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蛋白氮 ( NPN)是指不具氨基酸结构的含氮化合物。我国人多地少 ,蛋白质饲料缺乏 ,而反刍动物可利用 NPN代替日粮中的部分粗蛋白质。因此 ,NPN在饲料中应用对于我国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 ,可缓解人畜争夺蛋白质食物的矛盾。1  NPN的种类NPN的种类很多 ,但作为反刍动物补充氮源的种类并不多 ,主要有无水氨、氨溶液 (氨水 )、尿素、铵盐和尿素复合物。 NPN既在天然饲料中存在 ,也可由外源途径添加到反刍动物饲料中 ,本文论述的主要为外源性 NPN。2  NPN的使用2 .1 无水氨和氨水无水氨和氨水一般不可直接用于饲喂反刍动…  相似文献   

2.
正反刍动物尿素中毒是指反刍动物采食过量尿素突然产生大量的氮,而瘤胃微生物来不及加以利用,大量的氨经瘤胃壁进入血液、肝等组织器官,使血氨浓度增高所致,氨对于机体是一种有毒物质,侵害神经系统。引起的以肌肉强直,呼吸困难,循环障碍,胃内容有氨气味为特征的一种中毒病,主要发生在反刍动物。日粮中应有比较充足的玉米等禾谷类饲料,日粮的可消化能较高;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最好在8%~12%,如果日粮的粗蛋白质含量低于8%,饲喂尿素作用较  相似文献   

3.
脲酶抑制剂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尿素、脲酶与脲酶抑制剂概述1.1尿素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利用非蛋白氮(non-pro-teinnitrogen,NPN)作氮源合成菌体蛋白质而被动物利用。在反刍动物饲养中最常用的NPN是尿素(亦称脲)。尿素的含氮量高,约为46%。1kg尿素的含氮量大约相当于2.8kg粗蛋白质的含氮量,或者相当于6.5kg豆粕中所含粗蛋白质的量。可见,尿素对反刍动物是一种廉价的氮源饲料资源。反刍动物之所以能够利用尿素,是由于反刍动物瘤胃内的细菌能产生脲酶(亦称尿素酶)。在脲酶的催化下,尿素被水解为氨和二氧化碳。瘤胃微生物利用尿素分解释放的氨和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4.
A.  R.  J.  Cabrita  张喜武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5):28-28
试验选取12头奶牛采用正反交设计模型(基础日粮为玉米青贮),分3期试验(每期试验历时3周)研究不同蛋白质和淀粉浓度对采食量、产奶量、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日粮组成为45%玉米青贮、5%铡短麦秸和50%精料的全混合日粮(以干物质计)。4种日粮处理能量均相同,但粗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不同(以干物质计):低蛋白低淀粉(LPLS;含14%粗蛋白质和15%淀粉);低蛋白高淀粉(LPHS;含14%粗蛋白质和25%淀粉);高蛋白低淀粉(HPLS;含16%粗蛋白质和15%淀粉)以及高蛋白低淀粉(HPHS;含16%粗蛋白质和25%淀粉)。试验结果表明:LPLS处理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乳糖均降低,其原因可能是日粮缺乏瘤胃微生物需要的可降解蛋白和供应动物机体的生糖营养素;而HPLS和LPHS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此类日粮能提供满足瘤胃微生物需要的可降解蛋白,同时也不降低采食量;同时也表明此类日粮提供了充足的生糖营养素,节省了氨基酸,满足了奶牛泌乳中期的氨基酸需要。当日粮进一步增加蛋白质含量可导致奶牛血浆尿素含量上升,降低了日粮中氮向乳中氮的转化效率。日粮不同浓度淀粉和蛋白影响乳脂脂肪酸组成,且前者影响大于后者。另外,随着日粮淀粉含量的增加降低了日粮多不饱和脂肪酸向乳中转化的表观转化率,且间接表明增加了日粮脂肪酸向脂肪组织的转化。同时,本试验结果还进一步表明,动物组织中十五烷酸和十七烷酸是从头合成。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小尾寒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试验以小尾寒羊为瘤胃液供体,借助DFCCS-Ⅱ型双外流连续培养系统,对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2%、14%、16%、18%的4种饲粮进行体外发酵,于投料前、后2 h采集瘤胃液,测定其pH值、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和菌体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瘤胃液pH值呈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氨态氮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6%水平显著高于12%、18%水平(P0.05);乙酸与丙酸的比值显著下降(P0.05);粗蛋白质水平对乙酸、丙酸、丁酸影响不显著(P0.05);菌体蛋白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6%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瘤胃内pH值、氨态氮、挥发性脂肪酸、菌体蛋白含量有显著的影响,粗蛋白质水平为16%的饲粮最有利于小尾寒羊瘤胃内环境发酵。  相似文献   

