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热应激综合症是指奶牛受到超过本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高温度刺激时,作用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所引起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和特异性障碍在内的全身性适应症。奶牛热应激会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和健康。2013年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奶牛的热应激反应时常发生,给奶牛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如何尽量避免奶牛热应激综合症的发生,降低持续高温对奶牛生产的影响,保证奶牛健康生产,保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奶牛直肠温度、体表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的影响并探讨热应激对奶牛生理机能影响的机理。选用不同泌乳阶段且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8头,按照同一泌乳阶段奶牛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平均分为3组,泌乳前期组、中期组和后期组,根据实测试验期牛舍温湿指数(temperature humidity index,THI)的变化,进行热应激与非热应激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奶牛热应激时,其直肠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极显著提高(P<0.01),且以上指标均与THI有较强的正相关性(P<0.05);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直肠温度、体表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奶牛热应激时,随着THI的升高,奶牛的直肠温度、体表温度、平均体温及呼吸频率显著升高,且处于同一环境下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以上指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奶牛热应激的判定方法和防制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任何动物都有最适合生存的环境温度 ,这个温度范围称为中立温度区。奶牛的中立温度区在 5~ 2 1℃。在此范围内 ,奶牛不必动用额外的能量去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 ,有利于奶牛发挥最佳的生产性能。当环境温度超过中立温度区上限并对奶牛正常的生理活动和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 ,就产生热应激现象。奶牛热应激一直是影响我国奶牛养殖业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 ,在高温、高湿的夏季给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十分突出。笔者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奶牛热应激的判定方法和防制措施 ,现介绍如下 ,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 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评定热应激条件下奶牛呼吸评分和流涎指数,将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划分为热应激耐受组(2 271头)和热应激易感组(2 024头),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考虑场、胎次和泌乳阶段等因素,比较热应激期奶牛直肠温度差异及奶牛在不同时期的产奶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热应激耐受组奶牛直肠温度显著低于热应激易感组(P<0.05);在非热应激期(5月),热应激耐受奶牛与热应激易感奶牛的平均日产奶量接近,热应激耐受奶牛的较低(低0.68 kg),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热应激期(7~8月),两组奶牛产奶量均有下降,热应激耐受组奶牛平均日产奶量下降幅度(与5月相比)低于热应激易感组,尤其是在热应激最严重的8月(下降幅度分别为18.06%与23.01%)。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热应激环境下通过呼吸评分与流涎指数可有效判断奶牛的耐热性。本试验结果可为奶牛热应激反应评价及奶牛养殖过程中通过量化奶牛热应激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热应激的损失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今年入夏以来,华北华中地区酷暑难耐。气温屡屡刷新历史记录上线,河北等地更是持续数日气温超过40℃。地表温度50℃左右。持续高温对当地的奶牛养殖户造成了威胁,适合生活于15℃-25℃环境气温下的奶牛无法适应高温,热应激反应严重,有地区甚至出现因热应激导致奶牛死亡的情况。在种种对抗奶牛热应激的方法中。加强奶牛夏季饮水的管理是缓解奶牛热应激最为便捷的手段.但是很多牧场因为牛舍饮水条件简陋,放出的水很快就与室温同温,无法有效达到奶牛通过饮水调节体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使全球平均温度升高、夏季高温时间变长,所以容易造成家畜热应激的发生。奶牛由于其生理特点更容易遭受热应激,对生产效益影响较大,因此,如何减少奶牛热应激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对奶牛的  相似文献   

7.
荷斯坦奶牛热应激及耐热性指标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荷斯坦奶牛是我国奶牛的主要品种,分布全国各地。其产奶量较高、体型较大、单位体重相对表面积较小、体表被毛短而密,属于耐寒怕热的家畜,适宜温度在5-25℃。夏季高温环境条件下,易使奶牛处于热应激状态,生产性能相应会大幅度下降。同品系的奶牛,个体间也存在着耐热性差异。选择耐热个体,培育耐热品系,为耐热与不耐热奶牛提供不同的饲养环境降低热应激的危害,一直是抗热应激研究的热点。一般根据外界环境情况和奶牛自身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对奶牛的耐热性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8.
炎夏热应激是导致奶牛夏季产奶量和繁殖力下降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热应激由此造成的损失也是十分明显的.如产奶量下降,繁殖力下降。为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最主要的应从环境和营养两方面加大饲养管理力度。1热应激的症状,奶牛的理想温度范围为4℃-18℃。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奶牛是一种耐寒不耐热的动物,其泌乳适宜温度为0~20℃,最适温度为5~15℃,环境温度超过26℃时,即可引起奶牛的热应激反应。奶牛长期处于热应激状态,会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张口喘息、出汗增加、生产性能下降、抗病力下降等等,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因此,奶牛热应激机制及其对策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目前,通过营养调控、环境改善和育种等方法调控奶牛热应激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综述了奶牛热应激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1培育耐热品种据国内外研究报道,不同奶牛品种,其耐热性能也不相同,且奶牛耐热性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10.
对于奶牛来说,理想的周围环境温度范围为-4—.5℃至+18—21℃。奶牛舒适温度范围要比我们给于它的温度低得多。饲养员或管理者认为舒适的温度,对奶牛就可能造成应激反应。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会造成泌乳奶牛的热应激.并减少采食量。  相似文献   

