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桃形李是浦江的特产,浦江县位于浙江金华地区,是桃形李的原产地。桃形李原来是当地仙华山上的一种野生李子,通过当地林果部门二十多年的选育,成为当地一个特色李子品种。  相似文献   

2.
李细菌性黑斑病病菌侵染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培育和筛选Nai李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对Nai李细菌性黑斑病病菌侵染Nai李的过程和组织病理解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细菌从伤口、气孔和皮孔侵入Nai李果实、叶片和枝梢:病斑深达中果皮数层细胞,自果皮向果心可分为3层,第2层被大量细菌定殖,第3层下缘呈扩散状,接近内果皮;电镜观察表明病原细菌定殖于细胞间隙,使细胞膜和细胞壁离解,叶绿体受损。  相似文献   

3.
据浙江农业厅经作处统计,我省李的产量1993年约为2万吨,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1.34%;我省主栽品种红心李,几乎与早熟桃同时在6月上旬上市,但7~8月高温季节,正是市场需要大量瓜果之时李的供应反较少,再说红心李因晚霜为害,产量也不稳。至于浦江、嵊州的桃形李,随着树龄增大,果形变小,且又集中在7  相似文献   

4.
以清皮李、玫瑰李、小黄李、桃李为试材,对果实的生长发育、果实成熟的标志性状-色彩、硬度及糖酸含量等生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李的外观特征待果实发育到第Ⅲ期时才趋于明显,此时,果实底色开始褪色,果面彩色逐渐展现,其变化速度因品种而异。李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硬度、糖及酸含量的急剧变化发生于果实成熟前2周左右。李果实接近成熟时,果实硬度、糖及酸含量的变化速度也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玫瑰李酸含量减少,糖含量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2004,(3):23
李86-7 华中农业大学从美国引进的李品种,2002年通过湖北省品种认定。树冠披散,树姿开张,树势中庸,萌芽力中等,成枝力较低。幼树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成年树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早果性好,芽苗定植第二年即可始花结果,第三年株产可达105千克。果实卵圆形,大小较整齐,单果重45—55克。果皮较厚,底色浅黄绿,果面玫瑰红色,不易  相似文献   

6.
短枝特大果晚李新品种——秋红李,是20世纪90年代初从吉林省公主岭地区李树品种资源中自然变异出的一个综合性状优于目前生产上栽……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特克斯县野生欧洲稠李资源,增添城市、乡村园林绿化色彩,本文结合野生欧洲稠李的生物学特性,从苗床整理、插穗准备、育苗管护、移栽、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欧洲稠李拱棚扦插繁育及日常养护方法,供林木种苗育苗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是全球分布和栽培最广泛的果树之一,主要分为欧洲李(P. domestica)和中国李(P. salicina)两种。中国李起源于中国,具有较高的遗传异质性和果实性状遗传变异的丰富性。据推测,中国的长江流域地区仍有野生中国李的分布。在我国古代,许多书籍中都有李的栽培和品种记载,如秦汉、晋代、北宋和明代。国外也有许多书面记载李的起源和品种,如希腊、法国、芬兰、捷克和俄罗斯。自罗马时代以来,李已逐步传播到欧洲大陆。为了改善李果实品质、提高商品性以满足市场需求,一直在不断地培育新的李品种。世界上最早关于欧洲李品种的记载中选育出成熟期最早的品种,如‘Reine Claude’‘Early Rivers’‘Early Transparent Gage’‘Czar’‘Monarch’和‘Tresident’,目前仍广泛栽培。在中国,已经自主育成并经过品种审定且正式发表的李品种有88个。尽管世界各地的种植者、水果市场和消费者对李品种的改良需求各不相同,但育种性状包括果实大小、果皮颜色、多酚类物质、可溶性固形物、果实成熟期、抗寒性和抗病性能力等,受到共同关注。李育种方式从传统的育种手段,到分子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9.
李类新秀     
陈闯 《农技服务》2004,(8):28-28
1、醉李 醉李又名浆李,7月上旬成熟,果个大,单果重125克左右,果面光滑,果肉橙黄,含糖量高达22%,并含多种维生素及铁、钙等矿物质。初熟时肉脆致密,甘甜清香,完熟后可剥皮食用。更为奇特的是该李果皮厚且具韧性,久放后果皮不腐烂,果肉化浆,不但品质不变,且风味更佳。  相似文献   

