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强化服务意识促进电力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供电企业是经营电力产品的企业,同时也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这决定了其以“满足用户需要”为中心来开展营销工作的特殊性。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实现经营成果、提高企业效益的基础和关键,同时也是其体现核心价值、展现企业形象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供电企业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搞好优质服务,在营销中抓服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经营模式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电力市场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计划用电转为市场开发,当前又实施了电厂电网分开经营的新模式。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给电力部门在今后的发展带来新课题。因此,如何开拓潜在电力市场、提高电力市场终端能源占有率、提高电网供电量和电量的销售等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就是我们电力企业需要花大力气调研和决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电力市场逐步完善,电力销售垄断局面被打破,电力营销工作将面临营销风险加大这一紧迫、严峻的问题。营销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思想的落后使电力营销无法适应买方市场条件下的信用经济要求,造成营销风险加大而导致企业经营困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拖欠电费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供电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4.
农村电力营销面临的问题及变革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东 《农电管理》2003,(11):25-26
在步入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加入WTO的今天,面对日趋成熟的电力市场和越来越高的用户需求,供电企业已不仅是营销电力的企业,同时也是营销服务的企业。如何重视和加强对电力营销工作的研究和创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电企业必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斌 《农村电工》2002,10(11):18-18
1必须树立电力市场营销新观念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用户为中心,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营销观念,制订切合实际的营销战略。海尔集团的管理经验告诉我们,过去企业往往只用一只眼,盯住上级和政府就可以了,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应该用好两只眼,一只眼要盯住内部,就是使内部员工满意最大化;另一只眼要盯住外部市场和客户,使客户满意最大化。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电力营销队伍对电力营销人员要加强业务水平培训、现代化技术培训、法律知识培训,提高营销人员的业务素质;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形势责任教育、承诺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6.
农网改造后,大力拓宽农村营销市场,是为企业增创效益最有力的途径。为此,每个农电管理者应认真分析当前的电力发展形势,充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开拓农电营销市场。一、 加大宣传力度由于地处山区,部分农民生活水平低,用电意识差,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用电市场。长期以来,电价高所带来的节约用电,少用甚至不用的观念一直保留在农民心中。因此,要针对广大农村用户的实际,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宣传,通过宣传转变用电观念,拓宽用电市场。1. 深入用电户,宣传政策法规、用电电价政策等,让用户了解掌握政策,明确用电…  相似文献   

7.
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营建“公平、开放、有序、竞争、完整”的电力市场体系。在该体系下电网盈利模式将由“购销差价获得”向“过网费收取”方向转变,同时供电企业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售电侧竞争。为了主动应对,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模式首先要根据形势变化作出全方位变革。营销战略的变迁2015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提供了最新规制。  相似文献   

8.
王志强 《农村电工》2006,14(2):16-16
随着供电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营销已成为县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课题,如何挖掘电力市场的潜力,成了县供电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必修课。河南省温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针对该县滩区面积大,工业基础薄弱制约供电能量增长的状况,做好电力营销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9.
供电企业具有市场垄断和电力客户不可选择等商品特性,使得电力企业存在着以生产电能为导向的滞后电力营销观念,形成了电力营销滞后于客户需求的矛盾,影响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在陈述电力营销及电力商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电力营销现状,并提出适应新形势的电力营销管理建议,以有效地促进电力行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电力营销策略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玖 《农电管理》2004,(11):26-28
决定企业效益最主要、决定性的因素是能否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而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无不与供应商的营销战略有很大的关系。供电企业的经营尽管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还将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但营销手段的高低、优劣,现代营销理论的实际应用,将直接影响电力市场的拓展速度。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的营销战略一直是供电企业目前最迫切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汤志红 《农村电工》2004,12(3):12-12
1明确营销方向。拓展电力市场1.1帮助用电企业解决用电不合理和用电成本高的问题,运用电力行业技术优势,及时帮助用户解决用电过程中的实际难题。要引导用电企业多用低谷电,帮助用户合理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用电管理水平,使企业的用电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电力市场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对电力营销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电力能源企业应积极创新和改进经营理念,转变营销策略,寻求一个创新、与时俱进的营销模式,以此促进电力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认清当前电力营销的形势,才能把握住未来电力营销的建设,所以研究电力营销现代化管理的现状以及其前景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 加强领导,摆正位置,推进营销工作的深入发展 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以经理为组长的增供促销工作领导小组,就当前的电力市场变化、发展趋势等,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和磋商。(1)摆正位置,更新观念,树立市场意识,调整电网建设规划,改变营销策略,依据供需变化向市场要效益。(2)确定目标,以客户为中心,提高供电质量,保证用电需求;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创建双满意工程,以优取胜要效益,以此来推动营销工作向纵深发展。2 塑造形象,优质服务,提高客户用电消费水平 加强服务窗口建设,规范、完善窗口服务守则,方便…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三集五大"体系已逐步延伸覆盖至县供电企业,与市场衔接的"大营销"体系渐行渐近,供电企业在经营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县供电企业经营策略如何顺应广大电力客户的用电需求,不断开拓电力市场,寻求新的电力增长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1制约电力市场开拓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到位.如何更新市场观念,找准电力营销的策略,已成为县供电食业迫切需要研究的新课题。只有尽快消除制约电力营销和市场拓展的“瓶颈”,才能扩大电力消费在能源消费市场的份额。笔者现针对影响电力市场开拓的主要因素提出一些对策.与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涞水县电力公司在培育、开拓电力市场的工作中,确立了“小利润大市场,合利润求市场,销售产品首先销售形象”的营销方针,通过让利优惠等灵活的销售策略,帮助一批高能耗企业降低了成本,改善了经营环境,为高耗能企业走出困境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两改一同价”政策的全面落实,进一步规范了农村电力市场,优化了农村电网结构,也为做好电力营销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营销管理作为农电企业经营的主要环节,由于受环境、体制及从业人员素质的影响,目前依然存在着线损计算失实、蓄意损害客户和企业利益、营私舞弊等不良行为。随着管理的不断深入,实施农电线损管理与抄表核算相分离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相似文献   

18.
林丽  陶慕翔 《农电管理》2013,(Z1):101-102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关系着国家能源的安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电力企业要想立足于市场,就必须转变经营理念,采取各种策略来加强营销。而在电力营销中,加强优质服务,是获得政府及社会的认可、进而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的根本举措。电力企业营销市场现状随着电力供需形势的日益缓解,电力市场正转向疲软状态。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能源不断开发,其它替代能源正与电力争夺市场份额,电  相似文献   

19.
l 以顾客让渡价值理论搞好优质服务,赢得市场,促进电力销售先看一个例子.某地一个体私营者,通过市场调查,发现一个很好的项目,决定投资办厂,由于申请用电增容等原因,耽误了一些时间.而当这家公司的产品上市后,遭受到来自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最后企业不得不倒闭.这个例子说明电力的服务直接影响着其他企业的前途,同时也影响着电力的销售.这则事例对提高电力服务质量的启示是:用户的发展就是电力企业的发展,供电部门与用户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1制约电力市场开拓的因素和主要问题1.1社会角度电价机制有待调整:我国现有电价体制下,电力市场以垄断价格为主,基本霸占整个市场。许多供电企业目前不能自主、灵活地利用价格机制调节本地电力市场,这将严重限制供电企业在本地电力市场的开拓。电能替代产品的出现: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能替代产品出现并占据了一部分市场份额,比如直接利用煤气、天然气、太阳能和风能的设备,逐渐蚕食着电力市场。社会普遍法律意识淡薄:由于社会因素和企业营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