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探寻适用于鄂西南山区不同幼林下栽种黄连的科学种植模式,采用比较法,用数据处理软件SPSSBase 11.5对不同种植模式中的黄连成活率、黄连产量及相关幼林的生长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黄连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日本柳杉-马桑-黄连乔灌草混交栽连模式,有利于幼林生长,有利于环境保护,且其经济效益比其他模式的要高,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栽培方式,值得大力推广。同时认为,要逐渐减少以至杜绝采用传统的搭棚栽连模式。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林下种植黄连与搭棚栽连相比,林下栽连的人工投入和使用材料更少。对不同的林下种植黄连后土壤养分及黄连产量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科学地反映各林下黄连地的土壤肥力水平,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宜昌市夷陵区林下经济产业规模发展,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对钩藤在杜仲林下不同林分郁闭度的复合种植与不同抚育措施经营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林分郁闭度在0.4~0.6之间,钩藤种植的成活率、保存率高,且产量最高;在钩藤不同生长时期,实施定干、短截、打顶等抚育措施,将极大促进钩藤分侧枝抽发,增加商品枝数量,大幅度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薛志成 《云南林业》2004,25(2):29-29
黄连是名贵中药材之一。近年发展起来的林下栽黄连技术与传统的搭棚栽培技术相比,具有节约投资,节约劳动力,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现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近年来林下经济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该发展模式对于缓解林农利益和林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桉树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在我国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由于桉树前期产出低,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我国南方地区试验了多种林下经济模式,其中林药模式可以提高桉树产量和中药材生长量、提高林分生物量等。结合惠州市惠城区桉树林改造结合中药材种植的实际,对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中草药资源的短缺和林下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为林药间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林药间作是林下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其首要工作环节就是针对不同林分的间作品种选择。基于林冠层优势种与下层药用植物生态位互补原则,以适宜种植、便于管理、注重经济效益为考量尺度,依据不同林分郁闭度,对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的药用植物做出遴选。继而根据药用价值和生长习性进行综合评价,对北京林下药用植物做出品种推荐。  相似文献   

7.
降香黄檀是海南珍贵树种,生长缓慢,幼林期长,林下生长空间充足,通过林下套种农作物,扩大种植效益。2016—2017年,在海南省定安县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金鸡岭基地,开展降香黄檀幼林套种花生+南瓜、红薯、玉米试验,以降香黄檀纯林为对照,探讨降香黄檀幼林下套种农作物对林分生长量、土壤理化性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香黄檀幼林套种农作物可提高林分生长量、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显著提高林分的经济效益,其中以降香黄檀幼林套种花生+南瓜模式最佳,套种2 a后,可获得经济效益约38730元·hm-2。  相似文献   

8.
简讯     
宁强多模式发展林下经济陕西省宁强县在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和模式。一是采取林菌、林药模式,在林下、林中空地及疏林地,种植金银花、丹参、细辛、黄连、猪苓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辽宁山区蒙古栎林下幼树调查资料,采用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等进行多样性测度分析,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蒙古栎林下幼树更新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间伐强度有利于蒙古栎林下幼树实生更新,从而有利于其诱导成实生林,增强林分抗病虫害能力,提高林下物种多样性,增加林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杨树林下药材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药模式是湖北省林下经济重要的种植模式之一,本文对杨树人工林下种植药材的林药种植模式的林分选择、药材种类及特性、种植技术及种植效益等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湖北省杨树林下药材种植提供技术基础,促进湖北省林药种植的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重庆市境内野生黄连7个居群67个个体为研究对象,运用数量统计学方法对其外部形态的27项指标进行了单因素(One-Way)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绝大部分个体的形态指标在整体水平上的差异较显著,各居群之间相隔距离时其形态分化有一定的影响,土壤水分和总钾的含量是影响其形态分化的主导因子,而总氮、总磷等土壤条件以及坡度、乔木层透光率等也时黄连的形态分化有一定的作用,土壤因子可能是致使其渐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利用羊草种子和植株在吉林省中西部重度盐碱地上,进行不同种植方法重建或恢复以羊草为优势种的草原植被生态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羊草植株穴植第三年的保存率、盖度、平均高生长,分别是羊草植株缝植的1.40倍1、.30倍和1.60倍,分别是播种羊草的2.40倍、2.90倍和4.20倍,差异极显著;穴植羊草植株在pH值10.0~10.9的土壤上的成活率分别是缝植羊草、播种羊草的1.08倍和9.80倍;播种羊草在积水较多、积水时间15 d时就会全部死亡,穴植和缝植羊草的成活率也只有20%~30%;用穴植法栽植羊草植株,3 a即可形成稳定的羊草群落。  相似文献   

