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华北地区农业用水危机及其出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华北地区水危机主要是由农业用水引起的。解决华北地区农业用水的根本途径是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农业的核心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主要的方法有:水利工程节水、生物技术节水、农作物空间布局的调整、污水资源化、利用地下微成水、水资源价格和水价调节。  相似文献   

2.
榆林市用水指标变化原因及节水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榆林市1980-2005年的用水指标分析表明,农业灌溉用水指标、工业万元用水量均表现为一定的下降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和农村生活用水指标有了一些提高.但与其他地区相比,榆林市用水效率低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且不同部门各有差异.在遵循技术细则的前提下,结合榆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未来水平年榆林市国民经济各部门节水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节水潜力巨大,在2030年,工业节水水平将明显提高,节水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农业用水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为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水资源的需求量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而骤增,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农业用水是用水大户,接近全市用水的40%.水资源紧缺导致北京农业水资源严重不足,而农业用水浪费现象还普遍存在,节水农业是解决北京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概述了北京地区的农业水资源的现状,阐述了北京农业用水特点,分析了农业用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优化种植结构、雨洪利用、农艺节水、工程节水以及管理节水等方面提出了农业节水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市的农业用水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开发。秦皇岛市农业用水中存在的问题是浪费现象严重及水环境的恶化,解决的途径是加强农用水资源的管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积极发展节水灌溉、重视各项农业节水措施的综合应用与研究、加大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和充分发挥舆论及经济杠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华北地区节水农业标准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是总理基金课题“华北地区节水型农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的第四专题:“华北地区节水型农业分区与对策研究”中的一个研究内容,节水农业是在维持或提高农作物单产或总产的前提下,节约灌溉用水的农业。但是节水节到什么程度才算是节水农业,国内外都没有一个呆操作的标准,这就给华北地区发展节水型农业的宏观决策带来困难。本文通过研究,提出了一个包括效益指标、需水指标和工程指标三个层次的节水农业标准指标体系,并对由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国家之一,干旱缺水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分析我国水资源现状和促进节水农业发展的经济意义,指出我国节水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措施,以促进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7.
农业高效用水及农艺节水技术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节水农业的中心问题是提高降水和灌水的利用效率,用水有效性无疑成为判断各种节水措施效果与潜力的标准。但用水有效性是一个相对概念,节水农业的标准也是比较型的,是与纵向和横向比较而言的,是可变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节水措施的标准应该由有效用水向高效用水发展。高效用水农业就是高标准节水农业。就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言,可以根据国情和地域情况制定一个节水农业的标准,如井灌区水的利用率为070,水的利用效率为1.2kg/m3以上,可称为节水农业;水的利用率为085以上,水的利用效率达1.8kg/m3以上…  相似文献   

8.
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效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内陆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灌溉用水技术效率低下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严重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事实.为此,基于示范区节水技术集成模式应用后,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研究成果,计算灌溉用水生产效率和灌溉用水技术效率,构成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考察指标,进而构建包括农业用水水平、节水技术普及程度、效果评估3方面的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为衡量农业节水水平和节水潜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尚贇 《河北农机》2023,(20):139-14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农业用水在水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是我国最大的紧缺资源。在农业用水中,灌溉用水占了很大比重。据统计,我国每年在灌溉上消耗的水资源有400亿立方米左右。为了节约用水,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我国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农业灌溉用水被大量挤占和浪费。在新疆、内蒙古、甘肃、河北等地,由于水资源紧缺和气候干旱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生产受到了影响,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无水可灌”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必要性,阐述了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提出了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策略,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农业节水技术标准不仅是规范农业节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新时期全面节约、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农业用水的技术准则.大力开展农业节水技术标准化建设对于保证节水工程建设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农业水资源浪费,改善中国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当前农业节水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基本现状,总结分析了现行农业节水技术标准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农业节水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若干建议,力求为促进中国农业节水事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政府干预与市场行为对实现节水农业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雷波 《节水灌溉》2004,(2):36-38
水资源危机是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节水农业是克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运用局部均衡原理分析,在一个通过市场配置水资源的区域内推广节水农业是可以实现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但现实对理论的挑战给节水农业的推广带来3个必须思考的问题:即如何确定最优供水量;如何消除节水农业准入门槛;如何利用价格杠杆自动调节农户采用节水技术。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认为政府干预与市场行为的结合是节水农业实现的有效途径.即:通过政府财政补贴消除农民的节水农业准入门槛;设立累进水价,通过市场行为自动调节农民对水资源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因人多、水资源少,灌溉发展面临艰难处境的基本国情,提出了要紧扣国民经济与农业发展需求;节流与开源并举、节流为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选择发展速度与模式;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等节水灌溉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据此提出了近期节水灌溉发展的重点地区为华北、西北、东北,并提出了工农业用水矛盾突出的地区。用水过量造成环境恶化的地区等,同时建议在发展节水灌溉过程中应处理的几个关系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在胶东半岛发展节水农业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提出了适合半岛地区特点的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地表水,建造地下水回灌补源工程,多灌溉水源联网工程,加大地下水补源力度,实现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发展高标准的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规模化设施农业,实施节水工程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广农艺节水技术,实现节水农业的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浅谈节水农业的内涵与技术体系构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段爱旺 《灌溉排水学报》2003,22(1):35-40,57
明确节水农业的内涵 ,确定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构成 ,对于保证节水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分析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的历史背景、新时期节水农业发展所要实现目标、国内有关学者对节水农业内涵所作的论述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己对节水农业内涵的新认识。结合对节水农业发展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及新时期节水农业发展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的讨论 ,并在充分吸收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构成图。该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由 5个子系统组成 ,分别为 :1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子系统 ;2工程节水子系统 ;3农田用水管理子系统 ;4农作节水子系统 ;5政策法规子系统。  相似文献   

15.
阜新县节水农业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阜新县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在综合分析全县气候、土壤、水资源现状、农业种植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对阜新县节水型农业分区进行了研究,为确保分区指标的科学性、系统性,采用模糊数学聚类分析方法,探讨节水农业的地域分布规律,进行节水农业分区,以阜新县为例对因地制宜地发展东北半干旱地区的节水农业分区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我国北方供水危机的首要途径,是建设现代化农业本身的需要,也是农业综合开发进行科学研究和推广的首要课题。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和科技措施的综合利用,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紧密结合是农业综合开发所追求的一个目标。而根据水资源状况和农业需水规律所实施的节水灌溉便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7.
针对80年代骊为华北平原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问题,选择河北省雄县胜利灌区为水资源平衡调控研究区,对水管理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水量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根据地下水动态规律、渠床入渗率分布、地表水引用量在年内的分配、研究区农业用水和地下水的回灌要求,提出水量调控措施。结合田间农业节水研究,提出以提高用水效率为目标的不管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业节水灌溉改革创新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节水灌溉应做好的工作:采取工程的、农业的和管理的综合节水措施,降低腾发耗水量,提高农作物水分生产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流域和灌区要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利用,统一管理,改变"近水者先用水"的现状,做到水资源均衡配置,可持续利用;井渠结合,排灌统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综合防治旱涝盐碱;实行灌排区自主管理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科学研究,明确不同地区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雷州青年运河灌区建立农业节水补偿机制,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使农业用水年平均节约18 100万m~3,用于增加对工业和生活的供水。工业及生活受益后,以水价提高的方式反哺农业,补偿费用每年达3 728.6万元。结果表明,农业节水补偿机制的实施,使农业用水向效率高、产值高的工业用水和日益增长的生活用水合理转让,提高了用水效率和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