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总的原则是“前促后控”。“前促”,即6月份之前,加强肥水管理,多施氮肥,浇足水。扣棚后,萌芽前每株施100克尿素,谢花后至果实膨大期每株追施1次硫酸复合肥100克,同时每10-15天喷施0.3%尿素和0.3-0.4%磷酸二氢钾。促进树体营养生长,尽快形成一定的枝叶量,为花芽分化打下基础。“后控”。即6月份以后,控制树体营养生长,控氮控水,以磷钾肥为主,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2—3次,促进营养物质的积累与转化。  相似文献   

2.
葡萄需肥量大,越夏期间,又恰蓬生长旺盛阶段,因而对养分的需求更高,如果肥料供应不足,势必影响树势及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一、巧施叶面肥。以喷叶背为主,绿稍、幼果也可适当喷施。入夏以后的整个生长期间均可进行。为了提高工效,药肥可混喷,除过磷酸钙外,一般的营养元素都可与波尔多液混合喷施,在无风、无雨的傍晚喷施,药肥最易被叶片吸收,其次可在上午8时至10时进行。叶面肥可间隔10-15天,连喷2-4次。不同肥料同作叶面肥的浓度分别是;尿素0.2-0.4%,磷酸二氢钾0.3~0.4%,氯化钾0.5~1%,硫酸钾0.3~0.5%,1-3…  相似文献   

3.
在黑荆树引种造林中,通过施用不同的肥料(菜籽饼、复合肥、尿素)采用不完全随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基肥以施菜籽饼效果最好,树高、地径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长100%、46.7%;第1次追肥施用菜籽饼效果最好,树高、地径生长量比对照分别增长57.1%、55.2%;第2次追肥还是施用菜籽饼效果最好,树高、胸径生长量地比对照分别增长180%、58.8%。主伐时施用了3种不同肥料的黑荆树单株材积比对照分别增长267.7%、145.2%、122.6%。  相似文献   

4.
采用常用的肥料磷酸二氢钾(KH2PO4)、尿素(N)、磷酸氢二氨((NH4)2HPO4),分别稀释为2‰的浓度,以清水作对照,设计4个处理,对大花月季绯扇每隔7d进行了施肥1次的试验,对参试月季株高及花径作了调查,结果表明:月季叶面喷肥以N、P、K混合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松塔景天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利用含有不同浓度配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分别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生根培养及驯化移栽,建立了松塔景天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5 mg/L +NAA 0.05mg/L ,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7.78%;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mg/L+ NAA0.1 mg/L ,不定芽诱导率达88.89%;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 S+IB A 0.3 m g/L ,生根率达91.33%;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84%。  相似文献   

6.
颐和园古西府海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颐和园古西府海棠嫩枝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取西府海棠当年新生嫩茎务切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其中最适不定芽启动培养基为1/2MS+IBA0.3mg/L+NAA0.05mg/L;将无菌苗接种到分化培养基MS+6-BA1.5mg/L+NAA0.4mg/L上,组培苗生长健壮且分化率高,增殖系数可达4.16;不定根最适诱导培养基为1/2MS+IBA0.6mg/L和1/2MS+NAA1.0mg/L,生根率分别达100%、98%。炼苗基质为蛭石:珍珠岩体积比:1:1。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2%。  相似文献   

7.
卷荚相思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艺东 《防护林科技》2009,(5):40-41,43
通过田间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基质(A)、不同基肥(B)及不同种类追肥(C)对卷荚相思组培苗移植到圃地营养袋培育至出圃时的成活率、苗高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使用红心土:发酵过木屑:炭化谷壳:6:2:2作为移植基质(A1)+3kg·m^-3硫酸钾复合肥作为基肥(B2)+0.4%高钾型高乐和磷酸二氢钾作为追肥(C:)时效果最好,平均成活率这86.3%,平均苗高达16.8cm。  相似文献   

