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清宫散对患子宫内膜炎奶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椎板式血液粘度仪检测了中药方剂-清宫散对患子宫内膜炎奶牛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全血粘度、全血低切/高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系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健康牛,经清宫散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空白对照组奶牛首次采血时的血液流变学参数与试验组奶牛治疗前的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奶牛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宫散能改善患牛微循环障碍,降低血液粘度,进而达到活血化瘀之功效。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探讨奶牛变形蹄的发病机理及对奶牛变形蹄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选择长沙地区20头荷斯坦奶牛,系统检测了变形蹄和正常蹄奶牛在夏季(6月份)和冬季(12月份)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结果:夏季时,1S-1、3S-1、5S-1、10S-1、30S-1、60S-1切变率下,变形蹄奶牛全血粘度高于正常蹄奶牛,差异显著(P<0.05)。变形蹄奶牛低切全血还原粘度极显著高于正常蹄奶牛(P<0.01)。变形蹄奶牛红细胞压积高于正常蹄奶牛,差异显著(P<0.05)。冬季时,5S-1、10S-1、30S-1、200S-1切变率下,变形蹄奶牛全血粘度高于正常蹄奶牛(P<0.05)。变形蹄奶牛血浆粘度高于正常蹄奶牛,差异显著(P<0.05)。变形蹄奶牛红细胞沉降率较快,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变形蹄奶牛与全血粘度增高和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紫苏叶注射液对犬动脉搭桥术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20只试验犬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1 434 mg/kg,478 mg/kg,159 mg/kg)及对照组,采用同侧自体颈外静脉重建颈总动脉,术后头静脉滴注紫苏叶注射液,持续给药3周,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第1周、第2周和第3周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结果:与用药前比较,低、中、高剂量紫苏叶注射液均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低切(10 s-1)时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P<0.05,P<0.01);高剂量紫苏叶注射液能显著降低中切(60 s-1)时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P<0.05),但低剂量和中剂量紫苏叶注射液对中切(60 s-1)时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无显著影响(P>0.05);低、中、高剂量紫苏叶注射液对高切(150 s-1)时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结论:紫苏叶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搭桥术后犬的血液流变学参数,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4.
随机选取63头荷斯坦奶牛,比较研究临床健康奶牛和乳房炎奶牛的血液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1)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在120,70,50,30 s-1等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积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奶牛和隐性乳房炎奶牛(P<0.01或P<0.05),而健康奶牛和隐性乳房炎奶牛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2)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血清中IL-1β、IL-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1或P<0.05),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血清中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隐性乳房炎奶牛(P<0.05),而健康奶牛和隐性乳房炎奶牛血清中各细胞因子水平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证实了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血瘀证"的客观存在,乳腺炎症反应参与了血瘀证的形成,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中IL-8、TNF-α可以用作乳房炎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脂饮食对犬生化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选取本地50只健康的45日龄杂交犬,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15只,高脂组35只,分别饲喂基础饲料(正常组)、高脂饲料(高脂组)。试验为12周。每隔1周,采集1次血清,用于检测血清生化指标。于试验最后1d,每组随机选择15只犬,采集抗凝血,用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检测结果相比,高脂组犬血清中TC、TG和LDL-C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高脂组犬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高低切相对指标和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由此可见,给予犬高脂饮食可出现高脂血症,并且血液流变学指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对于犬高脂血的临床诊断,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奶牛生殖系统疾病,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力,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清宫散为纯中药复方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和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显著,为探讨其疗效机理,利用小鼠进行离体子宫收缩实验。结果显示:清宫散对小鼠离体子宫的收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促使其收缩振幅加大,频率加快,子宫收缩力加强,与加药前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与益母草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发生在牛子宫内膜上的炎症,为了探索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时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本实验以患子宫内膜炎奶牛为研究对象,与正常奶牛做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患牛Ca、P显著下降,其他指标没有显著变化;2例炎症严重的病牛,谷草转氨酶AST和磷酸激酶CK远远高于平均值,呈离群状态。这些指标变化为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大黄注射液对犬动脉搭桥术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将20只试验犬随机分为高(0.8 g/kg)、中(0.4g/kg)、低(0.08 g/kg)剂量组及对照组,同侧自体颈外静脉45°重建颈总动脉,术后头静脉滴注大黄注射液,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1、2周测定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高、中、低剂量大黄注射液均能极显著降低低切(10 s-1)时全血黏度,高、中剂量大黄注射液还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中、高切(60 s-1、150 s-1)时全血黏度;低剂量和高剂量大黄注射液对全血还原黏度无显著影响,而中剂量大黄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全血还原黏度;高、中、低剂量大黄注射液在用药2周后均能显著降低血浆黏度;低剂量和高剂量大黄注射液对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显著影响,而中剂量大黄注射液在用药后2周能显著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教;3种剂量大黄注射液对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指数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中荆量大黄注射液能显著改善犬动脉搭桥术后血液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奶牛子宫内膜炎对肝脏、肾脏机能的影响,试验选取黑龙江省某奶牛场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10头,采集血液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碱酯酶等指标。结果表明:子宫内膜炎能够对奶牛肝脏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对肾脏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深入探讨奶牛变形蹄的发病机理及对奶牛变形蹄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依据。