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梯棱羊肚菌栽培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1个羊肚菌菌株为试材,采用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技术、拮抗试验、菌丝生长特性比较及酯酶同工酶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梯棱羊肚菌栽培菌株的遗传特性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梯棱羊肚菌菌丝生长速度为6.90~10.57mm·d~(-1),菌株FY2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其它菌株(P0.05);10个梯棱羊肚菌菌株相异系数在0.53时分为3类,其中FY4菌株与其它菌株之间亲缘关系较远,遗传差异较大,FY1、FY5、FY6、FY7、FY9之间相异系数为0,说明这一类菌株间遗传差异小或为同一菌株;聚类分析结果与拮抗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为梯棱羊肚菌遗传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奠定基础,为优良品种选育和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凝集素编码基因MIL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qRT-PCR分析MIL基因在梯棱羊肚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菌丝期、白色菌核期、黄色菌核期、原基期、幼菇期、成熟子囊果期)的表达量;构建pET28a-MIL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中外源表达获得了凝集素蛋白MIL-His,测定其生物活性。研究表明,梯棱羊肚菌MIL基因序列为426 bp,其中含有一个RicinB lectin保守结构域,与RicinB-like lectin同源性达95%;qRT-PCR定量分析显示,在从菌丝到子囊果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梯棱羊肚菌MIL基因在白色菌核阶段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黄色菌核阶段,幼菇、成熟子囊果和原基阶段次之,在菌丝阶段表达量最低,表明MIL基因可能在梯棱羊肚菌菌核形成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兔红细胞凝血实验结果显示重组蛋白MIL-His凝集兔红细胞的最小浓度为0.32 mg/mL,同时发现MIL-His具有提高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率的活性,与对照相比增殖率达35.3%。  相似文献   

3.
正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根植于菌物科学,服务蕈菌产业,致力于食用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服务。2014年边银丙教授领衔成立了由8名教师和研究生组成的羊肚菌课题组,针对羊肚菌基础研究薄弱的问题,开展羊肚菌群体遗传分化、性亲和类型和生活史等生物学基础研究。通过系统研究,明确了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子囊果菌丝  相似文献   

4.
对采集自四川和重庆的4个野生羊肚菌(Morchella spp.)菌株进行组织分离及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研究表明:供试菌株均为羊肚菌属的Mel-21系统发育种。依据当前羊肚菌以外源营养袋提供营养的大田栽培模式,对其中2个分离菌株16-4J2和16-A1进行驯化,发现供试菌株的原基在地温约10℃时开始发生(数量均较少),形状短粗;成熟子囊果卵圆锥形至锥形,中等偏小,平均单菇重8~20 g;16-4J2和16-A1的平均产量分别为(82±10)g·m~(-2)和(106±14)g·m~(-2),在当前栽培模式下,2个菌株均达不到商业化栽培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地膜种种     
地膜种种地膜的种类很多.各有各的特性和用途。透明膜它的透光率80%左右,增温效果较好,可增温3—6℃.适用于喜温作物,如棉花、花生、烟草、西瓜、茄子、茶叶、红薯、麻类等。黑色膜它的透光率只有1—2%,增温效果差(一般只增温1—2℃),但它能够控制地温...  相似文献   

6.
应用野生高羊肚菌(Morchella elata)及3种可驯化栽培的梯棱羊肚菌(M. importuna)、六妹羊肚菌(M.sextelata)和七妹羊肚菌(M. eximia)的15个样品共计52个分离株,包括相同子囊果不同部位和相同部位的多个组织分离株,以及单孢分离株,采用继代培养的方法测定这些菌株的生长曲线和形态特征,分析这些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菌核和色素产生及菌落形态等培养性状。结果为:除了两个组织分离菌株在继代培养5 320 h仍然存活以外,其余供试菌株均在不同时间段内老化死亡,其中寿命最长者为连续继代培养3 814 h,继代培养总生长距离213.7 cm;寿命最短者仅继代培养360 h,总生长距离5.9 cm。羊肚菌的老化表型为菌核产生数量下降、产生色素增加、菌丝生长速度下降和菌落边缘不整齐。表明羊肚菌菌丝的快速老化是一个普遍现象,可能与低等生物遗传物质的快速变异有关。鉴于菌株老化严重影响栽培产量,建议将菌株寿命测定作为羊肚菌优质菌种评判的一个指标。并提出在生产中减缓羊肚菌老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羊肚菌六妹菌株6611和梯棱菌株M2018为供试菌株,采用菌丝培养的方法,研究了11种碳源、7种氮源对2种菌株菌丝生长、菌核形成的影响,以期为羊肚菌的菌种制备、液体培养条件优化以及相关功能性保健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2种菌株的菌丝在供试的碳源、氮源中均能生长.其中菌株6611,在麦芽糖、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D-半乳糖、硝酸钠、酒石酸铵培养基中菌丝长势较好;在山梨醇、乳糖、D-半乳糖、淀粉、硝酸钠、酒石酸铵培养基中菌核形成较多且以近边缘分布的黄色、褐色小颗粒的形态居多.菌株M2018,在麦芽糖、淀粉、葡萄糖、乳糖、硝酸钠、磷酸氢二铵、酒石酸铵培养基中菌丝长势较好;在山梨醇、D-核糖、D-半乳糖、硝酸钠、磷酸氢二铵、酒石酸铵培养基中菌核形成较多且以分散分布、近边缘分布的黄色、褐色球状或块状的形态居多,在尿素培养基中无菌核形成.  相似文献   

