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谈农业法律措施对加快石羊河流域生态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平 《甘肃农业》2008,(7):58-59
石羊河流域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流域经济及生态的发展。本文从石羊河流域地区状况入手,以农业法制措施促进流域节水,以农业治理推动流域生态建设,提出通过改进农业灌溉方式、改变农业传统产业结构、政策引导等方式,对石羊河流域生态危机进行治理,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石羊河流域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结合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对石羊河流域天祝源头生态综合治理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姜耿民  傅志娥 《甘肃农业》2005,(12):116-117
对石羊河流域川区水源涵养区,中部农业区和北部沿沙漠区现状和保护天然植被;搞好总体规划;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把开源工作列入石羊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把节水工作列入石羊河流域持久的任务;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加大监督力度;以科技为先导,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对石羊河流域川区水源涵养区,中部农业区和北部沿沙漠区如何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位于河西走廊东部,流域总面积4.16万km2,总人口约2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175万人,耕地面积约37.33万hm2,灌溉农田面积约30万hm2。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不到200 mm。近年来,武威市围绕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探索出了一套适合石羊河流域的日光温室黄瓜高效节水生产技术,黄瓜年产量180~200 t/hm2,产值44万~54万元/hm2,年均节水1700~1800 m3/hm2。  相似文献   

5.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进  黄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97-10199,10352
介绍了气候变化、人类利用水资源对石羊河流域的影响,并以史为鉴,考查了石羊河的变迁;最后,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揭示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根源,这是近年来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研究的新角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利用石羊河流域近10年水情资料、近40年自然降雪资料和近4年人工降雪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现状和人工降雪作业的效果。结果表明,人工降雪的4年内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增加明显,增雪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指出冬春季在石羊河流域进行人工增雪具有一定的潜力,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石羊河流域水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分析,阐述了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威胁该流域水安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进行结构性调整、水权制度与水价体制改革、引进虚拟水和生态补偿等对策.针对石羊河流域经济落后、行政区划涉及面小、相对封闭性的特点,认为生态补偿初期应以国家补偿为主,社会补偿和自身补偿为辅.水价体制改革应打破按亩征收水费的惯例,采取按方收费到户,实行少用低价、超用加价和节约归己的弹性水价政策,调动农户节水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石羊河流域治理的现状,分析石羊河流域治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使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顺利实施,确保流域重点治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采用层级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石羊河流域发展水平、发展协调性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发展水平得分47.0分,说明流域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尚低;流域发展的协调性得分33.5分,表明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流域社会经济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评价得分为41.3分,处于不可持续开发利用状态。  相似文献   

10.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及后续治理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综合分析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水资源问题形成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目标总结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更新水库现有调度模式,实施生态调度;发展集雨节灌日光温室,开辟灌溉新水源;推广节水灌溉集成技术,压缩农业灌溉用水;培育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模式等石羊河流域后续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优化出石羊河流域主导作物适种优劣顺序,为流域综合治理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借鉴.以流域种植作物为研究对象,以作物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基于综合效益的主导作物优化顺序模型,优化提出石羊河流域主导作物种植顺序.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作物综合效益优先种植顺序为:洋葱、籽瓜、小麦、玉米、辣椒、棉花、茴香、向...  相似文献   

12.
石羊河上游的祁连山生态恢复建设是维持石羊河流域生态平衡的主体,减轻天然草地载畜压力,有效遏制天然草地退化,提高和维护石羊河上游水源涵养草地的功能和作用,是缓解和解决石羊河流域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对石羊河流域广泛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水资源约束条件,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和流域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若按照现有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进行农业生产,石羊河流域农业发展呈弱可持续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刘蕾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7):342-344
石羊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环境变迁和人为干扰的影响,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逐步退化,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通过分析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了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建立水资源总量模型,以及对流域水资源宏观规划、统一管理等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羊河流域区1960—2011年气候要素资料,分析了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空间分布、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合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的暴露度和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等指标进行基于GIS的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1960—2011年,石羊河流域春旱发生频率在21.2%~67.3%之间。春季特旱发生频率下游区域大于中上游区域。初夏干旱发生频率在13.5%~61.5%之间。初夏特旱发生频率下游区域也大于中上游区域。伏旱发生频率在21.2%~86.5%之间。伏期特旱发生频率下游区域亦大于中上游区域。石羊河流域干旱综合风险高风险区为民勤县和金川区大部、凉州区中北部、永昌县东部,位于石羊河流域的中下游区域。就各县区而言,干旱灾害综合风险最大的区域为石羊河下游的民勤县,金川区次之,天祝县风险低。  相似文献   

16.
干旱缺水是影响石羊河流域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限制因素,也是导致民勤沙化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多种措施,合理高效利用现有水资源,提高林木成活,增加林草植被是加快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根据天祝县多年在石羊河流域源头实施造林实践,总结了其提高成活率的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慧玲  余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257-12259
研究了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了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引入惩罚机制,生态补偿可以矫正博弈双方背离集体理性的行为,达到理想的博弈均衡;在长期,博弈双方是否有进行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积极性取决于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必须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征收补偿费用支持石羊河流域经济的发展,缩小流域内以及流域与全国经济发展的差距,并最终使收入水平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18.
根据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现状,运用AHP法,依据流域内各指标的可获得性和代表性,建立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从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等方面,对该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脆弱性G=3.12,水资源处于中等脆弱状态。其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分别为1.00、3.16、4.17,其中自然脆弱性对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脆弱性影响最大,符合流域水资源现状。  相似文献   

19.
石羊河流域节水农业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石羊河流域农业水资源现状和建设节水型农业的必要性,从工程节水和农艺、管理节水等方面提出了石羊河流域节农业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针对石羊河流域生态退化原因,提出了调整流域产业结构;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加大生态移民力度等生态系统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