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稻草还田翻耕直播、非稻草还田免耕直播和非稻草还田翻耕直播4种耕作方式,探讨其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免耕直播比翻耕直播能极显著提高结实率,显著增加穗粒数和着粒密度.从而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稻草还田比非稻草还田也能显著提高水稻的结实率.但两者对水稻有效穗、株高、穗长、千粒重等性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水稻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试验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2002年早造对比试验,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区平均每hm^2产量为7818.0kg,稻草不还田免耕抛秧区为7716.0kg,翻耕耙沤抛秧区7324.5kg。稻草还田免耕比不还田免耕增产1.32%,比翻耕增产6.74%。  相似文献   

3.
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稻草还田翻耕直播、非稻草还田免耕直播和非稻草还田翻耕直播4种耕作方式,探讨其时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的水稻出苗率、低位分蘖发生率、成熟期绿叶数均为最高,分别达94.98%、93.20%和2.7张叶;无倒伏现象.稻草还田和免耕直播对水稻出苗率、低位分蘖发生率、成熟期绿叶数的单效应均为正效应,表现为促进作用,并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倒伏率的单效应为负效应,表现为抑制作用.稻草还田与免耕直播配合.对水稻出苗率、低位分蘖发生率、成熟期绿叶数的交互作用也表现正效应,而对倒伏率表现负效应.  相似文献   

4.
采用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稻草还田翻耕直播、非稻草还田免耕直播和非稻草还田翻耕直播4种耕作方式,探讨它们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的水稻出苗率、低位分蘖发生率、成熟期绿叶数均为最高,分别达94.98%、93.2%和2.7张叶;倒伏率最低,为0。稻草还田和免耕直播对水稻出苗率、低位分蘖发生率、成熟期绿叶数的单效应均为正效应,表现为促进作用,并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倒伏率的单效应为负效应,表现为抑制作用。稻草还田与免耕直播配合,对水稻出苗率、低位分蘖发生率、成熟期绿叶数的交互作用也表现正效应,而对倒伏率表现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水稻秸秆还田和耕作模式对直播冬油菜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2016-2017年、2017-2018年三个年度,选用6个不同油菜品种,设置稻草不还田免耕、稻草还田翻耕、稻草不还田翻耕3个处理,对油菜实收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直播冬油菜产量,翻耕模式直播油菜产量比免耕模式直播油菜产量高,杂交油菜品种比常规油菜品种产量高;稻-油轮作模式下,选用杂交油菜品种,采取水稻秸秆还田、翻耕直播能有效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稻草还田免耕直播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直播比免耕直播增产12kg/667m^2 ,免耕直播比常耕直播增产13kg/667m^2。增产效应为:稻草还田免耕直播〉免耕直播〉常耕直播;免耕直播比常耕直播节本增收68.4元/667m^2。,稻草还田免耕直播比常耕直播节本增收78k元/667m^2  相似文献   

7.
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双季稻区早稻不同稻草还田方式田间试验为基础,采用静态箱法/气相色谱法测定3种稻草还田方式早稻期间的CH4、N2O排放速率。结果表明: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稻田CH4的排放速率影响很大。免耕还田能降低CH4排放速率,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的CH4排放速率无明显差异;免耕还田的CH4排放峰值比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分别降低67.0%、54.3%,并迟7天出现;免耕还田CH4排放速率平均值比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分别降低了24.3%和27.0%;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CH4排放主要集中在早稻生长前期,而免耕还田CH4排放主要集中在中后期。旋耕还田和免耕还田的N2O排放峰值比翻耕推迟10天;免耕还田N2O排放速率平均值分别比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降低42.1%和16.7%。试验证明,免耕还田能降低稻田的CH4、N2O排放速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2 a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稻草还田结合不同耕作方式对直播稻田土壤的紧实度、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及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并增加水稻产量;稻草还田条件相同时,免耕使土壤紧实度和容重有所增加,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高于翻耕处理,有一定保肥的作用;免耕虽然对水稻产量极其构成因素影响不显著,但由于节省了翻耕成本,经济效益得到了提升。因此,稻草还田结合免耕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值得在湘西山地稻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对比试验结果2002年早造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平均亩产稻谷521.2公斤,稻草不还田免耕抛秧栽培平均亩产稻谷514.4公斤.常规翻耕抛秧栽培平均亩产稻谷488.3公斤,稻草还田免耕分别比稻草不还田免耕和常规翻耕亩增产稻谷32.9公斤和6.8公斤,增长6.74%和1.32%.观察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具有生根快,根系发达,分蘖早、茎杆粗壮,抗倒伏和成穗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免耕稻草覆盖还田对晚稻生产的综合效应,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免耕条件下稻草全量覆盖还田和50%覆盖还田对晚稻生长、产量和土壤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不同用量稻草覆盖还田虽然分蘖前期由于稻草未分解,禾苗生长较慢,但分蘖后期稻草分解释放养分,能促进禾苗生长,与翻耕稻草不还田相比,增产5.4%~12.6%,并且对土壤通气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免耕稻草覆盖还田节省了耕田成本,增加了收入,经济效益显著,是一项节本增效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可以在适宜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免耕水稻直播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稻免耕直播、稻草还田免耕直播、常耕直播的对比试验,研究水稻在不同直播栽培条件下对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直播和免耕直播处理分别比常耕直播每667m2增产22kg、10kg,节约成本45元,值得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马铃薯在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冬种试验表明,免耕稻草覆盖10cm比常耕栽培亩增产马铃薯50.13%,免耕稻草覆盖8cm增产34.44%,免耕稻草覆盖6cm增产24.93%,增产达极显著值。该方法免除了栽培翻耕和中耕除草环节,亩减少授工8工天,省工省时。该方法能使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具有前缓中快后稳健的特点,出苗整齐,成薯率高,现蕾开花期植株生长速度快,分枝多,叶面积大,块茎形成早数量多,块茎膨大速度快,每株块茎数量是常耕栽培的1.6~2.2倍,单株块茎增重32.8~125.6克。能有效达到稻草还田和增加薯苗还田的效果,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1 免耕直播应用效果 1.1 高产稳产 据2003—2005年抽样调查,免耕直播比翻耕直播每667m^2增产40~50kg,增7%-10%。  相似文献   

