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饮水方式对21~70日龄扬州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羽毛生长及耗水量的影响。选用12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21日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试验Ⅰ组采用常规饮水(槽式饮水),试验Ⅱ组采用乳头式饮水。试验期49 d。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各阶段体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21~42日龄时,试验Ⅱ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2)70日龄时,试验Ⅱ组的屠宰率和全净膛率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无显著差异(P>0.05)。3)42日龄时,试验Ⅱ组的主翼羽长度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4)70日龄时,试验Ⅱ组的24h耗水量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综上所述,使用乳头式饮水器有利于减少21~70日龄扬州鹅饲料和水资源的浪费。在肉鹅高效规模化生产中,建议使用乳头式饮水器进行供水。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人工哺育设备哺育仔猪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5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哺乳仔猪78头,分为3组,每组3窝,I组和Ⅱ组每窝8头,Ⅲ组每窝10头,Ⅰ组为人工哺育正常仔猪组,Ⅱ组为人工哺育弱小仔猪组,Ⅲ组为母猪哺乳组(对照组),Ⅰ组和Ⅱ组自5日龄起转入人工哺育设备饲喂代乳品,所有仔猪均在10日龄开始教槽,21日龄断奶,断奶后饲喂至31日龄试验结束。结果表明:5~21日龄阶段,Ⅰ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平均日增重比Ⅲ组小(P0.05),Ⅰ组和Ⅱ组腹泻率和死亡率都低于Ⅲ组;22~31日龄阶段,Ⅰ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高于Ⅲ组(P0.05),Ⅱ组日增重低于Ⅲ组(P0.05),Ⅰ组教槽料采食量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仔猪教槽料采食量高于Ⅲ组(P0.05),Ⅰ组和Ⅱ组料肉比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和Ⅱ组腹泻率低于Ⅲ组。综上所述,使用人工哺育设备哺育仔猪可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五味子、白胡椒2种中草药对公鸡去势的效果,试验选用40日龄的黄羽肉鸡45只,随机分为3组,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5只,观察公鸡睾丸发育、增重和屠宰性能情况。结果表明:在睾丸发育方面,试验组的睾丸重量和睾丸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日增重方面,55~70日龄,试验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70~85日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增重方面,40日龄时差异不显著(P≥0.05),55、70日龄时,试验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85日龄时,试验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Ⅱ组差异显著P0.05);屠宰性能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屠宰率、全净膛率均差异显著(P0.05),半净膛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酿酒酵母培养物(SC)对817肉仔鸡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的817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mg/kg硫酸黏杆菌素+2.6 mg/kg黄霉素,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500、5 000、7 500 mg/kg SC,试验期为60 d。结果显示:1)1~21日龄,试验Ⅱ、Ⅲ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抗生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22~60日龄和1~60日龄2个阶段,试验Ⅱ组的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FI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22~60日龄,3个试验组的料重比和死亡率较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在1~60日龄有下降趋势(0.05≤P0.10)。2)试验Ⅱ、Ⅲ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总磷的表观利用率(P0.05);各组粗蛋白质、钙的表观利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盲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与抗生素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盲肠中乳酸菌数量和试验Ⅲ组空肠中双歧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SC能增加817肉仔鸡ADFI和ADG,降低料重比,增强对饲粮中总磷的利用率,促进乳酸菌、双歧杆菌的增殖,抑制大肠杆菌的增殖;当SC添加水平为5 000 mg/kg时,对动物的促生长效果最佳,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旨在研究低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黄麻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为三组,每组四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Ⅰ组为正常日粮,Ⅱ组为低能日粮(在Ⅰ组基础上能量降低209k J/kg),Ⅲ组为低能日粮+复合酶制剂(200g/t)。试验结果为:1-21日龄,各组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22-42日龄,Ⅰ组、Ⅲ组肉鸡日均增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肉鸡日均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肉鸡料重比显著高于Ⅰ组、Ⅲ组(P0.05)。42-65日龄,Ⅰ组、Ⅲ组肉鸡日均增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肉鸡日均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Ⅲ组肉鸡料重比显著低于Ⅱ组(P0.05)。