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瑛  李严明 《四川蚕业》2004,32(3):37-38
蚕茧质量的好坏与桑叶质量、蚕品种、饲养管理、上蔟条件、蚕茧收烘等诸多因素有关。目前,广大农村不少蚕农忽视了蔟具改良和蔟中管理,导致蚕茧质量低劣,丰产不丰收。通过对不同蔟具和不同蔟中管理所营蚕茧进行调查研究,说明优良蔟具和开门开窗上蔟对提高茧质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江苏蚕业》2017,(3):23-25
纸板方格蔟是蚕儿营茧的一种优良蔟具,可以显著提高蚕茧质量和经济效益。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在实际生产中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徐新权 《中国蚕业》2001,22(2):31-32
影响蚕茧质量优劣的因素除了蚕品种、饲养技术外,主要决定于上蔟结茧这一关键环节,而蔟具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推广方格蔟上蔟结茧,并采取科学的使用方法和蔟中管理技术,是提高蚕茧质量最直接有效的实用技术.为此,贸工农一体化的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于1997年提出了大力推广方格蔟营茧技术,实施蚕茧品牌战略.经过3年的着力实施,蚕茧质量和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有力地促进了淳安蚕桑的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蚕桑历来是我区农业经济中的骨干项目,经济效益相对较好,具有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显著特点,但长期以来都是"以多取胜、以量取胜",在生产上以追求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2000年我区发种14.8万张、产茧451.5万公斤,创产值5,636万元,但蚕茧质量一直困绕我区蚕业发展,上茧率低、解舒、出丝率、色泽均较差,茧丝长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蚕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必须提高蚕茧质量.当然影响蚕茧质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蔟具落后,评茧现行办法不合理是其原因之一,现行多数为蜈蚣蔟、草龙,并在蔟中管理力度不够,基本没有或很少采用通风排湿等形式提高茧质的措施,造成蚕茧质量较差.目前应用推广方格蔟是提高蚕茧质量的措施之一,今年我区推广方格蔟,蚕茧质量有所改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技术是依据纸板方格蔟形状,熟蚕驱动向上性原理,主要利用木材制作成有640个结茧孔格的木制自动旋转方格蔟具,替代传统生产中使用的塑料折蔟、纸板方格蔟,克服折蔟上茧率不高,茧质差,次下茧多,纸板方格蔟不能反复多次利用、清洁消毒不便、悬挂费时等弊端,达到既提高蚕茧质量,又降低劳动强度和购置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地蚕推广应用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兰霞 《蚕桑通报》1996,27(1):45-47
地蚕推广应用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湖州市农业局陈兰霞目前蚕茧生产、推广应用纸板方格蔟上蔟,是提高蚕茧质量的重要措施。我市于1982年开始搞试点,199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使用方格蔟上蔟技术,生产实践证明,方格蔟茧的内在质量明显优于蜈蚣蔟茧质量。蚕茧质量的提...  相似文献   

7.
方格蔟上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板方格蔟是根据蚕营茧习性和现代制丝原料茧要求设计、工厂化生产的格孔规范的优良蔟具.较传统的蜈蚣蔟和折蔟能明显提高茧质、节省蔟室和增加栽桑养蚕收益.  相似文献   

8.
应用蜕皮激素提高方格蔟进孔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蔟是决定蚕茧品质的重要一环,而蔟具的选用起着显著的作用。目前我省大部分蚕区使用的蔟具多数仍为伞形蔟、蜈松蔟、折蔟之类,少数蚕户采用方格蔟,试验与实践证明了方格蔟具有上茧率高、出丝率高、省蔟室、省稻草等优点。然而当前尚不能大面积推广方格蔟,除茧价政策、评茧方法、方格蔟成本高等原因外,由于方格蔟上蔟技术不熟练造成蚕进孔率低,从而带来化工多、  相似文献   

