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不同提取方法对甘薯花青素含量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不同提取方法影响植物花青素的提取效率及稳定性,进而影响含量的测定。本实验分别采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和1%盐酸分别作为提取剂,对两个紫色甘薯品种“济薯18”和“中泰8号”的鲜薯和薯干干粉进行了花青素的提取,并用不同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吸光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个甘薯品种花青素含量有显著差异,对同一品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可显著影响花青素含量的测定;延长提取时间可引起花青素的部分降解,1%盐酸作为提取剂有利于花青素的稳定性;同时,测定仪器的精确度或稳定性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10份紫肉甘薯和4份非紫肉甘薯品种作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测定了857份F1及其亲本的花青素含量和干物率,分析F1肉色分离规律、花青素含量和干物率的遗传变异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各组合F1代薯块肉色均以紫肉为主且平均花青素含量均高于30 mg/100 g FW。各组合F1代花青素含量变异系数在48.09%~109.37%,说明紫肉甘薯花青素含量遗传变异范围广。F1代花青素含量超高亲率和遗传传递力范围分别在1.69%~48.15%和67.38%~161.09%,其中10个组合的遗传传递力超过100%。对于正反交组合之间而言,均是以双亲中花青素含量高的品种作母本时,其F1代出现紫肉比例、平均花青素含量、超高亲率和遗传传递力更高;说明F1代紫肉甘薯的花青素含量遗传变异主要受亲本花青素含量的影响,并存在母本遗传效应。F1干物率超高亲率平均达48.31%,干物率遗传传递力均超过100%;其遗传变异受干物率中亲值和花青素含量母本值极显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紫心甘薯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心甘薯是一种特殊的甘薯品种,含有大量的花青素类色素物质,具有较强的保健功能。针对紫心甘薯的色素提取及其饮料开发进行了研究,分别选用乙醇和柠檬酸溶液作为提取剂,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确定紫心甘薯色素提取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提取剂,当乙醇体积分数为20%,料液比为1∶20,搅拌时间为2 h时,色素提取率最高为0.421 mg/100 g;以柠檬酸为提取剂,当柠檬酸溶液体积分数为0.8%,液料比为1∶40,搅拌时间为1.5 h时,色素提取率最高为0.195 mg/100 g;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乙醇溶液比柠檬酸溶液的提取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对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溶剂、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与提取次数对原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中低火,料液比1∶12,乙醇浓度70%,微波作用时间60s,提取1次,提取液中原花青素的最大含量可达5.2023mg·mL-1。  相似文献   