全期(1-65天龄),Ⅰ组、Ⅲ组肉鸡日均增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日均采食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Ⅲ组肉鸡料重比显著低于Ⅱ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能量对黄麻鸡生长周期增重及料比具有显著影响,在黄麻鸡料中加入复合酶制剂可以适当降低饲料能量浓度,而又不影响肉鸡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中草药板蓝根的水煎液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480只1日龄健康罗斯308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正常饮水,试验1、2、3组在饮水中隔日添加0.5%、1.0%、1.5%的板蓝根水煎液。试验期共计42 d,分为1~21、22~42 d两个阶段。结果显示:试验前期(1~21 d),试验1、2、3组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后期(22~42 d),试验1、2、3组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全期(1~42 d),试验1、2、3组的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2日龄测定,试验1、2、3组的法氏囊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脾脏指数与对照组比较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选择1日龄健康湘黄鸡300羽,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5个,每个重复20只鸡,Ⅰ组为中草药试验组、Ⅱ组为抗生素试验组、Ⅲ组为对照组,全部饲喂基础日粮。饲养试验分为2个阶段,1~21日龄为第1阶段,22~49日龄为第2阶段。结果表明:在1~21日龄阶段、22~49日龄阶段和1~49日龄阶段,3个组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和料肉比差异显著(P0.05);中草药试验组Ⅰ组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最高,料肉比最低;抗生素试验组Ⅱ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Ⅲ组要高,比中草药试验组Ⅰ组要低,而料肉比比对照组Ⅲ组要低,比中草药试验组Ⅱ组要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植酸酶对黄羽肉中鸡生产性能和胫骨发育的影响,试验选择22日龄健康黄羽肉鸡108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试验组Ⅰ(植酸酶Ⅰ)和试验组Ⅱ(植酸酶Ⅱ),试验期为21d,测定各组肉鸡生产性能和胫骨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肉鸡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Ⅰ和试验组Ⅱ的42日龄胫骨灰分含量、胫骨钙和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Ⅰ与试验组Ⅱ的42日龄胫骨长度、直径、灰分、钙和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混菌发酵袋装全价饲料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发酵饲料能否替代抗生素在断奶仔猪生产性能上的作用,选用90头28日龄断奶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试验分为对照组Ⅰ(不含抗生素)、对照组Ⅱ(含抗生素)、试验组(发酵全价料,且不含抗生素)。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Ⅰ和Ⅱ分别增重24.1%(P0.01)、12.5%(P0.01),差异极显著;料肉比分别比对照组Ⅰ和Ⅱ降低4.9(P0.05)、2.8(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Ⅰ差异显著,但和对照组Ⅱ差异不显著;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I和Ⅱ降低77.8%(P0.05)和63.6%(P0.05)。由此可见:发酵全价料能明显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腹泻率;发酵饲料可取代抗生素在饲料中的添加。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饲喂不同微生态制剂对肉鸽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机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720日龄美国王鸽480对种鸽随机分成4组,基础日粮CK组,添加0.5%复合益生活菌粉Ⅰ组,添加0.5%活力99生酵剂Ⅱ组,添加0.5%EM菌原粉Ⅲ组,预试期7d,试验期10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种鸽的日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种鸽的日产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3个验组种鸽产蛋间隔、平均蛋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种鸽所产鸽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乳鸽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的乳鸽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乳鸽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有所提高(p>0.05);试验Ⅰ组、试验Ⅲ组血钙水平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血钙水平与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血磷水平差异显著(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尿素氮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显著(p<0.05);血清中IgG、IgA有所提高(p>0.05),IgM显著提高(p<0.05);各处理组乳鸽胸肌的pH值、肉色、失水率、剪切力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添加0.5%复合益生活菌粉、添加0.5%活力99生酵剂可以提高肉鸽生产性能和肉品质,机体免疫能力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不同添加比例的百合渣替代部分玉米,以确定百合渣在三黄肉鸡日粮中的适宜添加比例。选择240只25日龄雌性健康三黄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用百合渣分别替代饲粮中0(对照组)、5.00%(试验Ⅰ组)、10.00%(试验Ⅱ组)、15.00%(试验Ⅲ组)的玉米。