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实现定时从四川省气象局省市县三级预报业务平台Web服务器获取气象站的降水量数据,并且在降水量数值超过规定阈值时,及时提醒值班工作人员做相应的气象服务,采用C#语言,基于Quartz.NET开发了雨情监测报警程序。结果表明,基于Quartz.NET的雨情监测报警程序,不但能实时监测特定时间段、特定区域范围内各个气象站的累计降水量数据、及时报警,而且还能自动生成决策气象服务所需的雨情通报文档,大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汛期繁重的气象服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气象信息发布时效,为LED显示屏基层用户和地方政府及时提供当地区域自动气象站监测信息,采用数据库网络访问和GSM MODEM通信编程技术,开发了LED显示屏自动播发区域气象站监测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同时对多个区域气象站的资料自动查询与处理,并控制GSMMODEM实现各站点监测信息在LED显示屏上的对应自动播发。经试用,可取代人工干预下的气象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实时数据驱动的益阳市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益阳市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的平台结构和主要功能。该系统分为3个平台:区域气象灾害监测平台可实时获取的区域观测气象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预报分析平台把大环流背号下的数值预报产品和区域监测系统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输出区域气象灾害的预报结果;预警发布平台根据预报结论的级别自动生成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实现了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流程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气象信息发布平台除了要发布实时气象信息以外,还应该能对以前的气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本文运用WFS(Web Feature Service)服务实现了气象统计信息在WEBGIS上实现显示,同时运用WPS(Web Processing Service)服务实现了动态显示信息的等值化,为气象信息发布平台提供更多功能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 Service的PDA林火监测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交流不畅与共享困难是我国森林防火监测与预警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该文将Web Service技术应用于PDA林火监测,提出了基于SOA的林火监测系统结构,并对系统中服务端与PDA客户端的Web Service结构布局与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与描述,设计开发了Web Service的PDA客户端调用引擎,最后以北京市森林防火扑救指挥系统为基础建立了一个PDA端的火险等级与气象查询服务实例。结果表明基于Web Service的PDA林火监测可有效利用现有防火决策信息服务,实现信息的实时交互与共享,提高林火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6.
运用商丘市7个气候站196—2017年观测资料和农业气象站冬小麦发育期定点观测和大田调查资料、遥感监测资料、自动土壤水分监测数据,采取对比统计分析法,结合冬小麦生长气象指标,分析生育期内气象条件及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结合冬小麦生长动态监测信息和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制定商丘冬小麦农业气象服务规程,制作冬小麦气象服务专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气象灾害监测与评估及防灾减灾对策,实现农业气象服务智能化,以期更好地为冬小麦高产稳产提供精准化气象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7.
王荣喆  倾继祖  钱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85-16691
尝试利用移动手机短信结合GIS技术开展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有效发挥手机短信快捷便利、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和GIS技术准确定位的作用,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的快速联动机制。武威市气象灾害短临监测预警业务系统考虑了区域气象站资料获取、气象灾害阈值检索、气象灾害点在地理信息图上落点和等值线分析因素,以区域气象站观测资料、地理信息作为输入数据,通过设定气象灾害监测阈值进行监测预警;从系统框架模型、系统体系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分析流程、数据访问、系统功能6个方面进行设计;利用ArcGIS强大的分析功能与移动通讯相结合,实现了气象数据收集、处理、输出于一体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增强了气象灾害防御的主动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谈基于Web的设施农业气象信息监测与预警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提出了基于Web的设施农业气象信息监测与预警系统。即实时采集温室中气象数据,通过GPRS无线专网自动传输到服务器上,并且在Internet网络上实时发布实时气象监测信息、监测图片、温室气象预警信息、天气预报等服务。该系统用ASP、ADO、FushionChart等技术将实时资料、历史资料、气象预报信息等以Flash动画的形式显示;方便用户直观地了解温室的实时气象信息、及时掌握温室的气象预警、预报信息。为农户科学管理温室、科学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特色农业(石榴)气象服务需求,提高科技为农发展赋能水平,推动石榴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本研究开发建设了特色农业(石榴)气象服务平台。该系统基于NET搭建了Web访问平台,整合了石榴气象服务技术项目组前期研究的石榴气象灾害模型资源,实现了气象数据实时监测、石榴生长状况及时更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自动生成、气象服务信息即时生成等功能。该系统已在枣庄市推广使用,并在石榴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气象自动站数据监控平台的重要性,本文对数据监控平台技术进行了研究。将结合Visual C++6.0工具研发,通过对气象数据进行监测分析、重组、提取信息深处理后,将异常信息量发送到监控中心以便技术人员作为参考,及时发出警报。该设计实现自动监控,将会提高气象站对数据监控的有效性与及时性。  相似文献   