14.
腐秆剂在稻草还田中的应用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翻耕稻草还田与免耕稻草覆盖还田两种耕作方式,研究了施用不同稻草腐秆剂对晚稻生长发育、水稻产量及改土培肥的效果.结果表明,无论是翻耕稻草还H还是免耕稻草覆盖还田,与对照比较,晚稻生育期都略有推迟,但晚稻穗部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水稻产量呈显著增产的趋势,与对照相比的增产效果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比稻草还田平均增产达到...  相似文献   

15.
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稻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稻比常耕抛秧稻分蘖早10-13天,分蘖节住低一个节位,成穗率高6.82个百分点;单株总根数多88.9条、根总长多902.9cm、根系体积多4.7cn3、根系干重多0.91g;后期绿叶数多0.7张,假茎粗0.08cm;每667m2有效穗多1.61万穗,每穗总粒数多3.9粒,每穗实粒数多5.7粒,结实率多2.02个百分点.不同的耕作方式相比,直播稻比移栽稻生育期缩短3-6天;穗粒结构以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稻最好,产量也最高,比非还田免耕直播稻增产4.78%,比免耕抛秧稻增产6.39%,比常耕直播稻增产11.79%,比常耕抛秧稻增产11.39%.不同留桩高度对免耕直播稻产量没有直接的影响,免耕直播稻纹枯病为害较轻,特别是稻草还田免耕直播稻纹枯病最轻.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晚季在大田条件下,对免耕抛秧、常耕抛秧、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和稻草还田常耕抛秧的立苗速度与立苗期的根系生长及其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比常耕抛秧增产7.64%.稻草还田免耕抛秧与稻草还田常耕抛秧产量差异不大,但分别比常耕抛秧高10.72%和8.22%。免耕抛栽秧苗前期立苗速度较慢,后期立苗速度较快,总的立苗时间较常耕抛栽秧苗多1d。免耕使立苗期根系及分枝数量、根系的总长度和根毛区长度及根系氧化能力下降。但是.稻草还田增加了立苗期根系及分枝数量和根系长度,提高了根系氧化能力,因而对抛栽水稻立苗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在免耕条件下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2016年晚稻,通过对稻田还田常耕抛秧、稻田还田免耕抛秧、非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草还田常耕插秧、非稻草还田常耕插秧等6个参试处理的实验结果可知:稻草还田免耕抛秧、非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稻草还田常规抛秧的经济性状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尤其以稻草还田免耕抛秧的经济性状表现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8.
少免耕栽培晚稻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度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探明农业技术措施对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以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保障土壤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1/3稻草覆盖少免耕对晚稻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度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几类微生物的数量在晚稻不同生育期都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并且在晚稻分蘖盛期最高.好气性细菌、放线菌、真菌及微生物活度从高到低为少耕土壤、翻耕土壤、免耕土壤,而厌气性细菌数量从高到低为翻耕土壤、少耕土壤、免耕土壤.通过对土壤微生物分析评价发现,在提高土壤质量和利于作物生长方面,少量秸秆还田少耕要优于少壤特秆还田翻耕和免耕。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秸杆还田免耕栽培对玉米生长及产量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灌  袁文  韩烨君 《广西农学报》2009,24(4):22-23,39
玉米免耕是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玉米秸秆还田免耕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产量。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田间试验表明,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比免耕、常规翻耕栽培产量要高,效益要好,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比常规翻耕增产5%以上,每667m2节本增收90元以上,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不同稻草还田模式下双季稻田周年CH4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南方双季稻田稻季无草翻耕冬季休闲(CK)、周年稻草焚烧还田翻耕(BST)、稻季稻草覆盖免耕冬季高桩(SNTH)、稻季稻草覆盖免耕冬季翻埋(SNTB)和稻季稻草翻耕还田冬季稻草翻埋(STB)5种稻草还田模式下双季稻田周年CH4排放进行观测,分析双季稻田周年CH4排放特征及其温室效应,旨在探索双季稻田CH4减排最佳的稻草还田方式及土壤耕作调控技术模式。结果表明:早、晚稻季CH4排放总量分别占全年CH4排放总量的43.9%和52.1%,冬闲季CH4排放比例很小,仅为4.0%;稻草还田显著增加了周年CH4排放总量(P<0.05),增加幅度为25.9%~92.8%(P<0.05),与STB处理相比,SNTH处理和SNTB处理均能显著降低CH4排放(P<0.05);不同稻草还田处理周年CH4温室效应大小顺序为:STB>BST>SNTB>SNTH>CK。可以看出,双季稻田稻季稻草覆盖免耕还田、冬季翻埋稻草还田或留桩还田能显著减缓因稻草直接还田CH4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在南方双季稻区是一项可行的CH4周年减排的稻草还田调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