试验预试期10 d,正试期42d,试验结束后测定三黄肉鸡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结果表明:在35日龄时的各组三黄肉鸡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在77日龄时的试验Ⅱ组和Ⅲ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期间平均日采食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试验Ⅱ组和Ⅲ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比对照组高4.41g和4.10g,料重比最低为试验Ⅲ组;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的宰前活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在饮水中添加乳酸菌对初产蛋鸡蛋品质的影响,选用110日龄海兰褐蛋鸡30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进行试验(对照组,试验Ⅰ组、Ⅱ组)。对照组饮用正常水,试验Ⅰ、Ⅱ组分别在水中添加乳酸菌A和B。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饮用乳酸菌A和B后,可显著提高蛋鸡蛋重、蛋壳重、哈夫单位和蛋黄重(P0.05),但对蛋形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2试验Ⅰ、Ⅱ组的蛋壳厚度和硬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试验Ⅰ组鸡蛋的蛋白高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的蛋白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从蛋黄颜色看,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从蛋黄比率和蛋黄蛋白比看,试验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由此可见,饮水添加乳酸菌可显著提高蛋鸡蛋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喷浆玉米皮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39日龄伊拉幼兔300只,公母各占1/2,根据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及Ⅰ、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含不同比例喷浆玉米皮(0、6%、12%、18%和24%)的试验饲粮,每组6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预试期5 d,正试期50 d。结果表明:1)Ⅲ、Ⅳ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及Ⅰ、Ⅱ组(P<0.05);对照组及Ⅰ、Ⅱ组间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及Ⅰ、Ⅱ组(P<0.05),Ⅳ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及Ⅰ、Ⅱ、Ⅲ组(P<0.05),对照组及Ⅰ、Ⅱ组间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喷浆玉米皮试验兔干物质表观消化率逐渐降低,以Ⅳ组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高于Ⅳ组;各试验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Ⅳ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粗灰分表观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对照组及Ⅰ、Ⅱ组间宰前重和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Ⅲ、Ⅳ组差异显著(P<0.05),Ⅰ组半净膛屠宰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其他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本试验所测指标,肉兔饲粮中适宜的喷浆玉米皮添加比例为6%~12%。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400只1日龄AA白羽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第Ⅰ组为对照组,第Ⅱ、Ⅲ、Ⅳ组分别为低、中、高剂量组,即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2.0%的乳酸冻干菌菌粉。结果表明:1试验前期(1~21日龄),Ⅲ、Ⅳ组肉鸡均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全期(1~42日龄),Ⅲ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21、42日龄时,Ⅲ、Ⅳ组肉鸡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1日龄时,Ⅱ、Ⅲ、Ⅳ组RBC-CR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Ⅳ组RBC-I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日龄时,Ⅲ、Ⅳ组RBC-CR1、RBC-I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试验全期,Ⅲ、Ⅳ组对肉鸡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而知,添加1%、2%的乳酸冻干菌均能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索春季喷淋对仔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产绒性能的影响。选取180只健康、体重均匀的35日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不喷淋,试验Ⅰ组每天喷淋3次、每次先喷淋5分钟间歇10分钟后再次喷淋5分钟,试验Ⅱ组每天喷淋3次,每次持续喷淋30分钟。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①试验Ⅱ组10周龄平均体重、5~10周龄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均极显著降低(P0.01),极显著提高了5~10周龄料重比(P0.01)。②试验Ⅰ组和Ⅱ组10周龄腿肌率显著提高(P0.05),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Ⅱ组10周龄鹅胸部、腹部、背部及颈部的千朵重和绒朵长度极显著提高(P0.01),3个处理组的绒小枝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就单个组来看,70日龄扬州鹅胸腹部的千朵重、绒朵长度及绒小枝细度均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部位(P0.01)。整体来看,10周龄时,试验Ⅱ组扬州鹅的千朵重最重、绒朵长度最长、产绒率最高,其次为试验Ⅰ组,对照组最差。  相似文献   

16.
