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探究燕山绒山羊体尺、体重、绒厚与产绒量的相互关系,对燕山绒山羊各体尺指标、抓绒后体重、绒厚与产绒量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体长(X_1)、体高(X_2)、胸围(X_3)、绒厚(X_5)、抓绒后体重(X_6)与产绒量(Y)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绒厚对产绒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547),其次是胸围和体长(0.194和0.138),抓绒后的体重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产绒量。燕山绒山羊体尺与产绒量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0.161X_1(体长)+0.244X_3(胸围)+0.555X_5(绒厚)。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对于燕山绒山羊的选育,在考虑提高产绒量的同时,需兼顾绒厚、胸围和体长等性状。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塞北兔生长性状及屠宰性能,试验选择13周龄塞北兔,采用直接和间接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塞北兔宰前活重与胸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体重呈中等程度正相关(P<0.05);全净膛重与体重、胸围、宰前活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体长呈中等程度正相关(P<0.05);屠宰率与宰前活重、全净膛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胸围、体长呈中等程度正相关(P<0.05)。说明影响宰前活重的生长性状依次为胸围、体重、体长,影响全净膛重和屠宰率的生长性状依次为胸围、体长、体重。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分析内蒙古二郎山绒山羊与蒙古国棕色绒山羊主要生产性能的差异,每个品种选取60只绒山羊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利用SAS软件和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二郎山绒山羊平均体斜长、胸围及产绒量极显著高于蒙古国棕色绒山羊(P〈0.01),在平均绒细度和体重上,二郎山绒山羊显著高于蒙古国棕色绒山羊(P〈0.05);2个品种绒山羊体高、体斜长、胸围与体重相关关系极显著(P〈0.01),相关关系最大的是胸围;2个品种绒细度与产绒量之间呈正相关,但不显著(P〉0.05),二郎山绒山羊绒长度与产绒量相关关系极显著(P〈0.01)。另外,2个品种绒山羊的体高、体斜长与绒长度之间存在负相关;蒙古国棕色绒山羊的胸围与绒长度之间也存在负相关。综合性能上,二郎山绒山羊品种优势比蒙古国棕色绒山羊明显。  相似文献   

4.
用线性相关方法研究了绒山羊杂交二代和互交羊产绒量与各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绒纤维强伸度与产绒量间相关不显著(P>0.05),②成年F_2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绒自然长度与产绒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相应为0.357(P<0.01),0.429(P<0.01),0.197(P相似文献   

5.
以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阿拉善白绒山羊种羊场和阿拉善右旗白绒山羊育种基地3个超细育种核心群379只2岁母羊为研究对象,对主要表型性状(体尺性状和绒毛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育种核心群间体尺和绒毛性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平均绒细度均在13.99μm以下,绒伸直长度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且阿拉善右旗绒山羊育种基地(7.90 cm)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7.53 cm)阿拉善白绒山羊种羊场(6.59 cm);绒细度和绒伸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绒厚度与绒伸直长度、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抓绒后体重与体长、胸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绒山羊各性状对产绒量的回归方程为Y_1=44.99+43.26X_2+2.80X_6,各性状对抓绒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Y_2=5.48+0.19X_5+0.09X_6。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陕北白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及其特征参数与产绒性状间的相关性,为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及皮肤毛囊性状在绒山羊选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制作陕北白绒山羊皮肤组织切片,用显微照相系统观察皮肤毛囊形态特征,统计分析皮肤和毛囊的特征参数,并用SPSS 17.0软件分析特征参数与产绒性状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陕北白绒山羊毛囊成群分布且以三元型毛囊群为主,占总毛囊群的85.80%;产绒量与体重、绒长度、S/P值、次级毛球宽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次级毛囊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表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绒长度与产绒量、次级毛球宽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体重、S/P值、次级毛囊直径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表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绒细度与S/P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S/P值影响绒细度,而体重、绒长度、S/P值、次级毛囊密度(绒密度)显著影响产绒量(P0.05)。综合分析认为,S/P值可以作为陕北白绒山羊选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性状指标,在育种工作中选择高S/P值个体,不仅能够提高产绒量,而且能够提高绒长度、降低绒细度,解决产绒量和绒品质同时提高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对南方某警犬基地史宾格犬的体尺性状与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史宾格犬在1月龄期管围发育迅速,头长和胸围生长较快;出生后的前6个月,体重、体尺增长较快,至12月龄时体重和体尺增长基本停止,公犬体成熟时间稍晚于母犬;体长与体高、胸深、胸围、荐高、头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高与胸深、胸围、荐高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荐高与头长、管围呈显著正相关(P<0.05);头长与管围呈显著负相关(P<0.05);F1代成年公母犬的体重、体长、胸深、胸围与原代有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陕北白绒山羊皮肤毛囊结构及其特征参数与产绒性状间的相关性,为绒山羊绒毛生长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及皮肤毛囊性状在绒山羊选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制作陕北白绒山羊皮肤组织切片,用显微照相系统观察皮肤毛囊形态特征,统计分析皮肤和毛囊的特征参数,并用SPSS 