8.
红叶臭椿组培快繁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春季新萌发的红叶臭椿幼嫩枝条为外植体,通过系列试验探讨了不同植物激素对红叶臭椿离体培养有效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MS+6-BA 1.0mg/L+IBA 0.1mg/L利于外植体的启动培养;MS+6-BA 0.5mg/L+IBA 0.1mg/L是有效增殖的适宜培养基,其继代增殖系数达5.0;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AA 3.0mg/L+IBA 2.0mg/L,生根率可达90%以上。适宜的组培苗移栽技术,使组培苗的温室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并通过简化培养基的试验,极大降低了红叶臭椿组培苗的生产成本,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组培快繁育苗体系。  相似文献   

9.
为扩大本地乡土珍贵树种南方红豆杉资源筛选出适宜的肥料种类,2009~2012年连续4年对3种不同肥料种类南酸枣林下种植南方红豆杉的树高及地径生长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并初步探讨了不同混交模式对南方红豆杉树高及地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种类中南方红豆杉的生长以尿素复合肥混合施用效果最佳,4年的树高及地径生长量分别增加112.58 cm、2.62 cm,树高生长量与单施尿素、复合肥处理呈显著性差异,地径生长量无显著差异。尿素复合肥混施种植情况下,杉木×南方红豆杉比南酸枣×南方红豆杉更有利于树高的生长,且呈极显著差异;两种混交模式下南方红豆杉的地径生长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杨树不同土壤立地条件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索南方型杨树不同土壤立地条件集约栽培途径,在江汉平原选择有代表性的3种土壤立地,进行氮、磷、钾常规肥料不同施肥量及配比施肥试验(1991~1995)。结果表明:氮肥效应普遍显著;单施磷、钾肥效应均不好。平原粘湿土壤还呈显著负效应,只宜单施氮肥;平原冲积上、湖区沉积土立地均以氮+磷混施效应最佳。优化施肥量:平原粘湿上按400kgN/hm2、平原冲积土按200kgN/hm2+100kgP2O5/hm2、湖区沉积土按100kgN/hm2+100kgP2O5/hm2,分别折算成尿素或过磷酸钙施用。5a提高蓄积生长量35%~80%,增值额0.7~1.1万元/h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5种不同底肥,并以不施肥作为对照,对红千层幼树山地培育生长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得出:树高、胸径和冠幅的生长量均以①处理(羊粪200g/株)为最好,其次是②处理(100g尿素+200g过磷酸钙+50g硫酸钾),表现最差的是F(对照)处理。①处理在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量上分别高出⑥(对照)处理的23.5%、35%和22.7%,②处理在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量上分别高出⑥(对照)处理的19.8%、25.5%和17.7%。①、②处理均可在生产中大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半干旱地区平缓地退耕还林组合造林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旱节水、提高造林效果为出发点,在借鉴单项造林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科学地组装创新了机械大坑整地+打浆造林,机械大坑整地十ABT3号生根粉+植物保水剂+打浆造林。ABT3号生根粉+打浆造林+地膜覆盖,ABT3号生根粉+DJS造林等4种造林新技术组合方法,通过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组合方法显著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当年平均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6.3%、49.2%、23.1%和37.3%。  相似文献   

13.
红掌组培苗的生根与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红掌组培苗的成活率,本试验以红掌无菌苗的分化芽为试材,在1/2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IBA、NAA对红掌组培苗进行生根诱导比较;生根苗经过炼苗处理后,栽植于4种不同的混合基质中,比较生根苗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mg/L+IBA0.3mg/L时,组培苗的生根率高,根系健康粗壮;在混合基质草炭+水苔+珍珠岩(1:2:1)中栽培的生根苗成活率高,生长状况最好,是红掌组培苗移栽的合适基质。  相似文献   

14.
棕榈藤组培苗移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黄藤、短叶省藤、单叶省藤、白藤和异株藤组培苗的移植技术。结果显示:试管苗的质量是移植成活与否的关键,适宜的组培苗移植规格为:苗高大于4.0cm根长大于4.0cm,带须根;珍珠岩为最优移植介质,移植组培苗的根系生长量大、净 条烽多、成活率最高,分别达26.1cm/株、0.8条/株、95.0%;泥炭土和细沙中选介质,移植成活率〉90%;最佳的练苗介质配比为40%泥炭土+60%黄心土,移植成活  相似文献   

