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棉所88(原代号中292185)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品系293为母本、以奥3503为父本培育的杂交组合。该组合2010—2011年参加甘肃省早熟棉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甘肃省早熟棉生产试验,2013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中棉所88,审定编号为甘审棉2013003。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中棉所141于2021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熟性好,丰产性突出,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在介绍中棉所141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机采棉品种中棉所99001于2019年5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本文介绍了中棉所99001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性和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4.
中棉EB004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在2019―2020年河南省夏棉区域试验和黄河流域棉区早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中综合性状表现为早熟、稳产,吐絮畅,易收摘,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中棉EB004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创棉519是由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选育,于2022年通过西北内陆棉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早中熟常规棉花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好,抗枯萎病。在介绍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中棉所60在陕西省关中植棉区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棉所60于2009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棉2009002号),2012年通过天津引种认定(津准引棉2011002);2013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陕审棉2013001号),系当年陕西省审定的唯一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在陕西省区试及试种示范中的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棉所9708是转单价基因抗虫常规棉品种,在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14 d,株高107.5 cm,单株结铃16.9个,衣分41.3%,籽指10.9 g;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品种要求。2019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生产试验中,666.7 m2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61.0 kg、112.0 kg和106.2 kg。主要介绍了中棉所970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育种工作的不断努力,近三年来长江流域棉区早熟棉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共计审定早熟棉品种21个。对长江流域棉区审定的早熟棉品种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湖南省、湖北省和江西省审定早熟棉品种较多,同时对审定的早熟棉品种的产量、纤维品质等性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长江流域棉区要坚持早熟棉品种资源的引进和利用,加强高品质和适合机械化的早熟棉品种的选育,同时要开展适合于早熟棉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建议,为长江流域棉区的棉花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棉5024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单价抗虫基因早熟棉品种,2023年7月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河南省植棉区夏播生育期101 d,植株塔形,株高85.2 cm,单株结铃数10.7,铃重5.6 g,籽指10.5 g;在2020年、2021年河南省夏棉区域试验中,皮棉单产均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15%以上,表现出高产、稳产。主要介绍了中棉5024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地区及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我场以泗阳437与墨西哥910杂交选育的棉花新品种泗棉2号(原名泗阳835),1982—1987年先后参加了江苏省、安徽省、湖南省、全国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江苏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在所有省与国家级(长江流域)试验中均表现高产稳产。分别经江苏省(1984)、安徽省(1985)、湖南省(1988)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在长江中下游各省市大面积推广种植,同时被定为江苏、安徽、湖南、江西及全国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中棉EB001于2021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南部、江苏淮河以北植棉区夏播种植。其早熟性好,纤维品质优良,吐絮畅,易收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在介绍中棉EB001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新棉145是202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早熟、优质棉花新品种。本文介绍了新棉145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中棉所96014是转抗虫基因常规棉花品种,于2021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湖北省种植平均生育期122 d,单株结铃32.6个,铃重5.49 g,整个生育期生长势较强,整齐度好,表现出抗逆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强的优良特性,品种推广潜力大。通过总结介绍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等,为品种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棉所143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基于中棉所143在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介绍了其选育过程和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等特征特性,并总结了主要栽培技术措施。中棉所143生育期131 d,株型较紧凑,Ⅱ式果枝,单株结铃6.9个,铃重6.2 g,衣分43.5%,霜前花率82.6%,抗枯萎病、抗黄萎病,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Ⅰ型品种要求;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57.8 kg、155.4 kg、149.6 kg。  相似文献   

15.
赣棉杂11号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将M610(赣棉47系×中间材料)×K158配育而成的非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高产、多抗,2006-2007年参加江西棉花区试.2008年3月通过江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赣审棉2008001。  相似文献   

16.
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邯棉559、邯棉802和邯郸885的指纹图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保护国审品种邯棉559、邯棉802和河北省审定品种邯郸885的品种权,减少棉种企业的经营风险,保障棉农种上优质的棉花品种,选择了44对SSR核心引物构建邯棉559、邯棉802和邯郸885的指纹图谱。利用指纹图谱检测品种的真实性和纯度。这44对核心引物多态性好,鉴别能力强,广适性好。  相似文献   

17.
中棉所9B02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于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种植。其夏播生育期为103 d,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的Ⅱ型品种标准,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19―2020年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组早熟常规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7.8%、10.8%和10.9%。介绍了中棉所9B0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栽培管理技术要点等,为其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棉花品种邯棉5019于202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生育期123 d,株型清秀,叶片大小适中,叶色绿色,铃卵圆形,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2020年河北省春播常规棉组生产试验中,666.7 m2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为254.2 kg和106.8 kg,分别比对照冀丰1271增产3.9%和9.7%;纤维品质达到河北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品种要求。主要对邯棉501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粮食生产。粮棉争地矛盾重新显现。满幅种植小麦、油菜,在前茬收获后种植棉花即所谓种植茬棉是缓解粮棉争地矛盾的有效途径。选择好茬棉品种、改进栽培技术进而提高茬棉产量、保证棉花质量是茬棉种植成功的关键所在。中棉所52高产、优质、抗虫、抗病,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生产上一般用作春棉或者麦棉套种。近年来,我们在长江棉区南襄盆地亚区不少地方应用中棉所52进行茬棉试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中棉所76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选育的高产、抗病(逆)、早熟和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是转抗虫基因中熟杂交一代品种,已取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应用安全证书,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棉2009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