8.
以六妹羊肚菌M.sextelata、梯棱羊肚菌M.importuna 2个物种共8个菌株为材料,分析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评价8个菌株在六盘水市栽培的适应性及产量稳定性。结果表明,8个菌株均能在六盘水地区正常生长且有一定的产量。但Lxy4-1菌株外观性状差,不宜推广,GZ-1、HB-1菌株产量较高,且外观性状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采集自不同地区的21份羊肚菌标本,包括3个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5个七妹羊肚菌(M.eximia)、10个六妹羊肚菌(M.sextelata)栽培出菇的子囊果,以及3个野生高羊肚菌(M.elata)的子囊果进行多批次组织分离,共计获得348份分离物。对这些分离物的交配型基因检测结果显示:Mat1-1-1和Mat1-2-1两种交配型基因的检出率近似(Mat1-1-1∶Mat1-2-1=267∶278),其中153份(43.96%)分离物只检测到一种交配型基因,每种交配型基因缺失的概率相近,83份缺失交配型基因Mat1-1-1,占23.85%,70份缺失交配型基因Mat1-2-1,占20.11%。七妹羊肚菌19-37和19-43的分离物仅检测到交配型基因Mat1-2-1,而七妹羊肚菌19-44的分离物只检测到交配型基因Mat1-1-1。初步分析组织分离物的培养性状与交配型基因缺失的关联性,发现组织块萌发较慢、气生菌丝稀疏的分离物其交配型基因缺失的概率远高于萌发较快、菌丝浓密的分离物。  相似文献   

10.
<正>羊肚菌属子囊菌亚门(Ascomycota)盘菌纲(Pezizomycet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是羊肚菌属(Morchella)多种菌类子实体的统称~([1])。由于其菌盖是一个布满凹陷和棱脊的网状体,形状似羊肚而得名。羊肚菌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须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具有抗肿瘤、抗氧化、降血脂、护肝等功效~([2-3])。国内外对羊肚菌的需求量远远大于供应量,价格居高不  相似文献   

11.
陈影  彭卫红  甘炳成  唐杰  黄忠乾  王勇 《园艺学报》2016,43(11):2289-2290
羊肚菌新品种‘川羊肚菌1号’是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采集到的野生羊肚菌菌株中选育出的。从播种到采收90~110 d,鲜菇产量2.25 t·hm~(-2)。子实体兼有单生和丛生方式。子实体褐色至深褐色,菌柄黄白色。菌盖棱纹密度中等,菌盖纵棱明显。适宜在四川地区和气候相似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2.
正塑料薄膜分为无色透明膜和有色膜两大类。有色地膜具有拟制杂草、增温保温的作用,根据不同的颜色,分为白色膜、一面白一面黑膜(铺时白面朝上)、两面全黑膜及绿色膜等。为了对比陕南地区马铃薯在不同有色地膜覆盖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状况和有色地膜的增温效果,特开展此研究。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安排在汉中市宁强县和商洛市商州区开展。宁强县采用的是黑白地膜和全黑地膜,品种为紫花白,2月19日播种。商州区品种为紫  相似文献   

13.
以早春拱棚栽培‘菊锦’大白菜为试材,无色棚膜为对照,研究有色棚膜对春大白菜光合特性、生长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光量子通量密度(PFD)下,紫膜和红膜处理的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低;蓝膜和绿膜的气温较低,而空气湿度略高。各处理大白菜叶片光合速率(P_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型,紫膜和红膜的P_n显著大于对照,而蓝膜和绿膜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早春棚栽大白菜的光饱和点(LSP)为1133.4~1217.5μmol·m~(-2)·s~(-1),紫膜和红膜的明显高于对照,蓝膜和绿膜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各处理大白菜的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CO_2补偿点和饱和点差异不大,但紫膜的羧化效率(CE)显著高于对照,绿膜的明显低于对照。晴天中午红膜和紫膜的光呼吸速率(P_r)低于对照,光能利用率(LUE)高于对照。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和转酮醇酶(TK)的活性多以紫膜和红膜较高,绿膜较低。与对照相比,紫膜和红膜的生长量较大,而绿膜的较小,蓝膜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紫膜和红膜的经济学产量分别比对照高15.1%和7.8%,而蓝膜和绿膜的比对照低6.4%和15.5%。可见,紫膜和红膜可提高大白菜叶片的光能利用效率,增强光合碳同化能力,从而促进植株生长,产量明显提高;绿膜处理的结果相反。  相似文献   