17.0软件分析特征参数与产绒性状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陕北白绒山羊毛囊成群分布且以三元型毛囊群为主,占总毛囊群的85.80%;产绒量与体重、绒长度、S/P值、次级毛球宽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次级毛囊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表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绒长度与产绒量、次级毛球宽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体重、S/P值、次级毛囊直径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表皮厚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绒细度与S/P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S/P值影响绒细度,而体重、绒长度、S/P值、次级毛囊密度(绒密度)显著影响产绒量(P<0.05)。综合分析认为,S/P值可以作为陕北白绒山羊选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性状指标,在育种工作中选择高S/P值个体,不仅能够提高产绒量,而且能够提高绒长度、降低绒细度,解决产绒量和绒品质同时提高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角蛋白关联蛋白6.2(keratin-associated protein 6.2, KAP6.2)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内蒙古绒山羊生长性状和绒细度性状的相关性,以期为内蒙古绒山羊遗传育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集598只雌性内蒙古绒山羊耳组织,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PCR扩增,检测KAP6.2基因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 InDel)突变,分析突变位点与生长性状和绒细度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育成羊中,该突变位点与胸围和十字部显著相关(P<0.05),与体长、胸宽和胸深极显著相关(P<0.01);在成年羊中,该突变位点与胸宽显著相关(P<0.05),与胸围、十字部高和胸深极显著相关(P<0.01);在育成羊和成年羊全部群体中,该突变位点与体长、胸围、十字部高、胸深和胸宽极显著相关(P<0.01),与绒细度显著相关(P<0.05)。上述结果提示,KAP6.2基因外显子区24 bp InDel突变位点与内蒙古绒山羊部分生长性状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绒细度显著相关,可作为内蒙古绒山羊部分生长性状和绒细度性状选育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0.
旨在研究不同体尺伊犁马之间心脏结构和功能参数的内在联系,提高运动马选育效率。本研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测定健康状况良好的30匹2岁伊犁马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参数,分析伊犁马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等体尺与心脏结构和功能参数的相关性并拟合线性模型。结果表明,伊犁马体重、体表面积、体长、胸围与舒张末期左心房内径(LAD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体表面积、胸围与二尖瓣内径(MVD)、舒张末期肺动脉内径(PAd)呈显著正相关(P<0.05);体长与MV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收缩末期左心室游离壁厚度(LVFWs)、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呈显著正相关(P<0.05);体高与左心室长轴径(LVLD)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管围与收缩末期左心房内径(LADs)、MVD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他各体尺与心脏结构间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体重、体表面积、体长、胸围与舒张末期左心室容量(EDV)、收缩末期左心室容量(ESV)呈显著正相关(P<0.05);体表面积、胸围与左心室射血分数(EF)呈显著负相关(P&...  相似文献   

11.
以南疆绒山羊为试验动物,研究了绒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抓绒量(CW)与绒丛长度(LCS)、绒纤维直径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绒洗净率(WCR)、绒纤维直径变异系数(CVDIA)有显著的负相关(P<0.05);绒洗净率(WCR)、纤维直径变异系数(CVDIA)与绒纤维直径(DIA)呈显著正相关(P<0.05);绒丛长度(LCS)与体重(BW)为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内蒙古二郎山绒山羊体尺、绒毛性状与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选取1 000只3岁成年母羊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利用SAS 9.0和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二郎山绒山羊体尺、绒毛性状中体高(X1)、体斜长(X2)、胸围(X3)与体重(Y)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最优回归方程为Y=-12.0856+0.0821X1+0.4053X2+0.1624X3,回归方程的截距和3个偏回归系数都达到了极显著的程度(P<0.01),说明该方程是最优回归方程。胸围对体重的影响最大,而体高、体斜长和绒细度主要通过胸围对体重产生影响;体高对产绒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绒厚度,但是就体高、体斜长、胸围、绒细度、绒厚度、毛长与产绒量之间并未找到最优回归方程。表明二郎山绒山羊体尺、绒毛性状与经济性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南江黄羊初生重的遗传力为低遗传力(P>0.05),2月龄和6月龄体高、体长、胸围的遗传力均为中等遗传力.2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的遗传力均为显著的高遗传力(P<0.01).早期生长发育各性状表型值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其中初生重与2月龄体长、6月龄体高、6月龄体重和体长的遗传相关不显著(P>0.05),而与2月龄体重、体高、胸围和6月龄胸围的遗传相关显著或极显著;2月龄体重除与6月龄体长和体高的遗传相关不显著外,与其余性状的遗传相关均显著或极显著;6月龄体重与初生重、2月龄体长和体高、6月龄体高的遗传相关均不显著(P>0.05),而与2月龄体重和胸围、6月龄的体长和胸围的遗传相关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2月龄胸围与其余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以南疆绒山羊为试验动物,研究了绒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抓绒量(CW)与绒丛长度(LCS)、绒纤维直径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绒洗净率(WCR)、绒纤维直径变异系数(CVDIA)有显著的负相关(P<0.05);绒洗净率(WCR)、纤维直径变异系数(CVDIA)与绒纤维直径(DIA)呈显著正相关(P<0.05);绒丛长度(LCS)与体重(BW)为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5.
