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也称南美白对虾,自然分布于太平洋沿岸水域的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桑诺拉一带,已成为世界上养殖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对虾品种(Liao等,2011)。2010年,仅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产量就达134.8万吨(2011年渔业统计年鉴)。随着甲壳动物养殖业的不断推进,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技术研究以及其饲料研发工作也随之增  相似文献   

2.
凡纳滨对虾营养需要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凡纳滨对虾(Penaeus(Litopenaeus)vannameiBoone,1931)属对虾科、对虾属、白对虾亚属,也称为万氏对虾、南美白对虾、白皮虾等,原分布在中、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以厄瓜多尔沿岸的分布最为集中。凡纳滨对虾与国内其他养殖对虾相比,具有繁殖周期长、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抗逆能力强、生长快,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对饲料营养要求低等优点,是当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3大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复合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Boone)亦称万氏对虾或南美白对虾,与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并列为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虾种。凡纳滨对虾具有生长快、抗应激能力强、肉味鲜美且易进行集约化养殖等优点,自1998年在我国华南地区推广养殖后,现已是我国沿海地区首要的对虾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工厂化养殖发展历史和硬件要求、幼苗用水处理技术、虾苗下池的水质要求、虾苗的选择和投放、工厂化养殖饲养管理和工厂化养殖常见病害防治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试验在饲料中添加0、0.5%、1%、1.5%、2%的自制复方中草药制剂,饲养体重为(1.21±0.08)g的凡纳滨对虾7周,以研究不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肌肉营养组分和抗病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成活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抗病力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本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总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但能提高对虾肌肉中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从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抗病力等方面综合考虑,以添加1.5%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正>南美白对虾又称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mei),是当今世界对虾产量最高的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盐度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特点,风味鲜美,目前在世界各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养殖,现已成为我国对虾养殖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7.
试验探究复合诱食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与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试验选择360只对虾,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对虾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1.5%的复合诱食剂。结果显示,复合诱食剂能够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养殖成活率,明显降低饲料系数。0.5%复合诱食剂能够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组织中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明显提高对虾肝胰腺和胃肠道蛋白酶、胃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1.0%复合诱食剂能够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胃肠道组织中蛋白酶和脂肪酶及胃肠道淀粉酶活性(P0.05),明显提高对虾肝胰腺淀粉酶活性。1.5%复合诱食剂能够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蛋白酶和胃肠道脂肪酶活性(P0.05),明显提高对虾肝胰腺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复合诱食剂能够明显提高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水平。试验表明,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1.0%复合诱食剂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研究极低盐度条件下(2‰盐度)养殖凡纳滨对虾对饲料中以甘氨酸锰为锰源的锰需求量。以酪蛋白与明胶为基础饲料的蛋白源,以甘氨酸锰为锰源,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10、20、30、60、90 mg/kg的锰,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试验,研究2‰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对饲料锰的需要量。在养殖试验开始前,对凡纳滨对虾虾苗逐步淡化驯养,并投喂不添加锰的基础饲料养殖2周。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对虾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肌肉中的脂肪与蛋白含量也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增重率、血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酶)活力、肝胰腺指数及各组织中的铜、锌、铁与锰含量显著性受饲料锰含量的影响。结合对虾增重率与相关生理反应,以甘氨酸锰为锰源时,建议低盐度养殖对虾饲料锰需求量为20 mg/kg。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锰|需求|低盐度|饲料  相似文献   

