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农村社会救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建立农村社会救济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农村社会救济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救济制度也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但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社会救济工作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必须根据我国社会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社会救济制度,才能进一步的为公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进而推进社会公平化进程。我国一直比较重视社会救济,不同时期会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用来保障基本生活都解决不了的人们。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困境中人们的需  相似文献   

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慈善救济事业相当活跃,各类慈善救济机构遍布全国各地,这其中有些是政府机构,也有些是民间机构。在南京国民政府这个“天灾”频繁,“人祸”不断的时期,这些机构起到了拯救生命,稳定社会的作用。考察这一时期慈善救济机构的组织变革及运作情况,对我们现在的社会救济机制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婚姻法》在追究婚内侵权行为民事责任上存在严重的缺陷,不能对受害人进行有效的司法救济。基于“人格独立“、“男女平等“以及婚姻秩序的要求,在民法这一私法范畴内,构建婚内侵权民事救济机制,确定不同的侵权救济方式,以及建立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由于另一方的侵权而寻求法律保护的司法救济制度,不仅有利于遏止夫妻间的侵权行为,维护受害者的基本权利,以及婚姻家庭的稳定乃至于社会的稳定,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完善民事立法的进一步要求。  相似文献   

5.
刘晓炜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971-1973
当下村委会选举中侵犯村民选举权利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救济。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村委会选举相关各方的行为,可以发现村民选举权利受到侵蚀的社会心理根源。考察几个主要的监督渠道和救济途径,村委会选举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的原因在于行政监督和救济缺乏动力、权力机关监督软弱、司法救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汉代把对孤儿等弱势群体的救济以法律的形式同定下来,但是抚孤问题更多依靠社会及民间的力量来解决;宗族内部的收养是救济孤儿的最主要方式,是孤儿得以生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生产中因大量生化药物、化肥、转基因等因素的介入,农业环境和农产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由此产生的对第三人的损害如何得到合理妥善的解决,成为与此相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农业环境侵权的分析,提出在完善传统侵权救济基础上,尝试建立社会赔偿救济机制,以期维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1935年湖南洞庭湖地区发生特大水灾,其受灾区域之广、待赈人口之众、淹毙人口数之多、房屋谷物财产损失之巨比1931年水灾损失更甚。错综复杂的江湖关系、愈演愈烈的生态破坏、水政荒废及堤垸管理混乱是导致此次灾害的重要原因。灾后形成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辅助、灾区民众自救的灾荒救济模式提高了救济效率,为救济工作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促进了民国时期政府灾荒救济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的法制化进程中,农民更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权利主体。笔者认为,中国农民保护自己的权利主要有三种方式: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和灰色途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农民的私力救济。对于这些途径,它们在中国的存在各有其独特原因,应从法治的眼光对它们进行取舍和平衡。  相似文献   

10.
人权主流化的基本趋势以及国家契约观的哲学基础表明,必须用人权视角审视自然灾害立法。近年来,无论是立法目的、还是权利保障的范围、关注的中心以及立法的技术等方面,中国的自然灾害立法都体现了人权理念的深刻影响。尽管如此,在人权保障的模式、范围以及权利救济等方面,中国自然灾害立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我们应该在自然灾害立法中建立“权利-义务-责任型”人权保障模式,拓宽权利范围,完善程序保障和畅通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11.
岳宗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97-4798
介绍了我国传统社会的农荒救济制度,包括灾前的预防制度、灾中的赈济制度和灾后的复兴制度,指出在我国传统农业时代,围绕农荒救济问题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制度体系,不能完全否认。  相似文献   

12.
13维权专家(有关法律监督)丁成仁工江西省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处处长1946年10月出生,攻读法律,大专文化,1964年9月参军,1982年3月转业至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工作至今,历任法纪检察处助检员、检察员、监所检察处副处长、处长。有多年从事检察工作经验,服务人民,热爱人民,愿为保护农民兄弟的利益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14维权专家(有关救灾救济)任根水江西省民政厅救灾救济处处长我省是个多灾易灾省份。救灾救济工作关系到灾区的社会稳定和灾民的切身利益。我愿意帮助广大农民朋友学习、了解救灾救济方面的有关政策,热情诚…  相似文献   

13.
德国、法国和日本的民事诉讼权利救济与实体权利的保护、法院权力的制约紧密联系。同时,上述国家更从宪法层次配置诉讼权利的救济,明确规定了可救济的当事人诉讼权利范围和救济措施,也从程序管理或司法行政措施的角度排除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救济。德国、法国和日本的民事诉讼法都采取了“金字塔式”的诉讼权利救济模式,相比之下,德国和日本的救济模式更加接近,救济范围比法国更广,对法院职权控制比法国更严。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观是适应时代应运而生的新型文明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青年生态文明观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年生态文明观的培育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发挥学校教育在青年生态文明观培育中的关键性作用;发挥家庭在青年生态文明观培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社会在青年生态文明观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的个体权利为主要视角,着力从政治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人身权利及救济性权利等方面分析高校学生权利的个体性,进一步揭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进程中学生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从法律法规及制度、权利救济等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全方位多渠道构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视野下的学生权利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损害是对环境生态功能、生态服务的破坏与损伤,其实质是侵害了不特定主体所享有的环境权益。环境权益虽为不特定主体所共享、共用,具有公共利益的属性,但对于每一个特定主体而言,不能因此否认其对环境权益的享用状态。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将生态环境损害纳入其救济范围,实际上是肯定了侵权法对环境权益的保护,确立了生态环境损害的侵权法直接救济模式。相对于通过人身、财产损害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间接救济模式而言,直接救济模式不仅是侵权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的回应,是贯彻我国《民法典》"绿色原则"的内在要求,更重要的是其能有效克服间接救济模式的弊端,为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提供实体法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如何对无效行政行为进行救济,是理论界尤其是实践界颇为棘手的一个问题。笔者在论证私力救济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以私力救济(相对方行使抵抗权)和公力救济(相对方提起确认无效之诉)相结合来对无效行政行为进行救济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8.
和谐法制的建设要求我们实现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的政府信息知情权的保证主要依赖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救济制度,但是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通过对国外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以及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分析,探究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和有计划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可分为三种教育目的观即学科中心观、社会中心观和学生中心观.从课程理论的视角,以社会中心的价值取向,分析我国高校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的设置.以北京农学院为例,阐释社会需求背景下的动物医学的专业设置及课程组合.从课程的要素主义范式的角度,对动物医学专业的发展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竞技体育观是影响竞技体育发展走势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社会文化与竞技体育观的关系,利用比较法从儒家与基督文化、学术思想、伦理道德、社会经济发展形式、兵法文化、性格文化等6个方面阐释了中西方竞技体育观形成的社会文化根源,讨论了中西方民族文化对现代竞技体育发展中的优点与不足,旨在为西方先进文化"洋为中用"和提高中国竞技体育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