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芋头是江苏省特色经济作物,栽培面积大,地膜使用率高,但是地膜回收困难、无法自然降解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利于江苏芋头产业的规模化、持续性发展。本试验以聚乙烯(PE)普通地膜为对照,研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和聚乳酸(PLA)全生物降解地膜对芋头产量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PLA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提高出苗率、促进芋头营养生长方面效果明显,产量较PE地膜增产18.1%~27.3%,开裂时期较为适宜,控制杂草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经济上可行;当年降解率达到80%以上,土壤残膜经1年左右自然降解和清除后,基本对作物生产无影响,可以作为江苏芋头生产中普通PE地膜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2.
芋头是江苏省特色经济作物,栽培面积大,地膜使用率高,但是地膜回收困难、无法自然降解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利于江苏芋头产业的规模化、持续性发展。本试验以聚乙烯(PE)普通地膜为对照,研究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和聚乳酸(PLA)全生物降解地膜对芋头产量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PLA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提高出苗率、促进芋头营养生长方面效果明显,产量较PE地膜增产18.1%~27.3%,开裂时期较为适宜,控制杂草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成本,经济上可行;当年降解率达到80%以上,土壤残膜经1年左右自然降解和清除后,基本对作物生产无影响,可以作为江苏芋头生产中普通PE地膜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3.
陈伟  孙美艳  陈慧  刘俐  高兵 《上海蔬菜》2022,(5):77-80+83
作者以12种地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地膜的降解效果及其对露天辣椒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地膜相比,降解地膜表现出优异的降解性;地膜的厚度影响降解时间,地膜越厚降解时间越长,保温效果越好;与白色地膜相比,黑色地膜抑制杂草的效果较好,覆盖黑膜可减少除草剂的用量,节约生产成本,且减轻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污染;覆盖黑色地膜辣椒的产量普遍高于覆盖白色地膜,覆盖0.01 mm厚可降解地膜辣椒的产量与覆盖0.01 mm厚普通PE黑膜无明显差异;露天栽培条件下,0.006 mm厚的降解地膜分解速度快,但辣椒产量较低。辣椒露天栽培推荐使用厚度为0.01 mm的黑色可降解地膜。  相似文献   

4.
作者以可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加厚地膜为试验材料,比较其填埋后的降解效果,同时研究了3种地膜对设施番茄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可降解地膜填埋后的降解速度最快,加厚地膜填埋后无降解迹象、可回收再利用,普通地膜填埋后的耐拉伸强度降低、不宜回收再利用;随着地膜厚度的增加,设施番茄的叶片数、株高、茎粗、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性状随地膜厚度的增加而表现出增长趋势;可降解地膜不仅可减少环境污染,而且番茄植株长势、产量、经济效益表现良好,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沙田柚’成熟前期进行地膜(反光地膜、防水透气地膜、透明塑料地膜)覆盖处理,分析不同覆盖材料处理对其果实品质和果园土壤细菌类型、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光地膜和防水透气地膜覆盖处理可提高‘沙田柚’果实蔗糖、葡萄糖、果糖、可溶性固形物、柠檬酸含量,降低苹果酸、抗坏血酸含量,透明塑料地膜处理的各指标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土壤细菌进行测序,获得OTUs总数目为21393个,至少涵盖了38门48纲109目205科428属278种的细菌;在细菌门分类水平,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是各处理的优势菌门,地膜覆盖提高了放线菌门、蓝藻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发现,透明塑料地膜和防水透气地膜处理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反光地膜和防水透气地膜处理降低了土壤有机质、无机磷、有效钾含量。综上,果实成熟前覆盖反光地膜和防水透气地膜可以改善‘沙田柚’的果实品质;地膜覆盖处理改变了‘沙田柚’园土壤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和土壤的理化性质,地膜覆盖具有改善‘沙田柚’果实品质和土壤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黑木耳栽培中不同覆盖材料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7,(6)
初步研究了黑木耳菌棒排场期间,不同覆盖畦面材料(稻草、黑色地膜、白色地膜)对杂草的生长、黑木耳的烂棒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的耳片质量、产量及对杂草生长的抑制都明显优于稻草覆盖,平均产量提高了12.7%;不同厚度的地膜对杂草的抑制率不同,0.008 mm的地膜对杂草的抑制率不明显,0.014 mm的黑色地膜抑制杂草的生长明显,能提高黑木耳的品质,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设施栽培核果类果树宜覆地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文真 《落叶果树》2003,35(6):35-35
笔者近 3年观测 ,设施栽培桃、李、和杏覆盖地膜较对照早开花 6~ 9天 ,果实早熟 4~ 7天 ,病虫害减轻 1 0 %~ 2 0 % ,增产 2 0 %左右。覆盖地膜后可提高地温 (地温增加 1℃相当于气温增加 2~ 3℃ ) ,使地温和气温趋于协调。根系生长良好 ,可有效地避免先叶后花现象。覆盖地膜的土壤疏松不板结还能抑制杂草生长 ,阻止地面水分向空气中散失 ,保墒效果良好。同时可减少浇水次数 ,降低空气湿度 ,有利于散粉和授粉受精。减少或减轻病虫害。设施栽培核果类果树覆盖地膜越早越好 ,要求扣棚后立即进行。地面整平 ,土块压碎 ,使地膜紧贴地面 ,四边…  相似文献   

