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农业科技期刊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农业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研究其发展对策,对提升农业科技期刊的整体水平和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疆农垦科技》为例,概述了农业科技期刊管理体制、编辑队伍、期刊出版、栏目设置、发行与广告、读者群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分析期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期刊发展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梁秀玲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479-479
针对中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经营亏损的多,赢利的少。提出科技期刊应改变经营理念,遵循市场规律办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以效益为核心的发展观,优化出版物内容,重视品牌建设,树立为读者服务意识和市场经营意识,重视和加强期刊发行工作,科学经营广告,改变过去农业科技期刊出版不重视经济效益的所谓高学术水平,低经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争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使农业科技期刊出版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3.
<正>《山西农业科学》创刊于1961年,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大农业学术性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连续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遴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全文收录。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科技期刊已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面临国家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导向的多重考验。本文运用了竞争情报理论中的SWOT分析工具,分析了目前中国农业科技期刊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弱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中国农业科技期刊的优势是期刊规模大、涉及领域广,稿源丰富,编辑人才素质较高;弱势是陈旧的管理体制,出版周期和发表周期过长;面临的机遇是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化开放式管理的先进运作方式;面临的挑战是激烈的竞争和独立经营。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用SWOT分析的方法给中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把握期刊定位;创建一流的编辑团队;打造期刊品牌;走集团化道路,加深网络服务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种业导刊》2012,(11):14
《甘肃农业科技》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和甘肃省农学会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1989、1996、2000年起,分别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技期刊复合型青年编辑人才培养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分析了复合型青年编辑人才是农业科技期刊竞争制胜的重要保证,论述了加强农业科技期刊复合型青年编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认为当前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在战略发展和青年编辑培养方面尚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表明:加强农业科技期刊复合型青年编辑人才的培养是解决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可通过专业培训、自我学习、横向交流和机制完善4个方面加强对农业科技期刊复合型青年编辑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正《山西农业科学》创刊于1961年,是由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大农业学术性期刊。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20年入选中国农林核心期刊(A类),被遴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全文收录。  相似文献   

8.
安岩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7):157-162
系统总结了农业科技取得的成就,科学分析了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同时围绕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农业科技产业化战略、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战略、创新条件与平台提升战略,以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1指导思想 以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加入WTO为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目标,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业技术创新,通过自己开发和引进,以高效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可持续农业为主,大量试验示范和推广一批农业先进技术,促进农业的高效优质化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技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苏毅  刘薇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31):148-158
笔者回顾了陕西百年来不同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分析了陕西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因与本质、范围与对象、社会需求等内在属性特征;总结了陕西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成效,即构建了农业科研技术服务体系、培育推广了技术良种方法、发展了农业产业、形成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人才环境、改变了农业传统观念与生产方式;归纳凝练出陕西农业科技发展的经验启示,即农业科技发展是解决农业诸多矛盾的必然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构建农业安全的重要举措,同时农业科技发展必须以国家需要、人民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指出陕西农业科技发展中成果转化率不高、体制机制僵化、省级支持不够、基层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通过“科研面向需求”、设立省级基金、开展农技有偿服务、扩大农技部门人事权限、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来解决问题,推动全省农业科技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地反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效益,并对其实行实时监督与动态管理,指引其健康、科学地发展。笔者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将8大指标分为4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宿州、厦门同安、辽宁阜新、湖北武汉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收益较高。而综合收益最差的是重庆璧山农业科技园区,其经济资源利用效率、生产能力、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园区的盈利能力都不高,陕西榆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得分也较低,其资金利用效果不是很好。本研究总结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效益,并分析展望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烟台农科院农业科技旅游博览园(简称“烟台农博园”)是山东烟台农科院创办的一处集农业科技推广、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烟台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现已申报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烟台农博园是目前山东省唯一一处国家AAA级农业科技生态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13.
