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试验探讨不同培养基对动物饲料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影响,为饲料微生物学检验的培养基选择提供依据。分别采用3种菌落总数培养基和3种霉菌培养基,检测SPF大小鼠生长繁殖饲料、SPF豚鼠生长繁殖饲料、兔维持饲料、犬维持饲料和猴维持饲料中的菌落和霉菌总数。无论是实验室自制还是市购成品培养基,5种饲料用3种不同菌落总数培养基,3种不同霉菌培养基检测的检验结果均合格,且各培养基间所测得的菌落总数及霉菌总数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相同试验条件和范围下,尽管采用不同培养基,都不会对动物饲料的菌落总数及霉菌总数检验结果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泰乐菌素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对弗氏链霉菌发酵产泰乐菌素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法对11个培养基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发现,三个对泰乐菌素效价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分别为鱼粉、黄豆饼粉、油,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Expert V8.0.5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并验证响应面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鱼粉10.64 g/L、黄豆饼粉14.69 g/L、油58 g/L的最优培养基下,泰乐菌素的产量可达14915 U/mL,实测值与响应面预测值拟合良好,说明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对泰乐菌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是有效的,比优化前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3.
用响应面法对弗氏链霉菌发酵产泰乐菌素的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法对11个培养基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发现,三个对泰乐菌素效价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分别为鱼粉、黄豆饼粉、油,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Expert V8.0.5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并验证响应面预测值与实测值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鱼粉10.64 g/L、黄豆饼粉14.69 g/L、油58 g/L的最优培养基下,泰乐菌素的产量可达14915 U/mL,实测值与响应面预测值拟合良好,说明通过响应面实验设计对泰乐菌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是有效的,比优化前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4.
穆家顺 《猪业科学》2012,29(6):46-47
吉他霉素(kitasamycin)又称北里霉素、柱晶白霉素,是由北里链霉菌(Streptomyces kitasatoensis)产生的一种多组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欧美和日本等国常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相似文献   

5.
艾佛菌素(Ivermectin)是近年研制出来的高效,广谱,低毒和低残毒的抗寄生虫药物。它是放线菌目(Actinomycetales)链霉菌科(Streptomycetaceae)阿佛链霉菌(Streptomyceas avermitilis n.sp)的发酵产物。阿佛链霉菌是由日本北里研究所从土壤放线菌中筛选出来的。从阿佛链霉菌获得的抗菌素类称阿佛菌素类(Avermect—ins)。它是由八种成分混合组成的大环内酯类——群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对细菌和真菌没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内外寄生虫有不同程度的抗虫作用。在八种成分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金色链霉菌生产发酵水平。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金色链霉菌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然后通过优化配方筛选出3种发酵增效剂。结果表明,在基础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001%硫酸亚铁、0.004%硫酸铜和0.03%盐酸甜菜碱可使发酵效价提高17.3%。分别添加0.02%G型发酵增效剂、0.02%F型发酵增效剂或0.01%甲型发酵增效剂,可使发酵效价再提高5.1%、3.4%和6.4%。  相似文献   

7.
阿维菌素,是日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Merck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16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链霉菌中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发酵产生。1993年,北京农业大学新技术开发总公司立项研究并生产开发此药。阿维菌素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类,具有结构新颖、农畜两用的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  相似文献   

8.
盐霉素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色链霉菌疣孢变种8401为产生菌,进行了盐霉素发酵工艺的研究。对菌种的稳定性、种子及发酵培养基、接种龄和接种量及多种发酵参数进行了考察和优化,结果,发酵效价最高可达32000μ/ml。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微生物菌体旦白质的质量问题,我们于1978年5月对担子菌(柳小皮伞)和木霉菌(EA_3—867、D_4—2)的旦白质中氨基酸成分用仪器进行分析。分析样品的制备及予处理:担子菌的培养基为麦草粉加2%的硫酸铵、加1.5倍水,高压灭菌后接菌种300于试管斜面,于28℃培养20天,分离菌丝,室温真空干燥,冰箱保存。木霉菌的培养基为稻草粉加2%的硫酸铵,加水25倍,高压灭菌后接种于28—  相似文献   

