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的养分释放率。[方法]以玻璃基质材料和矿质肥料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对比研究了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的养分释放率。[结果]与普通肥料相比,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极显著地降低了氮和钾的释放率(P〈0.01)。但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中的磷释放率很低,与钙镁磷没有显著差别。[结论]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对氮、钾具有较好的控释效果。  相似文献   

2.
5种不同工艺肥料的养分释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不同工艺制成的肥料为供试材料,利用静水试验和土柱淋溶试验研究其氮、磷、钾养分释放特性。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合肥、缓释肥在静水、土壤介质中的氮、磷、钾初次养分释放率和累积养分释放率均低于无机肥,缓释肥对养分的缓释作用优于有机无机复合肥,3种有机无机复合肥之间养分释放情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缓释肥在设施农业条件下养分释放与土壤水分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控制土壤水分含量,定期检测缓释肥肥效的释放速度。[结果]缓释肥养分的释放受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影响,风干土样的有效氮含量由最初的28.80 mg/kg增加到试验结束时的43.08 mg/kg,而土壤相对含水量为100%的土样中的有效氮含量由最初的36.90 mg/kg增加到试验结束时的249.58 mg/kg,但有效磷和速效钾的释放量随含水量的增加效果不如有效氮显著。[结论]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升高,缓释肥的养分释放速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缓释肥在怀宁县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以常规氮、磷、钾肥施用量为对照,设置缓释配方肥按10%减量施用氮、磷、钾肥用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缓释肥的亩产量为776.69公斤,与常规施肥的产量(780.36公斤)相当。缓释肥搭配分蘖肥、穗肥均可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5.
刘学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95-14297
[目的]为今后大蒜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乐都紫皮大蒜为试验材料,采用3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在柴达木地区研究紫皮大蒜施氮、磷、钾量与蒜薹产量、蒜头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氮、磷、钾肥对蒜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氮肥(磷肥(钾肥,对蒜头产量影响的顺序为磷肥(钾肥(氮肥。在试验设计的水平范围内,随着氮、磷、钾施用量的增加,蒜薹产量逐渐增加,当各因素水平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施肥量,蒜薹产量反而下降。在低氮时,磷肥对蒜薹产量的增产作用大;在中高氮时,磷肥对蒜薹产量的增产作用前期大、后期小。在柴达木地区大蒜蒜头高产的氮、磷、钾肥用量的最优组合为氮(纯N)160.0kg/hm2、磷(P2O5)155.7kg/hm2、钾(K2O)179.6kg/hm2。[结论]优化了柴达木地区大蒜氮、磷、钾施肥量的组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加强土壤养分管理和改善施肥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双流县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时空演变。[结果]1982年双流县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空间分布比较零乱,分类等级较多,区域性差异较大。2007年双流县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空间分布较均匀,区域性差异较小,与1982年相比更为简单。2007年双流县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与1982年相比呈现降低的趋势;有效磷含量较1982年总体上略有升高,但仍以中等或缺乏为主。[结论]在农业生产中,对氮肥和钾肥的使用量不够,应提倡增施氮肥和钾肥,注意平衡施用磷肥。  相似文献   

7.