8.
<正> 1983~1984年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葡萄园的行间,进行黑色地膜葡萄育苗试验。处理:黑膜覆盖、透明膜覆盖、黑色地膜+塑料小棚、对照(露地育苗)。3月15日和30日扦插,插条三芽剪裁。试验结果表明:黑色地膜育苗,可增加前期地温,夏季高温季节土温较露地低,能稳定土  相似文献   

9.
营养纸膜覆盖栽培番茄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塑料地膜和无覆盖为对照 ,研究了营养纸膜对番茄生长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 ,覆盖营养纸膜可加快植株生长 ,促进花芽分化、根系发育以及产量增加和品质的改善 ,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覆盖塑料地膜提高2 7.8%和 10 .2 % ,比无覆盖的提高 187.5 %和 2 0 .7% ;营养纸膜可有效提高土壤温度 ,增温效果接近塑料地膜 ,对杂草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特别对阔叶类杂草效果更佳 ;营养纸膜铺设在栽培畦内可以自行分解。  相似文献   

10.
陆奕  路凤琴  张国栋 《上海蔬菜》2023,(4):67-68+73
为探明生物可降解地膜在生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作者以3种生物可降解地膜、1种普通地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类型地膜对生菜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生物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均可促进生菜生长发育,较不覆膜(ck)增产效果明显,其中宜保农科生物降解膜处理生菜的产量最高(每667 m2为2 713 kg),且地膜价格适中(每667 m2成本470元),生菜采收后翻入土时已开始降解,避免了地膜残留问题,建议在生菜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正>液态地膜又称液体地膜(liquid mulching film,简称LMF),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材料合成的一种乳状悬浮液。将其喷施于地表,会与土壤颗粒发生联结,形成一层特殊的胶状土膜结构,使土壤颗粒连接起来,封闭土壤表面孔隙,从而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且不影响膜外水分的渗入,改善土壤持水、保水、保温等能力。液态地膜受光、热、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可自行降解,降解后产物及液态地膜本身无毒无污染,对土壤、地下水质和环境无不良影响,避免了塑  相似文献   

12.
利用白地膜进行洋葱高产栽培已全面得到推广应用。但在白地膜覆盖栽培中杂草及后期地温影响洋葱的高产。为促早熟高产兼顾抑制杂草。我们试验用黑地膜对洋葱田进行全层覆盖替代白地膜并取得了好效果,对杂草控制率达95%以上,洋葱增产5%左右,是一种较为可行的覆盖法。具体操作是:在洋葱田施足基肥整好地后,用黑地膜全层将地面覆盖,再打孔栽苗,栽后管理与白地膜相同。这样用黑地膜越冬期可保温,在立夏后又可降温(黑膜下地温低于白膜2~3℃)使洋葱头的膨大期时间延长从而增加产量。同时既可防杂草,又不增加管理负担,不失为是一举多得的好措施。…  相似文献   

13.
柯锋 《长江蔬菜》1989,(1):40-40
地膜的亩用量(公斤)是由地膜的比重(公斤/分米~8 )、厚度(分米)、土地面积(米~2)和理论覆盖度(%)这四项因素所决定。计算方法是将四项因素相乘,为了统一单位,再乘以常数100(1米~2=100分米~2)。农业栽培常用的地膜是聚乙烯塑料薄膜,其比重为0.91,厚度一般为0.015毫米,一亩等于666.7米~2这三项因素不变,那么,地膜的亩用量决定于不同作物适宜的理论覆盖度。例如,西红柿适宜的理  相似文献   

