在萌动前极显著升高,ABA含量极显著下降;C(IAA)/C(ABA)值从0.072显著上升为0.566,C(ZR)/C(IAA)和C(GA_3)/C(IAA)值下降最显著,分别从0.721和0.445下降至0.263和0.158。在萌动至花期,混合花序和结果枝基部叶芽IAA含量呈抛物线变化,纯雄花序呈不规则抛物线变化,均于3月30日达到峰值,分别为102.801、89.466、112.850 ng/g;各部位ABA含量呈波浪形变化,GA_3与ZR含量呈无明显规律的波动变化;混合花序和纯雄花序C(GA_3)/C(ZR)和C(GA_3)/C(IAA)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在现雄期至现雌期大幅上升并表现为混合花序C(GA_3)/C(ZR)和C(GA_3)/C(IAA)值高于纯雄花序;结果枝基部叶芽、纯雄花序和混合花序C(GA_3)/C(ABA)、C(IAA)/C(ABA)和C(ZR)/C(ABA)值的变化规律相似,在开始出现纯雄花序后,纯雄花序C(GA_3)/C(ABA)、C(ZR)/C(ABA)和C(IAA)/C(ABA)值均高于混合花序;C(ZR)/C(IAA)值与其他指标值的变化规律不同。【结论】高C(IAA)/C(ABA)值、低C(ZR)/C(IAA)和C(GA_3)/C(IAA)值共同作用,在促进芽萌动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C(GA_3)/C(ZR)、C(GA_3)/C(ABA)、C(ZR)/C(ABA)和C(IAA)/C(ABA)值可能影响板栗的花性,高C(GA_3)/C(ZR)值、低C(GA_3)/C(ABA)值、低C(ZR)/C(ABA)值和低C(IAA)/C(ABA)值有利于雌花形成。  相似文献   

11.
骏枣果实中的内源激素含量与其生理落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枣花果管理和生长期调控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骏枣为研究对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骏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其正常果与脱落果中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生长素(IAA)、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并结合骏枣生理落果规律探讨了骏枣果实中的内源激素含量与其生理落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后期,骏枣分别出现了2个落果高峰期,第1次生理落果高峰的形成与枣果中GA3、IAA含量的过低有关;第2次落果高峰发生在果实膨大后期,此期枣果即将成熟,枣果中的GA3、IAA和ZT已大量减少,而ABA却急剧上升;文中比较分析了正常果与脱落果中促进与抑制生长两类激素比值的变化曲线,结果发现,在枣果的整个发育时期,其抑制生长激素ABA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脱落果中的含量相对较多,正常发育果中ABA/(GA3+IAA+ZT)之值则始终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中,枣果中抑制生长与促进生长两类激素的比值,对骏枣生理落果有着调控作用,当其ABA/(GA3+IAA+ZT)的比值不平衡时,ABA含量过高,而促进生长物质(GA3+IAA+ZT)的含量降低,这也会导致骏枣生理落果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外源GA3对油茶开花过程中花器官内源激素及坐果率的影响,分析油茶花器官内源激素与坐果率的相关性,探究促进油茶坐果的最佳外源GA3浓度,为油茶高产栽培和科学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9年生‘长林4号’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植株叶面分别喷施100、200、300、400、500mg·L^-1外源GA3,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分析不同浓度外源GA3对油茶花器官内源激素及坐果率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在试验水平范围内,喷施低浓度外源GA3有利于提高油茶坐果率,最佳喷施浓度为66.69mg·L^-1喷施低浓度的外源GA3使油茶雌蕊内源ABA含量降低,雄蕊AB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雌雄蕊ZR、GA3含量升高,雌雄蕊IAA含量先降低后升髙;初萎时期雌蕊ABA与坐果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在试验水平范围内,提高油茶坐果率的外源GA3最佳喷施浓度为66.69 mg·L^-1,喷施低浓度外源GA3可能通过调节油茶花器官内源ZR、IAA、ABA、GA3含量来影响其ABA含量,进而影响油茶坐果率。  相似文献   

13.
油桐花芽分化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油桐花芽分化及花期调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观察油桐花芽形态分化的显微结构的基础上,测定并分析了该时期油桐叶片中内源激素ZR(玉米索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花芽生理分化期,ZR(玉米素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的含量迅速下降,到花芽形态分化开始前降到较低水平;花芽形态分化开始后,ZR(玉米素核苷)、IAA(生长素),GA(赤霉素),ABA(脱落酸)的含量呈现出前期上升、中期波动、末期上升的变化规律;花芽生理分化期,ZR/GA、ZR/IAA、ABA/GA和ABA/IAA之值迅速上升,而当花芽形态分化期,各比值在较高水平上的波动大.后期下降.因此,内源激素间的平衡与综合作用促进了花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4.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油茶组培苗第1、5、8代继代苗和实生苗在移栽培育前3个月中IAA、GA3、ZR和ABA 4种植物主要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组培苗与实生苗各器官中GA3、ABA和IAA含量分布趋势一致,只有内源ZR分布水平有差异。组培苗刚移栽时各器官中IAA、GA3、ZR含量都远高于实生苗,而ABA则低于实生苗;移栽1个月后,组培苗各器官中IAA、GA3、ZR含量骤然下降;此后继续培养的2个月中,组培苗各器官激素水平略有回升或维持平稳,但都略高于实生苗。移栽后,实生苗和组培苗叶片组织中ABA/GA3(K值)和ABA/(GA3+IAA+ZR)比值变化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组培苗K值降低幅度大于实生苗,移栽培养3个月后K值与实生苗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5.
