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对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红树林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泉州湾红树林区有鸟类79种,隶属12目27科。其中,冬候鸟有40种、留鸟31种和夏候鸟8种。红树林区有41种鸟类属古北界物种、35种是东洋界物种和3种是广布种。分析了红树林区域鸟类分布和年变动以及鸟类保护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杭州植物园野生鸟类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炜  吕敏  刘锦 《野生动物》2011,32(5):277-281
2009年7月~2010年8月,采用样线法和定点观测法对杭州植物园所辖范围内的野生鸟类进行调查观测,共记录到鸟类9目26科94种,占浙江省鸟类种数的22.71%。其中,国家Ⅱ级保护物种1种。从留居类型看,留鸟49种,夏候鸟16种,冬候鸟24种,旅鸟5种。属古北界的有37种,占39.36%,东洋界54种,占57.45%,两界广布种3种,占3.19%,鸟类组成具有由东洋界向古北界过渡的特征。该区鸟类多样性水平较高,从调查研究的4种生境看,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从高到低分别是疏林、灌丛、山林、水域。对比分析发现疏林和山林之间的物种相似性指数最高,水域和疏林之间的相似性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3.
大庆龙凤湿地春季鸟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龙凤湿地在动物地理区划分上属于古北界,本次调查在其保护区内共发现鸟类71种,隶属10目27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Ⅱ级保护动物11种,调查仅限于春季,一些保护区曾经出现过的国家珍稀保护动物没有被发现。由于保护区有大面积湿地,所以水禽种类占大多数,且数量众多。鸟类组成以夏候鸟为主,种类有42种,占总数的59.15%。本次调查中,古北界鸟类54种,占总数的76.06%;广布种17种,占总数的23.94%;没有东洋界鸟类的入侵。很多鸟类从这里迁徙和经过,且以古北区的鸟类为主。本次调查采用样带、样点和定点观察法,对保护区内的鸟类种类和数量做了调查统计,并分析出近几年来这里鸟类种类数量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李洪斌  肖彬  曹阳  尹春盛 《野生动物》2012,33(4):187-190
为了加强黑龙江倭肯河保护区鸟类资源管理,2010年春季和秋季对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调查表明:在黑龙江倭肯河自然保护区共记录鸟类17目44科116属222种,包括雀形目鸟类98种,非雀形目鸟类124种,其中水禽75种;从区系特征上看,共有古北界鸟类148种,东洋界鸟类5种,广布种69种;国家及地方重点保护鸟类72种,占鸟类种数的32.43%,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36种,还有列入IUCN世界濒危鸟类名录的鸟类.37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鸟类37种。从物种多样性分析,本区鸟类目、科、属多样性均较高,分别为1.736,2.156,1.805;但均匀性较低,分别为为0.748,0.649,0.643。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看,保护区鸟类科的多样性指数为最高,而目的均匀性指数为最高。本研究为保护区进行鸟类资源管理及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7年8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的鸟群种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38种,隶属4目18科。其中古北界鸟类17种(44.74%),东洋界鸟类12种(31.58%),广布型鸟类9种(23.68%),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通过核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种。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分别对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江西老虎脑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利用样线法对江西老虎脑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124种鸟类,隶属13目44科,其中6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为近危(NT)物种;(2)鸟类生物多样性指数为3.98,均匀度指数为0.82;(3)在季节性构成上,冬候鸟32种,夏候鸟28种,留鸟59种,以及5种旅鸟。在地理区系构成上,东洋界61种,古北界45种,广布种18种;(4)老虎脑保护区内常见鸟类有树麻雀(Passer montan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丝光椋鸟(Spodiopsar sericeus)等14物种。通过对江西老虎脑鸟类多样性的研究,为鸟类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夏季鸟群种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8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的鸟群种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38种,隶属4目18科.其中古北界鸟类17种(44.74%),东洋界鸟类12种(31.58%),广布型鸟类9种(23.68%),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通过核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种.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分别对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贺兰山地区冬季鸟类物种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和2007年的11~12月,采用固定样线统计法连续2 a对贺兰山地区冬季鸟类组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7目17科72种,约占全国鸟类种数(1 319种)的5.46%,占宁夏鸟类种数(320种)的22.50%。在地理区划上,古北界鸟类61种,占该地区鸟类种数的84.72%;广布种类11种,占15.28%;未观测到东洋界鸟类。其中,留鸟51种,占70.83%;冬候鸟11种,占15.28:旅鸟10种,占13.89%。具有明显集群生活方式的有41种,占56.94%。山地草原带出现的鸟类种类最多,有40种,其次是山地疏林草原带和山地针叶林带,分别有34种和35种,亚高山灌丛和草甸带最少,仅有5种。贺兰山冬季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种,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4种。  相似文献   

9.
2013年11月—2014年1月采用样线法对西昌学院北校区校园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校园鸟类57种,隶属于8目26科,优势种为黑喉红臀鹎、白鹭、[树]麻雀。其中,古北界种类17种(29.82%)、东洋界种类29种(50.88%)、广布种11种(19.30%),区系组成具有明显的东洋界特征;留鸟40种(70.17%),冬候鸟2种(3.51%),夏候鸟8种(14.04%),旅鸟7种(12.28%);四川省重点保护鸟类2种,被列入国家三有动物名录的鸟类46种(其中1种被列入CITES附录Ⅱ);乔灌林生境中观察记录鸟类最多(49种),其次为疏林灌丛(33种),草丛生境中雀形目鸟类所占比例最高(84.66%)。  相似文献   

