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关少枫 《植物检疫》1994,8(2):119-120
进出境木包装检疫操作方法初探关少枫(丹东动植物检疫局118000)近几年,进出境木包装量呈上升趋势,口岸检疫工作中,在木包装里曾检疫出美国白蛾等许多林木害虫和仓库害虫。由于木包装检疫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各口岸局检疫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口岸动植物检疫局...  相似文献   

2.
黄月英  陈军  黄征 《植物检疫》2006,20(3):171-172
福建省2000-2004年从境外引进花卉苗木29个品种453.71万株。田间调查发现,这些花卉苗木上有真菌26种,细菌3种,病毒7种,线虫8种和害虫12种,对作物生长和当地农业生产造成威胁。应进一步采取检疫风险评估、口岸检疫和入境后检疫监管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口岸植物检疫截获的豆象科害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生芳 《植物检疫》1997,11(6):321-330
本文对我国口岸检疫截获的21种豆象科害虫列出成虫检索表,并就多数种的鉴别要点、寄主及分布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断眼天牛属名录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记述了世界上断眼天牛属的最新目录,共26种。描述了每个种的已知的寄主植物和分布,以供口岸检疫鉴定和国内林木害虫调查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二连口岸入境的俄罗斯木材上使用信息素诱捕有害生物,通过两个年度的疫情调查,发现害虫39种。实验证明信息素诱剂可以在进口木材检疫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80年代初至今我国口岸检疫截获的12属、52种皮蠹科害虫编制成属、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进口原木天牛科害虫的检疫及其检疫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明光  叶启贤 《植物检疫》1992,6(5):346-350
本文报道了海口口岸1982~1990年进口原木天牛科害虫检疫研究工作的结果。对4种检疫中应引起重视的马来西亚天牛进行了记述;提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检疫方法及检疫处理措施,这一整套检疫处理措施包括剥除树皮、劈除边材、锯板、喷射杀虫剂、熏蒸灭虫及限制销售地区等。  相似文献   

8.
进境原木的检疫重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8年7~10月,原皇岗动植物检疫局从进境原木上截获了4批国家二类危险性有害生物非洲大蜗牛,并检出了二类危险性害虫双钩异翅长蠹及多种其它害虫.下面对经原皇岗口岸进境原木的检疫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2月,深圳盐田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在对一批泰国进境橡胶木进行检疫时发现虫样,经深圳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物检疫人员初步鉴定为此前尚未截获的长小蠹属(非中国种)新记录种,标本寄送江苏局国家林木检疫重点实验室专家再次鉴定,并经国外权威专家复核确认其为检疫性害虫双刺长小蠹(Platypus insulindicus Schedl),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该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10.
龚秀泽 《植物检疫》2003,17(3):182-183
处于中越边境的友谊关自 1 992年 4月1日恢复开通以来 ,中越边境线上的陆路口岸和边境贸易点迅速恢复 ,并逐渐发展成为异常活跃的贸易通道 ,凭祥口岸及其边境贸易点由于兼有铁路、国道公路的便捷交通 ,业已成为对越乃至东盟各国商贸来往的黄金通道。我局自友谊关口岸的恢复开通而恢复正常的检验检疫业务工作以来 ,1 0年间 ,逐步对本辖区内的口岸和边境贸易点开展检验检疫监管业务。在对来自越南的植物及动植物产品的植物检疫工作中 ,共截获到害虫 39种4 85批次。对截获疫情的记载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掌握越南的植物有害生物情况。1 截获害虫疫…  相似文献   