15.
以杂交马褂木幼林为供试对象,进行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追肥1a后,各施肥处理间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差异,以施洞氮复合肥0.25kg/株和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25k∥株的树高生长量最大;追肥3a后,各施肥处理间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差异,胸径生长量没有显著差异,以施尿素0.25kg/株的树高生长量最大,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分别为3.09em和1.85m,比对照分别提高72%和111%。综合成本效益考虑,适合推广的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依次为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1ks/株、马褂木无机专用肥0.25k∥株和尿素0.25kg/株。  相似文献   

16.
选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对云南山区油茶苗木进行叶面喷肥,采用两因素三水平[2因素选用尿素(C)和磷酸二氢钾(K),3水平选高、中、低3个量],9个处理,3次重复的3×3设计,以拉丁方排列设置27个小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肥对白花油茶苗木成活率、生长量(包括苗高、地径、冠幅)和生长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白花油茶苗木的苗高、地径、冠幅对叶面喷肥的响应均符合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及产量反应曲面,说明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对白花油茶苗木具有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均呈现出钟形曲面模式。(2)对白花油茶苗木生长量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进行单因素、双因素和全因素模拟的结果表明,尿素与磷酸二氢钾配合喷施的效果比单施尿素或单施磷酸二氢钾的效果要好。(3)交互试验中,C用量分别为2.846g/L、2.667g/L和2.589g/L,K用量分别为1.736g/L、2.071g/L和0.975g/L,两者配比分别为1︰0.609、1︰0.777和1︰0.377时,苗高、地径和冠幅生长可以达到理论最高增量。(4)等产线图指出,对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的C肥合理施用量分别为0-1.797g/L、0-2.071g/L和0-1.016g/L,K肥用量合理施用量分别为0-2.888g/L、0-2.666g/L和0-2.593g/L。  相似文献   

17.
施肥是影响油橄榄丰产稳产的关键性措施。通过不同施肥配方及施肥量对不同品种新梢生长量及鲜果产量的影响试验得出:施用有机肥+无机肥的混合肥,于11月份施5kg的菜籽饼,1kg过磷酸钙、0.5kg硫酸钾、200g硼肥;于4月、6月、8月各施O.1kg尿素,于每年的4月、7月、11月灌3次水,可使单株产量由2.4kg提高到18.2kg,净增产15.8kg,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对西南桦不同种源优选株系萌芽条离体快繁技术的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栽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最适培养基为改良MS+6-BA3.0mg/L+NAA0.25mg/L+光照14h/d,芽体分化率最高达57.8%;最适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2.5mg/L+NAA0.25mg/L+糖35g/L;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MS+IBA1.0mg/L+NAA0.1mg/L+IAA0.10rag/L;组培苗移栽基质为70%泥炭土+30%红心土。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设立有关的主要经济性状(植株高矮和花朵直径大小)指标和案头菊质量评分标准,采用生长调节剂(B9)和肥料(尿素+磷酸二氢钾混合物)作为处理因子,对案头菊组培苗综合评分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武汉地区案头菊生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吴荣 《绿色大世界》2013,(8):139-140
以铁线莲“茱莉亚”的茎段和茎节为外植体,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2.0、3.0mg/L6-BA,0.05、0.1mg/I。NAA和1.5、2.0mg/LKT,对其进行了初代诱导和继代增殖培养。结果表明:粗嫩茎的成活率远高于细嫩茎,可达到96.3%;MS+2.0mg/L6-BA+0.05mg/LNAA+1.0mg/LKT对“莱莉亚”茎段的诱导优于茎节,达到64.4%;MS+3.0mg/L6-BA+0.1mg/LNAA+1.5mg/LKT适合愈伤组织的增殖,茎段和茎节的愈伤增殖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