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罹病表现为花变叶和韧皮坏死症状.根部韧皮组织超薄切片观察,发现大量具单位膜而无细胞壁,形态各异的类菌原体。存在于筛管分子及其周围伴胞中.类菌原体大小为90—950nm,外膜厚度8—9nm.以50单位/ml四环素三次喷洒植株地上部,能显著降低根部块死的病情指数.初步认为西洋参韧皮组织坏死,是由类菌原体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2.
1967年,日本土居养二等首先报道了桑树萎缩病等四种植物病害的病株中存在类菌原体。至今,国内外已陆续报道了140多种植物病害被认为属於类菌原体病害。各种植物类菌原体病害研究进展情况很不相同。有的已肯定了病原性(如几种植物螺原体病害):而有的病害仅因用四环素族抗生素处理后,取得一定疗效,才推断由类菌原体致病。绝大部分与类菌原体有关的植物病害,  相似文献   

3.
李春 《植物检疫》1989,3(6):421-421
自从1967年首次在植物上发现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s简称MLO是植物的病原菌以来,多种技术已应用于显现和证明感病植物中的类菌原体和螺原体(Spiroplasma)。电子显微镜观察是目前最重要和最普遍使用的类菌原体病害诊断方法,但此法昂贵且费时。近些年来,一些植病学家运用能与DNA结合的荧光染料  相似文献   

4.
 通过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在木麻黄丛枝病病枝的筛管及伴胞中发现类菌原体,在木质部薄壁细胞发现类立克次细菌、类菌原体多态形,大小为45~300nm,单位膜厚约7.5nm;类立克次细菌多态型,大小为114~762nm×1000~1760nm,膜壁厚22~28nm。并观察到菱纹叶蝉的唾腺中存在类菌原体;短头叶蝉唾腺中存在类立克次细菌。在健株组织中没有发现任何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用DAPI荧光染色诊断植物类菌原体病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DAPI荧光染色诊断植物类菌原体病害何放亭,武红巾,陈子文(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北京100094)植物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Organ-ism,MLO)这一植物病原自1967年被发现以来的20多年中,全世界已发现这类病害300余种...  相似文献   

6.
小麦兰矮病病原物——类菌原体的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陕西、甘肃历史上严重发生的小麦兰矮病经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在受侵叶切片韧皮部筛管细胞、叶肉薄壁细胞及叶绿体中可见大量典型类菌原体病原物。根据症状特征和类菌原体病原物,初步定名为小麦类菌原体兰矮病(Wheat Mycoplasma Like-Organism Blue Dwarf-WMBD)。  相似文献   

7.
樱桃致死黄化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镜下,樱桃致死黄化病株筛管细胞中,观察到典型的类菌原体,大多数为球状,大小为132-321×168-520nm,无细胞壁,仅有双层细胞膜。抗菌素试验表明,四环素对本病具一定的治疗效果;而青霉素无效。初步认为此病为类菌原体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8.
植原体病害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原体原名类菌原体,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物,归属于细菌,无细胞壁,专性寄生于植物韧皮部。在菌体大小、结构以及遗传进化上与菌原体、螺原体十分相似。世界范围内植原体已引起千余种植物病害,主要表现为丛枝、黄化、节间缩短等。植原体病原主要依靠吸食植物韧皮部的昆虫介体传播,如叶蝉、木虱等。本文主要对植原体的病原学、遗传进化与基因组、致病机理以及防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黄化类植物病害的新病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怀忠 《植物保护》1980,6(4):33-35
植物病害表现黄化症状的,其病原个别是真菌、细菌和线虫等,不少是生理原因,但多数是病毒以及近年来新发现的类菌原体、类螺原体和类立克次细菌等。 上述后面三种新病原引起的病害在1967年以前一直都被认为是病毒病。自1967年水稻黄萎病、桑萎缩病、翠菊黄化病等等病害的病原首先被发现不是病毒,而是一种类似子菌原体(Mycoplasma)的生物(例如人的伤寒病菌原体  相似文献   

10.
 小麦类菌原体兰矮病(Wheat Mycoplasna like-oaganism Blue Dwarf-WMBD)是北方麦麦区的一种主要病害,特别是在间套麦田和麦草覆盖保墒的旱农栽培麦区发生严重,其是我国在小麦上新近发现的第一个类菌原体病害。  相似文献   

11.
从1967年首次发现类菌原体(Mycopl asma Like Orgnisms,简称MLO)是一些植物黄化型疾病的病原以来,世界上许多实验室中的研究者们都期望能够找到这种病原微生物的体外培养方法。然而,迄今只有少数几种产生螺旋状和能动丝状物的类菌原体在体外培养成功,并将其归为一个新病  相似文献   