11.
夏季高温高湿天气会对奶牛生产性能造成巨大影响。采取合理的措施改善奶牛的生活与生产环境,可以有效降低奶牛热应激程度,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水平。喷淋和风扇是最有效的防暑降温方式,在缓解奶牛热应激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喷淋风扇的新使用方式在缓解奶牛热应激方面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养殖场降低奶牛热应激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夏季奶牛生产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季高温会对奶牛造成热应激,大幅度降低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奶牛的健康和繁殖力亦受到很大影响。连续数日极度的高温天气甚至会导致牛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应在夏季采用降温系统进行环境控制。1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荷斯坦奶牛的最适泌乳温度为4.4~21.1℃。日均环境温度达到24℃时,奶牛产奶性能就会下降;当环境温度超过32.2℃,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降低8%~12%,产奶量降低20%~30%。热应激还影响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在以色列,奶牛的受胎率冬季为50%,夏季降到20%以下。一般认为,在18~34℃气温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正常体温38.5℃,适宜的生产环境温度10~20℃,当环境温度高于30℃,奶牛便会出现热应激。奶牛最直接的反应是降低食欲和产奶量,体温升高,喘气呼吸加快,高温环境也极大影响奶牛受胎率,导致受孕低下,在此高温季节,如何采取可行有效措施,减少热应激对奶牛配种受胎的负面影响,作者浅叙己见。  相似文献   

14.
1预防牛舍温度过高 奶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20℃,夏季舍温常常高于30℃,所以牛舍要注意空气流通,把牛舍门窗打开,有条件的可安装吊扇,以利通风和散热,也可在奶牛舍粪沟或牛床上方设喷头或钻孔水管,酌情定时或不定时给奶牛淋浴,或用晒过的水给奶牛洗澡,这都有利于牛体的散热和降低舍内温度,防止中暑及其他热应激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奶牛繁殖不仅仅是奶牛数量上的增加,而且还是奶牛泌乳、奶牛业生产的启动阀。福建长富乳业集团地处亚热带地区,夏天最高温度超过40℃,而且35℃以上的高温日持续时间长,湿度也高,温湿指数(THI)经常处在“高度应激区”范围内。许多文献报道:热应激对奶牛的繁殖性能影响很大,在高温环境下,牛的下丘脑、垂体和性腺的活动受到抑制,因此所分泌的激素也发生变化。高温使奶牛垂体释放的卵泡刺激素(FSH)减少,使奶牛的促黄体素(LH)分泌下降。处于发情期的牛,LH水平在夏季低于冬季。在热应激下,奶牛卵泡发育提前,到正式排卵时已经老化,从而影响受胎率。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奶牛,最适宜的温度是10~20℃,相对而言耐寒不耐热,当温度高于25℃时,奶牛就会出现热应激反应。奶牛的体温应该在产热和散热之间保持平衡,如果奶牛产生的热量超过散失的热量,牛体内就会积聚热。因此,在热带地区,夏季热应激一直是奶牛生产的重大难题。通常引起奶牛体温过高,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生长速率缓慢以及繁殖力降低,严重的时候,热应激能  相似文献   

17.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可以影响到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功能等。传统的评判热应激的标准是温湿度指数(THI),当THI大于72即可认为奶牛处于热应激。2013年的美国西部奶牛管理会议上将奶牛热应激标准重新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热应激门槛降低为68,因为在THI达到68时即可观察到奶牛呼吸频率达到60次/分钟,产量开始降低,对繁殖影响明显,直肠温度超过38.5℃。在湿度50%的情况下,22℃的外界温度即可以使  相似文献   

18.
夏季奶牛热应激及其营养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生 《广东奶业》2010,(2):14-18,21
1奶牛热应激的发生原因 奶牛是一种耐寒怕热的动物,体温调节能力有限。在诸多应激因素中,高温环境对奶牛的应激影响尤为突出。饲养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饲料利用经济。  相似文献   

19.
高温季节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较耐寒不耐热,改善高温季节的饲养管理是实现全年高产的重要途径。奶牛最适温度为8℃~16℃。在-30℃严寒中仍能生活和产奶,在气温超过26℃的夏季,奶牛会产生热应激,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加快,皮肤代谢发生障碍,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食入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产奶需要,体重减轻,体况、产奶量、乳脂率及繁殖力均下降,  相似文献   

20.
荷斯坦奶牛耐寒不耐热,荷斯坦牛的适宜温度为10~20℃,当环境温度达25℃以上影响产奶量,高温小但导致奶牛产奶量降低,牛奶乳糖含量减少,还可能使奶牛热应激增加,对各种传染病的敏感性提高,造成情期受胎率和犊牛初生重下降,而易出现所谓"夏季"疾病.因此,夏季的管理主要是防暑降温,以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