11.
甘泉  余文会  汪文理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284-284,286
区域气象站作用日益突出,随着各自动雨量站和多要素区域气象站的建成投入,后续的管理、维护及故障排除等成为热点问题。介绍了近几年对临湘市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常见故障的维修经验,以进一步增强气象监测能力,提升气象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气象站的建设目的是用来监测一定区域范围内自然气象变化情况的,而基于我国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开始应用自动监控系统来实现对气象变化情况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测。为了能够将监测信息及时传递给监管人员,并发布给广大受众群体,这里还涉及到对SMS短信技术的应用。本文就主要结合了自动气象站监控和技术保障当中SMS短信技术的具体构成要素以及实际的应用方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农业气象站的设立,为采集农业气象信息发挥了基础作用。地处高原地区的青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其农业气象站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GPRS传输技术应用于农业气象信息的采集和传输,优势明显。就GPRS传输技术在农业气象中的应用,本文作了浅谈。  相似文献   

14.
多功能乡镇气象站的建立,推进了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防灾减灾和评估等能力,全面提升了地方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水平,促进了农业、农村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今后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强服务管理责任感,加强乡、村(社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等,积极推进乡镇气象站业务多元化开展.  相似文献   

15.
陕甘宁春玉米低温冷害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逐日温度推算精度,采用微波亮温趋势面信息与地理因子相联合的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实现了研究区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的推算。所获逐日平均气温经验证,模拟结果与气象站观测结果均方根误差为1.75℃。微波趋势面信息的加入可使逐日平均气温的推算精度提高0.37℃。通过构建的春玉米动态发育期图,提高了春玉米冷害监测时监测指标和发育期的配合度。所获得陕甘宁春玉米冷害监测结果与2011年农业气象灾害统计年鉴的报道在时空上相吻合。研究构建的冷害监测方法简单有效,可为陕甘宁春玉米大范围冷害动态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都匀毛尖茶实现优质高产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进一步推动都匀市特色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利用都匀国家基本气象站1987—2017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及都匀毛尖茶物候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都匀毛尖茶生长期气候条件。结果表明:都匀市1987—2017年的热量资源丰富、水分条件适宜、日照百分率较低及云雾日数多等气候条件非常有利毛尖茶的生长,但在毛尖茶生长期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温冻害、霜冻、倒春寒、冰雹和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针对都匀市气候特点建立健全了气象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平台,对都匀毛尖茶生产开展精细化气象服务。  相似文献   

17.
明德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920-4922
介绍在Internet环境下采用Web模式开发农业气象信息系统的方法。在广泛搜集气象资料、作物生长指标、作物灾害指标、作物产量数据等信息的基础上,建立农业信息数据库,并采用Web模式开发具有气象数据维护、作物指标维护、作物产量信息维护、气象信息查询、各种气象要素的统计功能以及农业气候灾害指标分析、作物减产率分析等功能的农业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气象站的监测技术在逐渐提高。目前,我国大范围的应用推广现代化遥测自动气象站,解决了传统人工气象站数据传输难等问题。自动气象站和传统的人工气象站相比较而言,可以全天对气象进行实时监测,传统人工气象站只能定时监测,不但降低了工作人员工作强度,监测数据也比较全面。但是,我国气象站的数据采集、存储和维护技术还不是很完善,会出现数据资料不正常或者是缺测现象。所以,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自动气象站收集数据时出现的问题,并根据数据问题特点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气象监控的重要用途在于能够预防灾难并且及时地播报预警。为了加强气象的功效性,高端的科学技术被融入到气象管理当中,随着自动气象站的维护与管理技术的发展,气象站逐渐实现了安全、稳定的运作状态。确保气象站系统维护工作,才能为气象站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本文重点对山西省侯马市自动站的维护和技术保障进行详细总结,为给当地的气象维护工作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动化气象站为现代化气象站的主要形式,为确保其气象监测功能能够有效实现,提高数据采集的可视化水平最为关键,本文以自动化技术为基础,阐述了自动气象站可视化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重点从软件设计、硬件设计、防雷电设计三方面,具体介绍了每一模块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对调试与运行结果的观察,证实了系统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