10.
把Meta分析应用到霉菌毒素与肉鸡生产性能及体重的相关性研究中。共收集了1980~2009年期间发表的98篇论文,共计1,401种日粮和37,371个试验动物。应用了Meta分析的3个分析过程:图形化、相关分析及方差-协方差分析。与无霉菌毒素的对照日粮相比,日粮中含有霉菌毒素能降低采食量12%,降低体增重14%(P0.05)。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s)和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对采食量和体增重影响最大的两种霉菌毒素,这2种毒素分别降低肉鸡采食量17%和11%(P0.05),分别降低体增重20%和11%。日粮中霉菌毒素的敏感浓度随动物的日龄变化而变化,这说明霉菌毒素与体增重有很强的互作关系。霉菌毒素对越小的家禽危害越大。残差分析表明,65%的体增重差异是因采食量的差异造成的。采食含有和不含霉菌毒素日粮的肉鸡的体重差异还与蛋白、蛋氨酸等养分的消化利用率有关。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与黄曲霉毒素分别提高死亡率8.8倍和2.8倍(P0.05)。霉菌毒素还能提高肝脏指数15%、肾脏指数11%、肺指数9%、肌胃指数3%(P0.05)。霉菌毒素对肉鸡的生长、生产指数及器官重量的影响随动物品种、霉菌毒素浓度、动物日龄及日粮营养因素等差异而变化多端。  相似文献   