12.
草莓丛枝病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沈阳,从表现丛枝症的草莓、春香和宝交早生品种上,分离到新发生的类菌原体(MLO)。用小叶嫁接法测定指示植物草莓EMC和UC—10均能表现出典型的丛枝症(witchetbroom),病叶变小,颜色变浅。将病叶经固定和包埋后,制成超薄切片,于电镜下观察,可见到在韧皮部组织内有大量球形、椭圆形及哑铃形,并具有单位膜结构的类菌原体。用四环素处理病株可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13.
土霉素对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治疗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土霉素(OTC)对植物类菌原体病害的治疗机理,本课题综合考察了OTC对桑树黄化型萎缩病及其病原类菌原体的影响。结果发现:(1)OTC对病害的治疗效果与进入树体的OTC浓度呈显著正相关;(2)在植物体内处理的情况下,病原类菌原体(MLO)抽提物的蛋白质含量降低,电泳图谱上蛋白带减少;MLO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并随进入树体的OTC含量的增加而加剧;(3)离体处理,MLO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变化。认为干扰和破坏MLO的代谢作用是OTC的治病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进口百慕达草种植后发生白化丛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其文  谭群英 《植物检疫》1992,6(2):121-123
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百慕达草种在广东省中山高尔夫球场种植后发生典型的白化丛枝病。病株表现黄化、白化和丛枝,叶片变小、节间短、匍枝纤细、根部浅短。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在发病后期的白化百慕达草叶脉韧皮部筛管和伴胞中发现大量类菌原体(MLO)。类菌原体(MLO)呈不规则形,大小为93~296×111~407nm,单位膜厚度为8.5nm 左右,菌体内含有核糖体、嗜锇颗粒和线状 DNA。将病草根部浸于1000ppm的四环素溶液中72小时再种植,10天后病草地上部分转绿并呈周期性变化。初步认为百慕达草白化丛枝病是由类菌原体(MLO)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15.
致死黄化病(Lethal yellowing)是Nutman和Roberts(1955)为流行在牙买加西部的一个椰子病害所取的名字。从他们的报道公布以来,几个国家中已明确有致死黄化病发生并肯定此病除了危害椰子树以外,还危害至少30种其他棕榈科植物, 此病明显地由类菌原体(MLO)引起,由于类菌原体不断在病树韧皮部的筛管中发现,而未在健康树上找到。用氧四环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一种提纯玉米丛矮病类菌原体的方法:将病玉米组织在捣碎机中低速去除薄壁组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半纤维酶处理,35℃下1小时;高速离心沉淀;进行二次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电镜检查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能够得到高纯度、完繁的类菌原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一种提纯玉米丛矮病类菌原体的方法:将病玉米组织在捣碎机中低速去除薄壁组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半纤维酶处理,35℃下1小时;高速离心沉淀;进行二次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电镜检查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能够得到高纯度、完繁的类菌原体。  相似文献   

18.
椰子致死黄化病(Lethal YellowingDisease of Coconut Palm)是由类菌原体(MLO)引起的一种速死型病害。椰子树第一次显现出症状到整个植株死亡只需3—6个月。健康椰子树感染病害后不同部位表现的症状如下。  相似文献   

19.
泡桐丛枝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泡桐丛枝病是影响泡桐生长的严重病害,此病在我国分布甚广,尤以华北平原为害严重。最常见病状为丛枝型,极少见花变枝叶型。健康泡桐实生苗经病树皮嫁接表现典型丛枝病状。用电镜观察病枝叶的超薄切片,在韧皮部筛管中发现有大量类菌原体(MLO)。类菌原体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200—820nm,具有10nm厚的单位膜。用病枝叶汁液接种不能传病。病树的种子不带毒,采用种子育苗可减少丛枝病的发生。用病树根及带毒苗繁殖可以传病。防治丛枝病可推广种子繁殖。严禁从病区引种种根和苗木。用40—50℃温水浸种根30分钟或用1000单位四环素溶液浸种根12小时。用10000单位四环素、5%硼酸钠注入病树干基部髓心或用根吸方法,都有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1983~1984年,以紫红色长春花(Vinca rosea)为指示植物进行欧洲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传递甘薯丛枝病试验,并采用电子显微镜和超薄切片技术比较甘薯丛枝病原(MLOs)在罹病长春花和甘薯组织内的形态和密度。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除长春花健株样本切片未发现任何类似菌原体的构造外,在甘薯和长春花病株的样本切片上均发现类菌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