13.
五味子家系间果粒数、果径、单果重3个性状差异极显著,通过对果实性状进行变异分析与综合评价,确定02号、10号、03号家系为优良家系,且3个家系单果重量较对照(CK)分别提高33.24%、26.73%、15.86%,果实直径较对照(CK)分别提高9.28%、12.06%、16.16%。设施栽培采取50cm×50cm×35cm穴状定植方式,株行距0.35m×1.00m;以多枝蔓形式整形效果最佳,全株保留2~4条主蔓,主蔓间距15~20cm,并在主蔓枝上每20~30cm培养一个固定结果枝。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hemlock woolly adelgid (HWA, Adelges tsugae Annand) an invasive exotic insect, may extirpate eastern hemlock (Tsuga canadensis (L.) Carrière) trees from native forests, but other hemlock species could be planted to occupy their ecological niche. This study tests two of the most likely replacement species candidates: western hemlock (T. heterophylla (Raf.) Sargent) and Chinese hemlock (T. chinensis (Franchet) Pritzel). Low survival rates, slow growth, and infestation by HWA of western hemlock in eastern hemlock forests shows that the western hemlock is not a likely candidate for planting in the northern portion of eastern hemlock's range. In contrast, Chinese hemlock grew at rates similar to eastern hemlock and did not show any signs of HWA infestation. In this study, damage from deer was a much bigger problem than growth reductions from HWA.  相似文献   

15.
滨海重盐碱地柽柳造林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柽柳耐水湿、耐土埋的生理特性,采用节水容器栽培等相关技术,结合柽柳育苗过程进行系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苗木根系插入装淡水的小口塑料瓶后,再栽植的造林模式,在淡水缺乏的滨海重盐碱地造林不仅具有成活率高、成林快、幼林保存率高等优点,而且对于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地下水位、抑制土表返盐、丰富盐碱地植被种类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成效,是节水高效、成本低廉的滨海重盐碱地柽柳造林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北票半干旱地区开展了油松、樟子松和桧柏3种针叶树雨季容器苗造林试验,分别以春季裸根苗造林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北票干旱和瘠薄立地条件下采用容器苗雨季造林,造林成活率超过95%,春季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仅为65.4%~74.6%。3个针叶树种容器苗雨季造林比对照能够明显提高苗高生长量、主根长、侧根多,与对照相比,油松苗高生长量提高38.97%,地径提高29.9%,主根长提高40.78%,侧根长提高40.76%;樟子松苗高生长量提高37.59%,地径提高31.69%,主根长提高16.89%,侧根长提高20.90%;桧柏苗高生长量提高27.49%,地径提高34.56%,主根长提高18.90%,侧根长提高35.71%。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近年来"八百里绿色行动"造林中大量采用带冠幅绿化大苗进行造林的实际情况,浅述了带冠幅绿化大苗栽植的含义,并对树种的选择以及在栽植过程中对绿化大苗的起运、修剪、栽植和管理等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国内造林机械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介绍了国内几种造林植树机,并对这些设备进行了简单分类。同时,对造林机械的发展前景和方向做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桉树不同更新方式效果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岩溪国有林场开展桉树2代炼山植苗造林与不炼山萌芽更新2种不同更新方式的对比试验,通过对炼山植苗造林与萌芽更新的林分生长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分析,结果表明:3.5年生炼山植苗造林的林分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萌芽林分提高3.1%~13.1%、1.7%~11%和7.1%~40.5%,蓄积量提高15.9%~56.9%;6年生时其经济效益提高44.3%,成本增加31.6%,投入产出比降低9.5%;炼山植苗造林生长潜力大,可培育大径材。而萌芽更新早期生长快但衰老也快,生长后劲不足且抗风性差;但对林地及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生产上,应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投资主体,选择适宜的桉树更新方式,从而满足木材需求的同时保持林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盐肤木施肥效应及角倍蚜营养环境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盐肤木叶片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寄生角倍的叶片与正常叶片相比 ,叶组织内的氨基酸和Vc的浓度由 11.0 6 % ,1.15 %降低到 7.85 %和 0 .6 8% ,幅度很大 ;总N和单宁的浓度也略有降低 ,而可溶性总糖的浓度则稍有升高。通过盆栽施肥试验得出 :N、P肥不但可促进盐肤木幼树生长 ,并影响叶片内Vc的含量 ,但对叶片内的可溶性糖、单宁及总氮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施N肥对叶组织的碳氮比(C/N)的作用较P肥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