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日葵螟性诱剂田间控害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向日葵螟(Homoeosoma nebuiellaum Hubner)是近几年危害巴彦淖尔市向日葵的主要害虫.因向日葵是昆虫授粉作物.常规的化学药剂喷雾防治虽有较好的效果.但在防治害虫的同时杀死大量授粉昆虫,造成向日葵空壳、秕壳比例增加.产量大幅下降.且药剂防治污染环境.田间操作难度大。而生物制剂如白僵菌、BT、赤眼蜂等生产能力有限,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此,采取向日葵螟性诱剂诱杀法防治向日葵螟是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因其成本低、方法简便易行.易于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植物源信息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剧毒人工合成杀虫剂已酿成了举世关注的严重后果。最突出的问题是:伤害防治对象以外的生物类群包括害虫天敌、授粉昆虫和人类,破坏生态平衡;化学药剂通过食物链而积累在非防治对象体内,污染环境,害虫很快产生抗性。科学工作者面临着两大任务:(1)加深对昆虫种群之间,昆虫与植物等环境之间的各种生物现象的了解;(2)减少对杀虫剂的依赖性,找出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的长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向日葵苗期害虫蒙古灰象甲,从合理轮作、精细整地、毒饵诱杀、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昆虫毒理学是害虫防治与研究创新药剂的理论基础.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昆虫毒理学在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发、昆虫抗药性的研究、药剂分子毒理学研究、不育剂的研发、环境对药效的影响研究领域的发展,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利用寄生性天敌昆虫防治农林害虫是目前生产上应用效果最好的生防技术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可能会大量杀伤天敌,因而进行杀虫剂对昆虫天敌的安全性评估,明确各药剂对天敌的安全性,就可以合理选择药剂,通过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最合理结合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文章就寄生性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及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协调性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利用寄生性天敌昆虫防治农林害虫是目前生产上应用效果最好的生防技术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可能会大量杀伤天敌,因而进行杀虫剂对昆虫天敌的安全性评估,明确各药剂对天敌的安全性,就可以合理选择药剂,通过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最合理结合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文章就寄生性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及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协调性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夏莉 《河南农业》2012,(8):48+51
自2009年以来系统调查了驻马店小麦田害虫与天敌的种群数量动态,并利用相对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析了害虫与天敌群落动态变化及时间生态位.结果表明:麦田昆虫群落组成较为丰富,由58科72种昆虫组成;优势种为麦长管蚜、麦圆叶爪螨、龟纹瓢虫和麦蚜茧蜂.群落的总个体数和丰富度随调查时间而变化.麦田天敌昆虫对麦田害虫有明显制约作用.在施用化学农药时,要首先做好田间调查,适当降低防治指标,使用选择性化学药剂来防治麦田害虫.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河套地区向日葵主要害虫及天敌种类的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是世界性商业化的经济作物。近几年来向日葵害虫日益猖獗,严重制约着向日葵生产的发展。本文记述了内蒙古河套地区向日葵上的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危害特点,对重要害虫向日葵螟(Homoeosoma nebulella Hübner)的天敌进行了鉴定,并对潜在性的检疫性害虫进行了介绍,以期为向日葵害虫的防治提供最基础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向日葵菌核病苗期药剂防治时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日葵菌核病在向日葵整个生育期只要条件适合均可侵染,为了找出有效防治方法,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植保站借鉴大豆菌核病苗期药剂全田防治技术,提出在向日葵苗期进行全田药剂防治,但何时防治为佳有待解决。为此,2003 年进行了向日葵菌核病苗期药剂防治时期试验,以找出向日葵菌  相似文献   

10.
杀虫剂田间毒理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杀虫剂田间毒理的观点及近年来的进展,指出杀虫剂田间毒理的主要观点是:在化学药剂、环境条件及害虫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基础上,研究在田间生态条件下如何提高药剂对害虫个体及群体的防治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化学防治在害虫综合治理(IPM)中的作用。主要进展有:1.以生态学为基础,用田间毒理观点为指导,系统地研究了荔蝽的自然抗药性现象,包括自然抗药性机理、实际防治措施及施药技术等,为有效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2.通过对植物质杀虫剂及昆虫生长发育调节剂的研究,为综合治理提供了新型药剂。3.利用“累积虫日”等参数,改进了田间药效的评价方法。这些观点和研究进展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昆虫毒理学及害虫防治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