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打算在其成员中选择若干个进行试验示范,以期推动整个网络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广西猫儿山保护区无论在地理位置、生物多样性和管理能力上都具备较好的条件,适于选为试验示范点。本文就拟简要地介绍一下它的基本情况,探讨如何才能将之建为生物圈保护区试验示范点,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前,内蒙古没有建立起自然保护区,1979年-1995年内蒙古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少,保护区面积比例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在于国家对保护对象的认识不全面;地方经济落后;保护区管理封闭,视保护与利用为对立;地方建立保护区的积极性不高等.1996年-2003年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快速增加,这是由于国家加强了保护区建设力度的同时,保护区管理开放,认识到以建立保护区发展经济,从而地方建立保护区的积极性提高,但具有功利性;还有些地方为了提高政绩,片面追求保护区数量和面积.2004年以来,保护区数量增加,但面积缩小,其原因复杂,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蝽类144种,隶属18科113属,其中17种为广西新记录。属种组成分析表明,猎蝽科、缘蝽科、蝽科、盲蝽科和长蝽科是猫儿山蝽类的优势类群,构成保护区蝽类区系的主体,但属种数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显示猫儿山仍有大量蝽类物种有待发现。区系分析表明,在世界动物地理区中,猫儿山蝽类区系以东洋界种类和东洋界+古北界种类为主体,具有典型的东洋界性质,并与古北界有密切联系;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猫儿山蝽类区系与华南区关系最为紧密。  相似文献   

4.
国外主要国家保护区分类体系与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映杉 《现代农业科技》2012,(7):224-225,228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实现保护区内资源持续有效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进入到科学建设和集约化经营管理阶段,自然保护区已由数量型建设向质量型建设转变,适合我国国情的自然保护区分类经营管理体系亟待制定和完善。分别以欧美发达国家等陆地自然生物多样性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为例,系统介绍了这些国家保护区的类型划分以及不同类型保护区的建立目的、在人类活动和资源利用方面的管理差异,为我国保护区系统分类及相关经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秦琼英  赵苡 《农业与技术》2014,(11):180+204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自然保护区信息化管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基于Web GIS的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为保护生物的多样化和保护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信息支持和科学的分析决策手段,完善系统的维护和更新,能够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介绍了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构想与主要模块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广西花坪保护区建于1962年,是广西建立的第一个保护区。它以首次发现著名的残遗植物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和许多杜鹃花(Rhododendron spp.)新种而闻名。它经历了重点发展和停滞状态不同的阶段,现在又重新走上正轨,取得明显的成绩。本文拟简要地介绍其基本情况,并探讨一下有关这些方面的某些问题,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交叉定位、逻辑查询、空间分析及空间数据库匹配等3S技术,建立基于3S技术的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管理、森林资源管理与评价、森林保护管理、林权管理、林业工程与科研项目管理等核心业务信息化管理,可为保护区规划与建设提供辅助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8.
综合分析了海洋保护区与渔业管理间的关系:海洋保护区能够在生态功能上保护生物多样性、在社会功能上提供教育研究原型、在经济功能上增加渔民就业机会,能从多方面强化渔业综合管理的目标;而渔业管理可为海洋保护区提供立法依据、完善构建框架、增强管理效果,能从多方位推进海洋保护区的建设进程。将海洋保护区应用于渔业管理,应采取编写具有协调性和统领性的法律、成立海洋保护区委员会、完善海洋保护区的监测体系、加大针对海洋保护区的科研力度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9.
宁秋云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8):101-103,113
为有效保护红树林资源,保持其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采用《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中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式,对2个广西海洋类保护区的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2016—2017年和2018—2019年2个保护区在水环境、生物残毒、栖息地、生物4个方面的指标评估结果基本为健康或未受到污染,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均为健康.评估中发现了生态系统存在的薄弱问题,应针对性加强保护区的管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市5个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Probit 模型分析了影响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区管理意愿的主 要因素,结果表明社区居民的文化程度对保护区建立目的的认知状况,对保护区内资源的利用情况,保护区野生 动物对居民庄稼的破坏情况,增加工作岗位,提高家庭收入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宣传和教 育,帮助社区发展经济,通过旅游业合作带动社区参与管理健全和完善保护区管理机构和职能等促进社区居民参 与保护区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蒋才云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153-154
为分析广西5个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的多样化程度,监测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根据广西5个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名录,通过物种组成比较并运用G-F指数进行科属阶元的多样性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元宝山、猫儿山、岑王老山、弄岗、龙滩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G指数(DG)、F指数(DF)、G-F 指数(DG-F)分别为2.8144、3.9577、0.2889、2.8521、3.9831、0.2840、2.5709、3.5835、0.2826、2.5383、3.4516、0.2469,2.2481、2.2691、0.0093、较好地反映出广西5个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的科属阶元的多样性程度,为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自然保护区次生林植被区系成分分析表明,帽儿山次生林植被主要有种子植物87科328属751种,其中包括裸子植物1科4属7种,被子植物86科324属744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69科249属572种,单子叶植物17科75属172种.对种子植物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帽儿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植物区系科、属的分布区类型较为丰富,在科级水平上有6个分布类型5个变型,在属级水平上有13个分布类型9个变型.天然次生林植物区系呈温带性质,各类温带分布类型194属,占整个帽儿山天然次生林总属数328属的59.15%,帽儿山次生林区系特有现象明显,与东亚及日本植物区系联系比较密切.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已成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重视,发展需要进一步规范其行为。研究针对旅游区对生态旅游的模糊认识,结合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和相关标准,建立了森林生态旅游区评价认证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了确定,建立了由40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模型;并对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进行了认证评估,认为保护区初步达到了生态旅游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部分工作人员(30人)为样本,以调查问卷和小型座谈会的方式,对保护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保护区的相关情况、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规章制度等进行调研。深入分析调研数据认为: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体管理水平较高,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依据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并结合中国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政策有待日趋完善的现实,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改进策略,认为:保护区需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工作人员的培养,保护区需要发展多元化经济,国家急需出台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出台全国性湿地资源保护法、拓宽湿地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渠道、明确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清晰湿地资源权属等),相关部门需要增加湿地保护资金的投入。  相似文献   

15.
云南文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社区共管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云南文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庞大的社区人口的生产生活给保护区管护带来极大压力.通过实施社区共管并帮助社区发展,试图从根本上消除社区发展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威胁,并针对共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重庆奉节天坑地缝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奉节天坑地缝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气候和环境质量条件较好,适宜动植物的生存。保护区内植被保护完好,生物多样性丰富。依据1991年版《中国植物红皮书一稀有濒危植物》统计,共有植物1285种,其中国家1~3级保护植物22种;国家2、3级保护动物28种,另外还有未见报道过的新物种。  相似文献   

17.
丹霞山保护区风景优美、森林保存较好,吸引着大量游人前往观光游览。现在的问题在于如何发挥周边社区的作用,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并使他们受益。为此,它积极要求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以期按照生物圈保护区管理模式的要求安排新的计划。简略地介绍它的基本情况,探讨一下这方面的某些问题,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入手,应用世界保护区委员会(WCPA)提出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框架的理论,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的各个管理过程的信息,从管理有效性评价的背景、规划、投入、过程、产出和结果5个方面对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的总得分为77.8分,说明七星河国家级保护区总体的管理水平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