10.
我县从1998年开始樱桃李的人工仿生栽培,现已发展至4000多公顷。 一、建园要求 1.园地选择 丘陵地区海拔在800~1500米范围的浅山逆温带是发展樱桃李的理想之地,日照长,积温高,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60-180天.相对湿度60%~70%。  相似文献   

11.
中晚熟新品种——紫晶 紫晶是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1992年从意大利引进李品种自然实生种核,通过自然实生选种选育出的丰产、优质、适应性强的中晚熟李新品种,综合性状优良稳定。2007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恩施李发展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恩施李各县市李资源种类,生产栽植状况进行分析.从栽培技术,气候土壤条件分析了提高恩施李产品质量的途径,并比较国内外李品种资源的优劣点和适应性特点,为恩施地区李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南平地区脆李品种资源,增加品种选择,错开不同熟期,以实现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近年从四川宜宾引进闽北种植的青脆李、五月脆、茵红李、脆红李等4个优良脆李品种进行了适应性、物候期观察和果实性状等综合测评。结果表明,4个脆李品种均适应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生长良好且能正常结果。五月脆6月上旬成熟,成熟期最早。茵红李、青脆李在7月上旬成熟,丰产,品质优良。脆红李在8月上旬成熟,果小,有采前落果现象。引种表现及评价结果可作为4个脆李品种引种推广参考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名、优、稀果品需求量日益增加。黑琥珀李是黑宝石李与玫瑰皇后李的杂交后代,为早熟大果型李品种,在美国、澳大利亚广为栽培,1996年引入丽水。黑琥珀李平均单果重80-120g,果皮紫黑色,果肉黄色,汁多味清甜,品质优,可食率达95%以上。该品种适应性较广,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大石早生李     
大石早生李辽宁省果树研究所从外引的果树种质资源中,经过10多年的试栽培育和观察鉴定后推出的大石早生李,具有极早熟、果个大、结果早、外观好、品质优、丰产、稳产和抗逆性强等多种特点。已于1995年1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推广。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插床基质、温湿度变化、激素处理等方面入手,对红叶李进行了扦插试验,以期为加速红叶李的快繁和扦插技术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李果实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并从品种、果实成熟度、贮藏条件、栽培管理等方面对影响李果实中挥发性物质的因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李果实挥发性物质和香气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红叶李扦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苗床准备、插穗选择、扦插、扦插后管理、移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红叶李扦插栽培技术,以期为红叶李的扦插育苗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紫叶稠李(Prunus racamosaLam.)为蔷薇科李属一种树形高大的落叶乔木,原产于北美洲,经过多年引种繁育和栽培,近几年在城市绿化中观赏性突显优势。紫叶稠李枝叶繁茂,从夏季到秋季,树叶的颜色不断变换,落叶较晚。每年7—8月随着气温的升高,初叶由绿色逐渐变成紫红色,红绿相间,相互映衬,形成彩色的树冠,与其它树种相比,格外引人注目,不论是花、叶,还是果实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刘子龙 《北京农业》2007,(10):28-30
1选用优质良种在我国主要推广的优质李品种有:紫(黑)琥珀、玫瑰皇后、黑宝石、安哥诺、井上、秋姬、蒙娜丽莎、尤萨、大玫瑰、脆红、四月脆、红宝石、红岗峰、红五月、桐子李、朱砂李、太平果、前坪李、玉皇李、荚蓉李、奈李、苹果李、青果李及黄腊李等优良品种,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