6.
采用装有永久性皱胃瘘管和临时性颈静脉套管的本地空怀健康母山羊2只,平均体重15kg。试验采用自身对照,分前、后两个系列:饲养试验和皱胃灌注试验,每个试验分三期进行。研究了分别以豆饼、鱼粉、尿素为日粮主要蛋白质来源时(蛋白质含量相同)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并测定了皱胃pH值及血液NPN和血氨含量,同时灌注不同的氨基酸混合液及尿素溶液,以探求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对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饲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对山羊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不同。饲喂鱼粉日粮的血清胃泌素水平最高(144.69pg/ml),豆饼日粮次之(141.15pg/ml),尿素日粮最低(98.28pg/ml)。饲喂豆饼日粮时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饲喂尿素日粮时的胃泌素水平(P<0.05)。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对胃泌素的影响与皱胃液pH值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对胃泌素的影响与血氨和血液NPN无直接联系。皱胃灌注试验表明,不同来源的日粮蛋白质对山羊胃泌素的影响与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有关。灌注鱼粉型氨基酸组胃泌素水平最高(133.95pg/ml),豆饼型氨基酸组次之(104.01pg/ml),尿素组最低(95.87pg/ml)。  相似文献   

7.
作者旨在探讨控释尿素对藏羊瘤胃氨氮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试验选4只2岁藏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分期定量饲喂不同粗蛋白质日粮:含尿素日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0.79%)、无尿素日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0.75%)、控释尿素日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0.73%)。结果表明,含尿素日粮瘤胃pH和氨氮浓度在一天中变化较快,而无尿素日粮和控释尿素日粮变化较为平缓,控释尿素日粮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虽然变化幅度较大,但能量与氨氮释放同步,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较大,充分把食用氮转化为微生物蛋白质。控释尿素日粮与含尿素日粮、无尿素日粮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控释尿素在瘤胃pH、氨氮浓度和微生物蛋白质含量方面均优于含尿素日粮和无尿素日粮,从而表明采用控释尿素日粮对藏羊补饲具有良好的效果,是反刍家畜安全、高效的粗蛋白质营养日粮。  相似文献   

8.
<正>引言 反刍动物氮代谢的特点之一是在利用饲料蛋白质的同时,也能利用非蛋白氮(NPN)合成微生物蛋白供机体利用。尿素是常用的NPN化合物。许多研究证明,日粮中尿素氮占总氮量的25~35%时,反刍家畜仍有良好的生产性能。脂肪酸铵盐是近年来受到重视的另一类NPN化合物,因为它们不仅可以补充氮源,而且还能为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提供能量和碳架。本研究在由精料和稻草组成的低蛋白基础日粮中添加等氮量的尿素和混合挥发性脂肪酸铵盐(肥皂工厂的一种含氮废液),比较它们对湖羊氮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肉牛饲喂100克尿素,在科学饲喂的情况下,等于补给280克粗蛋白质(相当于饲喂含粗蛋白质40.9%的大豆饼684克),可见饲喂尿素是很经济、很合算的。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科学饲喂呢?一要保证两个前提条件,二要注意八个问题。前提条件之一是:日粮中应有比较充足的玉米等禾谷类饲料,日粮的可消化能较高;前提条件之二是: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最好在9%~12%,如果日粮的粗蛋白质含量低于8%,饲喂尿素作用较小,如果高于12%,则效果不明显。因此,肉牛育肥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在育肥前期,日粮中粗饲料和精饲料的比例控制为0.6∶0.4,粗蛋白质含量为12%左右;在…  相似文献   