油菜·小麦秸秆在稻田土壤中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川东北丘陵区油菜、小麦秸秆在稻田土壤中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为水稻合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尼龙网袋法,以油菜荚壳、油菜茎秆、油菜蔸部和小麦秸秆为试验材料,研究这4种材料在土壤中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结果]4种秸秆材料腐解速率均呈现先快后慢,从大到小依次为油菜荚壳、小麦秸秆、油菜茎秆、油菜蔸部,还埋10 d累积腐解率在29.20%~51.70%,还埋100 d累积腐解率在43.50%~75.80%;不同秸秆材料养分释放速率亦表现为先快后慢,还埋20 d各材料的碳、氮、磷、钾释放率均在30.00%以上,其中钾素释放速度最快(平均达98.70%),还埋100 d累积释放率从大到小依次为钾(99.10%)、磷(60.60%)、氮(58.40%)、碳(58.00%)。[结论]生产上应根据秸秆腐解规律及养分释放规律制订合理的水稻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水稻秸秆腐解规律及其养分释放特征,为合理利用秸秆与养分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在露天条件下,在尼龙网袋中分别对水稻新鲜秸秆进行原状、切碎、切碎+腐熟剂和切碎+农家肥处理,测定腐解秸秆残余率、氮、磷和钾释放速率和累计释放量.[结果]经过91 d腐解后,4个处理有50%以上的秸秆被腐解,腐解速率大小顺序为:切碎+农家肥>切碎+腐熟剂>切碎>原状.秸秆中氮、磷和钾分别释放52.76%~63.96%、66.16%~74.47%和73.15%~82.15%.秸秆中氮磷钾释放速率前期高,后期低.秸秆养分释放速率以前10d最高,其中切碎+腐熟剂处理显著提高秸秆中氮磷释放速率,切碎+农家肥处理提高秸秆中氮释放速率,但均不利于秸秆中钾的释放.[结论]秸秆切碎后加入腐熟剂或农家肥均能促进秸秆腐解和氮磷钾的释放,尤以加入农家肥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团豆单株有效荚数、粒数的影响.[方法]运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进行了团豆高产栽培试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氮、磷、钾对单株有效荚数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磷肥(X2)、氮肥(X1)、钾肥(X3);对粒数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磷肥(X2)、钾肥(X3)、氮肥(X1).[结论]综合考虑纯氮、纯磷、纯钾在22.5 ~ 37.5 kg/hm2区间内,有利于团豆单株有效荚数、粒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棉花-油菜轮作制中磷·钾肥合理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了棉花-油菜轮作制中磷、钾肥的合理分配,为相关区域棉花和油菜合理施用磷、钾肥及土壤磷、钾平衡调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4年定位试验并结合农户肥料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湖北东部潮土区棉花-油菜轮作制中磷、钾肥的合理分配问题。[结果]棉花增施钾肥后增产显著,施钾4年平均增产27.3%,并对油菜有明显后效;油菜施磷4年平均增产约10%,增施钾肥的增产幅度较低;如果每年每季作物施磷肥(P2O590 kg/hm2)、钾肥(K2O 120 kg/hm2),土壤磷素盈余率为68.2%,钾素亏缺率约35.0%,且油菜季土壤K素亏缺量明显高于棉花季。[结论]根据研究区域磷、钾肥料使用情况,兼顾肥料的增产效果和土壤肥力的维持与提高,提出"棉花增钾、油菜增磷增钾"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金优402为供试晚稻进行肥料效应试验,分析研究氮、磷、钾肥对晚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建立肥料效应模型,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肥料施用量。[结果]氮肥和钾肥对晚稻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获得的最大增产量分别为1288和555kg/hm2,相应增产率分别为23.7%和8.8%,纯收益分别为1195和350元/hm2,而磷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通过拟合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试验实际情况,确定晚稻的氮、磷、钾肥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149、61和116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分别为122、46和45kg/hm2。[结论]晚稻合理施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施肥量超过一定范围后,稻谷产量和经济效益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生物有机肥料的环境效应,进一步改善生物有机肥的性能。[方法]施用生物有机肥,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土壤氨挥发和土壤氮、磷、钾淋溶的影响。[结果]施用生物有机肥后果园根区域土壤氮挥发损失率减少;与施用化肥相比,氮、磷、钾的淋溶损失率减少。[结论]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减少土壤中氨挥发损失和氮、磷、钾的淋溶损失,增强土壤的保肥性能。  相似文献   

13.