10.
2007年7月4~11日,对湖南两江峡谷森林公园夏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通过样线调查法并结合鸟网捕捉,共记录到68种鸟类,隶属于14目31科,占湖南省400种鸟类的17.00%。其中53种属东洋界种类、3种属古北界种类、12种属广布种;留鸟60种、夏候鸟8种。8种鸟类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占鸟类物种数的11.76%。根据调查结果与分析,提出了鸟类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2013年11月,采用样线调查和样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合肥市董铺水库及其临近区域不同生境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31科87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25种;古北界鸟类45种(占51.7%),东洋种25种(占28.7%),广布种17种(占19.5%);留鸟33种(占37.9%),夏候鸟19种(占21.8%),冬候鸟21种(占24.1%),旅鸟14种(占16.1%)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大生境为水库周围灌丛、树林;而指数最小者为大面积水域。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珍宝岛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珍宝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虎林市东部,总面积23750hm^2。多样的生态环境,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生境。本区共记录有鸟类251种,占全省鸟类种数的67.84%,包括雀形目鸟类106种,占本区鸟类种数的41.15%;非雀形目鸟类145种,占本区鸟类种数的58.85%。从留居类型看,包括夏候鸟132种,冬候乌9种,旅乌66种,留鸟39种,偶见5种。从区系特征上看,本区共有古北界鸟类161种,占本区鸟类种数的6414%;东洋界鸟类7种,占2.79%;广布种83种,占33.07%。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43种,列入CITES附录的有49种,列入IUCN《世界鸟类红皮书》的有30种。许多种类处于濒危状态,有些种类已经在本区绝迹。本文在对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进行分析的同时,对鸟类资源的保护及濒危鸟类的恢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1年3—4月,在鄱阳湖区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通过样线法对当地鸟类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68种鸟类,隶属于12目27科,其中冬候鸟36种,留鸟19种,夏候鸟8种,旅鸟5种;从区系成份上看古北种38种,为优势类群,占调查到鸟类种数的55.88%;广布种、东洋种分别为22种、8种。在草洲、居民区、林地、水域沼泽4种典型生境中,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H’水域镕泽〉H’林地〉H’草洲〉H’居民区,均匀度指数E水域沼泽〉E林地〉E草洲〉E居民区;在相似性方面,K草洲一水域沼泽〉K林地.居民区〉K草洲一林地〉发;洲一居民区〉K林地一水域沼泽〉K居民区一水域沼泽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杭州市政府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后,新增水域面积约0. 7 km2,2011年起,着重对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等湖区的水生植物进行整体优化,西湖的自然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掌握西湖水鸟组成与季节变化,2016—2017年对杭州西湖的水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西湖水鸟43种,隶属于8目10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Ⅱ级保护动物2种: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和鸳鸯(Aix galericulata)。从居留型来看,以迁徙鸟居多,冬候鸟占优势23种,占53. 5%;其次为夏候鸟9种,占20. 9%;旅鸟4种,占9. 3%;留鸟7种,占16. 3%。以古北界鸟类为主23种,占53. 5%;东洋界鸟类13种,占30. 2%;广布种7种,占16. 3%。鸟类生态类群主要为游禽和涉禽,游禽占物种总数的58. 1%、涉禽占物种总数的37. 2%,攀禽种类少,占物种总数的4. 7%。  相似文献   

15.
2010年3月-2013年11月,结合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和全球环境基金旱地生态保护与恢复项目,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和样线法对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共调查记录鸟类14目28科79种,其中,留鸟26种,占该地区鸟类总数的32.91%;夏候鸟30种,占37.97%;旅鸟22种,占27.85%;冬候鸟1种,占1.27%。繁殖鸟(包括夏候鸟和留鸟)56种,构成了该地区鸟类的主体。在繁殖鸟中,属于古北界的鸟类有43种,占76.79%;属于东洋界的有4种,占7.14%;属于广布种的有9种,占16.07%,这反映出哈巴湖保护区鸟类具有明显的北方型特征。在4种生境中,鸟类多样性指数在灌丛与草地中最大,湖泊与河流明水区以及沼泽与草甸浅水区次之,人工乔木林最小。本次调查所见鸟类中27种为保护区新分布种,其中灰斑鸻(Pluvialis squatarola)、灰瓣蹼鹬(Phalaropus fulicarius)、反嘴鹬(Racurvirostra avosetta)、鸥嘴噪鸥(Gelochelidon nilotica)、黑背白鹊鸰(Motacilla lugens)5种鸟类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鸟类新纪录。本次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哈巴湖保护区的鸟类区系组成及各生境多样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雁荡山有鸟类资源293种,隶属19目55科,其中夏候鸟43种,冬候鸟104种,留鸟99种,旅鸟47种,有27种属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类。通过调查,本文对雁荡山鸟类资源特点和区系组成进行分析,提出保护和合理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12月,采用样线法对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7种不同生境的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共记录到鸟类150种,分属16目43科,其中水鸟56种,分属7目12科。以密度划分鸟类优势种类,优势种21种,常见种53种,稀有种76种。鸟类的区系以广布种为主,占鸟类总数的48.67%,其次为古北界鸟类45种,占30%,东洋界鸟类32种,占21.33%。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类14种,占鸟类总数的9.33%。5月和9月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分别出现峰值,为鸟类迁徙的重要时期。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比较:阔叶林生境最高,为3.488,其次为荒地、狼尾草、白茅、农田、互花米草,多样性分别为3.293、3.185、3.184、3.030和2.857,鱼塘生境最低为2.679。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比较:春季最高,为3.711,其次为秋季、夏季,多样性分别为3.538和3.381,冬季最低为3.0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