5.
王彦平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2):145-152
为研究紫山药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活性,以紫山药为试验材料,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双酶法提取紫山药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加酶量2.19%、果胶酶加酶量2.32%、酶解时间73 min、酶解温度45℃、液料比15 mL:1 g、pH 4.5,此条件下紫山药原花青素得率为93.06 mg/g。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双酶法提取的紫山药原花青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性,对DPPH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分别为0.165、0.267 mg/mL,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利用芒果资源,明确‘台农’、‘红贵妃’芒果果皮和果肉的原花青素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以成熟期‘台农’、‘红贵妃’芒果果皮和果肉为实验材料,用甲醇提取原花青素,盐酸-香草醛法测定其含量。通过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测定其抗氧化活性,Ellman法确定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台农’和‘红贵妃’芒果果皮中原花青素含量差异显著,‘红贵妃’果皮原花青素显著高于‘台农’果皮原花青素。同一品种中,果皮原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果肉原花青素。‘台农’果皮和果肉中的原花青素对·OH、DPPH自由基和ABTS+·等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很强,且显著高于‘红贵妃’果皮和果肉中原花青素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但是‘台农’、‘红贵妃’果皮和果肉中的原花青素对乙酰胆碱酯酶均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芒果品种原花青素含量差异显著,抗氧化能力也不同,但是均具有良好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不同品种芒果原花青素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花生红衣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设计优化花生红衣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通过大孔树脂吸附对原花青素进行分离纯化,并对提纯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香草醛-盐酸法测定原花青素含量为评价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得到原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超声温度30℃,超声时间17.5 min,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16 (g:mL),得率为7.82%±0.02%。在小型离子交换柱中,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为柱填料,以乙醇为洗脱剂,进行分离纯化,经冻干后得到干物质中原花青素的纯度为76.85%±0.24%,较未纯化前提升42.57%。原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好,当质量浓度为0.05 mg/m L时清除率达到最大值为92.08%±0.01%。以上结果表明,花生红衣中的原花青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种植的无核白、马奶子和赤霞珠葡萄枝蔓为原料,以葡萄枝蔓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考核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对正交试验的结果进行放大验证,并分别对三个品种的原花青素提取液进行纯化分离,获得低聚原花青素和高聚原花青素两个聚合度的产物,并对高、低聚原花青素提取物的稳定性、抗紫外线活性和还原力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葡萄枝蔓中原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5 ℃,乙醇浓度50%,超声辅助时间15 min,提取时间9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无核白、马奶子和赤霞珠葡萄枝蔓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分别为5.50%、5.83%、6.49%;纯化后的葡萄枝蔓中高聚原花青素的提取率均高于低聚原花青素;低聚原花青素含量均高于90%,高聚原花青素含量均在70%左右;两种原花青素在试验体系中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抗紫外线活性,且原花青素的聚合程度对其抗紫外线活性影响不明显,同时两种原花青素均有较强的还原力,且聚合度低的活性略强。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种植的无核白、马奶子和赤霞珠葡萄枝蔓为原料,以葡萄枝蔓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考核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对正交试验的结果进行放大验证,并分别对三个品种的原花青素提取液进行纯化分离,获得低聚原花青素和高聚原花青素两个聚合度的产物,并对高、低聚原花青素提取物的稳定性、抗紫外线活性和还原力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葡萄枝蔓中原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65℃,乙醇浓度50%,超声辅助时间15 min,提取时间9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无核白、马奶子和赤霞珠葡萄枝蔓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分别为5.50%、5.83%、6.49%;纯化后的葡萄枝蔓中高聚原花青素的提取率均高于低聚原花青素;低聚原花青素含量均高于90%,高聚原花青素含量均在70%左右;两种原花青素在试验体系中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抗紫外线活性,且原花青素的聚合程度对其抗紫外线活性影响不明显,同时两种原花青素均有较强的还原力,且聚合度低的活性略强。  相似文献   

