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校从1999年扩招以来,借用银行大规模信贷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还贷高峰期已经到来,各省纷纷就地方高校归还贷款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建设银行会同教育部就部属高校银行贷款进行债务重组出台文件,高校针对提出的债务重组,也应采取相应对策,并对后续贷款及还贷计划严格管理,以降低高校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使用ORACLE数据库,以JAVA或.NET为平台来开发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与分析系统,实现了政府、学校、学生、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还贷中信息共享,提高了管理效能,使国家助学贷款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3.
陈华 《甘肃农业》2010,(4):36-3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省属高校科研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更直接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是省属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肩负的重要使命。文章从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内涵与外延入手,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当前我国省属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省属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案例分析,声誉机制、质押机制对专业合作社内资金互助的还贷风险具有抑制作用,但二者发挥作用的互助规模存在差异,在互助规模较小的熟人社会下,声誉机制对资金互助社员的还贷风险规避起到控制作用;互助规模突破熟人社会后,在声誉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下,引入的质押机制将会对降低社员的还贷风险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未来服务社会的重要领域。人才是促进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工具,因此,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了教育的改革,主要目的是促进高校教育能够符合国家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等贡献更大的力量。笔者主要针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的纪检监察工作进行重点分析,以其为促进高校建设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在新时代下,中国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改革势在必行,不仅仅是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更是在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的改革上,本文通过阐述现阶段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发现问题,从而探究出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从而不断地完善教育机制,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会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下,中国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改革也势在必行,不仅仅是在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更是在人才培养方法和途径的改革上,本文通过阐述现阶段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发现问题,从而探究出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从而不断地完善教育机制,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会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之中,高校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承担着为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人才的艰巨使命。虽然与其他经济结构相比,高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下,高校的财务风险问题也越来越多,构建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已经成为高校发展必须重视的一个热点。高校方面需善用构建高校财务内控体系全面提高自身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确保高校妥善应对各种风险问题,以推动高校经济良性发展,进而为高校的良性发展夯实基础。本文围绕"财务风险管控视阈下的高校财务内控体系构建"展开讨论,从四个维度出发对之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教育现已成为知识社会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构成要素。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服务国家未来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对双创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意义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重点探讨了有效的改革方法,旨在完善高校育人体系,培养出更加优质的高水平人才。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经济困难的一种助学措施,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推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高等学校保证办学经费,完善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体系,有利于学生避免因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切实享受教育机会平等权利,有利于银行拓展业务,培养潜在客户和利润增长点提供机遇。然而,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在发展和演进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如何更好地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研究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存在贷款供不应求、贷款发放不平衡、学生还贷压力过大、违约率高等问题,提出加大政府贷款补贴力度、制定还贷优惠政策、加强贷款大学生的信用监管等方面措施,从而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积极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二分类Logistic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运用光大银行某分行样本数据,评估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个人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结果显示:客户性别、学历、年龄、收入、职业、属地等因素对个人小额贷款信用风险影响显著。其中,年龄、收入、学历等与客户信用等级呈正向关系,女性信用风险显著低于男性,持有信用卡、存贷比越低的客户其信用等级越高;一、二线城市客户的履约率普遍高于县地级市客户的履约率。鉴此,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个人小额贷款信用风险进行有效规避和分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用以解决阻碍集体林改中林农反映比较强烈的资金来源问题。【方法/过程】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书籍和统计年鉴,采用对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与林农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查找林改后林农信贷供需之间的矛盾,针对福建省武平县和永安市普惠林业金融贷款制度改革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结论】调查研究分析得出林业金融贷款制度需要改进的问题有贷款期限短、程序繁琐、担保风险大、反担保遇到阻碍等,提出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周期、延续贷款的持续性、简化相应程序、适当降低担保金、放大贴息范围、创新林权证反担保措施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高校、银行、政府三方面全面地分析了高校贷款的现状及高校贷款问题的成因, 并提出对策和建议。笔者认为, 由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性, 单由高校一方或政府一方还贷都是缺乏合理性的, 除了要采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严格贷款审批程序、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扩充高校经费来源渠道等措施外, 笔者建议建立高校和政府合理分担的还款机制来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高校贷款问题, 旨在为高校贷款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农业政策性贷款的概念、农业信贷市场的分类等角度,概括了其理论边界、业务边界和规模边界。认为农业政策性贷款的规模边界受财政补贴、盈利水平和风险损失率的限制。要控制农业政策性贷款的风险损失率,需要进行抵押担保制度创新,防范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实施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已经有5年。在实施的过程中,同以往其他贷款一样,出现了呆帐、坏帐、道德风险和产业风险测算不准、信用调查不实和评级不准等问题,不仅造成了信用社的贷款风险过大,而且也使农户贷款愈加困难。及时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信合保险这种新的金融实体,通过开展信合保险,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而且对改善农户生活水平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开展信合保险也能健全农村的信贷保险机制,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杜俊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30-19532
基于对安徽省小额信贷市场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小额信贷+保险"模式,并对具体内容进行了设计,提出由保险公司承接贷款风险,并对现实中政府、相关金融机构、借款人、保险公司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选取我国2011年沪深两市A股的628家民营上市企业的贷款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银行贷款量与银行到企业之间距离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银企距离是制约我国民营企业贷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地区金融发展与企业的银行贷款量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的关系,说明了竞争关系对企业外地银行贷款的抑制作用不是表现在区域的银行网点的竞争,而是地区的金融发展。因此,应重视银企距离,加大地区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如何化解银行风险,激发银行放贷热情的角度,对国家助学贷款走出困境的路径和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学校"减"、财政"保"以及校-银"合作"的观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5年在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调研数据,针对农户获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交叉表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获得农地抵押贷款意愿比较强烈,其中,年龄、文化程度、劳动力人数、耕地面积、农业年总收入、金融机构服务满意度与政策了解度都对农户参与意愿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返乡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业融资风险进行了探讨,构建了以创业者自身风险、项目风险、外部风险为主的风险指标体系,然后建立模糊层次综合评价(F-AHP)数学模型并结合案例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做出的评估结果能直观、可靠地反映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风险水平,相关金融机构及个人可以根据评判结果准确地决策是否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融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