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洪  蔡和意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708-7709
[目的]对不同生长期的中华芦荟(Aloe vera var. chinensis)和库拉索芦荟(Aloe vera)中芦荟苷含量进行测定,并测定在紫外光和不同酸碱条件下芦荟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等吸收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芦荟中芦荟苷含量。[结果]4年生中华芦荟和2年生库拉索芦荟中芦荟苷含量最高,且芦荟苷主要存在于叶皮中;中华芦荟的稳定性随生长期增加而增强,且在弱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地采收、开发利用芦荟资源及在储存过程中保留更多的活性成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芦荟(Aloe SP)属百合科芦荟属植物,共有300余种,为多年生常绿植物,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是其中一种,现又名食用芦荟,原产非洲,叶子肥厚且汁液多。它含有芦荟宁、大黄素、苦素、多糖、皂甙、氨基酸和多种能被利用的微量元素,可用于治疗热结便秘、经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提取芦荟凝胶的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探讨了超声波真空冻干提取工艺和常规提取工艺,并对两种工艺提取的美国库拉索芦荟(Aloe.VeraL)中所含的活性物质进行了分析比较,采用超声波提取配合冻干干燥工艺制得的100:1芦荟凝胶制剂纯度高,活性强,经测定,其过氧化物酶,蛋白质,有机酸高于常规工艺,保留了芦荟凝胶中的大部分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芦荟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畜牧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荟多糖(Aloe polysaccharide,AP)是芦荟属(Aloe)植物中所含有的一类生物大分子聚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文章从芦荟多糖对机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免疫功能、生物信使、抗肿瘤免疫的影响,以及其在畜牧业上对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改善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力、抗病毒与抗细菌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芦荟(Aloe)是一种民间草药,种类繁多,品种包括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中华芦荟等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早在四千多年前,芦荟就已被人们所了解,长期研究证实,芦荟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使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抗肿瘤、保护肝脏等作用,对身体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具有良好的功效。我国芦荟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20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社会对芦荟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芦荟产品涉及食品、日化、保健、医药等多个领域,芦荟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种  相似文献   

6.
芦荟(Aloe)属百合科多年生肉质植物,含有70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杀菌、抑菌、分解毒素、消除炎症、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新鲜芦荟不易储藏,暴露在空气中的芦荟凝胶易被氧化而失去功效。因此,芦荟需经干燥处理后,加工成芦荟干粉,以便运输、贮存、和做成各种芦荟制品。  相似文献   

7.
芦荟(Aloe)是一种多年生百合科肉质的草本植物,是一种具有食用、美容、保健、医药以及观赏等功能的植物。芦荟成分复杂,主要有多糖、葸醌类化合物、有机酸和氨基酸、酶和多肽、维生素和甾族化合物、矿物质等。为了便于终端产品加工、使用、运输和销售,通常将芦荟鲜叶进行提取、浓缩和干燥。喷雾干燥粉是主要产品形式之一。喷雾干燥在化学、食品、医药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干燥速度快、时间短,生产能力大等优点。但根据物料的理化性质不同,喷雾干燥的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有很大差异;工艺参数优化对产品的质量、得率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芦荟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芦荟(Aloe spp.)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的经济植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芦荟的自然繁殖周期长、雌雄花开不同步、种子小而少、种子育苗困难,故采用传统的繁殖手段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化的需求.为此.目前在生产上常采用组织培养来快速繁殖芦荟种苗.从外植体、培养基、植物激素的选择,培养条件及培养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等方面对芦荟的组织培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对库拉索芦荟3种制品(芦荟凝胶原液、芦荟凝胶浓缩液、芦荟凝胶冷冻干燥粉)中主要活性成分蒽醌和多糖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发现这两种活性成分在加工和保存过程中其含量都有所降低,其中凝胶原液和浓缩液降低明显,而凝胶冻千粉保存效果较好,活性成分含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0.
中华芦荟(Aloe.vera L.var.Chinesis(Haw.)Berger)的药用价值高,因而其经济开发前景广阔.中华芦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以中华芦荟的生物学特征、植物学特征、生态适应性及芦荟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的要求为依据,通过近3年的实验试种,初步摸索出了比较规范合理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