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本文通过体外培养两种小鼠癌细胞(S_(180)和H_(22))和小鼠移植性肿瘤实验,证明东亚钳蝎蝎毒可明显抑制这两种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46.12%(S_(180))和36.95%(H_(22))。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采用体外细胞集落法及噻唑蓝活细胞染色法检测刺五加茎叶总皂甙及人参茎叶总皂甙对胃癌离体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两种皂甙对胃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效应,刺五加茎叶总皂甙的作用强于人参茎叶总皂甙。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报道人参皂甙Rh:对体外培养的低分化高恶性度的黑色素瘤B_16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化诱导作用,如黑色素生成能力明显增加,细胞形态向正常上皮样细胞分化,使癌细胞的增殖阻断在G_1期.其作用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茶叶提取物对抗肺癌细胞(A549)体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屠幼英 《茶叶》2006,32(1):28-30
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TFDG)、茶黄素(TF)、茶黄素复合物(TFs)、葡萄籽提取物(GrapeSeedExtract,GSE)、松树皮提取物(PineBarkExtract,PBE)、咖啡因(Caf)、槲寄生(VCE)和茶氨酸(The)的体外抗癌活性,通过人肺癌细胞(A549)进行体外试验,结果表明除咖啡因、槲寄生、茶氨酸的作用较小以外其他几种均有很强的促进人肺癌细胞(A549)凋亡的作用,并且EGCG的作用最强,顺序为EGCG、TFs>GSE>PBE、TFDG>TF。用作图法求得EGCG、GSE、PBE、TFDG和TF的IC50值分别为1.01μM、21.91μM、31.01μM、32.87μM和279.67μM。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主要原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以SPI为载体的姜黄素纳米粒(SPI-Cur)。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表征纳米粒的形态和粒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在430 nm处分析SPI-Cur的释放行为,测定SPI-Cur的载药率、包封率;并采用MTT法考察了Cur和SPI-Cur对人食管癌细胞株TE-1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经SPI包被的Cur表面粗糙度增加、电位升高,制备的SPI-Cur粒径在186.7 nm左右,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08%和33.90%,包被后的SPI-Cur出现明显的缓释行为,当Cur浓度在4.0μg·mL~(-1)以上时,食管癌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存活率与姜黄素存在时间依赖和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6.
普洱茶抗辐射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通过紫外线辐射体外培养的NIH-3T3成纤维细胞,观察其损伤情况和普洱茶浸出物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并设置Vit E的阳性对照和蒸馏水的阴性对照,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证明,紫外线辐射可引起NIH-3T3成纤维细胞损伤,Vit E以及普洱茶浸出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紫外线辐射的损伤效果,表明普洱茶具有抗紫外线辐射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猴头菌浸膏胃肠道生物黏附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猴头菌浸膏胃肠道生物黏附片,通过单因素考察法和L9(34)正交试验法,以体外黏附力和体外释放度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优选猴头菌浸膏胃肠道生物黏附片的处方和最佳制备工艺。结果:猴头菌浸膏胃肠道生物黏附片的处方组成为HPMCK100M7%,CP934P6%,乳糖20%,Si O20.5%润湿剂为75%乙醇溶液。体外黏附力100g-120g,体外释放度2h≥30%;12h≥80%,综合评分平均值:94.81。结论:猴头菌浸膏胃肠道生物黏附片制备工艺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柴胡总对胃癌(SNU-216)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法培养胃癌(SNU-216),分别用不同浓度柴胡总皂苷(0.025μmol/L、0.050μmol/L、0.075μml/L、0.100μm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胃癌(SNU-216),分别在24、48、72h用MTT法检测胃癌(SNU-216)生长抑制率。结果柴胡总皂苷对胃癌(SNU-216)具有抑制生长作用,并随剂量增长抑制作用增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在药物的作用时间上, 24h以内作用较弱,48h以内是随着作用时间增加,抑制效率增强, 72h以内观察抑制效率亦有所增强,但与48h组比较抑制效率差异明显。结论不同浓度柴胡总皂苷对胃癌(SNU-216)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叶冬青苦丁茶多糖提取、纯化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叶冬青苦丁茶经85%乙醇溶液脱脂、热水提取、S-8大孔树脂脱色、醇沉、干燥,得到大叶冬青苦丁茶粗多糖。粗ILPS经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得到4个多糖组分ILPS-1,ILPS-2,ILPS-3和ILPS-4。采用化学法分别测定了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的体外清除自由基(DPPH.自由基,O2^-.自由基,.OH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以及螯合金属离子能力。结果表明,大叶冬青苦丁茶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且抗氧化能力与多糖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陈曦  王勇  于靖 《园艺与种苗》2019,(2):1-5,38