关于激素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前人曾进行过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成果[1,2 ] ,而对银杏 (GinkgobilobaL .)种子的相关研究却很少。银杏作为一种古老的裸子植物 ,其种子的生长发育与一般的裸子植物又有不同 ,它的胚珠直接着生在短枝上 ,没有了一般裸子植物的球果构造 ,从表面上看很类似于杏 (Armeniacaspp .)、桃 (Amygdalusspp .)等的生长发育过程。本文从分析银杏种子生长发育的一般特点出发 ,研究了银杏种子生长发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旨在探索银杏种子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对油茶叶片内源激素及果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干旱处理中油茶叶片内源激素、果实生长的变化规律以及地表覆盖、土壤翻耕2种措施对缓解干旱胁迫的效果。[方法]以6年生长林4#油茶为试验材料,设置自然状况、干旱胁迫、地表覆盖及土壤翻耕4个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油茶叶片内源激素,并分析果实的生长状况。[结果]研究表明:(1)干旱胁迫开始两周后,即当土壤含水率低于24.0%~26.8%,油茶叶片内源激素开始启动对干旱的响应机制。(2)干旱胁迫使油茶叶片IAA含量下降,ABA含量上升,G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ZR含量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ZR/IAA值下降;地表覆盖及土壤翻耕可以有效缓解干旱对叶片IAA、GA、ZR含量的影响,而对叶片ABA含量、ZR/IAA的影响不显著;油茶通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来应对干旱胁迫的影响。(3)干旱胁迫使油茶果实横径减小,果实纵径出现负增长,而地表覆盖及土壤翻耕相对于干旱胁迫使得果实横径生长量分别增加了73.20%、75.58%,可以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油茶果实纵径生长的影响。[结论]生产上通过地表覆盖及土壤翻耕可以有效缓解干旱对油茶果实生长的影响,地表覆盖技术措施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不同秆形的好运竹各部位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进行测定。结果显示:IAA在直秆竹小枝和秆中的含量较高,GA3和ZR在鼓秆竹小枝和秆中的含量较高,ABA在各秆形中含量差异不显著。各激素在植株叶部的含量较高。ZR和ABA在竹秆中分布呈向基性减少趋势,IAA和GA3在竹秆中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不同磷水平对‘贵农5号’刺梨实生苗生长、根系形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与内源激素的相互作用,了解刺梨应对低磷胁迫的适应策略,为喀斯特地区低磷土壤刺梨的磷养分管理和生长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基质培养方法,设5、25、45、65和85 mg·L-1有效磷含量的5个供磷水平处理,对不同处理的生长和根系形态指标及叶、根中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解析不同磷水平下根系形态与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1) 45 mg·L-1磷水平下实生苗生长的最好,整株生物量、主根长度、总根尖数和根的总长度、总体积、总表面积、平均直径、侧根长度和数量、一级侧根密度均最大,根和叶中的GA1+3含量最高,ABA含量最低。2)供磷水平低于或高于45 mg·L-1后,植株生长受到抑制,生物量明显减小,GA1+3含量降低,ABA含量增大,上述根系形态指标变小。在5 mg·L-1的低磷胁迫下,植株根冠比、2级、3级侧根密度和根毛的密度及长度达到最大。3)根和叶中的IAA及ZR含量随磷水平的降低而增大。4)不同磷水平下植株的生长指标和生物量大小与根和叶中的IAA和ZR含量间均表现出极显著(P<0. 01)的一元二次非线性回归关系,与GA1+3和ABA的含量分别呈极显著(P<0. 01)正相关和极显著(P<0. 01)负相关。供磷水平过低、过高对植株生长的抑制是IAA、ZR、GA1+3、ABA含量改变后协同作用的结果。低磷水平下根的生长抑制与叶和根中的IAA、ZR和ABA含量增大和GA1+3含量降低有关,高浓度的GA1+3和低浓度的ABA能促进主根的伸长和侧根的形成,而高浓度的IAA和ZR对根毛的形成及伸长和增加根毛的密度有促进作用。【结论】45 mg·L-1磷水平下刺梨实生苗生长和根系发育最好,主根长度、总根尖数和根的总长度、总体积、总表面积、平均直径、侧根长度和数量、一级侧根密度最大。降低或提高磷水平后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上述根系形态指标随之变小。低磷胁迫下刺梨实生苗根冠比和2、3级侧根密度、根毛密度及长度明显增大。供磷水平变化导致刺梨实生苗叶和根中IAA、ZR、GA1+3、ABA的含量发生改变,并共同对植株生长和根系形态变化产生协同调控作用。根冠比的增大,2、3级侧根密度和根毛密度及长度的增加是刺梨实生苗应对低磷胁迫采取的适应策略,根和叶中高水平的ZR和IAA发挥重要的促进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