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6~23℃,高产奶牛为15~20℃。气温超过25℃时奶牛的产奶量明显下降。据资料统计,8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较1~2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下降12.5%,给奶牛业带来很大损失,为减轻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改善环境,在运动场搭凉棚凉棚以南北长轴为宜,所用材料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在牛舍内安装通风设施或电扇,加快牛体散热。喷水与风扇结合使用效果更好。有条件的可在牛舍内安装喷雾设备,适当延长喷雾降温时间,以降低牛体表面温度。用自来水冲洗地面,也可使牛舍内降温。二、营养措施采食量下降是造成炎热夏…  相似文献   

2.
郭敏锐 《新农村》2007,(6):22-22
1.最佳配种年龄一般奶牛达18月龄,体重350~400千克时便可配种繁殖。奶牛虽可常年发情配种,但以春配秋产为好。夏季产犊因气温高,产奶量比秋冬季下降10%~20%,不利育犊。牛的妊娠期为280天左右,只要避开9~11月间配种,就不会盛夏产犊。2.最佳温度奶牛耐寒不耐热,犊牛的适宜饲养温度为35~38℃,成年奶牛为12~20℃,泌乳奶牛舍温高于24℃或低于-4℃,产奶量减少,所以夏季要防暑,冬季要保温。3.最佳粗饲料优质牧草、块根块茎类作物及青贮饲料都是奶牛的最佳饲料。据生产实践,1亩(1亩=667平方米)优质牧草,即可饲养1头奶牛。目前,奶牛业发达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9-2011年浙江省伊康、佳乐2个牛场1 222头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分析牛场、产犊年份、产犊季节、胎次等环境因素对奶牛305 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牛场、产犊年份和产犊季节均极显著影响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胎次极显著影响产奶量;秋季产犊产奶量最高,夏季最低;夏季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影响荷斯坦奶牛305d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荷斯坦奶牛305 d产奶量的影响.[方法]采用SAS8.1软件对影响305 d产奶量的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年度对305 d产奶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产犊季节对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冬季产奶量最高,夏季产奶量最低;不同胎次对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305 d产奶量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产奶量也逐渐增加,5胎后开始下降;不同初产月龄对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当初产年龄在24-26月龄间产奶量最高.[结论]年度、产犊季节、胎次和初产月龄均是影响荷斯坦奶牛305 d产奶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和产犊间隔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影响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和产犊间隔的非遗传因素,以宁夏某奶业有限公司2012—2016年间6 236头健康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能记录和繁殖记录为研究材料,以305d产奶量和产犊间隔为研究对象,运用SAS8.1软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场、胎次、初产月龄、产犊年份及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d产奶量和产犊间隔的影响。结果表明:场、胎次、产犊年份、产犊季节和产犊间隔均对荷斯坦牛305d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初产月龄对305d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场、胎次、产犊季节和产奶量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研究发现胎次、初产月龄、产犊季节和产犊间隔是影响荷斯坦奶牛305d产奶量的重要因素,胎次、产犊季节和产奶量是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奶牛头胎产犊日龄对其产奶量的影响。[方法]以宁夏平吉堡奶牛场一分场系谱资料比较完整的50头奶牛头胎产犊记录为资料,对奶牛头胎产犊日龄与305 d泌乳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50头奶牛头胎产犊日龄与305 d泌乳量的相关系数为0.4482,达显著水平(P<0.05),即奶牛头胎产犊日龄与305 d泌乳量呈中等正相关。305 d泌乳量(y)与产犊日龄(x)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8.173x+11.460。在744~887 d之间产犊的奶牛,其305 d泌乳量随头胎产犊日龄的增加而增大,可以预测该时期内奶牛的产奶量。[结论]奶牛头胎产犊日龄对其305 d泌乳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奶牛在不同季节产犊是影响产奶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认为,在夏季产犊较其它季节产犊的产奶量为最低。本文从泌乳曲线的变化和305天产奶量的比较,分析季节性产犊对产奶量影响的程度,探讨在不影响或少影响产奶量的前提下,安排常年产犊,以求全年均衡供应鲜奶。  相似文献   

8.
产犊月份对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草滩第二牛场的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选择2~4胎产奶量记录完整的健康母牛共587头,其中2胎217头,3胎196头,4胎174头,主要探讨产犊月份对产奶量的影响。将所有产奶数据校正到305d产奶量,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做出全年产奶量的整体分布曲线。对12个月份和4个季节的产奶量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各月份和不同季节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冬季12、1、2月份和早春的3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属高产奶量月份;夏季6、7、8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最低,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月份,属低产奶量月份;春季4、5月份和秋季9、10、11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处于中等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冬季和早春,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夏季,属中等产奶量月份。产犊月份对产奶量的影响效果表明,在保证全年牛奶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在高产月份产犊,对提高奶牛群体产奶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奶量与繁殖力是奶牛的两大技术指标.从江西省金牛企业集团1996~1998年度产犊奶牛,而又未发生重大疾病的头胎奶牛中抽样158个胎次的产奶量,对下胎次繁殖力的主要指标影响进行了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奶量与首配受胎率呈强负直线相关,且相关关系显著;产奶量与产后首配种天数呈弱正直线相关,且相关关系显著;产奶量与产犊间隔呈中等正直线相关,且相关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新疆地区荷斯坦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方法]采用SAS8.1软件对影响产犊间隔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场地对产犊间隔的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胎次对产犊间隔有显著影响(P<0.05),产犊间隔随胎次增加有延长的趋势;不同产犊季节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冬春季节产犊间隔明显高于夏秋季节;不同产奶量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产犊间隔随着产奶量的增加而延长.[结论]产犊季节和产奶量是影响产犊间隔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奶牛生产力提高主要体现在奶牛产奶量和产犊个数,也就是所谓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1头牛终身产奶量的提高,除品种、环境、饲养因素外,适时配种、缩短产犊间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要提高奶牛生产力,须掌握奶牛适时输精技术。  相似文献   

