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中西部地膜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小麦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延长穗分化,提高产量的作用,通过试验示范调查,初步掌握了地膜小麦高产栽培的品种、播期、播量、配肥技术和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近年对地膜小麦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种植地膜小麦要求的条件分析,认为种植地膜小麦应因地制宜,有所选择,依靠先进的种植模式,良种良法配套,达到经济和生态效益俱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陇东旱地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小麦是甘肃省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由于种植效益低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由1985年的148.65万hm2缩小到2009年的91.33万hm2。地膜小麦在甘肃省已推广20 a,由于生产中难以解决播种穴与幼苗错位、人工放苗费时费工、地膜只能种植一茬等问题,导致多年未能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探讨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的经济效益,进行了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相比较,残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8.59%,地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9.08%;地膜玉米+残膜小麦平均净收益较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增加8.61%,较地膜玉米+露地小麦增加14.01%。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既能减少农资及耕地投入、保持土壤水分,又能减少地膜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增加单位面积收益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当地发展旱作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膜小麦栽培技术是旱作农业的主体技术,是我省干旱、半干旱区小麦高产技术体系.为了不断完善该技术体系,1998年秋播,省农技推广总站在千阳县安排了旱地小麦高产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6.
高寒山区小麦产量较低,加之生育期较长而影响玉米等大季作物的播种和生长,严重制约着粮食总产量的提高。地膜小麦(全称为“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是国家科委早已下达的一项突破性高新技术。但到目前为止,此项技术尚未在六盘水市推广。为了探讨地膜小麦在高寒山区  相似文献   

7.
地膜水稻生产技术是目前我国继地膜小麦生产技术大面积推广之后又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实用性较强的最新技术。它的优点是增温、节水、灭草  相似文献   

8.
年度1988年 活动项目推广小麦玉米带培养吨粮田 活动内容及效果种植小麦玉米带田57亩,平均亩产802公斤,其中吨粮田62亩,完善了吨粮田措施;编印了“吨粮田经济效益和技术措施”250份。1989年培养吨粮田、小麦千斤田、试验玉米套平菇种小麦玉米带田110亩,培养吨粮田44.5亩,单种小麦千斤田84亩,试验玉米套平菇0.27亩,“创出双千亩”的新路子;编印“玉米带田套平菇亩产双千高效益”250份。1990年吨粮田、小麦千斤田、试种地膜棉花、示范复套油菜培育吨粮田73.1亩,小麦千斤田13.5亩,试种地膜棉花0.92亩,复种套种油菜16亩;编印了地膜棉花、复套油…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当前旱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抗旱节水措施,包括选择适宜类型的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合理施肥,发展调亏灌溉,推广小麦地膜栽培和秸秆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地膜水稻生产技术是目前我国继地膜小麦生产技术大面积推广之后又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实用性较强的最新技术.它的优点是增温、节水、灭草、早熟高产,并能减轻田间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聚乙烯为原料的可降解地膜降解产物对作物的影响,为可降解地膜的研制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该研究是在大豆收获后续种小麦,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光解地膜降解产物处理对小麦的影响。模拟地膜降解产物为7 cm×5 cm2碎片、4 cm×5 cm碎片、1 cm×5 cm碎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3 000分子量聚乙烯(3 000 Da),模拟残留量为7、70、140、210、280和350 g/m2。以不使用降解产物(0处理)为对照。随机区组设计,6次重复。[结果]光解地膜降解产物使小麦叶绿素相对含量降低2个百分点,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略有降低,但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単穗重有所增加,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结论]以聚乙烯为原料的可降解地膜降解产物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小麦套种晚播向日葵栽培技术要点,具体技术包括播前准备、地膜及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为小麦套种晚播向日葵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清水县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推广工作刍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清水县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技术示范推广的基本情况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宣传,提高认识;规范操作规程;加强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建立废旧地膜回收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膜水稻生产技术是目前我同继地膜小麦生产技术大面积推广之后又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实用性较强的最新技术。它的优点是增温、节水、灭草、早熟高产,并能减轻田间劳动强度。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地膜小麦具有减少土壤蒸发、增高地温、减少害虫草害等多种效应,是提高寒旱山区小麦生产产量的有效途径,地膜小麦技术抓住了寒旱山区小麦生产存在的温度、水分两大瓶颈,对小麦生产具有较大的增产作用,一般增幅均在30%以上。总结地处寒旱山区的涉县多年来地膜小麦生产经验得出,地膜小麦生产关键在播种,播种科学就增产、增效,相反,则会浪费  相似文献   

16.
地膜水稻生产技术是目前我国继地膜小麦生产技术大面积推广之后又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实用性较强的最新技术。它的优点是增温、节水、灭草、早熟高产、并能减轻田间劳动强度。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地膜小麦栽培技术是一套全新的、综合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小麦生产上的超常技术体系.地膜小麦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需要必要的技术规范支持,否则就会出现混乱,为此作者在总结渭北旱原及生态类型相似区的地膜小麦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渭北旱原地膜小麦生产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8.
甘谷县地膜穴播小麦栽培技术推广历程及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试种阶段、技术探索突破阶段、推广阶段总结了甘谷县地膜穴播小麦栽培技术的推广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技术模式的创新特点,包括全膜覆盖、膜上覆土、留膜免耕、多茬种植等,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互助县小麦地膜覆盖与露地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互助县小麦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栽培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虽然增加了春小麦的地膜投入,但增产、节水、省工、成本降低,经济效益较高,有很大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寒山区气温偏低,农作物复种难以正常成熟的实际问题,总结形成了小麦∥地膜玉米、地膜玉米∥豆类∥土豆、小麦∥地膜玉米∥黍子、小麦∥地膜烟叶等4种间作套种模式,并详细介绍了这几种模式的栽培特点、复种模式、茬口安排、经济效益、栽培方式及栽培技术要点,为同类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