10.
旨为筛选能够显著促进菜豆光合作用及豆荚花色苷合成的芸苔素浓度.采用盆栽试验进行,设置有2个紫菜豆品种紫架豆(A1)、紫玉架豆(A2),5个芸苔素浓度B1:CK,B2:0.05 mg/L,B3:0.10 mg/L,B4:0.15 mg/L,B5:0.20 mg/L,共计10个处理,研究不同芸苔素浓度对菜豆光合特性及豆荚花色苷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豆伸蔓期处理A1 B2净光合速率最高,与对照产生显著性差异;在菜豆的开花结荚期A1 B5蒸腾速率最高,与对照产生显著性差异;处理A1 B4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与对照产生显著性差异;总黄酮含量为处理A2 B5最高,且与对照产生显著性差异,含量提高了40.24%;原花青素含量为处理A1B3效果最佳,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含量提高了72.4%;花青素含量为处理A2 B3效果最佳,且与对照差异显著;花色苷含量为处理A1 B3效果最佳,且与对照差异显著,含量提高了90.07%;综上所述,外源喷施芸苔素对于菜豆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产生显著影响,且芸苔素浓度B2、B5效果最佳,促进效果最为明显;外源喷施芸苔素对菜豆豆荚总黄酮、原花青素、花青素、花色苷有显著影响,且芸苔素浓度B3对各品种均有显著影响,为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1.
以速冻蓝莓果实为原料,探讨饮料配方及干燥助剂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对比不同保存状态(固体、液体)下蓝莓汁饮料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冷冻干燥法加工蓝莓汁固体饮料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蓝莓原汁中加入5%蔗糖、1.5%柠檬酸、15%麦芽糊精、0.7%CMC所制得的蓝莓汁固体饮料不仅风味独特,口感酸甜,而且较好地保存了花色苷等营养成分,使其天然保健功能和果汁饮料风味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紫色甘薯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紫色甘薯色素是从紫色甘薯块根中浸提出来的一种天然食用花青素类色素。在块根内,紫色甘薯色素的分布通常为外层的含量高于内层,其生物合成主要决定于甘薯的基因型,而栽培条件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该色素主要采用酸性溶剂法直接提取,其主要成分为被咖啡酸、阿魏酸或对羟基苯甲酸等芳香酸酰化的矢车菊素和芍药素等花色苷。紫色甘薯色素的光和热稳定性较好,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改善肝机能等多种生理功能,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行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甘薯护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影响甘薯护色效果的工艺每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甘薯护色效果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护色效果的影响顺序为柠檬酸〉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最佳护色工艺条件为A3B3C2,即复合护色液的各成分分配比为:柠檬酸0.8%,亚硫酸氢钠0.6%,抗坏血酸0.4%。此外,甘薯在贮藏加工中温度应低于25℃,护色时间为1h。  相似文献   

14.
甘薯茎尖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7个不同品种的甘薯茎尖进行了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的测定,并且与常见蔬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甘薯茎尖的营养成分齐全,除总糖含量较低外,其它成分含量均较常见蔬菜要高;微量元素含量绝大多数比常见蔬菜含量要高,尤其是Mg、Mn、Fe和Zn,这为甘薯茎尖的菜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取酸处理和酸碱共用处理两种工艺提取红薯中的淀粉,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为1∶3,浆料pH值为5,浸泡时间为2h,酸处理工艺比酸碱共用处理工艺的淀粉提取率高1.65%。  相似文献   

16.
以针叶樱桃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软糖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针叶樱桃软糖的最佳配方为针叶樱桃粉用量5 g,白砂糖用量35 g,麦芽糖浆用量50 g,柠檬酸用量0.6 g,明胶用量9 g,果胶用量0.5 g。在最佳工艺配方条件下,得到的产品糖体饱满、表面光滑细腻、软硬适中,具有针叶樱桃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7.
草酰胺作为昂贵的缓释氮肥逐渐被人所知,为了降低草酰胺农业应用的成本,与尿素配合施用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为了获得甘薯增产的草酰胺和尿素使用比例最佳配方,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投入等量氮磷钾养分情况下,尿素与草酰胺不同比例混合设5个处理,尿素:草酰胺比例分别为0:100%,25%:75%,50%:50%,75%:25%,100%:0。结果表明,随着草酰胺比例的增加甘薯产量也随之增加,尿素:草酰胺0:100%的甘薯产量最高,尿素:草酰胺100%:0的甘薯产量最低,即施用草酰胺可促进甘薯生长,在甘薯需氮最高时期,即甘薯生育期的中期,尿素:草酰胺0:100%,25%:75%,50%:50%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高,满足了甘薯氮肥需求规律,从产量角度,尿素:草酰胺0:100%处理是甘薯增产的最佳比例,从成本考虑,尿素:草酰胺50%:50%处理是甘薯增产的最佳比例。  相似文献   

18.
水分胁迫下甘薯叶绿素a/b比值的变化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张明生  谈锋 《种子》2001,(4):23-25
通过对室外旱池处理条件下的甘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甘薯各品种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均有所下降,叶绿素a/b比值比对照也有所下降,且叶绿素a/b比值占对照百分率与品种抗旱性呈极显著负相关(r=-0.8509,P<0.01).因此,可以用叶绿素a/b比值下降的程度来评定甘薯品种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