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曾哲辉 《农家科技》2009,(11):14-14
<正>1.缺氮肥。最初叶子呈淡绿色,逐渐变黄,植株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缺氮时的变化通常先从老叶片开始,慢慢的整株蔬菜都会变成淡绿色或褐色。2.缺磷肥。当正在生长的蔬菜缺乏磷肥时,就会表现出生长缓慢,叶片较小,呈现褪绿病斑。许多蔬菜叶子的背面变成红紫色,须根发育迟缓,延迟结果和成熟。  相似文献   

2.
<正>缺磷缺磷时主要表现在根系发育差,苗期生长缓慢,明显缺磷集中在5叶期出现症状:叶片呈紫红色,叶尖紫色,叶缘卷曲。并且缺磷还会使花丝抽出速度慢,造成雌花雄花不育,影响授粉,并且果穗卷缩,穗行不齐,籽粒不饱满,常会出现秃顶现象,成熟期推迟。因此,应保证在施肥时,每亩用过磷酸钙25~30公斤和氮肥一起基肥施下,以满足生育期对磷素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缺磷土壤上进行定位试验,研究磷肥效应和土壤磷素的供应状况.试验在红黄泥和河沙泥两种土壤上进行,包括施(CK)、氮钾肥(NK)、氮磷钾肥(NPK)、氮磷钾肥加稻草还田(NPK+RS)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磷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平均增产率表现为严重缺磷土壤高于中度缺磷土壤、早稻高于晚稻、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高于单施磷肥处理;中度缺磷和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能够显著的提高作物产量,尤其在早稻上效果更明显;中度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早稻平均增产6.3%,晚稻平均增产6.1%;在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早稻平均增产达到17.9%,晚稻平均增产达到10.5%;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的水稻产量提高幅度略高于施用磷肥处理;土壤连续施用磷肥和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且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效果最佳.中度缺磷土壤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处理连续两年试验后,土壤有效磷平均上升50.4%,严重缺磷土壤连续两年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处理连续两年试验后,土壤有效磷平均上升91.4%.在中度和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或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磷素吸收量和土壤的供磷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20,(12)
正高效利用磷肥资源的战略需求: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植物对磷的获取主要来自土壤中的无机磷。由于土壤中无机磷形态的多样性,不同的作物对磷的吸收能力也不尽相同。当作物缺少磷素时,往往表现出生长缓慢、叶色失绿、茎秆呈紫红色等症状,缺磷严重时可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提高作物对磷的吸收能力,不仅能更  相似文献   

5.
倪大琴 《甘肃农业》2009,(12):108-108
磷肥是继氮素化肥后被普遍认识和接受的肥料,使用磷肥已被菜农纳入田间常规管理.但是,使用磷肥的时期和方法不当也会造成磷供应不足或过剩的现象,磷肥一般很少过剩,但在连作温室里,使用高浓度磷肥的现象也会发生,导致蔬菜果实皮变厚、变硬,而且还会引起铁和锌等微量元素缺乏.  相似文献   

6.
一、早施农作物的苗期吸收磷最快,在苗期缺磷会影响作物的后期生长。二、集中施磷肥全层施入作物不能全部吸收而造成浪费。因为磷肥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固定,因难以移动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17,(9)
<正>磷是农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在缺磷的土壤中适量施用磷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良好作用。但不少农民朋友误认为磷肥施用越多越好,其实过量施用磷肥不仅无益,而且危害很大。一是消耗作物贮存的糖分和能量。施用磷肥过量,会使作物从土壤中吸收过多的磷素营养,过多的磷素营养会促使作物呼吸作用过于旺盛,消耗的干物质大于积累的干物质,造成繁殖器官提前发育,引起作物过早成熟,籽粒小,  相似文献   

8.
正多年来,由于良种指数的提高,优良品种的引用,农业生产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氮偏施氮肥使钾素不足成为作物产量和肥效的限制因素。1.玉米缺磷钾防治措施1.1缺磷防治症状:玉米苗期缺磷,即使后期供给充足的磷也难以弥补早期缺磷的不良影响。苗期缺磷时,根系发育差,玉米苗生长缓慢。5叶期后明显出现缺磷症状如叶片呈紫红色、叶尖紫色、叶缘卷曲,这是由于碳元素代谢在缺磷时受到破坏,糖分在叶中积累,形成花青素的  相似文献   

9.
<正>1.缺氮障碍。葡萄缺氮时,叶片失绿黄化,叶小而薄;新梢生长缓慢,枝蔓细弱,节间短;果穗松散,成熟不齐,产量降低。发现缺氮,应及时在根部追施适量氮肥,也可结合根部施肥,用0.5%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2.缺磷障碍。葡萄缺磷时,叶片向上卷曲,出现红紫斑,副梢生长衰弱,叶片早期脱落,花序柔嫩,花梗细长,落花、落果严重。发现缺磷,及时用2%过磷酸钙浸出液或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洒。  相似文献   

10.
<正> 土壤中的磷一般不能满足作物需要,必须通过施肥来补充,但磷肥有它的怪脾气,只有顺着它的脾气施用才灵。 1 早施。农作物在苗期吸收磷最快,要占生长期吸收总磷的一半,若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即使后期再补施。也很难挽回缺磷的损失,故苗期不能缺磷。 2 细施。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以利根系吸收。 3 集中施。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等固定而失效。故应穴施、条施,使磷固  相似文献   

