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目的观察热毒宁(RI)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HFMD患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RI联合RBV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RBV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综合疗效和退热、口腔溃疡愈合、疱疹消退、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Hc=6.834,P〈0.01),且退热、口腔溃疡愈合、疱疹消退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RI联合RBV治疗HFMD效果显著,能迅速改善患儿症状和体征,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肽)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并发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手足口病并发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锡类散组及金因肽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锡类散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溃疡面上喷锡类散;金因肽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溃疡面上喷金因肽。观察3组患者进食改善情况、口腔溃疡愈合天数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锡类散组(87.5%)和金因肽组(92.5%)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的(60.0%)(P〈0.01);且金因肽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为(3.48±1.95)d,进食改善的时间为(2.40±1.43)d,分别较锡类散组的[(4.50±1.88)d和(3.15±1.51)d]和对照组的[(5.65±1.96)d和(3.80±1.32)d]短(P〈0.05)。结论金因肽在加快儿童手足口病并口腔溃疡的愈合和改善进食情况方面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早期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消炎及提高免疫力类药物常规治疗,辅以营养支持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分析2组患儿热峰(℃)、热程、惊跳、皮疹消退时间、住院天数及死亡率指标变化,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后遗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食欲改善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早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龙血竭含片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预分析接诊的256例有口腔疱疹表现的手足口病患儿,通过采用龙血竭含片含服(治疗组,n=128)或给予2%碘甘油局部涂药(对照组,n=128)两种处理口腔疱疹的治疗方法,以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为考察指标,比较龙血竭和碘甘油治疗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口腔疱疹愈合时间(3.32±1.079)天、进食改善时间(2.48±0.501)天及治疗有效率(83.59%)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龙血竭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疗效确切,在缩短愈合时间及恢复进食方面明显优于使用碘甘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苍苓止泻口服液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采用消旋卡多曲联合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和对照组(40例,采用蒙脱石治疗),治疗3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如呕吐、退热及腹泻的改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脱水改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3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15/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苏打联合维生素B2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患者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出现口腔溃疡的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予小苏打(0.5g/片)联合维生素B2(5 mg/片)各2片/d一起磨成粉末涂抹于溃疡局部,对照组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护理口腔,均每天2次,分别在早晚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溃疡平均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并记录中途暂停放疗的例数。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分别为(6.0±1.3)、(12.2±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9,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20.057,P〈0.01)。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1、4例因合并口腔细菌或真菌感染而中途暂停放疗。结论小苏打联合维生素B2护理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缩短口腔溃疡平均愈合时间,减轻口腔溃疡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足口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5例)给予热毒宁注射剂0.5ml/kg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第4天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发热、疱疹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肌肉注射,并联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及支持对症处理;对照组除不应用人免疫球蛋白外,余治疗与治疗组相同。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c=5.014,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一过性头痛、心慌、恶心等不良反应,但减缓输液速度及予抗组胺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喜炎平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臭氧水溶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臭氧水溶液治疗,治疗4周并进行随访.治疗结束后检测患者创口的细菌检出率,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痛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以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的复发例数.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创口细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溃疡时间、溃疡数、止痛时间、愈合时间以及复发例数也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臭氧水溶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康妇消炎栓配合微波及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94例盆腔炎性疾病后慢性盆腔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药物及下腹部微波照射治疗,观察组加用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变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的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下腹痛、腰骶痛和白带增多的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Hc=4.478,P〈0.05)。结论康妇消炎栓配合微波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慢性盆腔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荆桔口服液治疗小儿感冒外感风寒、入肺化热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感冒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荆桔口服液)90例和对照组(儿感清口服液)60例,连续治疗5 d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单项症状出现频次、降温起效时间和解热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并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改善发热、流涕、咽部不适、纳食不佳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降温起效时间和解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荆桔口服液治疗小儿感冒外感风寒、入肺化热证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肽,rhEGF)治疗儿童复发性口腔溃疡(RAU)的疗效.方法:109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57例,用金因肽喷于溃疡表面,3次/d;对照组52例用西瓜霜喷于溃疡表面,3次/d;比较两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疼痛消失的时间实验组(3.92±1.53)天,对照组(5.09±2.07)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溃疡愈合时间实验组(4.97±2.21)天,对照组(6.22±2.90)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因肽治疗儿童复发性口腔溃疡可缩短疼痛和治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冻干)粉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脱水降压,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加维脑路通等治疗;治疗组34例,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加用丹参(冻干)粉针静脉滴注,均连用15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6.033,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同期的对照组(均P〈0.01)。结论丹参(冻干)粉针治疗脑梗死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泛发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泛发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和口服皿治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10 d后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c=4.28,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能够有效提高泛发性湿疹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杂型热性惊厥(CFC)患儿的免疫机制及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0例CFC患儿,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儿IgA、IgG、IgM及补体C3、C4水平,同时与28例健康儿童免疫指标进行比较。将50例CFC患儿随机分为IVIG组与非IVIG组,每组25例。非IVIG组予抗感染、止惊、降温等对症治疗,IVIG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IVIG持续静滴,5 d为1疗程,每个月治疗1个疗程,治疗3个月。观察IVIG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以及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CFC患儿的IgA、IgG、C3、C4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IVIG组的IgA、IgG及补体C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IVIG组的疗效优于非IVIG组(P〈0.05)。结论 CFC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免疫球蛋白能提高CFC患儿的免疫功能,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加康复新液配合红外线曲颈灯照射综合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2例患者(30处压疮)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处压疮。观察组给予美宝湿润烧伤膏加康复新液外敷配合红外线曲颈灯照射治疗,对照组予传统常规消毒换药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14.972,P〈0.01)。观察组、对照组的创面结痂时间分别为(8.2±2.1)、(14.3±3.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加康复新液外敷配合红外线曲颈灯照射治疗压疮,具有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发病6 h内采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4天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14天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8例PU患者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每组49例。雷贝拉唑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的三联用药方案治疗;奥美拉唑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的三联用药方案治疗,连续用药2周,然后分别单独服用雷贝拉唑或奥美拉唑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停药后1个月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反酸、烧心、疼痛等临床症状程度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以雷贝拉唑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停药后1月复查:雷贝拉唑组、奥美拉唑组的Hp清除率分别为93.9%、8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示雷贝拉唑组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组(P〈0.01)。结论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在改善PU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促进溃疡愈合方面较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6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作用.方法62例咳嗽患儿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两组均采用布地萘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疗程为2周.结果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3.33%,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复发率治疗组为9.68%,对照组为23.08%,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稳定,且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25%硫酸镁0.1~0.3mL/kg.d),7d为1疗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住院时间及憋喘、哮鸣音、湿哕音、咳嗽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好转、无效的例数为34、21、5例,对照组则分别为23、27、10例,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Hc=4.499,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辅以硫酸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