把100日龄、体重约9kg的60只山羊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只放牧不补饲,试验Ⅰ组放牧后每只每天补饲100g玉米粉、试验Ⅱ组放牧后每只每天补饲100g精料补充料,其他饲养管理完全相同,正试期90d。结果表明,试验Ⅱ组、试验Ⅰ组及对照组试验期内每只羊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09g、91g和72g,只均收益分别为207.4元、180.4元和155.5元。经方差分析,试验Ⅱ组的末重、增重、日增重与试验Ⅰ组比较均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均为极显著(P0.01),试验Ⅰ组的末重、增重、日增重与对照组比较均为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研究茶树精油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20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I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500、800mg/kg的茶树精油,试验为期42d。研究结果表明:(1)21日龄,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试验I组分别提高了0.75%、1.57%(P> 0.05),比试验Ⅲ组提高了2.59%(P <0.05);试验Ⅲ组的日采食量最高,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42日龄时,试验I和Ⅱ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 <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试验I和Ⅱ组差异不显著(P> 0.05)。(2)21日龄时,试验Ⅱ组的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I组(P <0.05)。42日龄时,试验I~Ⅲ组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Ⅱ组的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与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3)42日龄各组胸肌亮度(L*)、黄度(b*)、剪切力、蒸煮损失以及滴水...  相似文献   

18.
选用30日龄健康非免疫大耳白兔80只,随机分为试验Ⅰ、Ⅱ、Ⅲ组和对照Ⅳ组.试验Ⅰ、Ⅱ、Ⅲ组于接种RHD疫苗的前1d开始,在饮水中分别按照0.08%、0.04%和0.01%的剂量添加黄芪多糖粉,全天自由饮水.连续饮用10 d;对照组按常规饮水.结果显示:用黄芪多糖粉饮水提高了疫苗免疫抗体滴度,延长了抗体维持时间并且群体效价水平整齐.试验Ⅰ、Ⅱ、Ⅲ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而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的末重、平均净增重、平均日增重分别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2.42%,28.37%和27.40%.  相似文献   

19.
荞壳菌糠在建昌黑山羊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福明 《中国饲料》2008,(11):31-32
选择(120±7)日龄、体况发育正常、体重接近的建昌黑山羊120只,按性别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进行饲养试验,对照组和试验组日粮的营养水平无显著差异,在对照组和三个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5%、40%的荞壳菌康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Ⅱ组羊只日增重最高,分别比对照组、试验Ⅰ和试验Ⅲ组高出12.44%、13.00%、30.63%,经检验差异显著(P<0.05);在采食方面,试验Ⅱ组比对照组、试验Ⅰ和试验Ⅲ组分别高出13.7%、12.95%和9.92%,经检验差异显著(P<0.05);而在饲料转化率方面,对照组、试验Ⅰ和试验Ⅱ组要优于试验Ⅲ组,经检验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在胴体重、净肉重指标上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屠宰率和净肉率,试验Ⅱ组明显优于试验Ⅲ组(P<0.05),与对照组、试验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羊只的骨重和眼肌面积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肉骨比指标上,试验Ⅱ组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其余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辐照豆粕对肉鸡生长和消化的影响,试验采用560只1日龄的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用三个水平(5%、10%、15%)的10 k Gy Co~(60)辐照后的豆粕替代普通豆粕。试验期为42 d,分1~21 d和22~42 d两个阶段进行。结果表明:辐照并没有改变豆粕的化学组成,但使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活性降低了44.9%。22~42 d的肉鸡平均日增重试验Ⅰ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料肉比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42 d的肉鸡平均日增重试验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肉比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十二指肠绒毛高度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隐窝深度三个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胰腺的胞核更加紧密、数量更多。十二指肠中胰蛋白酶活性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以对照组最高(P0.05);空肠、回肠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三个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辐照豆粕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肠道消化吸收能力,促进蛋白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