11.
土壤中的磷一般不能满足作物需要,必须通过施肥来补充,但施用磷肥要讲科学,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施肥方法:1. 早施:农作物在苗期吸收磷最快,要占生长期吸收总磷的一半,若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即使后期再补施,也很难挽回缺磷的损失,故苗期不能缺磷。2. 细施:过磷酸  相似文献   

12.
<正>磷是作物营养三要素之一。磷肥在所有化肥中利用率是最低的,目前的利用率仅为10%~25%。为了提高磷肥的肥效,必须根据土壤性状、作物特性、轮作制度、磷肥品种以及施用技术等加以综合考虑。一、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磷肥1.磷肥应优先施于缺磷土壤据磷  相似文献   

13.
正多年来,由于良种指数的提高,优良品种的引用,农业生产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氮偏施氮肥使钾素不足成为作物产量和肥效的限制因素。1.玉米1.1缺磷1.1.1症状:玉米苗期缺磷,即使后期供给充足的磷也难以弥补早期缺磷的不良影响。苗期缺磷时,根系发育差,玉米苗生长缓慢。5叶期后明显出现缺磷症状如叶片呈紫红色、叶尖紫色、叶缘卷曲,这是由于碳元素代谢在缺磷时受到破坏,糖分在叶中积累,形成花青素的结果。但是,叶上  相似文献   

14.
<正>油菜在冬季往往会形成大量"红叶苗",其成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下。1.缺氮。植株矮小,新叶出生慢,叶片少而小,呈黄绿色至黄色,叶缘呈红色。防治措施:每667平方米(1亩)追施尿素8~10千克或碳铵20~30千克,或用750~1000千克人粪尿对水浇施;后期缺氮,用1~2%尿素溶液叶面喷施。2.缺磷。油菜喜磷,其需磷量比禾谷类作物高1倍多。缺磷时,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出叶延迟,叶片小,  相似文献   

15.
磷是作物生长需要的主要元素,土壤中的磷一般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必须通过施肥来补充,但磷肥如果使用不当,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现介绍几种磷肥的使用方法:1.早施。农作物在苗期吸收磷最快最多,一般占生长期吸收总量的1/2。若苗期缺磷,会影响后期生长,即使后·········  相似文献   

16.
<正> 我省有许多农田重施氮肥,轻施磷肥,以致使氮肥、磷肥的施用比例严重失调,农田缺磷问题日益突出。1979年全省每亩耕地平均施用氮肥为50斤左右,磷肥8斤左右。氮、磷比例为1∶0.18。据各地土壤普查和养分速测结果,全省大部分地区土壤缺磷,有的有效磷含量只有3 ppM 左右,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当前我省大面积土壤缺磷现象,已成为农业增产的一大障碍。磷肥是植物生长三要素之一。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磷肥是很多的,土壤中有效磷的丰缺,直接关系着植物磷素营养状况,缺  相似文献   

17.
1、氮素缺乏症菜豆缺氮表现为植株长势弱,叶片薄且瘦小,新叶叶色淡绿,老叶叶片黄化,易脱落,豆荚发育不良,弯曲,不饱满。出现缺氮状时,及时施用氮肥,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千克,或硫酸铵30千克,以穴施或撒施为主,并辅以0.3%的尿素水溶液叶面喷施。2、磷素缺乏症菜豆缺磷时,植株生长缓慢,其他症状不明显,叶片仍为绿色。磷肥的施  相似文献   

18.
正一、玉米缺磷的症状及危害(一)苗期缺磷玉米出苗后,从3片叶开始,在叶尖部分沿着叶缘向叶鞘发展呈深绿带紫红色,逐渐扩大到整个叶片,症状从下部叶片转向上部叶片发展,甚至全株紫红色;到5片叶时,玉米植株茎部也会变紫红,同时还会影响新生的叶片,若不及时控制,症状能持续到9~10片叶。(二)孕穗期至开花期缺磷在作物生长初期,磷肥的作用表现不明显,但在中期和后期,缺磷将影响氮的有效积累和蛋白质的合成。玉米果穗分化发育不良,花丝延迟抽  相似文献   

19.
补氮 小麦缺氮的表现 植株矮小瘦弱,生长缓慢,叶片狭窄,叶色淡绿,严重时叶片由基部向上变黄,尖端干枯致死,多无分蘖,次生根数目少,茎秆细弱。 矫正技术 苗期缺氮,可追施尿素;返青期缺氮,每亩可追施尿素5千克,拔节期再追施10-15千克。 补磷 缺磷的表现 麦苗生长缓慢,叶色呈现暗绿色,无光泽,新叶蓝绿、叶尖紫红,茎秆柔弱,少分蘖,根系发育不良,抽穗扬花时间推迟。这样的小麦空秕率增加,千粒重下降。 矫正技术 苗期缺磷,每亩可追施过磷酸钙35-40千克;中后期缺磷,在孕穗扬花初期每亩  相似文献   

20.
一、磷肥的合理分配 1.应重点施在缺磷的土壤上一般缺磷的土壤,主要是耕作年代不长或新平整的土地;土壤熟化程度差的瘠薄瘦地;施用有机肥料少、供磷水平低或土壤氮与五氧化二磷养分比例大,以及盐碱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