11.
3种中药超微粉的药理作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制和开发速效、高效的新型中兽药制剂,本试验分别观察了三七、元胡、大黄超微粉对小白鼠的凝血作用、镇痛作用和肠蠕动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七超微粉和普通粉与对照组相比,三七超微粉具有显著的凝血作用(P<0.05),而三七普通粉凝血作用不显著(P>0.05);元胡超微粉和普通粉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P<0.05),但元胡超微粉比普通粉的镇痛作用显著(P<0.05);大黄超微粉和普通粉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极显著的促进肠蠕动作用(P<0.01),但是,在药物浓度相等时,大黄超微粉对肠蠕动的平均推进率比大黄普通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日粮添加蚂蚁粉对鸡蛋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360只55周龄农大3号矮小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三层阶梯式笼养.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1%、2%、3%的蚂蚁粉.预饲期5 d,正饲期28 d,试验结束时进行蛋品质测定以及品尝试验,研究蚂蚁粉对蛋品质以及品尝者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蛋品质试验中,3%试验组比对照组蛋黄色泽高7.08%(P<0.01),蛋白高度高15.09%(P<0.05),添加蚂蚁粉对蛋重、蛋黄重以及蛋黄比没有明显影响(P>0.05),而蛋壳厚度、蛋壳强度、蛋壳重、料蛋比以及产蛋率也无明显变化.品尝试验中,品尝者对鸡蛋气味、蛋黄色泽和口感进行评价,认为4组间气味和口感无显著差异,虽然在蛋黄色泽上,1%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最大,但2%试验组的蛋黄色泽却更受品尝者欢迎.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碳源、氮源、血清及辅酶对副猪嗜血杆菌培养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蔗糖、酵母粉、硫酸铵及马血清进行4因素3水平试验,最终确定蔗糖2 g/L、酵母粉2 g/L、硫酸铵2 g/L、马血清5%为最优培养基配方。在10 L发酵罐上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批补料发酵,对比不同补料方式对副猪嗜血杆菌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恒葡萄糖浓度补料将残糖浓度维持在1 g/L时可取得较好的发酵效果,菌体密度及活菌数目分别为16.8、3.6×109 CFU/mL。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产工艺对中药添加剂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比较了不同工艺制备的中草药添加剂即常规散剂、水煮提取制剂和醇水提取制剂对猪生长性能等影响,结果三种制剂对猪的生产性能、肠道益生菌指数和对猪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比值与猪瘟抗体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醇水提取物制剂能显著提高猪的日增重、饲料报酬、肠道益生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指数以及T淋巴细胞比值,并能提高猪瘟疫苗免疫后的抗体合格率.常规散剂次之,水煮提取制剂较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多元化开发利用桑叶蛋白质资源,将桑叶粉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制备桑叶蛋白。以桑叶蛋白得率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桑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发酵后桑叶蛋白的体外消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桑叶粉质量浓度、装液量、蔗糖质量浓度和发酵时间对桑叶蛋白得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影响大小依次为桑叶粉质量浓度>装液量>蔗糖质量浓度>发酵时间,发酵最优条件为桑叶粉质量浓度2.64mg/mL、装液量105 mL、蔗糖质量浓度22 mg/mL、发酵时间45.1 h。在此优化条件下,桑叶蛋白得率的预测值为16.43%,验证值为16.29%,试验结果重现性良好,建立的桑叶蛋白得率与主要发酵条件因子的数学回归模型可靠。体外消化试验表明,该方法制备桑叶蛋白的体外消化能力得到显著提高(P<0.05),体外消化率比发酵前提高了4.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家兔为试验动物,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和预防给药模型,以探讨土鳖虫预防高脂血症的作用机理。试验周期为40 d,将试验动物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高、中、低3个剂量的预防给药组。预防给药组分别给予含不同剂量土鳖虫的饲料(0.4 g/kg、0.2 g/kg、0.1 g/kg)预防给药40 d。通过对家兔血清的血脂水平[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测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各组家兔肝脏中载脂蛋白E基因(Apo E)、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DL-R)2个基因的表达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鳖虫粉可以调节血脂,对高脂血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高剂量组的(0.4 g/kg)预防效果最好,中剂量(0.2 g/kg)次之,低剂量(0.1 g/kg)最差。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氨酸三肽(Met-Met-Met)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酪蛋白和小肽转运载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采用酶消化法培养的第3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各处理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对照)、40、50、60、70和80μg/mL的蛋氨酸三肽,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培养孔,分别培养细胞24、48和72h,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相对增殖率,整体试验重复2次,确定最佳培养时间;各处理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对照)、40、50、60、70和80μg/mL的蛋氨酸三肽,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培养孔,以最佳培养时间培养,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确定适宜蛋氨酸三肽浓度,整体试验重复3次;以最佳培养时间和适宜蛋氨酸三肽浓度培养细胞,以未添加蛋氨酸三肽的培养基为对照,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培养孔,测定小肽转运载体基因的表达量,整体试验重复3次。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蛋氨酸三肽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24h时,相对增殖率最高;培养基中加入60μg/mL的蛋氨酸三肽培养细胞24h,αs1-酪蛋白和β-酪蛋白的基因表达量最高,同时发现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小肽转运载体1和小肽转运载体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综上所述,培养基中添加60μg/mL的蛋氨酸三肽能够提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酪蛋白和肽转运载体基因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代谢能(metabolizable energy,ME)和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水平对内仔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指标的影响,建立生长性能与ME、CP的回归关系模型,并运用所建模型选择具有最佳效益的ME、CP水平.采用ME和CP 3×3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将饲粮分为9个处理,3个ME水平分别为13.18、12.55、11.92MJ/kg,3个CP水平分别为21.50%、20.50%、19.50%.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1 08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1 ~21日龄分别饲喂对应试验饲粮,22~42日龄饲喂相同的饲粮.结果表明:1)试验饲粮ME、CP水平对1~21日龄体重和耗料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42日龄体重也有显著影响(P<0.05).2)随着饲粮ME水平的提高,21和42日龄肌胃指数显著降低(P<0.05),42日龄腹脂率显著增加(P<0.05).3)应用二元曲线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体重、耗料量与饲粮ME、CP水平的回归关系模型.应用举例表明,建立的回归关系模型对确定肉仔鸡饲粮最佳效益的ME、CP水平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