10.
尿素在饲料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并逐渐得到普及推广,大多数农民和养殖专业户知道尿素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好饲料,但应掌握方法,否则有害无益。尿素可经牛羊瘤胃中微生物分解为氨,并转化为菌体蛋白,然后被吸收利用,因此,可替代部分蛋白饲料。但尿素毕竟不是蛋白质,其利用效率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饲料中所含的粗蛋白质水平不能过高。如果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较高,细菌利用尿素合成蛋白质的速度就会下降。试验证明,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在9%~11%时,尿素在瘤胃中的利用率可达70%,提高牛羊增…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日粮中添加尿素饲喂长毛兔对产毛数量和质量的影响,我们于1981年9月21日至11月25日,在固始县外贸局种兔场进行了试验。根据本地饲料资源情况和试验目的,我们选用了低蛋白的基础日粮(表1)。在试验期中,试验组除用以上饲料配方外,每只兔每日另加尿素(日本产,含氮46%)4克。加喂尿素后,日粮中的粗蛋白质含量,从原来的12.23%提高到14.95%。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研究了持续0、3、6、12周饲喂高能量日粮对发育前期小母牛采食量、体增长和体脂沉积的影响。同时以饲料组成、日采食量和体增重等数据评估了NRC 2001奶牛营养需要给出的相关指标。选用荷斯坦小母牛(11周龄;体重107 /-1kg)作为试验动物,试验设为H0、H3、H6和H12等4个处理,每个处理16个重复。首先持续12、9、6和0周饲喂低能量日粮,而后持续0、3、6、12周饲喂高能量日粮。在试验开始前屠宰4头试验牛(11周龄),其余64头试验牛在试验处理结束后进行屠宰(23周龄)。每日平均饲喂低能量日粮0.6 kg,其中含16%粗蛋白质和45%中性洗涤纤维。高能量日粮每日平均饲喂1.2kg,其中含18%粗蛋白质和23%中性洗涤纤维。在12周试验过程中日平均实际进食量在H0、H3、H6、和H12,4个处理组分别为0.64、0.65、0.83、和1.09 kg。试验小母牛体重、肩隆高、髋宽、胴体重、肝脏重和肾周脂肪重量随高能量日粮持续饲喂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肋骨部位随高能量日粮的持续饲喂,脂肪含量增加,蛋白含量降低。由本试验结果可得知,NRC2001奶牛营养需要中,低估了发育前期小母牛在饲喂高能量日粮条件下的干物质采食量,同时高估了低能量日粮条件下的干物质采食量。根据本研究两种日粮的实际采食数据作为比较的结果为,NRC略微低估了低能量日粮的摄入量,而较高的(40%)估计了高能量日粮的进食量。可进一步解释为NRC饲养标准中低估了小母牛在饲喂高能日粮条件下的脂肪沉积能力,而过高地预测了摄入每能量单位对体增长的贡献。饲喂高能量日粮对发育前期小母牛体增长和体脂沉积具有时间依从性,长期与短期持续饲喂高能量日粮的结果线性一致。  相似文献   

13.
<正> 反刍动物瘤胃能利用非蛋白氮(NPN)合成微生物蛋白供机体利用,因而应用NPN作为反刍家畜部分氨源具有重要经济意义,但经典性NPN—尿素在瘤胃内氨释放速度过快,不仅利用率低且易发生氨中毒。尿素与硫酸铵配合应用,可明显改善瘤胃代谢状况。异丁叉二脲为近年新合成的一种NPN,在瘤胃发酵过程中氨释放缓慢,井可替代部分日粮蛋白氮。  相似文献   

14.
饲料博览     
《北方牧业》2003,(11):30-30
<正> 球虫净学名尼卡巴嗪,为高效抗球虫药。按0.0125%的比例添加于日粮中,对鸡和火鸡的柔嫩、堆型、巨型、毒害、布氏等艾美耳球虫有较强的预防作用。但该药有较多的缺点,排泄缓慢,肉蛋残留的时间较长,不宜用于肉鸡催肥末期和产蛋鸡的产蛋期,由于在炎热的夏季可加重鸡的热应激反应而导致大批死亡,故在夏季应谨慎使用。尿素属于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在反刍动物瘤胃中被有益微生物消化利用合成菌体蛋白,向反刍动物提供优质蛋白质。在夏季主要应注意两点:即饲料中尿素酶的有无和粗蛋白质含量的高低。(1)尿素酶的有无。夏季生长旺盛的青绿饲料刺槐叶、紫穗槐叶、红三叶、紫花苜蓿、南瓜等都含有尿素酶。尿毒酶在瘤胃中与尿素相遇,可使尿素迅速分解,大量释放氨,使有益微生物受到抑制,不能大量繁殖,因而不能大量提供菌体蛋白。并且,大量的氨被反刍动物吸收,可使反刍动物中毒。(2)粗蛋白质含量的高低。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在12%以下时,尿素利用率最高,促进增重效果最好;超过12%时,尿素利用率很低,不但不促进增重,反而可降低增重,得不偿失。夏季为各种野草、牧草生长旺盛季节,是大量饲喂青绿饲料的时期。野草、牧草的鲜品粗蛋白质含量不高,不足11%,对尿素无影响。但某些牧草干粉的粗蛋白质含量大多在12%以上,如紫花苜蓿干粉的粗蛋白质含量为16.70%、槐叶粉为17.82%、紫云英干粉为22.30%,都对尿素的正常利用产生破坏作用。根据以上两点,夏季应用尿素,必须避害趋利,慎重应用。李晓双河北省廊坊市畜牧水产局  相似文献   

