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玉米新品种莱农糯10号丰产性、稳产性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了解莱农糯10号的推广和育种价值,依据2007~2008年度国家黄淮海鲜食糯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高稳系数(HSCi)、变异系数和适应定参数等分析方法,对莱农糯10号和对照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莱农糯10号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以及品质优良等特点,在黄淮海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和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2.
西吉县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设了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通过对参试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及品质鉴定,可以看出,陇薯6号、陇薯3号两品种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及品质都优于其他品种,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陇薯4号、宁薯11号可作为搭配品种在当地种植;其余品种有待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评价冬小麦新品种庆农9号的丰产、稳产特性,以1999-2002年度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庆农9号和对照品种(蓝天4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庆农9号是一个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广的优质冬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利用2020~2021年福建省优质淀粉1组中鲜薯产量试验数据,对邯薯2号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GGE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邯薯2号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比对照增产26.37%和21.96%,位列区组第一和第二;邯薯2号2020年在7个试验点稳定的表现出优于对照品种和平均环境,2021年在福州、宁德、龙岩、南安、莆田和三明等6个试验点丰产性表现最好;理想品种(系)分析显示,2020年邯薯2号是最接近理想品系的品种,2021年邯薯2号是较接近理想品系的品种,均优于对照品种。2020年邯薯2号在宁德、南平、泉州、福州、三明和漳浦等6个试验点名义产量最高,具有特殊适应性,2021年邯薯2号在南安、宁德和福州试验点最适宜。综上,邯薯2号是兼具丰产性和稳产性的理想品种之一,具有广泛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花生新品种郑农花15号的优良特性,根据2015-2016年国家(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产量结果,本研究利用高稳系数法和GGE双标图法对郑农花15号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评估,并根据品质化验结果对该品种的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郑农花15号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含有较高的蛋白含量和油酸含量,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挖掘市场潜力大的菜用甘薯品种,通过分区多点生产试验,跟踪评价4个菜用甘薯登记品种的特征特性、食味品质和产量等,采用GGE双标图法对其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试点鉴别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菜薯18食味品质最好,薯绿1号次之;薯绿1号丰产性最好,鄂薯10号次之;鄂薯10号稳定性最高,薯绿1号次之;福州最适宜种植福菜薯18,武汉最适宜种植薯绿1号,徐州最适宜种植福薯7-6。武汉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最好。GGE双标图为研究不同环境下菜用甘薯丰产性、适应性提供了直观的分析方法,为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普薯30是以揭薯16为母本与广紫薯1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甘薯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品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于201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各地夏秋薯种植。从育种实践提示,甘薯选育种必需重视杂交亲本的广适性。  相似文献   

8.
泗稻15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泗稻15号是201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稻新品种。根据2013年和2014年江苏省中粳水稻区域试验资料,利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方法,比较分析泗稻15号和对照品种(镇稻88、连粳7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在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等方面泗稻15号优于对照品种(镇稻88、连粳7号),适宜在江苏淮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在宁南山区开展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通过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研究及品质鉴定,发现陇薯6号、陇薯8号、陇薯11号、庄薯3号4个品种可以作为淀粉加工专用型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陇薯3号可以作为淀粉加工型补充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保大麦8号的生产特性,以2001年至2003年保山市啤饲大麦区域试验结果为资料,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保大麦8号和对照品种(V0)6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比较,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保大麦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优于对照品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大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广义联合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福建省1995-1996年甘蔗新品种区试试验资料的8个供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进行估测和评价。结果表明:闽糖88-103蔗茎产量比对照种增产31.5%,经L.S.R测验,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其回归系数接近1,是一个高产稳产、早中熟、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种;选50蔗茎产量比对照种增产22.6%,增产达显著水平,回归系数b<1,是一个高产稳产、中晚熟、适应性广的甘蔗新品种;闽糖90-525、闽糖90-913和闽糖85-843个品种蔗茎产量分别比对照种增产12.8%、10.8%、8.7%。除闽糖90-913的回归系数b=1.2901外,闽糖90-525、闽糖85-84回归系数b<1,均属早熟高糖、丰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甘蔗良种;闽糖87-912蔗茎产量比对照种增产15.1%,增产未达显著水平,其回归系数b<1,属丰产稳产、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稳系数(HSCi)法和适应性参数(ai)法,结合变异系数法、产量平均数及回归系数(bi)法,对2005年辽宁省中北部地区玉米品种布局试验的11个品种进行了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综合分析。通过高稳系数法分析得出,辽单127号、东单60号、铁单18号、丹玉39号(CK)、沈玉17号的高稳系数值较高,通过产量平均数与适应性参数联合分析法得出,辽单127号、东单60号、铁单18号的产量较高且适应性参数较小,通过产量平均数与回归系数联合分析法得出,辽单127号、沈玉17号、东单60号、丹玉39号的产量较高且回归系数较小。辽单127号和东单60号高产、稳产且适应性好,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可在试验地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7~2008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西北春谷区组)产量汇总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长生07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长生07是1个丰产、稳产且对优良环境更适应的品种,是理想的高产谷子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部高原地区谷子(粟)品种高产稳产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回归系数法、稳定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 ,对中国北部高原地区新育成的 18个谷子品种 (系 )的高产稳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参试品种多数产量较高 ,约占 55 6 % ,但其中产量稳定性较差的占大多数 ,高产稳产的品种较少 ,仅有 95汾选 3、铁 93- 115和承谷 8号 3个 ,约占16 7% ,其余的均为低产稳产和低而不稳的类型 ,大约各占 2 2 2 %。这可能与品种性状的适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了解小麦新品种沧麦15的生产特性,以2 a的区域生产试验产量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参试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沧麦15表现为较好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通过抗性鉴定沧麦15表现为较好的抗旱性,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冬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麦新品种平安7号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方法]根据2006—2007年度、2007—2008年度河南省小麦区试试验汇总资料和2008—2009年度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汇总资料,利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适应度、品种稳定性与适应性(Cosolin)对平安7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平安7号表现出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和适应性广的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空间。[结论]该研究为平安7号在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哈密垦区棉花区域试验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以期为育种者和推广单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年多点试验联合方差分析方法,对201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三师组织的棉花新品种1年多点区域试验中7个品种(赣杂108、E3、A3、13-20、97H1、9-24、邯杂154)进行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以邯杂154为对照。[结果]品种E3、A3的丰产性较好,折合皮棉产量分别为3 174.0、3 012.0 kg/hm2,较对照邯杂154分别增产15.1%、9.2%,分别居参试品种(系)第1、2位,丰产主效应值均较大,稳产参数方差和变异度均较小,为高产稳产性品种,适应性参数回归系数小,回归截距大。其余品种产量均低于对照邯杂154。[结论]E3和A3适合肥力较低条件下种植,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选育出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大豆新品种。[方法]依据2012年河南省大豆区域预备试验结果,采用通用高产稳产性参数估算、高稳系数法和回归系数法对商豆1201的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商豆1201的特征特性、品质及抗性鉴定进行了阐述。[结果]商豆1201具有较好的高产性和稳产性,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且属于优良环境特殊适应性品种。[结论]该研究为商豆1201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及适应性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i)和适应性参数法(αi),结合变异系数法(CV),产量平均数(x^-)及回归系数法(b),对2004~2006年辽宁省新审定的41个玉米品种和4个高淀粉玉米品种在辽宁中北部不同地点环境下的高产稳产性能及适应性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品种有沈玉24,沈玉21,东单90,华单208和辽单5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