14.
<正> 1983~1984年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葡萄园的行间,进行黑色地膜葡萄育苗试验。处理:黑膜覆盖、透明膜覆盖、黑色地膜+塑料小棚、对照(露地育苗)。3月15日和30日扦插,插条三芽剪裁。试验结果表明:黑色地膜育苗,可增加前期地温,夏季高温季节土温较露地低,能稳定土  相似文献   

15.
以山东秋蒜为试材,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了覆盖银灰、银黑、蓝色、黑色和透明5种颜色的地膜对蒜田韭菜迟眼蕈蚊的种群发生数量的影响,并测定分析不同地膜的反射光谱特性,探讨其防虫机制,以期为大蒜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蒜田覆盖银灰和银黑地膜较透明地膜显著降低韭蛆发生数量,每10株韭蛆发生数量分别为33.6头和12.8头,较透明地膜分别减少了63.8%和86.2%;田间成虫选择试验结果表明,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对银灰、银黑地膜的选择率最低,较透明地膜分别降低了26.2%和27.4%。室内成虫选择试验结果与田间成虫选择趋势一致。进一步测定反射光谱结果表明,银灰、银黑地膜的光反射率和反射光照强度显著高于其它颜色地膜,且其反射率在紫外光(380~400 nm)和黄绿光(512~607 nm)波段最高。综上所述,蒜田覆盖银灰、银黑地膜能显著减轻韭蛆的危害,这是由于韭菜迟眼蕈蚊对银灰和银黑地膜的选择率低,这可能与银灰、银黑地膜的特异光谱反射率以及高反射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选育获得适合在秦岭山区人工栽培的羊肚菌菌种,以20株秦岭野生羊肚菌为试验菌株,经初筛、复筛、中试,获得了能稳定结实的羊肚菌菌种SXM-03和SXM-04,其中试产量分别达到(324.9±29.6)g·m~(-2)和(212.2±15.9)g·m~(-2),且子实体品质较好。秦岭山区多地的推广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上菌种适合在秦岭山区进行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17.
陈影  唐杰  彭卫红  甘炳成  黄忠乾  王勇 《园艺学报》2017,44(9):1831-1832
羊肚菌新品种‘川羊肚菌5号’是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采集到野生羊肚菌菌株中选育出的。子实体兼有单生和丛生方式。子实体菌盖褐色至深褐色,菌盖呈圆锥形,菌盖棱纹密度中等,菌柄黄白色。适宜在四川和气候相似地区栽培。在成都平原地区从播种到采收95~110 d,鲜菇产量为2.7 t·hm~(-2)。  相似文献   

18.
以大球盖菇、双孢蘑菇、毛头鬼伞、蛹虫草、梯棱羊肚菌和六妹羊肚菌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的方法,研究50、100、200、350 mg·L-1铅浓度胁迫对6种真菌生长的影响,并在铅胁迫下生长最佳的菌株中添加氧化石墨烯,观察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后期利用氧化石墨烯和大型真菌联合修复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6种菌株中,六妹羊肚菌的平均生长速率最快,当培养基铅浓度在350 mg·L-1时,六妹羊肚菌的平均生长速率可达23.93 mm·d-1,且在100 mg·L-1铅浓度胁迫下,添加氧化石墨烯能促进菌丝体的生长,但随着铅浓度的升高,氧化石墨烯对铅毒害的屏蔽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19.
陈影  唐杰  彭卫红  甘炳成  黄忠乾  王勇 《园艺学报》2017,44(12):2431-2430
‘川羊肚菌6号’是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采集到的野生羊肚菌菌株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子实体兼有单生和丛生方式。子实体菌盖红褐色至暗红褐色,菌盖顶端呈尖顶,菌盖棱纹密度中等,纵棱极明显,菌柄光滑,呈白色。适宜在四川和气候相似地区栽培,在成都平原地区从播种到采收80~105 d,鲜菇产量为2.775 t·hm~(-2)。  相似文献   

20.
采用苯酚-硫酸法,研究了12种野生食用菌(马勃、绣球菌、大红菇、珊瑚菌、鸡油菌、黑脉羊肚菌、干巴菌、青头菌、红汁乳菇、桃红牛肝菌、松茸、黑牛肝)中的总糖含量。通过测定得出,总糖含量最高的是马勃(3.469%),最低的是黑牛肝(0.719%)。各种食用菌的总糖含量高低顺序是马勃大红菇干巴菌松茸绣球菌红汁乳菇青头菌珊瑚菌黑脉羊肚菌桃红牛肝菌鸡油菌黑牛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