《作物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前身可追溯到1919年1月创办的《中华农学会丛刊》,1962年改为现名《作物学报》。主要刊登农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态、种质资源、谷物化学、贮藏加工以及与农作物有关的生物技术、生物数学、生物物理、农业气象等领域以第一手资料撰写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以及专题综述、评述等。读者对象是从事农作物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和具有同等水平的专业人士。《作物学报》从2001年起连续19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授予“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13年和2015年被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百强科技期刊”,2011年和2018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2005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8-2020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授予“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印度尼西亚国家玉米产业发展水平,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科技服务外交”等国家战略,执行国家科技部对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开展了印尼本土化玉米育种、新品种与新技术集成和玉米产业科技园区建设等项目内容。利用黄淮海优异种质与印尼富含热带资源种质组配了育种基础材料,育成的10份玉米优异杂交组合正在参加印尼国家玉米品种审定试验;实现了山东省第一次境外农业技术培训班和玉米现场观摩活动,高产栽培技术集成创造了印尼雨季玉米13.70 t/hm2的高产纪录;建成的50 hm2中国-印尼玉米产业科技园区,正在为印尼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科企合作模式,发挥国内农业企业优势,将中国的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到印度尼西亚,将会加速印尼玉米产业发展水平,为国家科技外交和“一带一路”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探索“面点工艺学”“金课”建设的思路及设计,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模式选择、完善教学评价等4个方面着手,将“面点工艺学”打造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金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南繁:现状与问题——南繁单位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了解南繁单位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是实施各种扶持和促进南繁事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为推进国家南繁育制种业核心区建设,不断发挥好南繁基地的集聚效应,促进种业科技创新和种子产业发展,中国农学会与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开展了南繁单位需求调研。本研究以107家南繁单位的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南繁单位的基本情况、条件建设以及问题与诉求等问题,提出了实施国家南繁发展战略、加快南繁基本条件建设、强化南繁种业科技园区功能设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与创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农业科技的引进与推广力度,促进科技进步是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针对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非政府机构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创新模式,应该是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评价及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边全乐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277-283
农业科技评价是指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评价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发展领域、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进行专业化咨询与评判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减少农业科技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重点、有效率地分配农业科技资源,改善和提高农业科技决策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公开、透明的评价标准、程序及评价结果,接受各方监督,创造民主、公平、竞争的农业科研环境。农业科技评价具有9项功能,需要遵循8项标准。当前农业科技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大多只注重一头一尾,而缺乏对科技活动本身的过程性评价和整体性评价;第三方评价制度亟待建立;定位不够明确;评价能力有待提高;评价指标体系存在误区。为此,建议采取以下对策:落实科技评价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农业科技评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农业科技评价支持系统,培育农业科技评价人力资源;加强对符合农业科研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研究;评价工作要抓全程;建立健全农业科技评价激励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业科技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内外茶叶农药残留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嘉慧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10):148-157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以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检索对象,从发文量、发文期刊、关键词、核心文章等方面对1997—2017年茶叶农药残留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茶叶农药残留的发文量随时间逐渐增加,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厦门大学是主要发文机构,陈宗懋、汪庆华、刘新的发文量最多,《中国茶叶》、《中国卫生检验标志》是主要的发文期刊,未来研究倾向于检测方法的优化和改进。(2)国外茶叶农药残留的发文量随时间逐渐增加,中国、印度是研究的主要贡献国家,Liu Xin、Chen H P、Fang C L的发文量最多,《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是主要的发文期刊,未来研究倾向于检测方法的优化改进及茶叶冲泡过程农药的转移。  相似文献   

20.
The model for foreca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s(STDZ) and the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rhedt Zones (HTIDZ) is created with the help, of the forecast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in system engineering, A scheme for handling the dynamic variables in the model is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targets of the Chongqing Shapingb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in the coming six years are forecasted .by using the model. The model can be used widely to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of STDZ and HTIDZ and other similar social and economical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