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硫氢化钠作为硫化氢的外源性供体,研究了不同浓度(0、0.05、0.10、0.20、0.40、0.80、1.60、3.20 mmol/L)硫氢化钠处理对小麦幼苗叶片蛋白质差异表达谱的影响,以探寻H2S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对幼苗叶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不同浓度的硫氢化钠处理引起了涉及光合作用、糖代谢和能量代谢、氧化还原平衡、蛋白质合成、加工与降解以及信号转导等途径的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我们初步推测,硫化氢可能通过调节参与上述代谢途径的功能蛋白质的表达量,进而相应地影响到植株的生理与生物量等指标,从而引起植株表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硫氢化钠作为硫化氢的外源性供体,研究不同浓度硫氢化钠(0、0.05、0.10、0.20、0.40、0.80、1.60、3.20mmol·L~(-1))对小麦幼苗形态、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探寻H_2S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硫氢化钠处理促进了小麦幼苗的生长,表现为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的增加;而高浓度的硫氢化钠处理则明显抑制了小麦幼苗的生长,甚至伤害,表现为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的减少。同样,不同浓度的硫氢化钠处理也显著引起了植株的含水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运用主成分法分析发现,小麦幼苗生物量、生理指标等数据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硫化氢(H_2S)作为重要的信号分子,调控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应用双向电泳技术(2-DE)分析了水稻幼苗叶片经不同浓度的H_2S处理后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并获得29个表达丰度差异2倍以上的蛋白质。鉴定的差异蛋白质主要涉及到光合作用(43%),能量代谢(9%),氧化还原平衡(13%),蛋白质合成、折叠、加工与降解(19%),信号转导(3%)等。gene ontology(GO)分析发现,受硫化氢调控的差异,蛋白主要参与光合作用、防御和非生物胁迫应答等过程。表明不同浓度的硫化氢在调控水稻幼苗的形态变化方面主要涉及到光合过程和胁迫应答。  相似文献   

4.
铜胁迫下小麦幼根转录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外源铜胁迫对小麦幼根的影响,采用水培方法,测定0~60 mg/L不同质量浓度铜处理下小麦幼苗生长发育、转录组表达和蛋白质组表达的差异,探索其抵御重金属毒害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的铜影响小麦生长,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小麦幼苗萎蔫发黄,幼根生长受抑。小麦幼根转录组测序检测,共得到2 28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826个DEGs表达上调,1 457个DEGs表达下调;将DEGs进行KEGG pathway注释,被注释到31个代谢途径中。双向电泳试验检测,小麦幼根中有2 049个蛋白质点,30 mg/L铜处理96 h后,与对照(0 mg/L处理)相比,约130个蛋白质点表达出现显著差异,其中56个丰度增加,74个丰度降低;质谱鉴定部分差异表达蛋白,抗性蛋白如谷胱甘肽转移酶、27K蛋白等在胁迫下表达上升,而生理代谢相关蛋白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外源硫化氢对盐胁迫下板栗幼苗的缓解作用,以两年生红粟2号板栗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0、0.1、0.2、0.5、1.0、2.0mmol/L)的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NaHS)对I00mmol/L NaCl胁迫下板栗幼苗叶片光合、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外源NaHS可不同程度缓解盐胁迫对板栗幼苗叶片造成的伤害,与100mmol/L NaC1胁迫处理相比,叶绿素含量提高,MDA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升高,从而有效降低了盐胁迫下细胞膜受损程度,提高了板栗对盐渍环境的适应性,且这种缓解效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以0.5、1.0 mmol/L NaHS两个浓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镍诱导对小麦幼苗SOD活性和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幼苗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不同浓度(5、10、20、50、100、130 mg/L)镍处理对小麦幼苗植株生长、SOD活性和SOD同工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镍处理下小麦幼苗SOD1、SOD2和根系SOD1酶带增强,其他SOD同工酶酶带减弱,叶片和根系SOD活性均下降,小麦幼苗生物积累量与SOD活性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提示镍处理下,SOD酶带减弱及其引起的SOD活性下降是导致小麦幼苗生长受抑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外源硫化氢对盐胁迫下板栗幼苗的缓解作用,以两年生红栗2号板栗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0、0.1、0.2、0.5、1.0、2.0mmol/L)的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100mmol/L Na Cl胁迫下板栗幼苗叶片光合、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外源Na HS可不同程度缓解盐胁迫对板栗幼苗叶片造成的伤害,与100mmol/L Na Cl胁迫处理相比,叶绿素含量提高,MDA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升高,从而有效降低了盐胁迫下细胞膜受损程度,提高了板栗对盐渍环境的适应性,且这种缓解效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以0.5、1.0 mmol/L Na HS两个浓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外源硫化氢对盐胁迫下板栗幼苗的缓解作用,以两年生红栗2号板栗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0、0.1、0.2、0.5、1.0、2.0 mmol·L~(-1))的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NaHS)对100 mmol·L~(-1)NaCl胁迫下板栗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外源NaHS可不同程度缓解盐胁迫对板栗幼苗叶片造成的伤害,与100 mmol·L-1NaCl胁迫处理相比,叶绿素含量提高,MDA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升高,从而有效降低了盐胁迫下细胞膜受损程度,提高了板栗对盐渍环境的适应性,且这种缓解效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以0.5、1.0 mmol·L~(-1)NaHS两个浓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影响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因素。结果表明 ,光和胚芽鞘对小麦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有较大影响 ,愈伤组织的增殖速度与接种时小麦幼苗长及叶片切段部位有关。不同的外源激素对小麦愈伤组织幼苗诱导率有影响 ,将愈伤组织进行干燥处理对幼苗诱导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蛋白质复性电泳技术,研究了低能N+注入介导玉米DNA的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中性蛋白水解酶的表达。用能量为25 keV、剂量为3.0×1017N+/cm2的氮离子束对水稻豫粳6号种胚进行照射处理,照射的种子于质量浓度为100μg/mL玉米基因组DNA介导液中进行转化处理,其他处理同时进行,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引起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中性蛋白水解酶种类及活性差异表达,叶片与根系中均检测出多条差异酶带,离子束介导玉米DNA的处理中性蛋白水解酶带变化活跃,有新酶带表达,也有部分酶带缺失。说明低能离子束介导远缘大分子DNA引起水稻幼苗蛋白质表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