9.
严可建 《蚕桑通报》1991,22(4):58-59
应用优良蔟具方格蔟上蔟,可以提高上茧率、出丝率及丝的品位,是蚕茧生产中提高茧质极重要的措施。但使用方格蔟,应严格掌握几个关键。否则会出现蚕进孔率低、次下茧多,影响蚕农使用方格蔟的积极性。我县自1987年春期开始推广使用方格蔟以来,已有较多的蚕农应用方格蔟上蔟,营茧成绩逐步提高。现将几年来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充分做好上蔟前的准备工作上蔟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充分,蚕成熟后就能集中劳力捉蚕上蔟,操作能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10.
蚕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丝质量。通过分析优质蚕茧生产与蚕品种、家蚕饲养技术、上蔟环境条件、蔟具和现行评茧标准的关系,认为当前蚕业生产主要是在选用蚕品种、家蚕饲养技术、上蔟环境条件、蔟具和收茧上存在不足;提出要实现优质蚕茧生产必须选用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家蚕品种、改进养蚕技术,普及方格蔟具,适时售茧,采用"优质高价、劣质低价"评茧标准收购鲜茧等配套技术与管理政策来提高蚕茧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 纸板方格蔟是蚕儿上蔟效果最理想的蔟具。我镇现有方格蔟普及率虽已达到了99.2%,上车茧率在91%以上,解舒率达69.4%。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新的形势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蚕茧质量是我们茧丝绸行业今后生存、发展、竞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生产优质蚕茧,大力推广使用方格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但目前陕西乃至全国许多蚕区方格蔟普及率还不够高.1997~2000年连续4年我们在陕西蚕茧主产区的安康、紫阳、石泉、平利、岚皋等县区的茧站、丝厂、农户布点,结合优质蚕茧基地建设,调查方格蔟使用与蚕茧质量的关系,广泛收集蚕技部门、行政主管部门、养蚕农户、蚕茧收烘单位推广使用方格蔟的做法和经验,推广使用方格蔟,大力宣传方格蔟优势、普及方格蔟上蔟方法和蔟中管理技术.调查表明,使用方格蔟可有效提高蚕茧质量,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谈谈使用方格蔟的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建奇 《蚕桑通报》2001,32(4):58-59
方格蔟是目前最优良的蔟具 ,日本早在40年代就推广了方格蔟 ,到现在几乎全使用这种蔟具 ,因此 ,日本原料茧的上茧率都在95%以上 ,而我市则绝大多数还使用旧式蔟具 ,有些地方还由于制作蔟具的原料不足 ,而一蔟多次使用 ,再加蔟室和蔟中环境很不理想 ,而造成柴印茧、黄斑茧等下茧较高 ,上茧率仅在80%左右。据统计 ,嘉兴市蚕茧产量从1978年的19290t到1998年的52559t,已增长了1.72倍 ,已是浙江的“半壁江山” ,但原料茧茧质却长期在原水平徘徊。在当今剧烈的市场竞争中 ,蚕桑生产要生存和发展 ,已经到了由产量型…  相似文献   

14.
陆琳 《江苏蚕业》2012,(1):35-38
<正>方格蔟是根据蚕营茧习性和现代制丝原料茧要求设计,工厂化生产的格孔规范的优良蔟具,较传统的草笼、折蔟能明显节省蔟室、提高茧质,增加栽桑养蚕收益。根据调查表明,方格蔟茧较草笼茧上茧率提高17%~19%,茧丝长增加91.8m,对显著提  相似文献   

15.
原种蚕熟蚕时采用花蔟、方格蔟、塑料折蔟等不同蔟具上蔟,以观察熟蚕吐丝结茧化蛹后种茧质量变化.结果:无论是千克茧粒数、茧层率还是死笼率、双宫茧率,方格蔟均优于花蔟和塑料折蔟.  相似文献   

16.
原蚕区种茧育方格蔟试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板方格蔟是目前蚕茧生产中一种较为先进的优良蔟具,近年来在丝茧育上已广泛推广使用,且应用多年。用方格蔟上蔟的蚕茧,茧色洁白、茧层厚、上茧率高、次下茧少、上车率高、效益高。方格蔟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蔟具。在种茧育上由于陈年方格蔟粘有多层丝质和吸附蚕儿排泄物,种场担心消毒不彻底而很少使用。笔者为了探索方格蔟在种茧育上使用的效果,于2007年春期在金华天宝蚕种有限公司的原蚕区进行了初次试用,现将试用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金属槽蔟及花蔟上蔟的蚕茧茧质及丝质的调查分析,研究了不同蔟具对茧丝质的影响。试验证明:蔟具和蔟中环境对茧质丝质有明显影响,导致某些性状差异显著。生产上通过选择优良蔟具,加强蔟中管理等改善营茧环境,可提高茧质,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8.
熟蚕上蔟是蚕业生产中一个时间紧、用T多的环节.如果上蔟不及时,熟蚕在蚕座内吐丝.不仅给蚕茧丰收造成较大影响,而且影响茧质提高。特别是方格蔟上蔟.如果采用通常的“手捉法”.劳动强度大,蔟具摆放占用场地多,给操作带来极大不便。如何减轻上蔟劳动强度,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我们对熟蚕自动陕速收集上蔟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谈方格蔟的规范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格蔟营茧能显著提高蚕茧质量。方格蔟虽属优良蔟具 ,但若使用或上蔟环境不当 ,其茧质仍为低劣。在生产实践中未能正确使用方格蔟的情况仍然不少 ,应予改进。1生产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1方格蔟绑扎方式不当现行的“12×13”156孔板方格蔟边框长54cm、宽38.5cm ,营茧孔内径4.5cm×3.0cm ,茧孔长宽方向与方格蔟边框长宽方向平行。蚕农为方便操作 ,往往将两片方格蔟一起绑扎在竹竿上 ,且一般将短边扎在竹竿上 ,如此 ,挂在蔟架上的方格蔟 ,其茧孔方位成了上下长、左右窄 ,蚕在其内只能营竖形茧 ,营竖形茧增加了薄…  相似文献   

20.
蔟具及蔟中环境对茧质的影响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蔟具及上蔟环境蚕茧茧质的调查分析 ,研究了蔟具和上蔟环境对茧质的影响。试验证明 :蔟具和蔟中环境对茧质的影响差异显著 ,以使用纸板方格蔟上蔟和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下进行蔟中保护 ,茧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