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冬天,长期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饲养的家畜,如果保温不善,常会导致尾巴、四肢、耳朵、乳房、阴囊、包皮等末梢部位发生冻伤,尤以老、瘦、弱、贫血的家畜最易发生.一般按其程度可分为三类:轻者,皮肤及皮下组织充血、水肿、疼痛,如护理得当,10天左右可恢复正常;一般,皮肤除红肿痛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破后变干,表皮脱落,有的引起感染,有的局部发生麻痹;重者,冻伤深达皮下肌肉,甚至达韧带部和骨骼,皮肤呈紫色、紫褐色,局部感觉消失.如冻伤感染后还会出现干性坏死,脱落后露出肉芽组织.当波及到关节、骨骼等组织时,患畜表现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冬天,长期在寒冷潮湿的环境饲养的家畜,如果保温不善,常导致尾巴、四肢、耳朵、乳房、阴、包皮等末梢部位发生冻伤,尤老、瘦、弱、贫血的家畜最易发。一般按其程度可分为三类:轻,皮肤及皮下组织充血、水肿、疼,如护理得当,10天左右可恢复常;一般,皮肤除红肿痛外,出大小不等的水疱,破后变干,表脱落,有的引起感染,有的局部生麻痹;重者,冻伤深达皮下肌,甚至达韧带部和骨骼,皮肤呈色、紫褐色,局部感觉消失。如伤感染后还会出现干性坏死,脱后露出肉芽组织。当波及到关、骨骼等组织时,患畜表现运动能障碍。防治措施:在冬季,要对家畜补喂精料保膘;…  相似文献   

3.
严冬到来后,长期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饲养的家畜,常会导致末梢部位发生冻伤,尤以老、瘦、弱、贫血的家畜易患。一般按其程度可分为三类:轻者,皮肤及皮下组织充血、水肿、疼痛,如护理得当,10天左右可恢复正常;一般,皮肤除红肿痛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破后变干,表皮脱落,有的引起感染,有的局部发生麻痹;重者,冻伤深达皮下、肌肉,甚至达骨骼和韧  相似文献   

4.
1症状1.1一度冻伤家畜冻伤的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表现红肿、发热、充血、疼痛等症状。1.2二度冻伤除一度冻伤症状外,皮肤呈浅褐色,并可看到大小不等的水疱,以后水疱内的黄红色液体逐渐变干,表皮脱落,如果护理不善造成水疱擦破而引起感染,有部分患畜冻伤外局部麻痹。1.3三度冻伤除上述症状外,冻伤深达皮下和肌肉,严重的可达韧带或骨骼。冻伤皮肤呈紫褐色或黑紫色,被毛脱落,局部感觉消失。如发生感染,会出现渐进性湿性坏死,也有少数患畜出现干性坏死。坏死组织常沿其边界线与肉芽组织分离,脱落后露出愈合缓慢的肉芽组织。冻伤部位如果发生在关…  相似文献   

5.
在严冬季节,家畜长期在寒冷潮湿环境中饲养,如果保温不善,常会导致尾巴、四肢、耳朵、乳房、阴囊、包皮等末稍部位发生冻伤,尤其是体弱家畜更易发生。如冻伤感染后还会出现干性坏死,脱落后露出肉芽组织,当波及到关节、骨骼等部位时,患畜表现运动功能受阻。  相似文献   

6.
冬季天气寒冷,农户饲养家畜如果保温不善,长期在寒冷潮湿环境中饲养,其尾巴、四肢、耳朵、乳房、阴囊、包皮等末梢部位很容易被冻伤,甚至死亡,尤其是体弱家畜更易发生。如果冻伤后感染,还会出现干性坏死,波及关节、骨骼等部位,表现为运动功能受阻。现将家畜冻伤的预防及治疗方法简介如下:1冻伤的症状1.1表层冻伤病畜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组织充血、水肿、疼痛。有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然后水疱中黄红色液体逐渐变干,表皮脱落。有时因水疱被擦破而引起感  相似文献   

7.
<正>家畜冻伤多因气候极度寒冷、温度骤降、饲养管理不善造成。家畜冻伤主要发生于耳郭、四肢末梢、尾、阴茎、乳头等尖端部位或被毛稀少的裸露部位,特别是老、弱、瘦、病、幼的家畜极易发生。以皮肤肿胀、红肿、疼痛及功能障碍为特征,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家畜的死亡。1冻伤的类型1.1轻度冻伤家畜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充血、水肿,有疼痛感,如护理得当,10 d左右可恢复正常。1.2中度冻伤家畜表现为疼痛,行走缓慢,皮肤出现水泡,有的  相似文献   

8.
冬季天气寒冷,农户饲养家畜如果保温不善,使家畜长期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其尾巴、四肢、耳朵、乳房、阴囊、包皮等末梢部位很容易被冻伤,甚至引起死亡,尤其是体弱家畜更易发生。若冻伤后感染,还会出现干性坏死,波及关节、骨骼等部位,表现为运动功能受阻。现将家畜冻伤的治疗方法简要介绍如下。1)表皮冻伤。方法一,患部可用60°白酒或浓度为10%~20%的樟脑酒精外擦或用温水温敷。温敷水温从20℃开始,并逐渐加温至38~42℃。当患部组织温度恢复正常后,立即擦干,裹以棉絮保温。  相似文献   

