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是我国春玉米区重要病害。在我国大部分玉米生产地区普遍发生。最明显的症状是从玉米第4—5叶期开始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条纹1-4条,最终使整个果穗变成一团黑褐色粉末,造成玉米减产,甚至绝收。1发病症状主要侵害玉米雌穗和雄穗。多在出穗后显症,但有些自交系在苗期显症,在4—5叶上生1—4条黄白条纹;另一种植株茎秆下粗上细,叶色暗绿,叶片变硬、上挺如笋状;还有一些二者兼有或6—7片叶显症。雄穗发病有的整个花序被破坏变黑;有的花器变形增生,颖片增多、  相似文献   

2.
<正>一、多穗的形态1.手指穗。在玉米植株中部的同一茎节(叶)处同时长出多个小穗,形似手指状,基本不结籽,人们常常称之为"手指穗",也有人称之为"香蕉穗"。2.单秆多穗。在玉米植株中部的3个以上不同茎节(叶)处分别长出1~2个小穗,致使玉米单株上结有多个无效果穗。3.多秆多穗。在同一玉米植株茎节上分蘖出另外的植株,这些分蘖植株的茎节(叶)处分别长出多个无效果穗。  相似文献   

3.
玉米诱导剂在玉米生产上应用结果表明,玉米诱导剂不仅对玉米的株高、穗长、叶片有作用,而且对玉米的产量也有影响。对玉米的株高有抑制作用,喷施和拌种的玉米株高要比对照低,对玉米的穗长、叶片、产量有促进作用,喷施和拌种的玉米的穗长比对照要长,叶片较对照要长要宽,产量比对照高。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粗缩病,又名黑条矮缩病、万年青、生姜玉米,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每年的5月中旬至7月间,春玉米和夏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以苗期发病最重,5~6片叶即可显症。大发生时,一般病田病株率达40%,平均减产10%~30%,重则绝收。1识别要点夏玉米茎秆萎缩变粗,很少出穗结棒,枝株深绿,叶片畸形,色深绿。患病株节间缩短,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由于南乐县夏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大量运用,除草剂品种多、用药时间长、药量大,加上特殊气候条件等,除草剂药害发生严重。现就玉米田除草剂药害及补救措施介绍如下。一、药害产生症状(一)嘧磺隆药害。玉米3~5期叶喷施烟嘧磺隆后5-10d玉米心叶退绿、变黄,或叶片出现不规则的退绿斑。(二)2甲4氯钠盐药害。药害病状主要表现为叶片扭曲,心部叶片形成葱叶状卷曲,并呈现不正常的拉长,茎基部肿胀,气生根长不出来,非人工剥离雄穗不能抽出。叶色浓绿,严重时植株矮小,叶片变黄、干枯;果位上不能形成果穗,常在植株下部节位上长出果穗;下部节间脆弱易断,根系不发达,根短  相似文献   

6.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近几年在江苏省灌南县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我们汤沟镇更是发病严重乡镇。 一、症状: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在玉米5至6片叶即可显症,心叶不易抽出且变小,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病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明显的粗糙感。至9至10叶期,病株矮化现象更为明显,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高度不到健株一半,多数不能抽穗结实,个别雄穗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没有花粉。果穗畸型,花丝极少,植株严重矮化,雄穗退化,雌穗畸形,严重时不能结实。  相似文献   

7.
正——在玉米上的为害状草地贪夜蛾取食部位及为害程度与作物的种类、生育期以及幼虫龄期密切相关,6龄为害最为严重。在玉米上,1~3龄幼虫通常隐藏在叶片背面和心叶丛取食,取食后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借助风扩散转移到周边的植株上继续为害。4~6龄幼虫对玉米的为害更为严重,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可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取食光,严重时可造成玉米生长点死亡,影响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高龄幼虫还会为害雄穗和果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玉米果穗、产量和含油率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高油玉米组合在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重、百粒重、出籽率、含油率上的差异极显著,产量差异显著,而在株高、穗位高、叶片数、空秆率、双穗率和秃尖性状上没有差异;初步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种植的高油玉米组合。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伊犁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目前我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较多,新品种农华101从2010年至今在我区大面积种植,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一、品种特性该品种表现出抗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根系发达,茎秆弹性好,抗多种病害,具有优质、密植不秃尖、抗倒、抗旱等特性。生育期125天,株型紧凑,叶片直立上冲,株高280~300厘米,穗位1.1~1.3米,穗长20.2厘米,穗粗4.9厘米,穗行16~18行,籽粒深红色,马齿型,穗轴红色,千粒重395~425克,出籽率90%。  相似文献   