[目的]系统研究槟榔花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和体外抗氧化能力,为海南槟榔花的药用价值评价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0%乙醇超声提取并测定比较海南15种源产地槟榔雌花和雄花的总酚、总黄酮和总生物碱含量,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FRAP法和ABTS法测定提取液体外抗氧化能力,TOPSIS分析综合评价槟榔花药用价值。[结果]槟榔雄花的抗氧化能力普遍高于雌花,鸡心槟榔的抗氧化能力低于普通槟榔,乌石农场槟榔雄花WPM的抗氧化能力最强。[结论 ]TOPSIS法可作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槟榔花质量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西洋参作为名贵中药材被广泛应用,对其有效成分如西洋参皂甙、西洋参挥发油等的研究也较为详尽.但对其多糖组分的研究还少见报道.本文研究了热水提取、乙醇分级沉演法提得的两个水溶性多糖组分的化学性质及体外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研究3种姜科植物(砂仁、草豆蔻和高良姜)乙醇提取物对5种鸡、猪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姜科植物提取物对5种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鸡和猪大肠杆菌、鸡和猪金黄色葡萄球菌、鸡沙门氏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5、15.6、62.5 mg/mL。说明3种姜科植物乙醇提取物对鸡、猪5种常见致病菌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效果,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杀效果优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离纯化白背天葵多酚,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比较了8种大孔树脂对白背天葵多酚的静态吸附和解吸能力,优选出D101为最适宜纯化白背天葵多酚的树脂,并对其分离纯化的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DPPH和ABTS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D101树脂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样液浓度1 mg/mL、pH 3.1、上样液流速2 mL/min,解吸的乙醇体积分数70%、体积60 mL、流速2 mL/min;白背天葵多酚的含量由14.73%提高到45.21%;其清除DPPH及ABTS自由基的能力为 Vc>纯化物>粗提物。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白背天葵多酚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叶》2008,(1):43-43
以废弃茶树花为原料,采用超滤法处理茶树花多酚超声波辅助乙醇浸提液,去除大分子物质,运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试验对HZ系列5种大孔吸附树脂及其纯化茶树花多酚工艺条件进行筛选,采用HPLC检测树脂纯化前后茶树花多酚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HZ-806大孔吸附树脂对茶树花多酚的吸附性能与解吸效果最好,吸附率和解吸率分别达到97.5%、98.20%,适宜作为茶树花多酚纯化的树脂;  相似文献   

15.
特色马铃薯色素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特色马铃薯植物中提取的有色物质,采用MTT法,以抗癌药顺铂(DDP)为阳性对照,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低分化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的生长抑制作用,测定结果,植物提取物马铃薯色素对K562的生长显示了较为明显的抑制活性,但对BGC-823的生长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桦褐孔菌多糖为研究对象,进行桦褐孔菌多糖饮料的制备并进行感官评价,对所得饮料进行DPPH清除实验、ABTS清除实验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和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降糖活性研究以及乙酰胆碱酯酶、丁酰胆碱酯酶的酶抑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桦褐孔菌多糖饮料整体感官评价分数较好,该多糖饮料的DPPH清除率、ABTS清除率、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以及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在一定范围内均随多糖饮料浓度的增大而活性增强,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降糖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黄花美冠兰的花芽分化过程,包括花序原基的分化、花蕾原基的分化、萼片和花瓣原基的分化、蕊柱和唇瓣的分化以及花药的发育,进行显微观察。黄花美冠兰花芽从4月底开始分化,到花蕾原基完全发育成熟,大约需要1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以红茶中提取的茶黄素粗提物、绿茶多酚为对照,利用紫外扫描技术、UV-Vis法及MTT法研究了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多酚氧化酶体外氧化产物的颜色稳定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生长的抑制作用。在不同pH值条件下,茶黄素粗提物和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趋势相似,碱性增加,吸光度增加;绿茶多酚、茶黄素粗提物及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明显清除作用,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清除效果较绿茶多酚和茶黄素粗提物强;茶黄素粗提物及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对PC-3细胞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绿茶多酚纳米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优于茶黄素粗提物。因此,绿茶多酚纳米碳酸钙固定化酶体外氧化产物中茶黄素保持了红茶中茶黄素所具有的良好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前处理方法提取出人参食品中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建立一种操作性强,准确检测高蛋白、高脂肪类人参食品中人参皂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提取-大孔树脂法与传统药典法进行对比,并对样品中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及加样回收率进行测定。结果乙醇提取-大孔树脂法提取出皂苷含量约是药典法的3倍,且加样回收率可达到85%以上。结论上述方法可操作性强、稳定性好,适用于高蛋白、高脂肪人参食品中人参皂苷的检验。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茶叶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B16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并对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分别用茶黄素单体(TF1)、EGCG、纯度为40%的茶黄素(TF40)处理细胞,然后观察细胞形态,并以溴化二苯四偶氮法(MTT法)测定受试物对黑色素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左旋多巴为底物测定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细胞中的黑色素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各化合物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形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细胞活性、酪氨酸酶浓度和黑色素合成量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这3种茶提取物能通过多种途径抑制黑色素合成,从而达到美白的效果,且茶叶提取物的效果优于V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