9.
1冻伤低温引起的组织损伤称为冻伤。本病北方多见,机体末梢、缺乏被毛或被毛发育不良以及皮肤薄的部位易发。第一度冻伤,以发生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疼痛性水肿为特征。数天后局部反应消失,其症状表现轻微,在家畜常不易被发现。第二度冻伤,皮肤和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的冬季,气候寒冷,农户饲养家畜如果管理不善,家畜的四肢、耳朵、乳房等末梢部位很容易冻伤。现将家畜冻伤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一、冻伤的症状 1.表层冻伤:皮肤及皮下组织充血、水肿、疼痛。有的患畜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以后水泡中黄红色  相似文献   

11.
1冻伤低温引起的组织损伤称为冻伤。本病北方多见,缺乏被毛或被毛发育不良以及皮肤薄的部位易发。冻伤分3度,第1度冻伤以发生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疼痛性水肿为特征。数天后局部反应消失,其症状表现轻微,在家畜常不易被发现。第2度冻伤,皮肤和皮下组织呈弥漫性水肿,并扩延到周围组织,有时在  相似文献   

12.
由高热引起畜体组织的损伤称热伤;由湿热引起的叫烫伤;由火热引起的为烧伤。临床上一般将家畜的烧伤分为三度:一度烧伤主要损伤皮肤表层,患部有红斑性潮红充血,轻微水肿和灼痛。二度烧伤表现皮肤及真皮均受损伤,有明显的炎症变化,皮肤出现水疱,局部水肿、疼痛。血管强烈扩张,血管通透性被破坏,水疱破裂,常导致继发性感染。  相似文献   

13.
1冻伤 寒冷季节,在低温长时间作用下极易引起奶牛冻伤。奶牛冻伤主要分为浅表性冻伤和深层性冻伤。浅表性冻伤。奶牛皮肤受冻后,血管强烈收缩,组织缺血,皮肤由苍白色转为蓝紫色,温度升高后血管扩张,皮肤充血,冻伤部位灼痛、瘙痒,出现红肿热痛。严重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疱液透明。  相似文献   

14.
家畜冻伤多因气候极度寒冷、温度骤降、饲养管理不善造成。家畜冻伤主要发生于耳郭、四肢末梢、尾、阴茎、乳头等尖端部位或被毛稀少的裸露部位,特别是老、弱、瘦、病、幼的家畜极易发生。以皮肤肿胀、红肿、疼痛及功能障碍为特征,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家畜的死亡。  相似文献   

15.
<正>苜蓿是一种优质牧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各种家畜都喜欢吃。但有的家畜采食大量苜蓿,经日光照射后,皮肤会出现炎症,即"苜蓿病"。1症状家畜患"苜蓿病"后,往往食欲减退或消失。轻者在其头部、四肢的皮肤无色素处,出现潮红、肿胀;炎症消失后,患部脱毛;牛四肢、胸腹下、乳房、颈部等处常出现疹块,瘙痒不安。重者皮肤明显肿胀,触摸敏感疼痛,有的破渍化脓而感染;有的结膜  相似文献   

16.
1免疫接种反应的类型1.1一般反应家畜接种疫苗后,由疫苗自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称为一般反应,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注射局部肿胀、疼痛,一般1~3d后会逐渐消退;有的家畜会出现局部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硬结,但对健康无害。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少等,一般持续1~3d即可恢复正常。1.2过敏反应家畜接种疫苗后,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引起个别动物发生的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称为过敏反应。常出现在疫苗注射后数分钟至一小时内,表现烦躁不安、震颤、抽搐、出汗、…  相似文献   

17.
<正>家兔冻伤常发生于机体末梢、被毛少及皮肤薄的嫩处,在饥饿、衰竭及日龄过小时更容易被冻伤。1按冻伤程度分为3级1级,局部发红,肿胀、有疼痛感、稍温热;2级,局部出现充满透明液体的水疱,疼痛,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愈后留有斑痕;3级,局部组织坏死、干枯、皱缩,以后分离脱落,严重者可全身冻伤致死。  相似文献   

18.
寒冷季节,兔舍保温不好,湿度大,易导致家兔冻伤。家兔的冻伤多发生在耳部。一度冻伤,局部肿胀、发红和疼痛;二度冻伤,局部充满透明液体,囊皮破裂后出现溃疡,愈后留下斑痕;三度冻伤,局部组织干枯、皱缩以致坏死而脱落。冻伤的家兔食欲下降,生长速度变慢。全身性冻伤还可导致家兔死亡。  相似文献   

19.
(一)冻伤的症状 1.表层冻伤:皮肤及皮下组织充血、水肿、疼痛。有的患畜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以后水泡中黄红色液体逐渐变干,表皮脱落,有水泡被擦破而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20.
家畜冻伤常发生在畜体防寒力较弱的部位,如耳壳、四肢末梢、尾、阴茎、乳头、鸡冠、肉髯及家禽的两肢等。这些部位被毛稀少,距离心脏较远,血液供应不足,而且体积小,面积大,散热快,所以容易发生冻伤。此外,畜体虚弱,大失血,过度疲劳,生疥癣,长期休闲不运动,也可引起冻伤。防治家畜冻伤,首先以防为主,采取预防措施,冻伤后要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