以2012~2017年陇东绒山羊育种核心群母羊测定(调查)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方差法分析出生类型和年龄对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出生类型对产绒量和出生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断奶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绒长度、绒直径和抓绒后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年龄对产绒量、绒长、绒直径和抓绒后体重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产绒高峰期在2~4岁,5岁时体重最大,2~6岁是生长发育及产绒的理想利用时期。  相似文献   

16.
南疆绒山羊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绒山羊,进行产绒量、体重的现场测定,采取相同羊号的毛样,利用奥迭2.0光学纤维直径分析仪,对羊毛细度进行测定,分析南疆绒山羊主要经济表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成年母羊取样56只,绒产量与细度呈现正相关差异极显著(P<0.01);体重与细度呈现正相关,差异不显著;体重与绒产量呈现负相关差异不显著.育成母羊取样81只,产绒量与细度呈现正相关,差异显著(P<0.05);体重与细度呈现正相关,绒产量与体重呈现正相关,差异都不显著.2~3周岁公羊取样22只,绒产量与细度呈现正相关,差异显著(P<0.05),体重与细度呈现正相关,绒产量与体重呈现正相关,差异都不显著.4~6周岁公羊取样21只,绒产量与细度呈现弱的正相关,体重与细度呈现负相关,绒产量与体重呈现正相关,差异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绒山羊,进行产绒量、体重的现场测定,采取相同羊号的毛样,利用奥达2.0光学纤维直径分析仪,对羊毛细度进行测定,分析南疆绒山羊主要经济表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成年母羊取样56只,绒产量与细度呈现正相关差异极显著(P<0.01);体重与细度呈现正相关,差异不显著;体重与绒产量呈现负相关差异不显著。育成母羊取样81只,产绒量与细度呈现正相关,差异显著(P<0.05);体重与细度呈现正相关,绒产量与体重呈现正相关,差异都不显著。2~3周岁公羊取样22只,绒产量与细度呈现正相关,差异显著(P<0.05),体重与细度呈现正相关,绒产量与体重呈现正相关,差异都不显著。4~6周岁公羊取样21只,绒产量与细度呈现弱的正相关,体重与细度呈现负相关,绒产量与体重呈现正相关,差异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辽宁绒山羊对子午岭黑山羊绒用性能的杂交改良效果,以辽宁绒山羊、子午岭黑山羊和辽宁绒山羊×子午岭黑山羊的杂种绒山羊(简称F_1代杂种绒山羊)作为试验对象,系统测定3个群体的体尺、抓绒后体重、产绒量和绒品质等指标,比较3个群体间的生产性能差异,分析不同羊绒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性。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的体高、体长、胸围、平均纤维直径、抓绒后体重和产绒量均高于F_1代杂种绒山羊和子午岭黑山羊,F_1代杂种绒山羊的体高、体长、胸围、平均纤维直径、抓绒后体重和产绒量分别比子午岭黑山羊高9.5 cm、9 cm、7.1 cm、1.7μm、15.97 kg和424 g。绒山羊抓绒后体重与产绒量(r=0.880)、平均纤维直径(r=0.773)和粗毛数(r=0.354),羊绒平均纤维直径与产绒量(r=0.775)、绒层高度(r=0.475)、粗毛数(r=0.600)和纤维直径标准差(r=0.557)等羊绒性状间呈正相关;平均纤维曲率与体高(r=-0.304)、抓绒后体重(r=-0.395)、产绒量(r=-0.418)、绒层高度(r=-0.547)和平均纤维直径(r=-0.584)等表型性状之间呈较强的负相关。由此表明,辽宁绒山羊杂交改良子午岭黑山羊效果明显,后代的产绒量和抓绒后体重明显提高,但羊绒纤维直径也略微变粗。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长眉驼年龄、体尺、体重对产奶量的影响,试验采集不同年龄长眉驼体尺、体重和产奶量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长眉驼产奶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年龄增长,产奶量呈倒"U"形变化;长眉驼产奶量与体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体长、胸围、管围对长眉驼产奶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因素影响力依次为体重管围体长体高胸围。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准确掌握祁连高原型藏羊品种资源现状,科学地开展藏羊品种选育,试验采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祁连高原型藏羊核心选育群体重、体尺(体高、体长、胸围)以及剪毛量进行方差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公羊体重、体长、胸围差异显著(P<0.05),体高和剪毛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年龄段母羊体重、体高、胸围差异显著(P<0.05),剪毛量差异不显著(P>0.05);体重、体尺各指标两两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母羊剪毛量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公羊剪毛量与体重、体尺各指标无相关性(P<0.05)。测定数据与之前已有的高原型藏羊生产性能数据相比有明显提高,初步体现了选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