10.
<正>一、玉米苗期主要病害玉米苗期病害主要有玉米粗缩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白化苗、玉米根腐病、玉米除草剂药害等。(一)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病毒引起的玉米病毒病,近几年春播玉米、麦垄套种玉米发病重,铁茬抢播玉米发病轻。在玉米出苗至7叶期感病,3~5叶期开始显症。症状病株节间缩短密集,植株严重矮化,叶片宽短、硬脆,叶色浓绿,上部叶片密集丛生、呈对生状,玉米不拔节,不结果穗。  相似文献   

11.
<正>1玉米病害1.1玉米大斑病1.1.1危害特点。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和苞叶。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为水渍状青灰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两边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深褐色的梭形或纺锤形的大斑,湿度大时病斑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在春玉米区,从拔节到出穗期间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速,易大流行。玉米孕穗、出  相似文献   

12.
玉米几个自交系株型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选育理想株型是当前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探讨构成株型的各性状的遗传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其重要意义。 构成玉米株型的基本性状有:(1)株高和穗位高;(2)单株叶数及各叶层分布状(即密集状况);(3)叶片在茎秆上的着生状;(4)叶片大小及形态。  相似文献   

13.
除草剂药害对玉米的影响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病状(一)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苯氧羧酸类除草剂药害病状主要表现为叶片扭曲,心部叶片形成葱叶状卷曲,并呈现不正常的拉长,非人工剥离雄穗不能抽出。叶色浓绿,严重时叶片变黄,干枯;果位上不能形成果穗,故常在植株下部节位上长出果穗;下部节间脆弱易断,根系不发达,根短量少,侧根生长不规则。(二)苯甲酸类除草剂药害该类除草剂具有显著的植株生长调节剂的特性,是内吸传导性除草剂,能干扰植物内源生长素的平衡,在形态上严重抑制植物的顶端生长和叶片形成。百草敌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杂草3 ̄4叶前),可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  相似文献   

14.
1症状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在玉米5~6片叶即可显症,心叶不易抽出且变小,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点,逐渐扩及整个叶片。病株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节间粗短,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有  相似文献   

15.
一、症状玉米青枯病多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植株感病后,叶片自下而上迅速枯死,呈青灰色青枯,似霜冻危害;根系和茎基部,局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并逐渐变为褐色腐烂状;茎基部三、四节  相似文献   

16.
一、玉米青枯病的症状 玉米青枯病多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为显症高峰。植株感病后.叶片自下而上迅速枯死。呈青灰色青枯,似霜冻危害,根系和茎基部,局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并逐渐变为褐色腐烂状;茎基部三、四节间,明显失水,变软变空,及至干缩,后期植株易倒伏;根部空必变软,呈褐色或紫色,须根减少,易拔起;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离,穗心干缩,脱粒困难,子粒干瘪,无光泽,干粒重显著下降。青枯病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只需5~8天,快的只需2~3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由优良普通玉米自交系8984与高油玉米自交系GY220杂交构建的F2∶3家系的分离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在夏播环境条件下对8个植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F2∶3家系间各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并呈连续性正态分布,存在明显的双向超亲分离;株高与穗位高、顶高、穗上叶片数、叶面积、雄穗长和雄穗分枝数,穗位高与顶高、穗上叶片数、叶面积、雄穗长和雄穗分枝数,顶高与顶高/株高、穗上叶片数、叶面积、雄穗长和雄穗分枝数,顶高/株高与穗上叶片数,穗上叶片数与叶面积、雄穗分枝数,叶面积与雄穗长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正相关;顶高/株高与株高、穗位高、叶面积和雄穗分枝数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负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以为高油玉米育种及其相关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品种介绍     
忻玉110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品种来源X48B×WK12,原名忻单151特征特性第一叶鞘紫红色,幼芽顶土力强,幼苗长势壮,叶片深绿色。成株株形紧凑,叶色深绿,叶片宽大上冲,株高240cm,穗位高95cm左右,全株叶19~20片。雄穗分枝12~15个,花药黄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由优良普通玉米自交系8984与高油玉米自交系GY220杂交构建的F23家系的分离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在夏播环境条件下对8个植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F2∶3家系间各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并呈连续性正态分布,存在明显的双向超亲分离;株高与穗位高、顶高、穗上叶片数、叶面积、雄穗长和雄穗分枝数,穗位高与顶高、穗上叶片数、叶面积、雄穗长和雄穗分枝数,顶高与顶高/株高、穗上叶片数、叶面积、雄穗长和雄穗分枝数,顶高/株高与穗上叶片数,穗上叶片数与叶面积、雄穗分枝数,叶面积与雄穗长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正相关;顶高/株高与株高、穗位高、叶面积和雄穗分枝数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表型和遗传负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以为高油玉米育种及其相关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4,(11):19-19
玉米品种——苏玉34 苏玉34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育成,属中熟紧凑型普通玉米,适宜江苏夏播地区种植。该品种出苗快而齐,苗势强,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株型紧凑。全生育期约96天,株高236厘米,成株叶片19片,穗位90厘米,穗长18.6厘米,穗粗5.0厘米,每穗14~16行,每行35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