9.
对虾的营养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少青  曾瑞秋 《饲料工业》2006,27(20):28-31
对虾养殖业在渔业经济中已成为发展迅速、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成为亚洲、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重要出口创汇的产业。近年来,随着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等优良品种的引入、对虾集约化防病养殖技术的发明与改进以及全人工苗种培育技术的突破。掀起了我国对虾养殖业的第二次高潮。营养饲料是健康养殖对虾的物质基础。掌握对虾的营养需求,选用质优、价廉的饲料直接关系到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为此,作者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对虾的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对虾的营养研究和配合饲料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饲料中添加半胱胺500和1 000 g/t,对26、31、41和75日龄的凡纳滨对虾进行饲养试验,以探讨半胱胺对不同生长阶段凡纳滨对虾生长和饲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半胱胺500或1 000 g/t均能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速度5%~10%,并降低饵料系数11%~13%,不同添加量的促生长效果与养殖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低盐度下饲料蛋白质和维生素B6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成活和肌肉中转氨酶活力的影响.根据凡纳滨对虾的营养需求,以不含维生素的酪蛋白为蛋白质源,配制成蛋白质水平为25.5%和40.8%的2种等能基础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和200 mg/kg的维生素B6配制成4种试验饲料.试验选用480尾平均体重为(0.014 4±0.004 7)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试验期间盐度为3‰,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00 mg/kg的维生素B6可以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成活率、肥满度及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P<0.05);虽然25.5%和40.8%的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肥满度及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40.8%蛋白质组对虾的成活率显著高于25.5%蛋白质组(P<0.05).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饲料中维生索B6和蛋白质对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各项测定指标均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配制饲料时应同时满足凡纳滨对虾对蛋白质和维生素B6的营养需要量,期望只满足或提高其中的一种而节约另外一种营养素以获得凡纳滨对虾的最佳生长和成活率的方式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以来,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AHPNS)使得亚洲对虾产量大幅下降,给亚洲养虾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以凡纳滨对虾养殖为主的对虾养殖业亦受到冲击。AHPNS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病原菌通过效应蛋白PirA与PirB产生毒力,病虾消化器官颜色苍白,肝胰腺萎缩,空肠空胃,发病1d~3d内病死率达到100%。目前对于AHPNS的致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尚无有效的防治手段。论文对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病理学、病原学、毒力因子、检测技术和防控手段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中投喂经过复合微生物发酵的饲料,以期了解发酵饲料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摄食以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养殖过程中持续投喂适宜比例的发酵饲料,能显著的促进幼虾的生长,提高虾苗成活率及饵料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虾苗体色透明,摄食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4.
海水螺旋藻营养价值丰富,在水产养殖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文章主要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海水螺旋藻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营养成分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海水螺旋藻的饲料添加剂应用提供参考。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海水螺旋藻粉(0%、0.7%、2.1%、3.5%和5.0%),饲喂凡纳滨对虾56 d后,测定其生长性能、肌肉中营养成分及肝胰脏中碱性磷酸酶(APK)、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YZ)和酚氧化酶(PO)的活力。结果表明,饲料中高含量添加海水螺旋藻(5.0%)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P0.05),饲料中添加海水螺旋藻对凡纳滨对虾的粗脂肪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以显著提高其肌肉中粗蛋白含量(P0.05),高含量添加海水螺旋藻(5.0%)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肌肉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P0.05),饲料添加海水螺旋藻粉可以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APK和LYZ的活力(P0.05),随添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对PO、SOD和GSH-Px活力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无明显的规律。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海水螺旋藻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免疫力,并增加凡纳滨对虾的营养价值(粗蛋白、EPA和DHA),因此螺旋藻粉可以作为一种对虾饲料添加剂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5.
试验以0.81 g凡纳滨对虾仔虾为对象,研究在盐度30 mg/kg条件下饲料糖脂比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及体组成的影响。试验配制6种等氮等能饲料,蛋白水平为41%,糖脂比分别为4.01∶1、3.29∶1、2.78∶1、2.21∶1、1.75∶1、1.42∶1。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结果显示:(1)投喂糖脂比为3.29∶1的饲料组凡纳滨对虾成活率显著高于糖脂比为2.21∶1、1.42∶1的饲料组(P<0.05)。投喂糖脂比为2.78∶1的饲料组凡纳滨对虾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糖脂比为4.01∶1、3.29∶1的饲料组(P<0.05)。(2)投喂糖脂比为4.01∶1的饲料组凡纳滨对虾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糖脂比为1.75∶1、1.42∶1的饲料组(P<0.05)。投喂糖脂比为4.01∶1的饲料组凡纳滨对虾己糖激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各组。投喂糖脂比为3.29∶1的饲料组凡纳滨对虾肝糖原显著高于糖脂比为1.42∶1的饲料组(P<0.05)。(3)投喂糖脂比为1.42∶1的饲料组凡纳滨对虾血蛋白浓度显著高于糖脂比为1.75∶1的饲料组(P<0.05)。投喂...  相似文献   

16.
以初始体重(0.60±0.24)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为研究对象,通过10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不同品牌商品饲料(F1、F2、F3)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及虾体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摄食F1的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F2和F3组(P0.05)。凡纳滨对虾全虾的粗蛋白以SF1组最高(41.42%±0.51%),粗脂肪以SF2组最高(0.59%±0.01%)。饲料F1和F3组的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F2组(P0.05),但对凡纳滨对虾全虾的总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摄食F3组的凡纳滨对虾全虾EPA和DHA含量显著高于F1和F2组(P0.05)。从总体上可以看出,投喂F1能够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维生素B1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半纯化日粮中添加不同含晕的维生素B1(thiamine)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评价凡纳滨对虾对维生素B1的需要量.以酪蛋白、明胶、鱼粉作为蛋白源,配制维生素B1含量分别为0.83、19.70,37.40、50.80、65.30、94.20、163.00和323.00mg/kg的8种半纯化日粮,选择初始体重(0.55±0.03)g的凡纳滨对虾虾苗960尾,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连续投喂42d.结果显示,半纯化日粮中添加维生素B1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P<0.05).添加维牛素B1 19.70~50.80mg/kg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P<0.05).添加维生素B1对凡纳滨对虾的体成分和肝胰脏中的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维生素B1 50.80mg/kg日粮组的血清转酮醇酶活性(TKA)最高,显著高于未添加(0.83mg/kg)组(P<0.05),与其他添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生长性能和血清TKA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分析得到凡纳滨对虾维生素B1需要量分别为23.90和23.70mg/kg日粮.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壳寡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抗氧化指标和肠道结构的影响。试验中选用体重约为(1.50±0.03)g的对虾2 80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对虾。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浓度为0、0.2‰、0.4‰、0.6‰、0.8‰、1.0‰和2.0‰的壳寡糖饲料。试验期为80d。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6‰浓度的壳寡糖后,凡纳滨对虾的多个生长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饲料系数的降低方面效果尤为突出,饲料系数较对照组降低10.7%。饲料中添加壳寡糖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肌肉组织中的丙二醛含量。饲料中添加壳寡糖能够增加肠道绒毛长度,使上皮细胞排列得更加整齐、紧密。综上所述,壳寡糖作为凡纳滨对虾的饲料添加剂,能够明显提高其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力,使肠道更加健康,在凡纳滨对虾水产养殖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近日,农业部公布了2017年通过审定的14个水产新品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海南广泰海洋育种有限公司合作培育的凡纳滨对虾"广泰1号"榜上有名.这是海洋所自凡纳滨对虾"科海1号"后又一通过审定的凡纳滨对虾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南美白对虾又称凡纳滨对虾,是当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品种之一,在我国南方沿海各省得到了广泛的养殖。与其他养殖模式相比,高位池养殖模式对养殖技术的要求更高,养殖风险更大,因此需要较高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下面即是南美白对虾海水高位池养殖中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