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增氧机的使用日益普及。如何才能正确使用增氧机 ,达到改良水质 ,增加放养密度 ,提高鱼产量的目的 ,越来越受到专业户的关注。1正确选择增氧机的类型和安装位置增氧机的种类有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充气式、喷淋式等。目前我国常用的是叶轮式增氧机 ,它具有增氧、搅水和曝气三大功能 ,它的增氧效果是通过造成水跃、液面更新和负压进气形成 ,明显优于其它类型增氧机。增氧机应装置于池塘中央或偏上风的位置 ,并且利用插杆或抛锚固定。增氧机的工作水深必须超过叶轮式直径的2倍以上 ,以免叶轮泛起淤泥…  相似文献   

2.
如何增加池塘中的溶氧量,是水产养殖中遇到的难题。目前,池塘常用的增氧设备是叶轮式、水车式增氧机,这些传统增氧机存在着增氧能力有限、底层增氧量低、增氧不均匀、能耗大、噪声大等缺点,特别是水质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典型增氧设备在养殖池塘中组合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轮式、水车式、射流式和曝气式增氧机是目前我国池塘养殖使用的主要增氧设备;由于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的不同,4种形式的增氧机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为提高养殖池塘增氧设备的增氧效果,通过增氧设备对养殖池塘水体不同深度增氧效果的试验和养殖池塘自然增氧的试验,分析了4种典型的增氧设备的增氧性能和特点,提出了叶轮式增氧机与耕水机、水车式增氧机与耕水机、水车式增氧机与射流式增氧机以及曝气增氧机与耕水机组合配置使用的混合增氧模式,可以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种形式增氧设备功能。通过组合使用,达到对养殖池塘水体最大限度的增氧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水产养殖中,增氧机是池塘养殖成功、取得高产高效的必备机械设备之一。特别是随着目前高效渔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增氧机也日益成为广大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的有力帮手,越来越成为必不可少的渔业养殖机械。但许多养鱼户使用增氧机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了增氧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那么如何正确安全使用增氧机呢?  相似文献   

5.
江波 《科学养鱼》2002,(6):27-27
夏季由于气温较高,鱼类活动量相对较大,对氧气的需求增加,尤其是高产精养鱼塘,对水体溶氧水平的要求更高,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造成泛塘事故。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实际生产经验,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下逐一加以介绍。一、合理使用叶轮式增氧机使用增氧机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因此不能作为解决溶氧问题的主要手段。但是如果使用得当,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7~9月份,水深1.5米以上的池塘应每日开动叶轮式增氧机0.5~1小时,从而改善水质并有效降低泛塘事故的发生率。叶轮式增氧机的增氧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池塘养殖单产的不断提高,增氧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池塘养殖生产。如何合理利用增氧机为养殖高产保驾护航、同时降低养殖成本,成为在养殖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池塘溶解氧变动规律作为切入点,探讨增氧机“三开两不开”使用原则,明确二者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增氧机在养殖实践中灵活运用,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增氧机是池塘养殖稳产高产的关键,增氧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池塘养殖的产量和效益。2014年,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呼和浩特综合试验站在土默特左旗2814项目区进行了微孔增氧、叶轮式增氧、涌浪式增氧3种增氧设备增氧效果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选择4口面积均为10亩、条件基本一致的池塘作为试验池塘。2.1号池塘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一台,2号、3号池塘配备2.2千瓦微孔增氧设备一套(每个池塘14个盘),4号池塘配备2.2千瓦涌浪式增氧机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常用的增氧设备主要有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流射式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和曝气增式氧机等。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主要是设置在水体上层,单独使用很难满足养殖池塘的立体增氧要求,而且能耗相对较高。曝气增氧又可细分为气石曝气增氧和微孔管曝气增氧两种,其区别在于气体的扩散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微孔增氧机和叶轮式增氧机在草鱼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对装有两种增氧机的养殖池塘内的溶氧量和草鱼生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装有微孔增氧机的池塘内的溶氧量和草鱼生产速率要明显高于装有叶轮式增氧机的池塘.微孔增氧具有比叶轮式增氧更好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前 ,随着淡水养殖渔业的不断发展 ,驯化养殖、精养高产养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鱼类产量大大提高。在养殖产量提高的过程中增氧机已成为实现渔业精养高产必不可少的机械设备 ,对渔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养鱼的今天 ,有许多养鱼场、户使用池塘增氧机缺乏科学性 ,直接影响增氧机的使用效果。合理使用增氧机可有效增加池水中的溶氧量 ,加速池塘水体物质循环 ,减弱或消除有害物质 ,促进浮游生物繁殖。对于预防和减轻鱼类浮头 ,防止泛池以及改善池塘水质条件 ,增加鱼类喂食量及提高产量等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1 如何适时使用增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分别安装叶轮增氧机和涌浪机池塘的溶氧量、pH值、叶绿素-a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叶轮式增氧机的应急增氧效果优于涌浪机,同功率的涌浪机增氧面积优于叶轮式增氧机;涌浪机安装池塘的水深应大于1.5m,利于发挥其增氧功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的叶喷式多功能增氧机,其结构综合了叶轮式与喷水式增氧机的特点。试验表明,该机的增氧效果与动力效率均明显高于叶轮式、喷水式增氧机。该机既能用于增氧,又能组合成电动浮泵用于鱼池抽水作业,是一种结构新颖的多功能池塘养殖增氧设备。  相似文献   