12.
奶牛酮病,是泌乳奶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致.常发生于产犊前后10~15d.一般多发生于第2~5胎的高产奶牛,第6胎以后的奶牛泌乳量逐渐下降,酮病发生率较少.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产奶量下降、酮血、酮乳、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间有神经症状,酮病奶牛所产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且随着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酮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3.
几种奶牛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科疾病是奶牛常见的疾病,普遍存在于牛群中,常引起繁殖性能下降,产犊及产奶量逐渐减少,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常见的奶牛产科疾病有流产、难产、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子宫内翻及脱出、乳房炎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估计呼图壁种牛场荷斯坦头胎305 d产奶量的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为该场选留核心母牛群,建立遗传评估体系以及评价种公牛的优劣。为合理的组织奶牛生产和提高选种准确率及改良效率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供参考。【方法】对新疆呼图壁种牛场1426头荷斯坦奶牛头胎305 d产奶量及系谱资料,运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场、产犊年份、产犊月份、初产月龄等4种因素对产奶量的影响,研究305 d产奶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并用BLUPf90程序估计305 d产奶量的遗传力及育种值。【结果】牧场;产犊年份;产犊月份对305 d产奶量均影响极显著(P<0.01),初产月龄对305 d产奶量影响不显著(P>0.05);产奶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冬、春季产奶量相对于其他季节要高;产奶量的遗传力为0.268,获得个体及各祖先产奶量的估计育种值,其范围为1967.04~-1042.78,其差值为3009.82 kg。【结论】在这个奶牛群体里,遗传差距较大,个体遗传能力较好,为合理的组织奶牛生产和提高选种准确率及改良效率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最佳配种年龄和季节新生犊牛满18月龄,体重达到350~400千克,发育成熟时才能配种繁殖。奶牛虽可常年发情配种,但不是任何季节配种都能获取好的经济效益,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春秋冬三季产犊,都优于夏季产犊,尤其是实行春配秋产效果最好。而夏季产犊弊端最多,由于夏季气温太高,产奶量比秋冬下降12~20%,而且牛奶乳糖和蛋白质减少,盐类浓度、乳脂率降低,奶质下降,加上不易储存,以及客观上的市场淡季,使养殖收入明显减少,所以,一定要避开夏季产犊。因奶牛的怀孕期是280天,只要不安排母牛9~11月间配种,就能较好地避开盛夏产犊。在正常饲养条件下,10岁以后的奶牛由于机体逐渐衰老,产奶量下降,应进行淘汰。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犊后,子宫复原和体质恢复大约需要20-30天,产犊后30-70天可表现出明显的第一次发情。若产犊后配种过早,会因子宫尚未完全康复而不宜受孕:再者,由于配种过早会使泌乳期缩短,从而影响产奶量。反之,若配种过晚,则会延长胎间距,降低奶牛的利用率,也会因发情不规律而影响受胎率。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奶量校正系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安市草滩农场第四奶牛场1994~2005年178头中国黑白花奶牛不同胎次、不同产奶月龄、不同泌乳天数和不同产犊月份的产奶量测定结果为材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产奶量对胎次、年龄、泌乳天数、产犊月份等因素的最优回归方程,对其显著性进行了检验,根据这4个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以第三胎、41月龄、305d、1月份估计产奶量为标准,计算了产奶量的校正系数,制定出该场的产奶量校正系数表,并对由奶牛产奶量不同影响因素构建的产奶量校正系数表进行了产奶量校正的实际应用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拟合度高,所得的4类校正系数表准确、可靠,对该奶牛场育种工作的开展及生产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饲养奶牛的收人,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2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遗传产奶潜力,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奶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1泌乳前期奶牛产犊后开始泌乳,泌乳量逐渐上升至泌乳高峰。泌乳早期指产犊后开始到产后70天,此期产奶量可  相似文献   

19.
一、做好奶牛的预支饲养 在奶牛从分娩到再分娩的一个繁殖周期中,要经历升乳期、盛乳期、配种、降乳期以及干乳期全过程.在正常情况下,母牛产犊后产奶量运渐上升,达到产奶高峰所需时间视遗传因素、产前体况和产后的饲养管理情况而定,通常大约在产后30~60天产奶量达到高峰,饲养管理适宜可维持2~3个月盛乳期,以后产奶量逐渐下降,若母牛再次配种(产后40~50天),约在产后5个月产奶量下降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20.
赵福荣 《现代农业》2008,(3):109-109
由于奶牛产奶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品种与其遗传因素。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奶牛产奶量往往有很大差别。因为每头奶牛的父母系不同,其产奶量的遗传性能也就不同:但同一对父母所产的母犊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产奶量也会同样出现较大的高低差别。下面就如何抓好饲养管理技术,从而提高或保持高产奶牛产奶量的问题,进行如下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