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杏鲍菇工厂化周年栽培的病虫害无公害控制技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根据工艺要求利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
该文总结了猴头菇工厂化栽培经验,在出菇阶段尝试了倒置栽培模式、侧面割口栽培模式、筐栽模式、瓶栽模式和网格栽培模式等5种方式,从栽培密度、固定投资、环境条件均匀程度、子实体商品性状等方面综合考虑,认为网格栽培模式最适合猴头菇工厂化栽培使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双孢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在我国迅速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阜阳是农业大市,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具有生产双孢菇得天独厚的条件,双孢菇设施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参考相关文献,阐述总结了双孢菇设施栽培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的实现灰树花工厂化栽培,此文将根据灰树花工厂化栽培的技术,进一步的总结适合工厂化栽培的各类条件以及栽培的技术方案。根据实验证明,环境条件在灰树花出菇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保障灰树花正常生长。工厂化栽培的菌株可以使用"庆灰151"在装料量一定的情况下,种植者可以采用径口比较大的塑料袋,出菇模式可以采用侧面切口。总之,具体情况要进行具体的分析,本文将详细的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为了找出栽培白灵菇的最佳培养料配方和栽培模式,对以棉籽壳、阔叶树木屑、玉米芯为主料不同培养料配方下菌丝生长和出菇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双排菌袋覆土栽培、工厂化栽培、层架式栽培三种模式下白灵菇的产量等差异情况。结果表明,棉籽壳为主料时,菌丝生长快,优等菇比例高,且菌袋不易污染,棉籽壳和玉米芯混合作为主料时,菌丝生长稍差,但可大大降低成本;三种栽培模式中工厂化栽培模式产量高,且子实体形态好。棉籽壳和玉米芯混合做主料综合考虑为最佳培养料,工厂化栽培为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工厂化栽培是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品种与菌种是工厂化栽培的重要因素。本文作者以经过初筛的5个秀珍菇品种为研究对象,开展秀珍菇工厂化最适品种和菌种剂型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成秀品种在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商品性状、平均产量等方面综合表现最佳;成秀液体菌种在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及经济效益上明显优于固体菌种。  相似文献   

7.
灰树花工厂化栽培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自身研究和行业动态,对灰树花工厂化栽培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菌株、配方、栽培模式、环境参数和投资等方面内容,以为实现灰树花工厂化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张翠娥  赵书光 《吉林农业》2011,(11):133-133
工厂化栽培杏鲍菇是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园的主打项目,文章根据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的关键技术,从杏鲍菇的栽培袋制作到接种、栽培管理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总结,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是当今食用菌发展的方向,它可以调节食用菌的鲜菇上市时间,稳定鲜菇上市数量,满足客户的均衡需求,所以无论从鲜菇上市销售到固定客源再到销售价格都是理想的栽培方式。另外,工厂化栽培区别于大棚的栽培,投资比例除基建外就是大量的电费开支。根据近几年来对工厂化栽培的研究和食用菌生长的特点,对工厂化栽培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沈敏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219-220
双孢菇三区制工厂化栽培是在单区制、双区制工厂化栽培基础上,采用培养料二次发酵、发菌培养、出菇管理分别在不同室内完成的工厂化栽培模式,缩短了栽培周期,增加了栽培次数,提高了产能。同时,由于二次发酵单独在发酵室内完成,有利于控制室内温、湿度,提高培养料二次发酵的质量,为双孢菇工厂化栽培高产、优质、高效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依据杏鲍菇生物学特性,研究开发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找出人工智能控制下的适合其生长发育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从而提高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初步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探索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中小型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技术模式,完善食用菌工厂化相关理论体系的建立,我们从2003年就采用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五个食用菌工厂化基地的成功建设和运行,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于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模式,较为系统地总结出了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特点、原理、构成及推广应用的意义。这将为推动我国传统食用菌产业升级换代,逐步实现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灌南县是江苏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全县拥有食用菌企业60余家,工厂化金针菇栽培,发展前景广阔,周年均可栽培上市,已形成规模。金针菇是传统的食用菌种类,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为了保证金针菇产品质量,提高栽培效益,根据我县食用菌企业栽培管理经验,现提出工厂化金针菇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4.
棉花工厂化无土育苗是棉花种植史上的一场种苗革命。它打破了几十年来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栽培体系.使棉花育苗移栽成为一件简单、快速、省时、省工、节本的栽培方式,为棉花栽培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2003年东台市引进工厂化无土育苗移栽试验。  相似文献   

15.
<正>一、我县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现状与特点我县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从2002年开始起步,目前年产食用菌约700万袋、年产鲜菇350余万斤、年创产值1750多万元。2009年以来,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香菇工厂化生产流程及菌种生产模式,以期为香菇工厂化栽培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珍稀食用菌的栽培,其效益可比栽培常规菌类提高3-10倍。本项目《食用菌珍稀菌种繁育及工厂化应用》是福州市科技局下达的项目,旨在有目标地开展珍稀食用菌菌种引进、筛选、选育和示范栽培;对珍稀品种进行小规模工厂化生产,为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及标准化栽培提供一定的雏形与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菇场环境、生产设备及条件、栽培袋制作工艺、生产工艺及栽培管理、出菇采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日本和我国台湾省的金针菇栽培业都很发达,他们均采用完整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体系进行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每个栽培厂日产量都在吨级以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而国内金针菇栽培仍以季节性栽培为主。随着金针菇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金针菇生产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金针菇市场发展的需要,工厂化设施栽培在现代金针菇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甜(辣)椒周年生产过程中,应合理地安排栽培茬口、科学管理;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治理原则,采取综合防控技术的解决方案,实现河北省保护地无公害甜(辣)椒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实现减灾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