选择长沙地区20头中国荷斯坦牛,系统检测了变形蹄和正常蹄奶牛在夏季(6月份)和冬季(12月份)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夏季时,1S-1、3S-1、5S-1、10S-1、30S-1、60S-1切变率下,变形蹄奶牛全血粘度高于正常蹄奶牛,有显著差异(P〈0.05)。变形蹄奶牛低切全血还原粘度极显著高于正常蹄奶牛(P〈0.01)。变形蹄奶牛红细胞压积高于正常蹄奶牛,差异显著(P〈0.05)。冬季时,5S^-1、10S^-1、30S^-1、200S^-1切变率下,变形蹄奶牛全血粘度高于正常蹄奶牛(P〈0.05)。变形蹄奶牛血浆粘度高于正常蹄奶牛,有显著差异(P〈0.05)。变形蹄奶牛红细胞沉降率较快,也有显著差异(P〈0.05)。变形蹄奶牛与全血粘度增高和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为通过人工感染的方法建立牛边缘无浆体病动物模型,研究边缘无浆体(A.marginale)感染对犊牛血液主要生化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长期抑制一月龄犊牛的免疫力,经颈静脉接种含有A.marginale的血液,定期采血,测定其血液主要生化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感染A.marginale后,血液主要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谷丙转氨酶(GPT)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谷草转氨酶(GOT)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糖(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胆固醇(T-CHO)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而碱性磷酸酶(ALP)、血铁(Fe)、尿素(BUN)、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和肌苷(Cr)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全血还原高切比粘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IR)极显著降低(p0.01),全血中切比粘度、全血低切比粘度和全血还原低切比粘度显著降低(p0.05),全血高切比粘度、血浆比黏度(ηp)、红细胞压积(PCV)和红细胞聚集指数(AI)均无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在外科手术患者中常有发生。围手术期许多因素会引起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出现血流缓慢、血液黏滞性升高,增大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通过针刺全身麻醉犬的回阳九针穴,并检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探讨回阳九针对全身麻醉犬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显示,针刺组麻醉前后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全血相对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流阻力、卡森黏度和卡森应力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回阳九针可以显著降低全身麻醉犬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助于降低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用高脂肪日粮饲喂45日龄三黄肉鸡,建立脂肪肝综合征(fatty liver syndrome, FLS)病理模型,系统观察了FLS鸡血液流变学和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与正常对照鸡比较,FLS鸡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显著升高(P〈0.01),ESR血沉、血沉方程k值降低(P〈0.01);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总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以及肝脂肪含量和肝指数明显升高(P〈0.01)。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奶牛生殖系统疾病,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力,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清宫药为纯中药复方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和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显著,为探讨其疗效机理,本试验利用加州兔对清宫药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清宫药对实验性急性家兔子宫内膜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奶牛生殖系统疾病,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力,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清宫药为纯中药复方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和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显著。为探讨其疗效机理,本试验利用实验性家兔子宫内膜炎的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研究了清宫药对实验性急性家兔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P<0.05)。结果显示,清宫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产后健康奶牛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产后健康奶牛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 ,验证“产后血瘀”这一传统生理观的客观存在 ,对 18例奶牛产后期(产后 1~ 30 d)血液流变学的全血比粘度高、低切 (η b80 s- 1 、η b2 0 s- 1 ) ,血浆比粘度 (η p) ,红细胞压积 (PCV) ,全血还原比粘度高、低切 (η r80 s- 1 、η r2 0 s- 1 ) ,红细胞聚集指数 (AI) ,红细胞刚性指数 (IR)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FG)等 9项指标进行了系统检测。结果表明 ,产后 15、30 d与新产时 (产后 1~ 7d)比较 ,除 AI、η r2 0 s- 1外 ,其余 7项指标至少在某一时间段呈现差异极显著或显著 (P<0 .0 1或 P<0 .0 5 )。本试验从血液流变学的角度初步揭示了母畜“产后血瘀”这一论点的客观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场患有子宫内膜炎造成不孕的奶牛,本人采取了清宫疗法后配种,有明显效果。现将治疗后配种观查结果报告如下:(一)治疗对象:开封市人民奶场黑白花奶牛中,85年患隐性子宫内膜炎共13头。(二)材料:兽用100毫升注射器一支。半径为0.7cm.长45cm 软橡皮管一支;牛玻璃球输精器一支。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马拉雅旱獭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雌雄个体间及与野生状态下喜马拉雅旱獭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人工饲养喜马拉雅旱獭雌、雄性个体全血黏度(ηa)、全血还原黏度(ηn)、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刚性指数(IR)及血沉方程K值(KESR)差异均不显著(P0.05);野生状态与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旱獭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比较显示,野生成体旱獭血浆黏度(ηp)、红细胞沉降率(ESR)、全血还原黏度(ηn)、红细胞电泳指数(ES)、胆固醇水平(CHOL)、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高于人工条件下驯养旱獭的指标(p0.01)。以上数据的获得将为喜马拉雅旱獭作为实验动物进行应用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中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免疫机制,试验采用给患有明显子宫内膜炎症状的奶牛早、晚各灌服宫炎散1次,连用7 d,采集血清,检测血清中IgA、IgG和细胞因子IL-1β、TNF-α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用药后第5天和第7天,治疗组血清IgA、IgG含量极显著高于疾病组(P0.01);用药后第1天,治疗组血清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用药后第3天、第5天和第7天极显著低于疾病组(P0.01);血清TNF-α含量在用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均极显著低于疾病组(P0.01)。说明中药复方制剂宫炎散能够增强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免疫防御机能,调节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选择脓性或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奶牛107例,采用复方新斯的明配合“清宫药”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用酶标仪对部分患牛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孕酮(P)4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复方新斯的明组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疗效显著,其中有效率脓性为90.9%,卡他性为89.3%,对照抗生素组为65%,对照空白组为44.4%;患牛在试验组处理后血中E2水平逐渐升高,最高值为17pg/ml,P4水平逐渐降低,最低值为1ng/ml。这些结果表明,复方新斯的明与“清宫药”配合使用具有抑菌消炎、诱导发情和恢复子宫机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