15.
瘤胃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发酵,能将品质差的饲料蛋白质或非蛋白氮(NPN)转化为生物学价值高的菌体蛋白(其氨基酸组成近似卵蛋白),供反刍动物利用,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即饲料蛋白质通过瘤胃时被微生物分解形成大量的氨,造成蛋白质饲料的浪费。另外,瘤胃微生物分解尿素等非蛋白氮产生氨的速度大于其利用氨合成菌体蛋白的速度,不仅会造成NPN的浪费,而且还易导致氨中毒。将饲料蛋白质保护技术与NPN缓释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调控瘤胃微生物的活动,增加过瘤胃蛋白,同时可使瘤胃微生物分解尿素产生氨的速度与能量的释放相匹配,提高反刍动物对NPN的…  相似文献   

16.
缓释非蛋白氮膨化饲料添加剂安全性饲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释非蛋白氮膨化饲料添加剂是通过选择特殊工艺将非蛋白氮饲料(主要是尿素)的有效成分经包膜膨化处理后,使非蛋白氮饲料在瘤胃中缓慢释放氨,从而既达到节约蛋白质饲料及避免引起氨中毒的作用。为了测定缓释非蛋白氮膨化饲料添加剂饲喂过程的安全性,进行了安全性饲喂试验。选择乳牛设定添加进行分组饲喂观察,同时对试验牛测定其非蛋白氮(NPN)、血氨、血清尿素氮及血清尿素等。结果血清尿素氮和血清尿素,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纽(P〈0.01);NPN试验纽分别为39.16毫克/100毫升和39.69毫克/100毫升,但都没有显著的差异,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为反刍动物非蛋白饲料添加剂在瘤胃内能够缓慢释放氨,不能产生氨中毒,该添加剂无毒、有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尿素在饲料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并逐渐得到普及推广,大多数农民和养殖专业户知道尿素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好饲料,因此,一年四季给牛学添加尿素,殊不知,这样做往往有害无益。尿素作为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氮素添加剂,可经牛羊瘤胃中微生物分解为氨,并转化为菌体蛋白,然后被吸收利用,因此,可替代部分蛋白饲料。但尿素毕竟不是蛋白质,其利用效率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饲料中所含的粗蛋白质水平不能过高。如果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较高时,细菌利用尿素合成蛋白质的速度就会下降,试验证明,饲料中粗蛋…  相似文献   

18.
以3头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一代公牛为研究对象,应用永久性瘤胃瘘管和颈静脉插管技术,研究了不同非蛋白氮(NPN)、硫水平对肉牛营养物质代谢、铜的生物学利用率和需要量的影响。试验根据3个日粮尿素和硫水平(0%和0.150%,1%和0.225%,2%和0.300%)分3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设3个日粮铜水平(10,25和50mg/kg),采用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日粮NPN和硫水平一定时,增加铜水平,能提高血铜浓度、血清铜蓝蛋白和SOD活力,减少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P<0.05);日粮铜水平一定时,提高NPN和硫水平,可使血清铜蓝蛋白和SOD活力下降,血铜浓度降低,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增加(P<0.05)。日粮中尿素和硫水平分别为0%和0.150%、1%和0.225%、2%和0.300%时,肉牛铜的需要量相应为10、10和25 mg/kg日粮铜。  相似文献   

19.
对哈尔滨周边地区8家奶牛场的奶牛日粮进行了粗蛋白质、钙、磷、锌、硒和锰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粗蛋白含量能够满足动物需要;日粮中钙和磷不仅缺乏,而且日粮中钙磷比例也不合理;日粮中锌均低于NRC标准;日粮中硒有4家达到了饲养标准.  相似文献   

20.
尿素作为一种主要的NPN素已在牛羊饲养中广泛应用。在家兔饲养中,国内外均有报道,但效果不一。为了探索尿素喂兔的实际效果,以便指导生产实践,我们做了日粮中不同营养水平添加尿素对生长幼兔增重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设计与方法1、尿素添加量、营养水平与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