11.
应重视对旅客携带物的检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检口岸是境外疫情传入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空港口岸,由于国际航班旅客来源复杂,流动性大,其携带的动植物及产品品种多样,且一般未采取任何检疫处理措施,携带危险性病虫疫情的比例相当高.以全国三大国际机场之一的白云机场为例,每年客流量达200多万人次,机场旅检曾两次截获有"水果头号杀手"称号的地中海实蝇,曾在全国口岸首次截获昆士兰实蝇、西印度实蝇、木瓜实蝇,在广东口岸首次截获杨桃实蝇、菲律宾实蝇等.2002年,白云机场旅检截获各类危险性害虫9种,共176批次.由此可见,对旅客携带物的检疫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由于检疫性蛾类多数种类个体小,形态难以观察,且与其他蛾类害虫在形态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区别和鉴别难度大,造成该类检疫害虫传播扩散的风险加剧。一方面,该类害虫的幼虫啃食水果、木材等,使其品质下降,严重影响水果、木材等进出口贸易;另一方面,检疫害虫的扩散也对农林业生产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蛾类害虫的精准鉴定已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该文对我国检疫性蛾类的种类进行系统性汇总,并对鉴定方法及鉴定标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技术创新以及口岸实际检疫需求,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检疫性蛾类新型精准鉴定技术研发及其入侵防控策略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扶桑绵粉蚧的检疫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扶桑绵粉蚧是我国新发现的重要的农林害虫,对我国农林业生产构成很大威胁。本文详细介绍了扶桑绵粉蚧的危害特点、国外的分布和我国调查的分布范围、适生区域以及列为进境、农业、林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过程等,并提出了加强口岸检疫把关、严格国内调运检疫、加强对发生区的检疫控制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阎升  张士才 《植物检疫》2006,20(2):69-69
2005年5月21日检疫人员对从韩国昂山进境的泰国籍“卡米”船舶进行检疫时,发现该轮的食品舱内有少量产地不详的扁豆,内有大量豆象活虫。为防止疫情扩散,检验检疫人员对该食品舱进行了熏蒸灭虫处理,并从中抽取部分豆象带回实验检验鉴定。经检验鉴定,该害虫为我国二类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灰豆象Callosobruchus phaseoli(Gyllenhal),这是南通口岸首次截获此种害虫。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江苏口岸出口大米保持良好的势头 ,每年出口量均在 80万t左右 ,高峰时达 1 0 0多万t。南京港作为新开辟的出口大米港口 ,2 0 0 0年出口 2 5船次 3 0 .3万t,成为江苏口岸出口大米增幅最大的港口。出口大米数量大、米源广、集港时间长、检疫处理要求高 ,加之新的通关制度给口岸检疫提出新的要求 ,使出口大米成为植物产品中检疫难度大、要求高的一类商品。在出口大米的检疫中多次检出危险性害虫 ,确保了出口大米的检疫质量。1 口岸出口大米检疫的基本情况1 .1 批次多、加工分散、输往国家广一般出口大米每船次都在万t左右 ,有时…  相似文献   

16.
欧安 《植物检疫》2003,17(2):118-119
湛江口岸每年进口棉花 (皮棉 )数万吨 ,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坦桑尼亚、乌干达、墨西哥、巴基斯坦、几内亚、津巴布韦等1 0多个国家。棉花均在出口国用集装箱装载 ,经香港转口运抵湛江。批量小 ,批次多 ,四季不断。由于进境棉花和集装箱来源广 ,疫情复杂 ,必须对棉花检疫工作高度重视 ,加强检疫。1 检疫重要性大部份棉花在田间采收后都在仓库贮存一段时间再装运出口 ,所以进境棉花既可能带有田间的病虫杂草 ,又极易受仓库和集装箱的污染而带有仓贮害虫。 1 997年湛江霞海口岸在进境棉花中检出的仓贮害虫就达2 0种 ,杂草 3种 ,较…  相似文献   

17.
马晓峰  袁汉彬 《植物检疫》1992,6(5):341-342
1990年7月我所组织仓虫普查组到深圳市及附近地区调查,对澄清疫情,防止危险性害虫人侵和蔓延有极其重要意义。1 重点调查地点和物资这次调查主要是以几种检疫对象为中心疫情调查。根据货主向深圳各口岸动植俭所申报进口物品的记录,考虑检疫性仓虫传人可能性和机率大小确定调查单位。每到一单位,先与单位负责人了解物资种类、产地、数量和流向,以及害虫发生和  相似文献   

18.
大麦作为制作啤酒的原料,我国这几年进口量呈上升趋势,其携带有害生物值得关注。笔者对2002~2004年黄埔港进口非种用大麦的检验检疫结果进行了统计,期望通过报道,使口岸掌握进口大麦携带有害生物的基本种类和存在问题,为我国口岸进境大麦检疫监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弄清进口水果传带危险性害虫的有关情况,1996年至1997年,我们在结合检疫工作的同时,检查解剖了拱北局关闸办截留旅客携带来自菲律宾、澳大利亚、泰国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水果,以有关前免税进口水果中剔出的残次果,从中发现了危险性害虫25宗,发生较普遍且为害较重的害虫为果实蝇属。  相似文献   

20.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州机场办事处从来自马来西亚航班旅客携带的箩菇果实中截获了检疫性害虫腿端黑实蝇(Bactrocera atrifemur Drew&Hancock),该虫为我国首次截获,我国目前尚未分布。本文描述了其成虫的形态特征,提出了应加强口岸检疫,提升鉴定水平,加强检疫宣传等检疫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