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国际公共资产研究协会(IASCP)第十届大会于2004年8月9~13日在墨西哥瓦哈卡举办,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国际林业研究中心总干事DavidKaimowitz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ArunAgrawal教授等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国家林业局的张蕾、李怒云、缪光平应大会组委会邀请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分别作了题为“中国森林采伐限额政策改革趋势、集体林区速生丰产林建设、中国集体林发展的政策与制度分析”的发言报告。此外,中国农业大学、云南、贵州、四川也有部分学者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为各国学者交流有关公共…  相似文献   

2.
《辽宁林业科技》2006,(3):F0002-F0002
2005年3月1日,全省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启动大会在本溪市召开。胡晓华副省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形象地把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喻为“铁树开花,林地回家”。会后在本溪县东营坊乡、桓仁县铧尖子镇朋山区大峪沟村3个县(区)17个村展开了林改试点工作。这次会议标志着我省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3.
林权改革全方位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继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及集体林权改革之后,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深化农村改革部分增加了“稳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等内容。集体林权改革已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作为“放活”的一种重要方式,2006年将全面开展的集体林权改革,改变的将不只是农村经济状况,而是农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体林权改革将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新农村建设五大目标的实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认为,林权改革全方位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10月24日,山东省东营市万里无云、秋高气爽,由国家林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东营市人民政府、山东省林业厅、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东营国际湿地保护交流会议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外的140多名专家、学者、管理者,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湿地国际(WI)、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保护国际(CI)基金会、鸟盟国际、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伙伴等相关国际组织的代表,围绕“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共同探讨湿地保护与管理问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主持了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出席开幕式,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和山东省副省长赵润田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国际湿地公约秘书长克里斯托弗·布里格斯致辞。第三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东营国际湿地保护交流会议期间,举办了“‘8+1’对话:保护湿地资源、建设美丽中国”现场直播活动,并举行了“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宣传教育与湿地公园发展”、“湿地与农业”、“湿地与生态旅游”和“国际重要湿地管理”四个专题交流活动,与会代表共同发表了《东营宣言》。  相似文献   

5.
“2003中国木制品进出口贸易洽谈会”于10月28—30日在上海召开,我参与了此次会议的策划、组织、推广工作,主要负责会议的国际招商。“2003中国木制品进出口贸易洽谈会”是在“2002年全国木材进出口贸易会”基础上策划组织的,旨在促进中国木制品出口和原材料的进口交流和贸易。 2003会议的策划与2002会议最大的不同在于:更加注重国际国内公司直接的面对面的贸易交流洽谈,而且在会议期间加入产品展示区域。这样,吸引国际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继续推进农村改革。林权制度改革正是集体林区推进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不久前,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福建省林业厅等多家联合在福建三明召开了“中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会”。本期“领导论坛”刊载国家林业局副  相似文献   

7.
集体林权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加强林改研究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建立以来,伴随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中国林地林木制度经历了土地革命时期、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林业“三定”时期、林权市场化时期四次大的变革。在林业“三定”时期,我国大多数集体林的经营权落实到农户。此后,集体林权关系在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的推动下被动地进行局部调整,各地所采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8.
杨玮  张大红  米锋 《防护林科技》2009,(5):83-84,112
全国范围内铺开了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了林木产权,调动了林农育林护林积极性。通过集体林产权改革,从法律上明确了各经济主体的权属关系。文章运用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集体林权制度存在的“搭便车”、委托——代理和交易费用极高等经济缺陷,试图将林业外部性内在化、降低交易费用等途径来完善集体林产权的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24日—7月1日,应美国林务局东北林业试验站的邀请,参加了“国际毒蛾科害虫”会议,并在会上作了“中国毒蛾科森林害虫研究”的报告。会议共进行了6天,参加人员来自中国、美国、苏联、加拿大等10个国家共60多人。会议发言首先回顾了欧、亚、北美洲的研究工作,然后分种群动态、遗传学及行为、不同寄主与害虫的关系、生物防治与虫口控制4个大专题发言。  相似文献   

10.
林海短讯     
<正>宝鸡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现场会在千阳县召开日前,宝鸡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现场会在千阳县召开,12个县区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林业局长、林改办业务负责同志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各县区林改工作进展情况汇  相似文献   

11.
Two species of Acerophagus from Yunnan Province, China, are reported. One species, A. ovaliclavus sp. nov., is described as new to science, and one species, A.solidus Hayat is reported as new to China. A key to all described species from China based on females is given.All the type materials are deposited in the insect collections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China.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森林建设的发展与驱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城市森林建设的兴起与发展情况,分析指出我国城市森林建设驱动的源动力为城市多样性需求和城市森林的多功能的耦合,提出我国城市森林建设遵循“需求—功能—驱动”的规律,主要形成了生态主导驱动型、经济主导驱动型和社会文化主导驱动型三种城市森林建设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木材防腐的现状及研究开发方向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对国内外木材防腐、阻燃的研究与产业状况进行了概述,并对我国木材防腐、防蓝变、阻燃技术的研究开发提出了建议,如在低毒对环境无害的防腐剂、防蓝变药剂、抗渗出/抗吸湿阻燃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方面.并对国内木材防腐产业的前景进行了分析,如用于建材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是对中国林产品贸易的一次挑战。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研究背景,首先对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进行概述;其次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对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并利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阐述了中国林产品贸易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发展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的新策略,旨在推动中国林产品贸易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国退耕还林工程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的保护与储备计划 (CRP)类似我国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 ,其自 1985年实施以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丰硕的研究成果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中介绍了有关 CRP管理、评价和确定退耕规模与补助水平的研究状况 ,最后得出了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979-2008年中国丹皮酚研究文献的发表年代、期刊、作者和主题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我国丹皮酚的研究进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推动中国对丹皮酚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作为处理世界自由贸易机制的国际组织,允许为可持续发展和保护自由贸易和环境选择利用世界自然资源。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签定入世议定书,入世后中国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条约和原则的制约和挑战。中国的林业资源应当作为基础资源加以保护,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下加以改革。因此,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优先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入世条件下,按照世界惯例,中国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瞄准中国林业体制改革,以便适用中国天然林业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依法保护中国环境,特别是在中国林业保护和处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关系方面。依据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和规则,建立林业的生态化体系,尤其是GATT20条的规定,保护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为中国林业创建国际环境。表1参21。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林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玉胜  王平 《森林工程》2004,20(4):16-18
通过对落叶松与水曲柳生物生态学特性 ,以及选择混交树种的条件和依据的论述 ,说明了营造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森林的预测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蒋有绪 《林业科学》1992,28(5):431-438
本文以OSU模型和以GFDL、GISS、NCAR、OCU及UKMO等模型的综合分析对中国气候变化的预测为基础,讨论大约在2020年大气CO_2浓度两倍时对中国森林变化的预测途径。以杉木林的生长、产量和分布、大兴安岭寒温带林区的树种组成和生长,以及我国森林带的可能变迁为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Forest landscape ec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andscape ecology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landuse planning in recent decades and attracting much attention from resource managers and scientists in China as well as in the world. Reviews of landscape ecology development in China have been well documented, whereas forest landscape ec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receive relatively fewer reviews. In this paper, we first present a brief review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advances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China and then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s of landscape ecology to forest park designs, urban greenspace plann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forest eco-hydrology. Finally, the problem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forest landscape ecology in China, such as inadequate synthesis and integration, lack of basic research on patterns and processes, basic data shortage and model usage problem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which we suggest a future direction of forest landscape ecology i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