水稻氮磷钾高产施肥模式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建立水稻施肥的数学模型,为水稻的肥料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对水稻品种黔南优2058产量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大,磷钾肥的影响相当。氮磷、氮钾、磷钾存在互作效应,合理配施氮磷钾,可提高水稻产量,但超过最佳施肥水平,水稻产量下降。氮磷钾互作效应在0~1时增产效果明显。经模拟寻优,在该试验条件下,黔南优2058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氮肥216.75~263.85 kg/hm2,磷肥92.55~118.20 kg/hm2,钾肥151.35~202.20kg/hm2,这时水稻产量高于8 796.00 kg/hm2的可能性为95%。[结论]以该研究建立的优化施肥方案为参考,结合不同产区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可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4.
江山市水稻配方施肥对产量效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江山市水稻种植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水稻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二优培9为供试品种,氮、磷、钾肥各设4个水平、18个组合处理,检测各处理对水稻产量因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以施氮肥180.0 kg/hm2的组合处理平均产量最高,磷素对产量的影响没有氮明显,钾肥的施用量越高产量越高。产量最高的组合处理为氮(N)180.0kg/hm2、磷(P2O5)90.0 kg/hm2、钾(K2O)225.0 kg/hm2,产量为9 271.5 kg/hm2。[结论]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最佳施肥配方推荐量为:氮(N)180.0 kg/hm2、磷(P2O5)52.5~90.0 kg/hm2、钾(K2O)225.0 kg/hm2。  相似文献   

15.
王晓晶  王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28-18829
[目的]研究4种多年筛选的包膜肥料对油菜的生长及其缓释效应的影响,为新型包膜肥料的研制提供参考。[方法]以油菜为例,通过测定土壤中不同时期的速效氮、磷、钾含量及生物产量等,对包膜肥料进行评价。[结果]包膜肥料使土壤中的速效氮、磷、钾释放规律与油菜的生长规律相一致。碱解氮在中期大量释放,速效磷CRF-1效果最好,在后期含量仍很高。在整个作物生长期间,速效钾含量都较高。CRF-3和CRF-4与尿素相比,产量均有所提高,分别提高了2.4%和3.8%。[结论]包膜肥料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但包膜材料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疆早实核桃品种测土配方施肥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核(农)间作条件下,对不同树龄的早实核桃进行氮、磷、钾肥的配比试验,观察肥效对核桃生长及产量的作用效果,探索不同树龄早实核桃的施肥配比,为间作条件下早实核桃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原理设计,进行新疆6、8 a生早实核桃施肥试验.[结果]"3414"各施肥处理之间核桃的生长及产量之间差异显著.6 a生核桃施肥处理,以处理6的肥料配比效果最好;8 a生核桃施肥处理,以处理9的肥料配比效果较好.[结论](1)氮肥是促进6 a生早实核桃树高、枝条生长的主要因素;磷、钾肥对6及8 a生核桃鲜、干果重及核仁重的影响较大,表现为磷肥>钾肥>氮肥.(2)初步建议6 a生核桃的施肥量为:氮肥1 468、磷肥685和钾肥562 g/株;建议8 a生核桃的施肥量为:氮肥2 348 、磷肥1 095和钾肥450 g/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优质杂交水稻品种为天9号的最佳氮、磷、钾、锌施肥配比。[方法]以为天9号为供试品种,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为天9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氮肥是影响为天9号产量和米质的最大控制因素,最佳施肥组合为N2P3K3Zn3,即氮、磷、钾、锌肥用量分别为195、150、150、15 kg/hm2,可获得9 750 kg/hm2以上的高产。[结论]为天9号高产优质的施肥原则为适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微量补充锌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蓬莱市酿酒葡萄园的肥力状况。[方法]在山东蓬莱市某酿酒公司的葡萄园中设置21个采样点,涵盖种植2~5年的不同质地土壤,每个采样点分0~20、20~40 cm土层取土测定土壤速效氮磷钾、有机质、pH、容重。[结果]不同质地的土壤肥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黏土、壤土、砂土。0~20 cm土层中的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20~40 cm土层中的含量,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加深呈递减趋势。[结论]种植年限越长,土壤中积累的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越高,而土壤pH降低。土壤pH和土壤中速效氮的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