14.
《北方园艺》2005,(3):76-76
近年来,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农民普遍使用地膜,但以下5种田不适宜盖地膜:1)纯旱田。除雨季外,长期干旱无法灌溉的耕地盖地膜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会加重旱情。2)沙土田。沙土地盖地膜,中午地面温度过高,尤其是在干旱的情况下,对作物反而有害。3)黏土田。黏土地坷垃多,地膜与地面贴接不紧易被风刮起,损伤膜料,使地膜失去功效。4)贫瘠田。由于盆瘠田肥料不足,满足不了作物需求,盖地膜也起不到增产增收的效果。5)多草田。杂草过多的耕地,虽然播前喷施除草剂,但有些用地下根茎繁殖的杂草仍可将膜穿破或顶起,从而失去作用。哪些田地不适宜覆…  相似文献   

15.
采用7种不同颜色地膜(红、绿、黑、白黑、银、银黑、透明膜)栽培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菌株6611-7396、6611-5155和六妹羊肚菌(M. sextelata)菌株JNLM6-2、JNLM7-29,观察菌丝长势和子囊果发育情况,测定地膜内外光照强度和气温、土壤温度和羊肚菌产量,研究不同颜色地膜对羊肚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明膜透光率最高,黑膜、银黑膜透光率较低。七种地膜内湿度均大于地膜外湿度。绿膜处理的地膜内积温最高,为(99 735.1±4.0)℃;银黑膜处理的较低,为(87 632.0±3.3)℃。绿膜处理土壤积温较高,为(101 215.3±1.6)℃;黑膜土壤积温较低,为(95 675.2±1.6)℃。黑膜、白黑膜、银黑膜、银膜膜内温度相对较低,既可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又有利于羊肚菌丝生长。透明膜、绿膜和红膜透光率高,有利于羊肚菌子囊、子囊孢子和侧丝正常发育,子囊果形态较好,出菇整齐,生长周期属于中周期,产量较高。红膜、绿膜透明膜较适合用于梯棱羊肚菌栽培,其处理的梯棱羊肚菌菌株6611-5155的产量较高,分别为(472.6±353.3)...  相似文献   

16.
可降解膜覆盖对小型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宜北京地区设施小型西瓜栽培使用的可降解覆盖材料,以黑色塑料地膜、黑色无纺布地膜(可降解)以及银色反光布地膜(可降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地膜覆盖对小型西瓜生育期、长势、根系活力、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材料对西瓜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黑色无纺布地膜覆盖处理下西瓜植株雌花开放较集中,根系活力、果实品质等指标优于其他处理,且可在6个月内降解。从效益、省工、环保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北京地区早春大棚吊蔓栽培小型西瓜,建议选用黑色无纺布作为地膜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7.
低温期不织布浮面覆盖蔬菜增温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主要观测不织布的增温效果,并与地膜、遮阳网及露地相比较,为推广应用不织布浮面覆盖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不织布:15克/平方米,日本尼龙吉可公司生产,9015WSQ型,1987~1988年使用,由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供;20克/平方米,由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提供,1989~1990年使用。遮阳网:由常州市武进塑料二厂生产。地膜:聚乙烯超薄地膜,无锡塑料三厂生产(二)试验设计试验分棚内覆盖与露地覆盖二部分。棚内试验小区面积4.7~24平方米;露地覆盖试验小面积  相似文献   

18.
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新型产品不断问世。为此我们试用低压高密度线性地膜(以下简称线性地膜)和普通地膜从土壤温度和增产效果方面进行观察比较,以求取得依据。一、方法自清明至夏至接节气一昼夜观测十二次  相似文献   

19.
以加工番茄品种“KF1501”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2个不同成分的液体地膜处理(A和B),以塑料地膜覆盖为对照,研究了滴灌条件下液体地膜与塑料地膜覆盖土壤水热状况的差异,以期明确液体地膜对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液体地膜处理各土层平均温度较对照显著降低,A、B处理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6%~2.3%和2.6%~4.0%,各土层处理间累积温差无显著差异;地膜处理0~30 cm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30 cm以下土层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A、B处理在0~30 cm土层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0.4%~53.3%和34.3%~64.6%;液体地膜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B和A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0.8%和12.4%;与对照相比,液体地膜处理对加工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番茄红素、色差等加工品质无显著影响。因此,液体地膜覆盖能够满足加工番茄生长对水分和热量的需求,具有增产液体的效果,对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膜覆盖西瓜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春特早熟西瓜栽培覆盖双色地膜和黑地膜可起到除草和增产增收的作用,省工节本又增效。其中覆盖银灰-黑双色地膜比透明地膜每667m2增产150kg,增收450元;覆盖黑地膜比透明地膜每667m2增产183kg,增收549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