13.
在池塘中使用增氧机,除了对池水有曝气和增氧,使水流动等作用外,还有降低水温的作用。不同种类、不同功率,不同池塘的增氧机,其降温的效率不相同.一般可降低0.5—3℃。经长期观察总结,笔者发现影响降温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气温、水温、空气湿度,池塘水深,池塘单位面积内增氧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用增氧机的增氧机理和应用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增氧机是水产高密度养殖池塘必备的设备。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我国应用以来 ,极大地推进了池塘养殖业的发展 ,池塘养殖产量由 2 0 0kg/亩增加到 5 0 0kg/亩 ,养殖效益也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增氧机随着养殖生产的发展不断出现新机型 ,种类繁多 ,技术指标混乱 ,给正确选择和使用增氧机带来困难。因此 ,有必要从增氧机的增氧机理着手 ,分析各类增氧机的工作原理 ,技术指标和使用方法 ,为正确选择和使用增氧机提供科学依据。1 增氧机的工作机理增氧机工作时 ,主要是利用空气中的氧和池塘本身的溶解氧进行增氧 ,其工作机理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1 …  相似文献   

15.
增氧机是科学养鱼的重要设备。每年进入夏、秋季节,由于干旱、高温、气压低、天气闷热,特别是雷阵雨过后,天气转晴,池塘上下水体形成温差,从而池水缺氧。这时,要及时开启增氧机,由于增氧机使用频繁,易出故障。因此,要注意增氧机的安全使用。1.安装增氧机时一定...  相似文献   

16.
微孔曝气式增氧机的性能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微孔曝气增氧机的增氧性能和池塘应用效果,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了增氧性能的试验和不同水深对增氧性能影响的试验,并在池塘中进行应用效果的试验。结果显示:微孔曝气式增氧机具有比叶轮式增氧机等增氧机更强的增氧能力,但不同配置的机型,增氧能力随配套功率和曝气管长度的增加而增强,动力效率则呈明显下降趋势;增加曝气管布置深度可以提高增氧性能,安装深度从2 m增加到4 m,增氧能力增加285%,动力效率增加207%,与其它养殖池塘机械增氧设备相比,池塘水体越深,微孔曝气式增气机的增氧优势越明显。目前,池塘采用微孔曝气式增氧机的配置方式不具优势,需要改进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旧虾池改造的措施、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池塘的生产力,澄海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站于2001年6月份通过清淤挖泥、彻底清池改造旧虾池,采取蓄水消毒、机械增氧、科学投饲、微生物技术控制水质、定期防治疾病等措施,进行了半封闭半精养健康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及改造措施试验池面积0.53公顷,池底淤泥厚20~30厘米,水位浅,仅100~120厘米。试验池配备各式增氧机5台,其中1.5千瓦水车式增氧机2台,1.1千瓦喷水式增氧机2台,190瓦管道充气式增氧机1台。6月底…  相似文献   

18.
在水产养殖中,增氧机是池塘养殖成功、取得高产高效的必备机械设备之一。特别是随着目前高效渔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增氧机也日益成为广大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的有力帮手,越来越成为必不可少的渔业养殖机械。但许多养鱼户使用增氧机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监测池塘养殖草鱼的生长指标、池塘水质指标和底泥中的异养细菌数量,比较微孔增氧和叶轮式增氧机增氧的效果.结果表明底部微孔增氧的增氧能力显著强于叶轮式增氧机,可显著提高鱼类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20.
漫话增氧机     
《科学养鱼》1986,(1):15-15,19
增氧机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池塘养鱼机械,具有增氧救鱼,改良水质的功效,深受广大渔民欢迎,渔民称它为“救鱼机”、“增产机”,目前在高产渔区已极为普遍。例如无锡市郊区一万余只渔池,每只渔池都有1—2台增氧机,平均每8亩水面有一台三千瓦功率的叶轮增氧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