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绵羊脑多头蚴(俗称脑包虫)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绵羊疾病之一,随着养羊业的发展,绵羊脑多头蚴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据我们对湟源县寺寨牧场的临床病例统计,绵羊脑包虫病占羊病的10.6%。现将近年来的诊治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包虫病又称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脑包虫)引起的,它是危害绵羊严重的寄生虫病,尤以二岁以内的绵羊最易感。多头绦虫成虫寄生在终末宿主犬、豺、狼、狐狸的小肠内;幼虫寄生在绵羊、  相似文献   

3.
脑包虫病又称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脑包虫)引起的,它是危害绵羊严重的寄生虫病,尤以二岁以内的绵羊最易感.多头绦虫成虫寄生在终末宿主犬、豺、狼,狐狸的小肠内; 幼虫寄生在绵羊,山羊等有蹄类动物的脑内,有时也能在延脑或脊髓中发现;此病也能偶然感染人.临床上主要表现前冲或后退运动,做"转圈运动",因此通常又将此病称为"回旋病".  相似文献   

4.
绵羊脑包虫病又称绵羊多头蚴病,是由脑多头蚴寄生于绵羊的脑或脊髓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可感染于牛,偶尔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它严重危害着养羊业的健康发展。为保障人畜健康,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养殖业的发展,笔者对绵羊脑包虫的诊断与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一多头蚴寄生于反刍兽脑脊髓的一种寄生虫病。我区普遍存在,主要危害绵羊和犊牛,特别是两岁以内的绵羊和犊牛。此病牧民叫“脑包虫”,哈萨克族语叫“腾铁克”。  相似文献   

6.
绵羊脑包虫(多头蚴)病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寄生虫病,据1978年我场发病近百只绵羊统计,致死率几乎达100%。笔者于1979年采用手术方法收治20例,成活14例,死亡  相似文献   

7.
脑多头蚴病的病原体是多头绦虫(Multiceps multiceps)的幼虫-脑多头蚴,俗称脑包虫(Coenurus cerebralis)引起的。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狸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幼虫寄生在牛、绵羊、山羊等草食动物的脑内  相似文献   

8.
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于反刍兽脑脊髓的一种寄生虫病。我区普遍存在,主要危害绵羊和犊牛,特别是两岁以内的绵羊和犊牛。此病牧民叫"脑包虫",哈萨克族语叫腾铁"克"。1病原与发育史多头蚴病是由豌豆大到鸡蛋大的囊泡,囊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内膜上长有很多白色斑点状的头  相似文献   

9.
羊脑包虫病与羊绦虫病常单独发病,但两者混合感染的却很少遇到。去年春季,新野县一养殖户从外地购回一批绵羊,1个月后发病,诊断为羊脑包虫与绦虫病混合感染,经治疗后全部痊愈。现将此病例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脑多头蚴俗称脑包虫,近几年在木垒县牧区发病较多,损失严重。本病是由多头带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所致的一种脑脊髓病,患畜几乎全是反刍兽,主要是牛和羊,特别是两岁以内的绵羊和犊牛。  相似文献   

11.
笔者几年来诊治绵羊脑包虫38例,治愈32例,死亡6例。现将诊治经验总结如下,供参考。一、寄生部位绵羊脑包虫的临床表现虽然有急、慢性之分,但随虫体寄生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相同。掌握其特殊症状,准确地判断寄生部位,  相似文献   

12.
绵羊脑包虫症是犬多头条虫的幼虫,甘肃、青海农牧民叫“转圈病”。它的传播是由于充满了卵的成熟体节,随着感染多头条虫的犬、狼、狐狸粪便,污染了牧场、褥草、水源,羊吃了这些水草,吞下的虫卵在体内经过3—8周在脑部形成囊幼期(变成脑包虫)。作者  相似文献   

13.
脑包虫病是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幼寄生在绵羊、山羊的脑内,压迫脑组织所引起的一种脑功能异常性疾病,是危害绵羊、山羊的严重寄生虫病。近年来木垒县牧区牧民养狗数量增多,脑包虫羊的发病率也相应增高,尤其是一周岁左右龄的绵羊,发  相似文献   

14.
绵羊脑包虫(多头蚴)病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寄生虫病,为了探索治疗方法,我乡畜牧兽医工作站的同志于1982—1983年先后开颅治疗了21例病羊,全愈16例,占76%,死亡2例,没有找到虫体3例,其中  相似文献   

15.
绵羊脑包虫是狗多头绦虫的幼虫。它的传播乃是由于患有多头绦虫的狗、狼或狐狸的含有卵的成熟体节的粪便污染了牧草或水源,羊只吃了这些草或水,卵在羊体内经数周在脑中逐渐长大成为脑包虫。青海牧业区差不多全系少数民族居住区域,他们养狗很多,且喜欢以羊头喂狗,因此脑包虫在羊只中感染数量很大。即以国营青海省三角城羊场为例,据统计感染脑包虫  相似文献   

16.
绵羊脑包虫(即多头蚴)病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寄生虫病。1临床症状羊只感染发病后表现为无目的的转圈运动,转圈的方向多和虫体寄生部位一致,一般羊转小圈,虫体寄生于脑的浅部,转大圈,虫体寄生于脑的深部,低头,虫体寄生于脑前,仰头,虫体寄生于脑后,平头顶墙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对治疗绵羊脑包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对寄生脑深部,侧脑室的虫体摘出难度较大。由该病死亡的羊只给养羊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自1979年以来,对绵羊脑包虫病改用倒钩穿刺摘出包囊的方法。我们初步体会是施术时间短,操作  相似文献   

18.
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头蚴病,因能引起明显的转圈症状,亦称羊转嘲病.主要侵害2岁以内的绵羊,本病的传统治疗是用圆锯在术部摘取头骨,然后取出脑包虫.手术过程复杂,死亡率较高,很难推广应用.笔者近几年来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步摸索出一种简单易行而且治疗效果较为明显的手术疗法,经对20例脑包虫病进行简易手术治疗,18例全愈,治愈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1脑包虫病 脑包虫病是以转圈为主的脑神经症状明显,由于脑包虫寄生部位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症状,所以较易诊断。大多数病畜初期神经症状不明显,随着脑包虫逐渐长大,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垂头呆立;在大脑半球有寄生虫的病羊精神萎靡、喜卧,向病侧作旋转动作;大脑颞叶有寄生虫的病羊视觉发生障碍,向患病一侧作强迫运动;寄生部位为大脑额叶的病羊低头前奔,遇到障碍物顶住不动;小脑有寄生虫的病羊共济失调;寄生在其他部位会使病羊头常后仰,出现痉挛、麻痹等不同症状,虫体越大,症状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绵羊脑包虫广泛流行于我国三北地区,对绵羊及犊牛危害极大,常造成大批死亡。以往对脑包虫病的治疗只能采用手术摘除的方法,但往往由于手术不便或条件限制,难以普及推广。为了探索药物治疗的途径,笔者选用吡喹酮进行了治疗试验。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